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传播媒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

2023-06-08陈纪韩凯波

民族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国家认同

陈纪 韩凯波

[摘要]由传播技术迭代与革命而衍生的新传播媒介,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重要载体。当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新传播媒介应承担起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等主要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这三种功能,可以分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身份基础、政治基础。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新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规制其负面影响是正确运用新传播媒介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传播媒介;历史记忆;公民意识;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1-0042-08

基金项目:2022年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走向共同富裕的公共资源支持保障研究”(AS22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纪(1973-),男,汉族,安徽霍邱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学;韩凯波(2001-),男,汉族,河南林州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秘书,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天津 300350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1]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具有的塑造功能作为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对当前推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传播媒介自出现以后就在民族共同体建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传播媒介在普通民众中的广泛流行,如报纸、小说、文学等传播媒介成为其产生民族“想象共同体”的重要载体,由此推进了民族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建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互联网技术催生了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社交媒体、VR(虚拟现实)、元宇宙等众多新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彼此认知、交往互动的主要方式。与报纸、小说、文学、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相比,新传播媒介无论是在受众对象还是在传播内容等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拓展和延伸,这将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的塑造。

近几年来,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已形成较多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2]、历史溯源[3]、实践逻辑[4]等方面。在实现路径上,提出应增强各民族政治认同[5],提升文化自信[6],增进中华文化认同[7],培育家国情怀[8]、倡导学前儿童教育[9]等。有少数学者借鉴西方传播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提出新传播媒介对塑造网络民族主义[10],族群意识生产[11]具有积极影响,认为融媒体[12]、跨文化传播[13]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传播媒介的相关学术探讨为本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然而,专门从新传播媒介角度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尤其是从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各种功能角度,探讨如何推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指出,普通民众借助于报纸、小说、文学等传播媒介具有的塑造功能,促成民族国家得以建构,即,认为民族国家的建构源自于传播媒介塑造了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14]38。安东尼·D.史密斯也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可以确保公共的共同性在不同族群中得以生产,这是民族认同的基本要素[15]23。由此可以说新传播媒介同样有助于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此,笔者认为由传播媒介迭代与革命而衍生的新传播媒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重要载体。进一步讲,把新传播媒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主要原因在于新传播媒介对各民族的共同观念和一致行为等具有强大的塑造功能。当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新传播媒介应当承担起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等主要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这三种功能,可以分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身份基础、政治基础。

一、新传播媒介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路

在关于新传播媒介与民族国家建构关系的讨论中,早期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新传播媒介的广泛运用将使全世界的人们形成共享的文化观和共同的价值理念,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国家逐渐衰退及世界公民身份替代“狭隘”民族身份。然而,近年来随着新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及普及率提高,民族国家事实上并未出现衰退现象,且民族身份也没有朝着“世界民族”身份方向发展。这些新传播媒介不是民族国家的掘墓人,相反为民族国家建构提供了新的渠道与途徑,国民身份并没有消失,反而“重新嵌入”并蓬勃发展[16]。因此,探讨新传播媒介及其功能有助于正确认知新传播媒介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种新思路。

