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婴要览》及作者闵道扬考*

2023-06-08白莹王育林

中医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医籍痘疹

白莹,王育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

明代是幼科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医学传统理论发展迅速,医家辈出,著述颇丰。通过统计《医籍考》,明朝儿科含痘疹类医籍共有260多种[1]。但随着朝代更迭,战火焚毁、党争株连作者等诸多因素,许多医籍或未能留存于世,或隐匿于民间而未能展现其原貌[2],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全婴要览》即属于此类。《全婴要览》约成书于1572年,由新安闵道扬编撰,是一部以痘疹辨证为重要内容的幼科著作[3]。该书仅在《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中略有提及,目前尚未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对本书版本及流布情况作出考证,并将所收方剂逐一溯源,探究其版本学及医学价值,最后考证作者生平及行医经历。

1 版本源流

现可见该书版本为明隆庆六年金陵刊本,该书板框高18.7 cm,宽13.9 cm,白口四周双边,上单鱼尾,上书口书“全婴要览”,每半页10行,每行20字,小字双行,明代前期刻书“白口、方字、仿宋”的特点体现较为明显。首有同治丁卯年邓华熙题记,隆庆壬申年益冬朔邑人谷口郑懋堪序言;尾有隆庆壬申年十月望日昆山龚邦衡序言。在龚邦衡序言中提到:“汝孝尝集古方书行于人间,独儿科缺焉。近从侍御郭公养疴,于少室辑成一秩,曰《全婴要览》。携入金陵,呈诸侍御,计公许为梓行,命予序诸末简[3]。”大致可以推断该书由闵道扬撰成后挟往金陵于隆庆六年(1572)刊刻。

该书首页钤有“安乐堂藏书记”“明善堂览书画印记”及“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三印(图1)。在郑懋堪序言的“序”字下方有两方藏书印鉴,上下分别是“明善堂览书画印记”白文方印和“安乐堂藏书记”朱文长印,根据对怡亲王府藏书印章的考证,加以比对,此二藏书印为清康熙十三子胤祥之怡王府安乐堂、明善堂藏书室所印无疑[4](图2)。该书邓华熙题记中也提及“明本《全婴要览》二卷闵道扬编辑,首有明善堂、安乐堂图记,国朝藩邸藏书印也”。通过翻阅国家图书馆馆藏清抄本《怡府书目》发现,该书载录其上,可知该书曾被怡亲王府收藏过,直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变,怡亲王被降罪赐自尽后,怡亲王府藏书开始散佚随之流出[5]。

图1 《全婴要览》钤印图

图2 明清藏书印中安乐堂、明善堂藏书印图

本书流传过程中另一位重要的人是邓华熙。据《邓华熙日记》,邓华熙(1826—1916年),字小赤,又作小石,广东顺德龙山人。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科举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月为候补员外郎,同治元年(1862年)点派实录馆校对,次年奏派详校官,同治五年(1867年)因实录全书告成始奉谕著免补员外郎,同治六年(1868年)底实补刑部山西司郎中[6]。从邓华熙在这几年的官任经历推测,同治五年(1867年)时《全婴要览》从怡府流出后极有可能重回清廷,并由时任员外郎的邓华熙校勘并题“同治丁卯六月朔日小赤识于京师楼树寓斋”后藏于清廷。而首页那枚“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印鉴”及《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在“甲编卷三 子部医家类”所载“全婴要览 二卷二册 明闵道扬撰 明隆庆壬申(六年)金陵刊本 清邓华熙手书题记 以上医方之属”[7],可知此本曾于民国时被北平图书馆收藏,1949年后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至此,该本《全婴要览》从成书刊刻至今流布情况均有源可考。怡府藏书以收录宋元珍善本为名,入选者多为版本精美者[8]。《全婴要览》曾入怡王府书室,其版本亦应当较为精美,但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全婴要览》作为明刻本孤本的文献学价值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诸多著录书中难寻其身影,《医籍考》载录“闵道扬道扬 保婴要览 二卷 未见”,今《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宋元明清医籍年表》等则均未收录。

