APP下载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3-06-09彭海红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强国高质量现代化

彭海红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国民经济全局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农业现代化破解农业高质量发展难题

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方,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的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二是作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发挥生态涵养功能,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三是作为农业主要从业者,农民实现自身美好生活离不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作为工农城乡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方,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是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增强我国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同时增强我国经济韧性,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农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亟须破解的瓶颈和难题。比如,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生产效率仍然相对较低,仅为非农产业的25.3%;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农业比较效益比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于城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农业农村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短板弱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动几亿农民和广大农村整体迈入现代化,会释放巨大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形成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对此,党中央有着清醒认识,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巩固农产品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才能实现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和时代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走自己的路,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的要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着力部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农业现代化的头等大事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保证强大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我国是人口大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都是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且碗里要装满中国粮。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党的二十大要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就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各级党政机关政治责任,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高粮食产量产能,关键在于耕地和种子。在耕地方面,要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在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坚决遏制土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良田好土优先保障种粮食。在种子方面,要选准突破口,持续发力、协同攻关,强化种业自主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同时,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确保粮食安全。在增产端,扎实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吨粮田创建,推动南方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这些都是增产粮食的有效措施。在减损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每个环节都要有具体抓手,越是损失浪费严重的环节越要抓得实。”要严防“割青毁粮”,从源头防止粮食减产减损;要提倡健康饮食,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在消费端开展粮食减损;同时在食物采收、储运、加工、销售等其他环节减少损失和浪费。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党的二十大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山水林田湖草沙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除了向耕地资源、传统农作物和禽畜资源要食物,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丰富的国土资源都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生物资源,很多动植物都能够提供热量和蛋白。日光温室、植物工厂、集约化畜禽养殖方式以及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等设施农业大大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和领域,为树立大食物观和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创造了条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必须把提升其他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大力推进大豆和油料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大豆和油料产能,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发展农产品全产业链。

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是利器,改革是关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上已迈入世界前列,但农业关键技术和装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加之,我国资源有限,当前超大规模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又不断增长,农业科技创新更显必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必须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设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关键领域,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倡导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农机研发,加快前沿技术突破,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用好改革法宝,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的经营体系和农业产业体系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途径。深化农村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有半点急躁和闪失。当前应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抓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当下改革的重点仍然是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确保大多数农户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同时,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在自愿前提下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解决细碎化问题;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照顾到小农生产长期存在的现实状况,通过加快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带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尊重群众意愿,通过多种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强国高质量现代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