厄内斯特·盖尔纳认为,工业、交通和通讯革命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民族主义的宣传和传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7]200。传播技术的革新及由此形成的传播媒介往往会给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带来深刻变化。新传播媒介及其功能应用将改变各民族原有的思维观念,让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高度的认同感。新传播媒介可以实现个体向群体和组织的融合[18]12,尤其是能够创造共享的心理体验感,营造一种“想象的共同体”[19]。基于新媒体产生的云族群与过去的原生族群有着不同的建构逻辑,这种逻辑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所用[20]。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的传播媒介行动,有助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1]。进一步讲,从新传播媒介角度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关键在于让新传播媒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积极作用,肩负起应有的功能。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新传播媒介应当肩负起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等主要功能,这有助于推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国家需要一个可以整合国家内部不同民族和族群、有着共享的文化和命运共同感的“国族”[22]28。在此意义上,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凝结而成的“国族”,就是各民族的有机整合体,有着共享的文化和命运共同感,而这种共享的文化和命运共同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反过来讲,通过新传播媒介肩负的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这一功能,能够促使各民族对共同的历史记忆形成一致的主观感知,进而促使各民族高度认同中华文化并共建共享中华文化,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感等,从而让中华民族这一“国族”得以生成和强化。凝聚华夏的是集体历史记忆,由此产生的族群感情犹如同胞手足之情,这是族群认同根基性、情感的一面。[23]313”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拥有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如拥有共同的始祖、神话传说、历史英雄及共御外侮等,这些让各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并且让各民族产生“中华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是一个”“中华民族一家亲”等心理认知。当前,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这一功能,能够从心理层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事实表明,伴随民族国家建构完成,各民族成员已被赋予法律意义上的公民身份。就是说,公民身份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地缘身份,也不同于帝王时代下的臣民身份,它是现代意义上民族国家赋予的一种法律身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前提是个人的自由解放,每个人身上的公共性使其区别于传统个体,形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公民[24]191。从法律意义上看,通过新传播媒介肩负的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这一功能,能够从个体的权利和义务层面推动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现代国家主权的强化意味着属民越来越明确知道他们在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身份,知道这种成员身份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25]255。在现实生活中,各民族不分大小或强弱,都依法享有政治权、经济权、文化权、人身权等,并且从制度设计、政策安排、法律规定等方面切实保障各民族成员平等地享有公民权。同时,各民族成员都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公民应尽的义务。当前,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这一功能,能够从身份层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族群的国家认同源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26],是他们安身立命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认同所在,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政治价值体系”[27]4。进一步讲,各民族国家认同既源于政治制度、政策、法律等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更是各民族对政治体系有效性产生的一种政治价值认同。在此意义上,通过新传播媒介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就是要让各民族对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产生政治价值认同。当前各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树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既反映了国家政治制度、政策、法律的合法性,也是国家政治制度、政策、法律有效性的一种集中体现,理应成为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意涵。通过新传播媒介加强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族群的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2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独特精神标识指引各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9]。当前,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这一功能,能够从政治层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二、新传播媒介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各民族历史记忆、公民意识、国家认同是新传播媒介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考量。以新传播媒介为重要载体,就是要将那些与历史记忆、公民意识、国家认同紧密相关的各种客观事实予以多姿多彩的呈现,由此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各民族的一种“想象共同体”。进一步讲,运用新传播媒介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等,能够分别为现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身份基础、政治基础。

(一)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是从情感、态度、认知等心理层面,唤起各民族共同体意识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族群的共同体意识通常是由一系列零碎和任意的历史集合并连贯性施加于群体之上写成的[30]37。新传播媒介作为各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就是要将集体的历史记忆以形式多样的新传播媒介呈现出来,让各民族群众深入认知和充分肯定中华民族是一家的历史事实。从类型上看,各民族历史记忆既包括非物质载体内含的历史记忆,如各类史书记载的共同始祖、神话传说、历史英雄及共御外侮等,也包括物质载体承载的历史记忆,如各种文物、古迹、遗迹、遗址承载的历史上各民族生产、生活及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的语言、文字、图像、象征符号。当前,从非物质載体和物质载体方面发挥新传播媒介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的功能,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

对于非物质载体内含的历史记忆要加强搜集和整理,以新传播媒介拓展各民族受众范围,在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于史书记载、文学艺术、戏曲小说等传统媒介而言,新传播媒介对各民族历史记忆表达和呈现的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尤其是其传播范围已从现实空间转向了虚拟空间,这更容易唤起和强化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例如,借助于短视频或抖音直播等新传播媒介,在大量搜集和整理各民族历史记忆素材的基础上,采用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古代炎黄故事,宣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炎帝故里寻根节等活动,让各民族以线上方式认知并认同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传播媒介使得书籍记载的历史内容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相关性[31],可以有效提升观看仪式活动时强烈的情绪意识并获得共同感[32]。在新媒介的世界中,将神话传说、历史英雄等历史记忆传播范围已经扩展到了虚拟空间所连接的广泛受众[33]。针对历史上那些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及同仇敌忾、共同御敌的真实故事等,当前应充分利用新传播媒介拥有的虚拟空间,可以极大地拓展受众范围,让这些历史记忆成为凝结各民族一体化的精神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

