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迈向智慧出版:元宇宙下内容生产和流动的变革

2023-06-08陶成煦张新新贺超城

出版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出版业宇宙流动

吴 江 陈 佩 陶成煦 张新新 贺超城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93)(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1 引 言

2021年被公认为是元宇宙“元年”。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集大成者,元宇宙正式宣告数智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纷纷将元宇宙视为新的发展增长点以及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竞争领域。对于身处这一浪潮中的出版业而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元宇宙的影响。从唐代的雕版印刷、北宋的活字印刷等印刷技术下孕育的传统出版,到20世纪末期的计算机排版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下催生的数字出版,再到2010年前后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逐渐广泛应用下萌发的融合出版,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与科学技术迭代的关系愈发紧密。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紧盯技术发展前沿,用好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创新驱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1]。不难想象,出版业将在元宇宙引发的新一轮科技创新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格局,并有望摆脱以往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的生存形态,实现向智慧出版的跨越。

自元宇宙“元年”起,学术界有关元宇宙下出版发展问题的讨论热度有增无减。从相关主题来看,现有研究多围绕元宇宙下出版发展的模式[2][3]、趋势[4]、挑战[5][6]、路径[7]等,对于探寻元宇宙下出版的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现有研究较少立足出版的本质,未能把握元宇宙下出版发展的核心脉络及最终形态。鉴于此,本文以系统观为视角,探讨出版的本质,分析当前出版面临的主要困境,结合元宇宙中的科技创新,提出元宇宙下出版变革的路径,并描绘元宇宙下智慧出版的具体形态及其特征,旨在为元宇宙下出版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借鉴。

2 系统观下的出版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着的有机体,其中任一客体都是由要素以一定结构组成的、具备不同于各个要素功能的系统[8]。系统观对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就出版系统而言,其主要包涵“编辑”“印刷”“发行”三个主要基本要素。其中,“编辑”主要围绕策划、组织、审读、选择与加工作品展开,是“印刷”与“发行”的前提;“印刷”则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相同的物件;“发行”主要是通过商品交换将作品传递给用户[9]。同时,根据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复杂系统是由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社会系统不能独立于技术系统而存在,技术系统的变化也会引起社会系统发生变化[10]。那么,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出版系统将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技术系统的影响,如图1所示。由此,结合出版系统在社会技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内部要素运行的基本规律来看,内容的生产与流动就是出版系统中的本质。具体而言,从系统结构上看,在以往的书刊纸媒时代,出版的“编辑”“印刷”与“发行”是一种线性串联结构。不过,在技术系统的影响下,数字技术得以在出版系统中广泛应用,传统出版的大部分生产流程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上,“编辑”要素大多依托于平台上的社会化外包;出版内容对载体的依赖性越来越低,“印刷”要素被在线下载与阅读替代,“发行”要素则以平台传播与交易为主,传统出版系统的线性串联结构由此被打破,并呈现出网状并联结构[11]。最终,传统出版蜕变为数字出版。在数字出版下,由于“印刷”要素逐渐被消解,“编辑”要素得以直接连接“发行”要素。可见,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出版内容的流动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出版内容的流动路径与流动时间成倍缩短,流动效力因此成倍提升[12]。从系统功能上看,各个出版要素及其交互共同创造出版这一有机整体的功能。其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的文本功能”“宣扬主张的理念功能”以及“服务社会的社会功能”:文本功能与理念功能是出版系统内部固有的效能,后者蕴含于出版文本之中,社会功能是文本功能与理念功能结合产生的外化效应[13]。

图1 出版内容的生产与流动

从系统整体上看,虽然在技术系统的影响下,出版要素的内涵及组成结构均发生了变革,但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各要素的工作核心始终紧紧围绕内容生产展开。并且,出版内容的流动路径均由“编辑”指向“发行”,并最终流向外部社会系统。