2 内容考证

《全婴要览》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主要讲述了小儿医学诊断和治疗。上卷首论望诊要领,又辨食指三关脉纹,兼采一指定三关之脉诊法,以诊小儿。次列痘疹门,辨析外感内伤痘疹发热、恶候、轻重生死及急慢惊搐之疑,列治疗诸方32方。小儿杂症门辨析寒热症及不治之症。变蒸门论述小儿变蒸日数规律。卷下按病分门,计有夜啼门、呕吐门、泄泻门、惊搐门、五疳门、伤寒门、疟疾门、痢疾门、癖门、虫痛门、盗汗自汗门、齁喘门、耳目口鼻杂症、咳嗽门等14门,以上诸症均为小儿常见疾患。各门之下辨证简要,后列50方,宜于实用。全书共附82方,经过整理与比对,发现其方来源主要有3种。

2.1 痘疹方药溯源本书上卷以痘疹论为重,治疗思想以魏直《痘疹博爱心鉴》十六方为要,化裁征引汪机《痘治理辨》8方,分别为:龙脑膏、白术散、败草散、抱龙丸、甘桔汤、惺惺散、红棉散、羌活汤[9]。通过闵道扬自述:“婴儿之病莫大于痘疹,调护之法莫慎于辨证,如或形症不明,何以知外感?何以知内伤?何以知是痘是疹?疗理一差害即随之。予观诸书方论,繁泛不切,虽得其书不能通晓,临病难用药,兹特分门直说明白简易,使无医之处得以对症按方,便于治疗[3]。”可见其对痘疹之重视。在治疗方面,闵道扬主张“治痘之要脾胃为主”,直言“治痘三法按《博爱心鉴》,治痘症立逆顺险三法极其详明而效验,谨按其法,以所用之方随辨证加减详于三法之下”。魏直《博爱心鉴》成书于1525年,是一部痘疹重要著作[10]。逢16世纪前期痘疹流行,诸家对于痘疹多有立论之时,魏直《博爱心鉴》首提“治痘当先治气”,在谴方用药上力倡人参、黄芪、甘草3味,将其列为治痘正品[11]。汪机以此立论,并增订113方诊治痘疹。通过对条目对照分析,可知闵道扬凝练汪机立方原意及方药解析,将《痘治理辨》中上述8方加减化裁,虽只留功效方药以求简易实用,却不失其精,这一点龙脑膏体现尤为明显。《痘治理辨》关于龙脑膏条目载:“猪毛膏又名龙脑膏。治痘疮初作,未能出透及已出尽,内外热毒,贯注血疱,如豆在于肌皮,不结痂二者皆用之。且疮疹蕴伏,毒热欲出而未能透,则热甚动心,心烦狂躁妄语,或见鬼神,此皆心热也。盖心荣于血,血热则瘀,瘀则色败。未出者则为鬼疮子,一出而便黑也,已出者为黑靥。大抵痘疮自红斑成血疱,血疱五七日结脓。至七日不结脓者,此是毒气弥漫,恐复入里。古人用龙脑凉心血行荣卫。用猪心血者以心归心;猪尾血者取其常动欲散外也。况有狂躁烦闷未省者以温酒化下,欲散而行荣卫也,皆治热毒太盛者。间有虚而陷伏者亦用之,误人多矣!又有当用一字却用一钱,热少不能当之亦反为害。如合用一字者且与半字,如复寒渴甚当与水一斗。且与五升正此意也。既有心经热兼有他虚寒症见者,又不可轻服。如吐泻人发热烦渴,小便赤,则不可全作寒治;烦躁人大便自利,小便清则不可全作热治。在医者,两审不致偏局可也。上用片脑半字许研细,旋滴猪心血和丸以紫草汤化下。烦躁狂闷未省者以温酒浸服。钱氏用猪尾血,其意皆通。”闵道扬留其功效“治痘出未透,心烦狂躁气促妄语如见鬼神及已出复陷”,提炼方药两味“龙脑一钱,朱砂研极细五分,右为末,用雄猪心血和酒调服不拘时”,简易明了,实用性强。