对于物质载体承载的历史记忆要加强保护和发掘,以新传播媒介提升各民族沉浸式体验,在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文物、古迹、遗迹、遗址等物质载体承载了历史上各民族生产、生活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语言、文字、图像、象征符号等。它们是各民族历史记忆的存储器,因此需要对这些物质载体加强保护和发掘。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新传播媒介对这些物质载体予以形式多样的呈现和展示,这同样有助于强化现实生活中各民族的历史记忆。例如,像图腾这样的象征符号对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强化具有积极作用[34]。当前,新传播媒介应着力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表达手段,以声音、图像、文字为呈现形式,生动地再现历史上那些物质载体及其历史原貌。同时,还要借助超链接、短视频等新传播媒介向受众展示文物在各朝代的演变过程,生动阐释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35],以及运用各种视听设备有效提高参观者的体验感”[36]265,由此让各民族对那些物质载体及其承载的历史记忆获得沉浸式体验。例如,以数字技术赋能古籍复兴,寻求与之适配的传播形式,重建具有强烈时代感和身份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信[37]。当前,要善于运用短视频、VR、视听平台等新传播媒介,展示文物、古迹、遗迹、遗址等物质载体,将其承载的语言、文字、图像、象征符号予以现代诠释,重现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及交往交流交融场景,让各民族成员获得沉浸式体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

(二)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份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充分保障少数民族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充分保障其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及行使当家作主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少数民族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让少数民族逐步产生了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现代国家共同体,是以对公民权的保障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种政治身份纽带[38]。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受当地发展水平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有些少数民族成员的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观察发现,大力培育各民族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助于从身份层面让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新传播媒介为培育各民族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供了便捷有效的路径,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身份基础。

以新传播媒介呈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客观事实,在培育各民族平等意识中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当前,应借助于新传播媒介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形式多样地呈现党和国家制定的民族优惠政策,特殊支持政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及实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兴边富民行动等重大决策举措。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这些政策实践和决策执行,从各民族群众中搜集和整理各种先进事例予以生动、形象地展示。要借助新传播媒介这一重要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展示和呈现让各民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客观事实。同时,要借助于新传播媒介这一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互动,增进彼此了解认知,同样有助于培育各民族平等意识。由于我国民族地区交通相对不够发达、信息相对闭塞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以在各民族之间容易产生一些认知误区,甚至形成彼此区隔的现象。新传播媒介将不同意识形态背景和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逐渐认识到彼此多样性,有利于澄清冲突,建构平等意识[39]。在此意义上,当前从事民族工作的多方主体应运用新传播媒介,尤其是要运用网络技术创建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动的各种平台,在培育各民族平等意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新传播媒介促进各民族实现有序参与,在培育各民族参与意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传播媒介既可以为各民族有序参与提供重要条件,也能够为这种有序参与提供重要渠道。进而言之,各民族有序参与是体现公民身份的一种重要标志,让其能够充分表达和维护自身现实利益关切,保障自身享有合法权利和履行应尽义务,由此推进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公民参与知识的缺乏会阻碍参与,影响身份认同,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可以提供公民有序参与所需的知识[40]。当前,应借助于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传播媒介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宣传并普及各民族有序参与所需的各类必备知识,为各民族尤其是为少数民族有序参与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像微博、微信、抖音、社交平台等新传播媒介,还能够为各民族参与发展型事务、民生型事务及协调型事务、冲突型事务等提供便捷的渠道,能够让各民族及时表达自己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等,从而保障各民族充分享有公民参与权。新传播媒介为线上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线跨群体讨论水平的提高间接导致参与的增加[41]。因此,当前民族工作相关主体应着力打造各民族有序参与各类重大事务的新传播媒介,在培育各民族参与意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性建立,使得爱国主义成为最重要的现代政治理念与政治价值之一[42]。如前所述,以新传播媒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意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蕴含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同样也是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要素。就是说,各民族的爱国主义体现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由衷热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政治价值观,它们都应是各民族国家认同意涵的集中表达。因此,当前借助于新传播媒介加强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政治基础。