3 当前出版行业所遇困境

数字技术浪潮已经席卷社会的各行各业,对诸多传统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出版业身处其中同样无法避免。融合出版作为传统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主流形式,其内容的生产流程、出版媒介以及流通方式均受到较大挑战,行业发展和竞争环境由此变得愈加激烈。融合出版在新时代技术迭代升级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出版内容供需错位、出版内容质量不高、出版内容传播僵化以及出版内容版权不明四个方面。

3.1 出版内容供需错位

在融合出版时代背景下,出版编辑人员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产品等内容生产过程中常常将产品内容作为工作重点,较少地将用户需求纳入考量,这就不免导致对用户切身需求的把握较少。尽管目前出版业已逐步走向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定制化知识服务阶段[14],但是出版商往往先完成知识内容的创造生产再考虑终端用户服务,导致产品内容生产与用户服务过程呈现“两张皮”现象。加之,大多数出版商完成产品生产后,往往忽视用户对相关知识产品的反馈信息,未及时深入追踪和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阅读偏好、需求变化等情况[15],无法精准、清晰地掌握用户画像,难以将优质的产品内容与用户的阅读兴趣进行精准匹配,从而出现出版内容供需错位的问题。

3.2 出版内容质量不高

内容质量不高,一直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体现在:其一,缺少工匠型出版物,缺乏精品力作,高原式作品不少、高峰式作品鲜见;其二,内容同质化现象仍然没得到根本改观,“跟风式”出版情形始终客观地存在着;其三,出版物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载体质量时不时出现不达标的情况,导致出版物质量问题频发,甚至引发较为严重的社会舆情。近年来,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上述问题愈发严重,市场上同类型的出版物数量庞大且内容重复度高[16]。以高校教材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图书达到822 个品种,涵盖78 家出版社[17]。同时,图书出版市场也存在许多低劣、庸俗的问题产品。例如,2022年5月人教社因设计质量环节出现问题,教材插图事件屡次登上微博热搜,其插图表情呆滞、五官突兀、服装违和等问题引发大量网友吐槽。此外,我国原创儿童绘本也深陷题材趋同、文图疏离、价值偏差以及竞争无序等困境[18]。

3.3 出版内容传播僵化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媒介变革时代,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期刊、网络文学、数字音乐、手机出版物等数字出版形态正在改变着大众的阅读方式。同时传统出版印刷工作内容逐渐被在线下载与阅读替代。在此背景下,出版内容的阅读载体以文字和音视频为主,并主要借助其他阅读设备,如电脑、手机、专业阅读器等。尽管出版内容的传播方式由此变得更为多样,但不难发现,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出版内容的传播并未跳脱于传统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限制,也难以同用户进行高度交互。

3.4 出版内容版权不明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内容在用户之间传播的速度、深度及广度得到较大的提升。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出版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出版载体的多元化趋势,导致侵权形式更加错综复杂。《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指出,2021年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达62 亿元,多数网络文学平台每年有80%以上的作品被盗版,高达82.6%的网络作家深受盗版侵害[19]。随着出版产品新形态、新媒介的出现,版权保护面临着版权归属不清晰,产品授权不明确,出版物的盗版现象泛滥、技术手段滞后等问题。此外,创作者对产品的版权保护意识不强,以及版权维护成本代价高昂,这又进一步促使出版著作权保护日趋复杂,著作权治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4 元宇宙中的科技创新

元宇宙是基于数字技术而构建的一种人以数字身份参与的虚实融合的三元世界数字社会,其主要特征包括虚实融合性、实时交互性、高度文明性以及技术集成性[20]。元宇宙是众多数字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其最重要的六大底层技术支撑被称为“BIGANT”,分别是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及运算技术与物联网技术[21],对现有关于元宇宙技术的诸多探讨进行了总结[22][23][24],各技术特点如图2所示。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赋予元宇宙可持续健康运行的可能,同时将不断为出版业赋能,催生新的出版业态和生态,推动出版内容与服务创新升级[25]。诸如,2022年9月,由山魈映画打造的智慧型数字人梅涩甜与叶嘉莹先生共同合作完成《纳兰词全集》图书的吟诵,在图书出版行业中引起广泛关注[26]。此外,3D 超写实数字人“苏东坡”的诞生也标志着元宇宙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路径[27]。将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字形象与出版相结合,以新科技助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出版的融合创新发展。因此,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一定是元宇宙下出版业智慧化转型的关键。