2.2 闵道扬经验方闵道扬自家见解或经验方24则,因该书其中有一些方仅有功用主治,却无方名,考虑为闵道扬经验所得未取方名,故亦划归为经验方中;另方前方后有○者,根据叙述可知多为闵道扬方解或加减,亦归于经验方,见表1。

表1 闵道扬经验方

2.3 引其他方书考

诸门病方征引历代方书。方剂的名称、组成、功效在发展过程中常有变化,或因医家立论有别而名同药不同,或因其他因素有药物组成相同而方名改换者[12]。所以利用“爱如生中医典海”“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等数据库对《全婴要览》除经验方和《痘治理辨》化裁方外50方作考证溯源时,以方名为引,首先考虑药物组成相同,功效相同或相近。在此基础上将首次见该方的医籍作为《全婴要览》引用出处,见表2。《全婴要览》征引《普济方》15条[13],《仁斋直指方论》6条[14],《世医得效方》3条[15],《鸡峰普济方》《圣济总录》《寿世保元》《扶寿精方》各1条。笔者在方剂溯源过程中发现,幼科医方多于北宋阎孝忠所辑《小儿药证直诀》、宋元方书《仁斋直指方论》《世医得效方》中3部著作中存留。而自明代始,幼科医籍著述颇丰,方剂条文互相征引抄录现象较为普遍,如1587年成书的《医便·慈幼类》中很多条文便与《全婴要览》相似度较高[16]。考虑《全婴要览》成书时间及序文中提到作者闵道扬曾“视疾并同养疴少宝山中,遂得肆力于古方”,结合该书集中于幼科的特点,闵道扬在此所力求的古方极有可能转引自前代幼科医籍或大型方书中幼科部分,而通过他人医著作为中间文本转引的可能性较小。故推断闵道扬征引方剂多来源于历代方书,并根据自身经验与从医经历选效方辑成此书部分内容。另尚有二物汤、紫霜丸、佛寿膏等方名来源于《普济方》,但药物组成大相径庭者;亦有暂未能考方名及组成者有珠豆散、蝎风散等19方。

表2 《全婴要览》征引方条目溯源

总结该书特点:其一,该书以痘疹论治为主,杂录幼科诸病,每门下仅录1~5方,务求简捷有效;其二,所用剂型多样,以丸剂、散剂为多,便于服用和携带,可见该书的实用性较强;其三,方剂来源广泛,以闵道扬自身经验方总结、历代方书征引、汪机《痘治理辨》化裁为主。

3 作者生平考

“新安闵道扬编撰”,可知闵道扬为新安人士。新安,即歙县、休宁、绩溪、黟县、祁门、婺源六地之总称,以祁门西境有新安山,西晋时期置有新安郡。后演化为以徽州为中心的医学网络[17]。但考察《新安医籍考》《徽州府志》等并未找到闵道扬及其著作相关信息。翻阅可考医籍著录仅见条目5则,且多见于明代[18],殷仲春的《医藏目录》记录3条,清代关于闵道扬及其著作的记录几乎不可见,见表3。

