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白菜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3-06-08任秀芝

吉林蔬菜 2023年2期
关键词:软腐病病株侵染

任秀芝

秋白菜作为北方地区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优的当家蔬菜,是秋季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软腐病始终是限制秋白菜大范围种植的关键因素。软腐病是秋白菜在生长期间最主要的病害,特别是近几年软腐病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秋白菜产量及品质威胁极大,高发期常成片枯死以至绝收。要重视观察把握规律,早期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就能尽可能地减轻软腐病造成的损失,采取综合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1 危害症状

白菜软腐病为细菌所致,此病常发生于白菜蓮座期至包心期。白菜软腐病按侵染部位也可分为三类。

根部侵染型是指病菌从根部伤口侵人而导致软腐病的发生。症状是在晴朗的正午菜株会缩小,但是迟早还可以复原。连续数日后病株外叶贴地平展,心叶裸露,根茎处髓部组织化脓,并流出灰褐色薄稠状液体,轻触病株就会发生倒折。

菜帮基部侵染型病菌由菜帮基部的伤口处侵入,产生水浸状的病斑,然后逐步扩展,呈淡灰褐色软腐状。

叶顶侵染型病菌从叶顶边缘的伤口侵入,造成全叶腐烂。

上述三类症状如在干燥条件下烂病叶日晒失水,以薄纸状贴紧叶球,如潮湿时整株烂掉,病烂处有硫化氢恶臭味。

秋白菜在贮藏过程中病害会不断发展导致烂窖。在贮藏过程中被软腐病侵染的大白菜从受伤部位开始,由外部叶片或者叶帮基部向内部蔓延。初起时病部浸润半透明,以后病部膨大并发展成明显水渍状,表皮下凹,上生污白菌脓。病部组织除了维管束以外均呈软腐状态,有恶臭味。菌源为大白菜中潜伏着软腐病病菌,贮运过程中通过与病株接触和伤口侵入。储藏过程中冷害和冻伤也是病菌入侵的一种重要方式。贮藏过程中若缺氧则发病较重。

2 发病原因分析

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菌源因素、气候影响、伤口侵染、管理不当等有着密切关联。

2.1 菌源因素。种植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地块以及出现软腐病地块,土壤中易残留大量软腐病病菌,若在此类地块种植大白菜易出现软腐病。此外种子自身带菌也是引起软腐病的又一菌源因素。种子未灭菌或未完全灭菌,田间发病情况适宜时,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失。

2.2 气候影响。栽培种植时气温高,雨水多,是软腐病重发气候因素。由于持续多雨天气可导致叶片基部水淹缺氧,而湿润闷热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病菌的滋生蔓延。若天气干燥则软腐病不发,即使发生也会很轻。

2.3 伤口侵染。自然伤口、虫咬伤口、病伤和机械伤等都可引起软腐病菌的入侵。狂风暴雨极易引起自然伤口的形成,病菌由伤口入侵后滋生速度快,极易导致严重的损失;若田间虫害较重、创口较多、遇雨天,该病易流行;氮肥施用量大,株质脆、汁多、伤口难愈合,还容易诱发病害。白菜在各生育期伤口愈合能力存在差异,通常苗期因生长速度快、愈合能力强而轻度发生甚至不发生;莲座期创面愈合能力下降是造成连作白菜软腐病在莲座期至包心期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

2.4 管理不善。栽培管理不当是引起软腐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若选择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平畦栽培,不施农家肥,追施过多氮肥,大水漫灌以及蝇类、菜青虫、小菜蛾的虫害控制不当都会导致软腐病的发生。

3 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应用抗软腐病的大白菜品种。一般青帮比白帮发病轻,晚熟种比早熟种抗病性强。疏心直筒型白菜田间外叶直立,通风良好,比圆球型发病轻,在贮藏期间则相反,圆球型品种贮藏期堆放时,相互间有空隙利于通风,比直筒型发病轻。

3.2 适时播种: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播种期密切相关,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播种期,干旱、地薄时,应提前几天播种,如遇雨水、地肥,可适当推迟几天。150克种子拌100克菜丰宁100克或与代森锌或福美双混合使用,用量占种子量0.4%。

3.3 精细整地,高垄种植,搞好田间管理:高垄栽培利于排水防旱和秋白菜根的生长发育,但对多种病原真菌孢子不利。

秋白菜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能通过流水从伤口蔓延,田间积水促进软腐病发生,利用高垄进行栽培能显著缓解软腐病。干旱年份勿过分蹲苗,田间作业以防伤根和伤叶,包心时浇匀水,以防生理伤口的形成,浇前将病株摘除,带出田间,并在病穴内撒施石灰或杀菌剂。封垄后切忌人为进入种植地造成机械伤,重视化肥烧伤,切忌种植管理中暴干暴湿引起的生理裂伤,适时控制虫害以减轻虫伤,控制叶部病害以减轻病伤,应千方百计尽量减少伤口和截断侵染途径。

暴雨后应及时排涝,避免大水漫灌,如创面较大,应适当推迟灌水时间,为愈合创面创造条件,以加快创面愈合速度。莲座期过后,维持土壤看干看湿比较合适。

秋大白菜对于氮肥是十分敏感的。用肥应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长势等情况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或者无机、生物菌肥配合施用,并实施平衡追肥,这样既能满足秋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又能达到防治秋白菜软腐病侵染的效果。

3.4 精心治虫,减轻病原入侵伤口:苗期即着手防治菜青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螟、根蛆等食叶和钻蛀性害虫、黄条跳甲等,可及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原粉10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根500毫升稀释药液,隔7~10天再灌1次,连灌2~3次。

同时使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体、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喷施600~800倍液体,实现喷灌结合防治软腐病效果十分明显。另外,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也会加剧软腐病。所以,对这些病害应做好预防和治疗。可选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5%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要注意的是,由于软腐病菌的侵染期较长,依靠一种或两种防治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要采取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例如拌种、消毒土壤、灌根、喷洒)等多种综合防治措施,环环相扣,方能取得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在化学农药的防治中,农药的选择应格外谨慎,例如铜制剂对于白菜较为敏感。因此50%滴涕(DT)、14%络氨铜、77%可杀得、50%甲霜铜和波尔多液等农药应尽量不使用。使用50%滴涕(DT)可湿性粉剂对黄瓜喷洒500倍液来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是无药害的,但用于白菜时就会发生药害。给白菜施用DT只能降低浓度和增加水用量。对于铜制剂农药,种植白菜以不使用为宜,以避免药害发生和危害。

3.5 预防秋白菜在贮藏过程中细菌性软腐病首先要搞好田间防治,在入窖前将病叶清除干净,曝晒1天,使外叶萎死,以降低细菌侵入的可能性。采收,储运时切忌机械损伤。储窖要用福尔马林之类药剂进行消毒。条件允许情况下,窖内温度应调在2℃~5℃。大窖内最好设通风窗,调节窖内温度和入窖后1~2个月内每10~15天翻动1次蔬菜,保持蔬菜表面干燥和病菜的清除工作。

猜你喜欢

软腐病病株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河南周口水果市场上猕猴桃软腐病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防治研究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魔芋软腐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