图2 元宇宙六大技术特点

4.1 网络及运算技术:推进出版智慧化转型

网络及运算技术主要包含移动通信技术、边缘计算及分布式计算等综合智能网络技术,为元宇宙用户提供实时、流畅的沉浸式体验。其中,5G 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低功耗、大连接等特点,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使用户能够拥有身临其境的极致体验[28]。5G 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以VR/AR 阅读为代表的立体阅读取得突破性进展[29],促使出版真正迈向即时自动生产、即时立体呈现、即时分享的智慧化阶段。未来,6G 通信技术可更进一步实现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成为连接真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纽带[30],为元宇宙万物链接及虚实融生提供高效稳定的技术保障,从而加速推进出版智慧化转型。此外,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分布式计算为用户提供快速且安全的计算服务与数据存储,有助于出版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共享和安全管理,实现出版资源聚合和数据管理,同时有助于出版编辑人员选题策划和内容创新。

4.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出版内容自动生产

人工智能技术(AI)是指赋予计算机学习和模仿人类“智能”的能力[31],具有高反应效率、高运算速度等特征。人工智能通过算法训练实时生产海量优质内容以维护元宇宙的信息生态并提高元宇宙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元宇宙丰富场景的构建奠定可靠基础。就出版而言,AI 技术可以高效率地处理翻译、校对内容等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压缩出版流程,节省制作时间,从而大幅提升出版内容生产效率。与此同时,AI 技术在内容创作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AI 技术能够精准获取用户喜爱的内容及相关写作素材,实现机器创作,自动完成书稿创作[32]。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人工智能会话式语言模型ChatGPT 火遍全球,它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生成拟人式的回答,可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ChatGPT 模型通过丰富的内容素材库保障模型得到充分训练,并最终生成高质量内容,是AIGC 应用的核心竞争力[33]。未来,伴随数据、算法、算力等要素持续迭代升级,有望在出版行业中实现 AIGC,利用AI技术进行“想象”,创作出比现实世界更丰富的出版内容。因此,ChatGPT 为出版业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无限可能。

4.3 虚实交互技术:创新出版内容流动形式

虚实交互技术主要包括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与混合现实技术(MR)等。交互技术通过极强的互动性,为元宇宙用户提供高度沉浸的感受,成为元宇宙虚实融合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交互技术,元宇宙用户能够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感官的全方位连接,感受高沉浸式的新型体验。以扩展现实技术为底层基础的元宇宙必然是生动鲜活的,未来媒介传播也必然是高度沉浸的。目前,内容的生产与流动方式虽不断丰富,但依旧是二维形式,如语音、文本、图像、视频等。元宇宙拥有三维体系,在传统互联网中人类基于时间、空间维度的交互中还加入了感知维度,如视、听、触、嗅、味、想,这有助于加强内容场景的呈现,使得出版内容的生产与流动突破现有社会性疆界,实现高度智能化与实时交互的沉浸式传播,重塑出版的媒体形式和知识传播模式。

4.4 区块链与NFT 技术:明确出版内容版权归属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等特点,为元宇宙提供底层数据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解决用户之间信任问题,保障用户虚拟权益以及系统规则的透明性[34]。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打造元宇宙去中心化的清结算平台和价值传递机制,实现元宇宙经济系统运行的稳定、高效、透明和确定性[35]。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非同质化代币(NFT)是一种数字化的“所有权凭证”,用于保证数字资产的唯一性[36],具有不可分割、不可代替、高透明性等特点[37],可以用来标记特定数字资产所有权。利用NFT 技术将出版物与创作者进行绑定,内容版权归属不容置疑。未来,NFT 的不可分割性以及非同质化可以成为每件原创作品的独一无二的载体,对作品进行有效确权,带来数字所有权和可验证性,有助于解决出版行业中知识产权认证、防伪溯源的难题。因此,NFT 技术能够更好地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打造更健康的创作生态,为智慧出版的发展保驾护航。