表3 《全婴要览》相关著录条目

据其著作《医学集要》中“乌金丸秘诀图像”中有一则自述:“吾友义城彭用光先生传之书曰”,可以看出闵道扬与彭用光二人为友人关系,以此大致可确定闵道扬与彭用光生活年代有重合。王忠云曾考证彭用光为江西庐陵人,于嘉靖年间著成《体仁汇编》《续编伤寒蕴要》[20],可知其生活年代当为弘治末年至嘉靖年间。此版《全婴要览》有郑懋堪序言和龚邦衡序中载闵道扬于隆庆六年携书前往金陵并付梓刊刻,则著者生活年代大约在嘉靖隆庆间。在《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医学集要》中有学者指出闵道扬,号守泉山人,著有《医学集要》五卷、《伤寒纂录》二卷、《医指如宜方》四卷、《保婴要览》二卷等医学著作4种,与赵开美生活年代接近[21]。作为明代著名藏书家,赵开美生平较为清晰准确,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卒于天启四年(1624年)[22],则闵道扬也应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且主要在隆庆间为医撰书。郑懋堪序言中提到:“汝孝视疾并同养疴少宝山中,遂得肆力于古方,缺者补之,讹者订之,别门分类,因之成秩,名曰《全婴要览》。此入冬挟往金陵就正提于侍御许公,且告以是书颠末,公曰仁哉,闵生之用心也,予不吝捐奉锓金以慰汝之志如何,汝孝起拜祝谢。虽扬云寔公之仁也,因命予序诸首。”可以看出闵道扬编撰刊刻《全婴要览》大致情况,1572 年他曾受邀为一位郭姓侍御诊病,从其病房中获得了古方书籍,经校勘、增补和分类之后写成此书,并于同年冬天携手稿赴南京,在另一位计姓侍御的慷慨资助下出版了手稿。而在龚邦衡的序言中:“余客于金陵,有脾疾病,邂逅闵汝孝氏,诊之若神,余方叹异以为世有真意,未之遇也。居数日,见司寇傅公刻三山人诗草,汝孝与焉。其二人曰山阴陈鹤华亭张季贤皆词宗名家,汝孝与之颉颃上下,优入唐人间阈,余乃大惊曰世有医而能诗者耶?有之岂若汝孝者耶?汝孝其真诗人,其托于医而隐者。”“汝孝与公卿游以诗名不以医名,似医为余事。汝孝在今日以医用不以诗用,则诗为余事。何者诗自寓也。医体天地之仁与父母之爱者也,汝孝宜用世而隐处山林,故工于医而发于诗夫,莫非一腔仁爱之心,与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方书出于此矣。”不仅再次提到闵道扬给郭侍御、计侍御诊病之事,也侧面体现了闵道扬深受儒家教义的影响,善赋诗而不张扬、精于中国传统医学而不求名显的性格特征。闵道扬在幼儿诊疗上颇费功夫,遍求古方验方,终于辑成《全婴要览》一书。两则序言中多以汝孝代称闵道扬,大胆猜测汝孝即为闵道扬之字。

4 结语

闵道扬,字汝孝,号守泉山人。嘉靖至万历年间人,新安人士。会作诗,精于医,著有医学著作四种《医学集要》五卷、《伤寒纂录》二卷、《医指如宜方》四卷,《保婴要览》二卷,今存《医学集要》、《保婴要览》两种。曾为郭姓侍御、龚邦衡诊病。以小儿难医,故立志辑成一书,以发钱乙、陈文中所未发。闵道扬幼科诊疗中主张以脾胃为主,徇《博爱心鉴》治痘症,立逆顺险三法,随辨证加减详于三法之下,著成《全婴要览》二卷。该书共收录82方,方剂来源多样,痘疹治方以汪机《痘治理辨》征引化裁为多,小儿常见疾患附方多采历代方书,由以《普济方》为多,从医经验方亦不少,其书实用性较强。今见《全婴要览》为隆庆六年金陵刊本,曾被清怡亲王收藏,同治年间流散,由邓华熙题记,后辗转流传,现藏于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此本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医学价值。

猜你喜欢

医籍痘疹
新安固本培元派三位代表性医家治疗痘疹用药规律研究*
叶天士治疗小儿痘疹经验探析❋
江医家喻嘉言食疗治痘探析*
民国中医医籍特色探析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3种医籍考对比
大云书库旧藏医籍考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医籍整理“群体事件”现象、由来及避免其再次酿发的对策思考
历代有关医籍中导引内容之评析(续完)——兼再述导引之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