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描写具体

2023-06-08梁开喜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记叙文生动景物

梁开喜

所谓描写,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描绘出来。毫无疑问,具体是描写的应有之义。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风光、事物情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描写的语言力求色彩鲜明、形神兼备,唯有如此,才能让人物栩栩如生、景物活灵活现。

一、写人:惟妙惟肖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其中,心理描写着眼于人物的内心活动与精神世界,其他描写则着眼于人物的外部特征与情感态度。当然,高明的外部描写也可以让读者窥见人物心底的秘密,可见,心理描写并不是发现和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唯一通道。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外部描写中,最普遍也最为作者所看重的是“画”眼睛。总之,人物描写的根本目的都是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达到惟妙惟肖、历历在目的艺术效果。

上述描写方法一般都是实写,属于直接描写或正面描写,在实际写作中,单用正面描写往往不足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特征,这就要用到侧面描写。如《口技》中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是通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等观众的反应来表现的;又如《小石潭记》中潭水的清澈明亮,是通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来表现的,这些都是侧面描写的经典例子。

一考生在《缝隙中的花》一文中,对“路人”进行了侧面描写:“外婆家里到处都有花的影子,窗台上,池塘边,床头柜上,无一不是,它们的花瓣在微风下摆动着,在阳光下绽放着,散发着清香,就连路人经过,也要停留一会儿,深吸浅呼,不忍离开。”这一段与《陌上桑》中的“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二、写景:绘声绘色

景物描写往往需要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这样景物形象才会比较完整和立体。景物描写一般有点明时令地点、烘托人物感情、推动故事发展、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从一定意义上讲,写景的最终指向仍然是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一考生在《这是我的舞台》一文中,这样开头:“夜色如水,华灯初上。浪漫的风,‘呼啦啦从耳边吹过。我骑着车行进在回家的路上,链子‘咔哒咔哒的声响把宁静的夜拉得很长很长。”宁静的环境创设,为下文写“我”的心情做铺垫。接着用“周围的一切,安静极了,但我内心如波涛,汹涌澎湃”一句,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叙事抒情,在结构上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也预示着“我”即将经历一段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在结束回忆后,通过“我抬起头,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心里泛起了丝丝忧伤”一句触景生情,由月亮生发联想,并由景悟理,凸显作文的主旨。结尾用“这个舞台无所谓大小,只要用心去弹奏,让悠扬的筝音为整首旋律添彩,便一如我舞动在这光彩的舞台”一句点题,情景交融,并升华了主题。

三、细节:生动可感

所谓细节,就是细枝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细节是鲜明的、深刻的,精彩的细节描写都是最具记忆点的,是作文的生命与灵魂。要想人物有血有肉,离不开生动的细节描写。试想,《孔乙己》中如果没有“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等语言细节,孔乙己自视清高和迂腐可笑的形象怎么能跃然纸上呢?《背影》中如果没有父亲买橘子时“探”“穿”“爬”“攀”“缩”“倾”等动作细节,父亲的舐犊之情又怎么会如此濃烈而深沉呢?

综上所述,描写离不开人物、景物和细节。下面,以2022年湖南常德中考作文题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40年前,《北京日报》曾讲述过一个“八减一大于八”的故事,清华大学某阶梯教室里传出一阵悠扬的乐声,这是学生们在欣赏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的多瑙河》,除了这种文艺欣赏活动外,清华大学还组织了许多课余文艺社团,参加乐队和合唱队的就有二百多人,并且绝大多数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许多不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都很奇怪:“我们成天看书,怎么成绩还不如你们?”合唱队队长回答说:“八减一大于八,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八个小时中学习七个小时,参加一个小时的文艺活动,学习效率会大大超过八个小时的。”

上面的这一则旧闻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中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劳”与“逸”的辩证关系,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考生选择了写议论文,写记叙文的考生相对较少。通过对记叙文的分析发现,获得高分的考生无一例外都十分恰切地运用了描写方法,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具体的描写,让他们的作文摇曳多姿,文采斐然,脱颖而出。

一考生的题目是“藏在书页中的芬芳”,用“仿佛学业负担的阴云被这幽香撕破了一个口子,笼罩在我头上的愁云骤然散了。想摘花又不忍折断它们的大好芳华,最终只选了一朵快要谢幕的花。取下一小片泛着黄边的瓣儿,仿佛偷走了什么稀世的美好。悄悄带回了教室,夹在了我最厚的词典中。执拗地,想留住一个盛夏”一段,表现了偷得片刻欢愉时的内心独白,如果没有生动而细腻的描写,那种特有的喜悦就不可能得到如此生动的体现。

一考生的题目是“偶尔的‘松懈”,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夏天的蝉鸣闷闷的,沙哑又抑郁,我独坐书桌前,听着这令人烦躁不安的声音,盯着那一个个死气沉沉的英文字母,心中顿觉索然……好不容易将英语单词‘啃下后,我脑中一片混沌,里边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嗡嗡地扇动着翅膀。瞟了一眼作业清单,我的心一沉——还有语文作业向我挥舞着双臂呢。我不觉叹了口气,又开始背诵诗词。我的嘴不停地念叨,脑子却一片空白。过了许久,我沮丧地发现,竟然连一首诗都没背下来……”考生把虚与实、外部的聒噪与内心的烦闷交织在一起,写出了繁重的作业负担给“我”带来的无趣和压力。

一考生的题目是“那些无用却美好的花儿”,文中写道:“初三的寒假下了许多雪,老家小院里的蜡梅迎着风雪绽放,我捧一杯茶赏花读书,这习惯是自爷爷那学来的。他说:‘都知道茶和书能静心,其实,花也一样。儿时对爷爷的话不以为然,只是觉得花很美,茶很香,书很有趣。如今,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坐下来看看书、喝喝茶,特别是捧着书卷,听花开的声音,不知不觉中心便静下来了,再看那些难题,思路似乎开阔了不少……是啊,与其捧着书日日苦读,不如停下来,用一点点时间看看那些无用却美好的花儿。”如果没有风雪,没有风雪中的蜡梅,没有爷爷说的话,劳逸结合的道理将会无比生硬。

可见,要想作文写得生动,就要做到描写具体,这就要求考生热爱生活,学会观察,留心身边发生的一切,保持对日月星辰和草木虫鱼的好奇心,不断丰富自己的感知,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让周遭的一点一滴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下笔才会有神。

【湖南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记叙文生动景物
记叙文阅读专练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如何写好记叙文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