5 元宇宙下出版的变革路径

元宇宙作为多种数字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其赋能出版智慧化转型将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其赋能下,出版将在内容生产和内容流动过程中逐步走出内容供需错位、内容质量不高、内容传播僵化及内容版权难以明确等困境,并表现出个性化、智慧化、人机协同化等特征。立足于出版本质,结合出版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及元宇宙中的科技创新,笔者认为,元宇宙下出版变革的关键在于内容生产与内容流动的变革,具体变革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出版变革路径

5.1 内容生产变革路径

元宇宙的信息内容生产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现实世界输入;二是由虚拟世界创造生产。借助元宇宙虚实融合特性,元宇宙用户进行内容生产的自由度大大拓宽,拥有更多的自主性,由此促进元宇宙内容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相应地,在元宇宙赋能下,出版内容在生产上将摆脱以往供需错位、生产效率低下、精品内容缺乏等问题,并呈现出个性化、智慧化与人机协同化特征。

生产内容的个性化。当下许多出版商总是被动地响应用户的阅读需求,尚未真正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知识服务模式。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未来出版业应更注重内容服务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致力于满足用户的高品位学习阅读需要,不断提供高品质的定制化知识服务。元宇宙时代下的智慧出版行业将产生更多交互数据,出版商可以借助元宇宙技术体系对交互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与应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用户阅读需求,生成个性化知识图谱,描绘更清晰的用户画像,实现出版内容与用户间的紧密连接,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通过内容定制、分发匹配,用户能够快速精准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个性化、深度化的知识服务将在元宇宙时代下成为现实[38]。

生产流程的智慧化。元宇宙中内容生产过程实际是对信息的处理、加工、结构化以及使用内容载体媒介进行传播交流的过程,这与出版行业内容生产流程具有高度相似性。元宇宙时代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将有助于实现出版内容生产流程中高度“智慧化”,大幅提升内容生产全流程效率。首先,选题策划环节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效信息,深度分析用户需求,提升选题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其次,在编辑、校对、排版等生产环节中利用AI 技术实现出版物自动纠错,降低出版人工编校成本,提升了纠错效率与出版物质量[39]。最后,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描摹用户画像等方式,对产品进行精准定位与分发,以更加精准的方式有效触达用户,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内容生产全流程效率。

生产方式的人机协同化。当下出版内容生产的主要环节都需要特定专业人群完成,如策划选题、内容创作、编辑加工、印刷生产等生产过程均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大量资源,显著地影响了工作效率。依托元宇宙先进的技术体系,出版各流程将会彻底地进行变革,许多专业工作将会由智能机器完成。这并不代表技术可以完全代替专业人员,相反,专业出版人员在内容生产和流动各环节中仍至关重要。元宇宙背景下,出版商应与机器智能建立良好融洽的合作关系,快速掌握新技术,提高出版企业的效率。未来智慧出版将以人机共创内容生产模式为主,在人机协同与交互的过程中实现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的优势互补,从而释放更多创意能量[40],形成更多出版精品内容。

5.2 内容流动变革路径

元宇宙这一多种数字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快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打通了物理资产与数字资产间的桥梁,并实现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数据传输的双向自由流动。由此,元宇宙里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字产品在创造、交换、消费等整个流转过程中,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生产能够直接连接消费。相应地,在元宇宙赋能下,出版内容在流动上将摆脱以往单一、陈旧、刻板等弊端,并同样呈现出个性化、智慧化与人机协同化特征。