运用新传播媒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以新传播媒介丰富地呈现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各种素材,教育各民族并内化为各民族的一种政治价值观,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借助于新传播媒介展示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悠久的中华文明,灿烂的中华文化,伟大的民族精神等,能够让各民族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极大地激发各民族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要运用公众号、短视频、微博、抖音等新传播媒介,采用图像、声音、文字、符号等诸多形式展示近代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进一步激发并培育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正如有研究者所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想在新媒体语境中进行有效传播,应充分利用好各种新媒体技术及其平台[43]。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新传播媒介宣传并教育各民族樹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大力宣传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等,让各民族深刻地意识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来之不易。这些将进一步增强各民族爱国主义,在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运用新传播媒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国家内国民享有的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越是广泛和深厚,越是容易建立起稳固的国家认同[44]。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价值观,是从政治价值观层面建立稳固的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借助于新传播媒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及各种互动参与的方式,让各民族充分了解其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并由此牢固树立这种政治价值观。当前,有些地方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停留在背诵记忆、口号宣传层面上,从而难以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践行这一政治价值观,不利于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如今的人们拒绝简单地接受提供给他们的内容,而是坚持享有完全意义上的参与实践[45]206。当前,不仅要利用新传播媒介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特征、内容及各种事例等,而且还要利用新传播媒介具有的高效快速便捷及其形象化、具体化表意优势,为各民族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参与平台。目的是让各民族亲身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通过实践感知和体悟这一政治价值观,从而真正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之中。正是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实践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结语

在新传播媒介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对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的功能,既是对当前倡导新传播技术应用的一种现实呼应,也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重要载体。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新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规制其负面影响是正确运用新传播媒介的必要前提。从新传播媒介视域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尚需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发挥新传播媒介的塑造功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弗朗西斯·福山在对美国愈演愈烈的身份政治反思时,指出社交媒体被身份群体利用而加速了社会的碎片化[46]169。当前,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的塑造功能,即,无论是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还是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抑或是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都要以党和国家关于网络时代媒体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方向和精神实质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我们必须将党和国家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真正融入到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网络电视等新传播媒介之中,主动占领新传播媒介的舆论场。同时,统筹处理好中央传播媒介和地方传播媒介、主流传播媒介和商业传播媒介、大众化传播媒介和专业化传播媒介之间关系,以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结构合理、协同高效的新传播媒介体系等,都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新传播媒介的功能实现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当前,促成新传播媒介对各民族历史记忆、公民意识、国家认同的塑造功能,需要市场主体、主办方、信息发布者、传播策划者、运营平台及广大受众者的共同参与。这种共同参与的目的就是为了协同探求新传播媒介的理念思路、主要内容、运行机制、方式方法等,使之对各民族更好地肩负起这些塑造功能,以及使之更加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并且,为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等,当前还需要创设和推广那些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的新传播媒介,这同样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为之提供必要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对各民族群众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也离不开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从而让其成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第三,从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层面加大对新传播媒介的监督力度。充分利用新传播媒介的积极塑造功能,即,在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对这一重要载体加大监督力度。要从法律法规层面对新传播媒介主办方、信息发布者、方案策划者等加大监督力度,坚决剔除那些影响民族关系和谐、损害各民族正当权益的信息言论,严厉打击那些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的负面传播。当前,政府宣传部门及媒体主管部门要对新传播媒介发布的各类信息严格把关,使之能够真正发挥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树立各民族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各民族爱国主义热情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功能,由此推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从社会舆论层面对新传播媒介加大监督力度。无论是主流新传播媒介还是各类民间新传播媒介都必须接受社会舆论监督,防止各种炒作、煽动、造谣及负面宣传,从而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传播生态。

参考文献:

[1]求是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看得见、摸得着,也要“润物细无声”[EB/OL].(2022-03-06)[2022-06-08]. http://www.qstheory.cn/laigao/ycjx/2022-03/06/c_1128443923.htm.