流动方式的个性化。当前,尽管融合出版形态下的内容能够实现在纸质、视频、音频等介质之间的跨媒体游走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由于介质之间仍相互独立,内容流动并没有表现出人们预期的那样畅通无阻。相反,借助于包括6G 网络、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扩展现实与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内的元宇宙技术,出版业将搭建内容汇聚平台,实现介质之间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出版内容也将由此在元宇宙这一庞大的技术介质里实现不同形态之间即时、自由的变换,而不再是以往由某一介质传输到另一介质。更为重要的是,元宇宙下出版内容的流动并不是无序的,而是在用户偏好的牵引下,呈现出强烈的用户导向。具体而言,元宇宙下出版内容的流动不再依赖内容生产者的意志,用户能够即时对出版内容进行调取与利用,甚至对内容流动的方式进行定制,打造属于自己的内容空间。同时,内容流动的形态也不再是单纯的文字、电子与数字,而是以更为立体、生动、鲜活的方式进行呈现。出版内容中的知识内核也将由此变得更为具象,从而更便于用户理解与感悟。

流动感知的智慧化。随着信息社会发展,人们对出版物的需求持续走低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虽然,出版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并努力试图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迎合用户需求,但出版内容的供需错位问题仍较为突出。不过,在借助于元宇宙技术所构建的出版内容汇聚平台中,除了内容流动方式个性化之外,还体现着内容流动感知的智慧化,这将有效解决当前出版业存在的供需不匹配问题。所谓内容流动感知的智慧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自主识别。用户通过各种穿戴式设备进入元宇宙的数实融合空间将产生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其涵盖的数据范围已远远超出现实世界中用户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访问数据,这为构建更为精准的用户需求画像奠定数据基础。与此同时,用户在元宇宙出版内容世界中产生的数据将被实时识别分析,从而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动态掌握。其二,自主适配。在实时掌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出版内容将通过知识图谱数据库、情景感知计算、推荐算法等,自主追踪目标用户,并传递到目标用户面前,实现出版内容与目标用户的精准匹配。其三,自主控制。用以满足用户学习阅读需要的出版数据、信息、知识,在规模、质量、比例、时长、规格等方面,能够自觉地根据不同用户的知识需求量、需求程度、需求规格而进行自适应调整,确保不会出现对音视频、三维模型、虚拟环境的过分沉迷而产生异化现象,以切实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流动过程的人机协同化。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以往用户输入和机器输出转变为多元化人机交互。在元宇宙中,借助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技术,利用包括摄像头、惯性传感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在内的交互设备,人的身体动作、语音,甚至是意念都可直接被捕捉与分析,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紧密。故而,借助元宇宙数字集成技术,出版内容由生产者流向用户这一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人与机器之间的高度协同。首先,用户需要通过各种穿戴设备进入出版业基于元宇宙技术构建的内容汇聚空间。其次,用户在这一空间中对出版内容的调取与利用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翻阅书籍、收听音频、观看视频,而是通过语言、动作,甚至是意念。在这一过程中,用户所传递的信息均可被设备进行捕捉。最后,设备在捕捉到用户所传递的信息后,即时将用户所需的内容反馈给用户。可见,人机协同化同样是元宇宙下出版内容流动的特征之一。

6 元宇宙下的智慧出版

纵观出版业的发展史,每一次的高新技术变迁都会给出版业带来产品新形态、新功能、新体系、新市场等变革。在元宇宙带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出版业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和人机融合等特征而转变为智慧出版。

6.1 元宇宙下智慧出版的数字化、智能化及智慧化

数字化特征对应于数字出版,为元宇宙下智慧出版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内容生产的数字化、管理过程的数字化、产品形态的数字化、流动渠道的数字化[41]。在内容生产上,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深度、频繁的互动,加之种类繁多、功能俱全的创作工具,使得内容生产在素材、查询、选题、编辑等方面的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在内容获取上,各种智能终端确保了人们随时随地,多种多样,便捷地获取碎片化、自由化、互动化、沉浸化的内容。数字出版依托数字化技术而生,数字化技术助力数字出版发展,数字出版倒逼数字化技术升级,形成循环上升的双向互动[42]。随着循环的演进,数字出版的融合现象更加突出,“出版+”的融合发展模式将得到文化、传媒等更广泛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新价值体系的构建和产业发展的延伸。

智能化特征对应于智能出版,为元宇宙下智慧出版奠定算力和算法基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出版内容生产、流动和产品服务的自主化、自动化、智能化 、精准化[43]。智能出版建立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上,是更高级的数字出版形态。智能出版从根本上改变的不是出版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出版活动本身[44]。其依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内容生产、流动和营销及产业链上下游积累的数据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地分析挖掘,从而精准刻画受众需求和偏好特征,减轻甚至替代编辑及其他附属劳动,助力制订科学前瞻的智能化营销策略,实现内容的精准流动,更为个性化定制打通渠道,提高出版活动的效率、质量和精准度。

智慧化特征对应于智慧出版,不同于智能出版以“技术决定论”,强调出版的技术属性,智慧出版强调出版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人文属性,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45],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多元化、个性化、融合化、智能化,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促使出版业进行智慧化变革,通过智慧化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从而实现出版的守正创新和多元发展。

6.2 元宇宙下智慧出版的人机融合

元宇宙下智慧出版的人机融合具体表现为内容生产、流动、接收和反馈的具身性、多样态和极速化。具身性在于出版内容创作者与受众的生物学组织与器械的融合,生物学思维与算法的融合,以至于可以脱离自然人的范畴,提升到自然人、虚拟数字人和高仿机器人构成的“三人行”格局[46]。通过自然“真身”、虚拟“化身”、机器“假身”拓展内容创作者和受众的行为时空,提升其行动效能;多样态在于出版内容模态上的超越视觉听觉的空间感、沉浸感、交互感营造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在于出版受众身处多样的时空场景、各异的观察视角,以第一人称视角体会出版内容营造的独特世界;极速化在于内容生产迅捷处理能力、内容流动的高速传输渠道和筛选推荐的准确快捷模式。

6.3 元宇宙下智慧出版的数实融合时空

元宇宙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虚拟时空中的时间与空间并不对应于现实的时间与空间,因此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融合变得更加多模、多维、多样。智慧出版的时空边界逐渐消弭,内容的生产与流动不再局限于现实时空的物理边界,各种社会力量都可以对智慧出版内容生产和流动的资源进行配置,各大图书馆、书店成为元宇宙下智慧出版数实融合空间的具体应用。智慧图书馆、书店充分考虑到内容和受众两大主体,关注内容生产、采纳、流动以及受众身份、价值、体验,通过知识受众、知识内容、知识载体的联结、互动,全面激活受众利用虚拟形象自由穿梭于不同的知识与信息时空,催生出创新,最终服务智慧社会。智慧图书馆将为智慧出版提供开放多元、和谐渲染、虚实共生、全方位全景式满足新时代新需求的文化空间[47]。

7 结 语

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将促进出版行业的深度变革,为出版行业迈向智慧化转型带来发展契机。智慧出版是出版业对于元宇宙时代下技术创新的应用结果,是出版领域与时俱进的大胆创新。在国家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背景下,出版业应积极抓住发展机遇,推动自身产业升级与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新兴数字技术,创新产品形态,拓宽产业边界,以开拓元宇宙时代下智慧出版更明亮的发展道路。相较传统内容生产与内容流动模式,未来智慧出版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和人机融合等特征。具体而言,智慧出版数字化特征表现为内容生产的数字化、管理过程的数字化、产品形态的数字化、流动渠道的数字化;智慧出版智能化特征表现为出版内容生产、流动和产品服务的自主化、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智慧出版智慧化特征表现为内容生产与流动模式多元化、个性化、融合化、智能化;智慧出版人机融合表现为内容生产、流动、接收和反馈的具身性、多样态和极速化。此外,网络及运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数字基建是元宇宙时代全新结构性力量,同时也是出版业智慧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技术。然而,任何技术迭代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落地,智慧出版如何更好地与元宇宙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正面赋能、相互促进是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需要从技术内嵌、生态建构及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猜你喜欢

出版业宇宙流动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宇宙第一群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这宇宙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流动的光线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