[2]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06).

[3]王文光,徐媛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J].思想战线,2018(02).

[4]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06).

[5]严庆.政治认同视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01).

[6]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6).

[7]崔榕,赵智娜.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設[J].民族学刊,2021(08).

[8]陈纪,章烁晨.家国情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21(03).

[9]李路,李沛新.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意义旨规与实践逻辑[J].广西民族研究,2022(01).

[10]周逵,苗伟山.竞争性的图像行动主义: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一种视觉传播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6(11).

[11]陈纪,高永久.论想象视角下族群意识的生产[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12]段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中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以新疆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7).

[13]车凤成.跨文化传播中“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内涵[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

[1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5][英]安东尼·D.史密斯.民族认同[M].王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16]Piotr Ahmad.Digital nationalism as an emergent sub-field of nationalism studies.The state of the field and key issues[J]. National Identities,2022(01).

[17][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8] Christian Fuchs.Nationalism on the Internet:Critical Theory and Ideology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and Fake News[M].Routledge,2020.

[19]Jin DY. The BTS sphere: Adorable Representative M.C. for Youths transnational cyber-nationalism on social media[J].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2021(06).

[20]张瓅尹,何嘉豪.在场与浸润: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新媒体内容产播的两个向度[J].民族学刊,2021(08).

[21]乌小花,郝囡.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J].西北民族研究,2021(04).

[22]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4]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2010.

[25][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6]高永久,邢艺譞.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基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2).

[27][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8]Nurdin ES. Civic Education policies: Their effect on university students spirit of nationalism and patriotism[J]. Citizenship, Social and Economics Education,2017(1).

[29]孟凡丽,王国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

[30]Michael J.Shapiro,Methods and Nations: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the Indigenous Subject[M], Routledge, 2004.

[31]Tsaaior JT. New Wine, Old Wineskins: Authorship and Digitalizing Nigerian Oral Poetry through New Media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2013(01).

[32]Cui X, Rui J, Su F. From immediate community to imagined community: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co-viewing of media event[J]. Global Media and China, 2016(04).

[33] Mpofu P. Indigenous Media and Social Media Convergence: Adaptation of Storytelling on Twitter, Sound Cloud and YouTube in Zimbabwe[J].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2022(06).

[34]陳纪,许飞.论民族符号政治性与民族国家共同体建构[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

[35]秦宗财,陈萱.融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J].东南学术,2022(04).

[36]Andrew Hoskins,John Sutton. On media memory: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M].Palgrave Macmilian, 2011.

[37]刘阳.提升古籍的文化生命力、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J].出版广角,2022(10).

[38]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3(08).

[39] Maria Bakardjieva.Mundane Citizenship:New Media and Civil Society in Bulgaria[J].Europe-Asia Studies,2012(08).

[40]Boulianne S. Online news, civic awareness, and engagement in civic and political life[J]. New Media & Society,2016(09).

[41]Lane DS, Kim DH, Lee SS, Weeks BE, Kwak N. From Online Disagreement to Offline Action: How Diverse Motivations for Using Social Media Can Increase Polit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atalyze 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J]. Social Media + Society, 2017(03).

[42]朱慧玲.民族观念、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J].江海学刊,2022(04).

[43]沈艾娥.新媒体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J].民族学刊,2021(05).

[44]周平.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逻辑[J].政治学研究,2017(02).

[45][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6][美]弗朗西斯·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M].刘芳,译.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

收稿日期:2022-11-10 责任编辑:王 珏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国家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对话·素材·练习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