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探索
2023-06-08吴海燕李超
吴海燕 李超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构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制度和实践五个维度探索了构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机制,即政治上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经济上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上要加强思想文化引导,制度上要完善法规建设,实践中要增强意识形态网络抵御能力,从而进一步维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5-0010-03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边疆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机制构建研究(2021KY0952)。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占统领地位的思想、政治、文化意识不受外来文化和思潮影响,并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健康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不仅要注重全国范围的整体推进,还要着眼于特殊地区的重点突破。当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重点区域,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继续探索构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对国家政权稳定、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一、维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使之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中之重,确保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推动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对内稳定有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外无外部的威胁和侵犯。国家的安全离不开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保障国家内部和外部安全的重要屏障。从国家外部安全来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相接壤,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决定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道隐形防御墙,一旦境外敌对势力利用边疆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或宗教活动突破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就会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从国家内部安全来看,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有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也要有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民族团结、民心凝聚是政权稳定、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团结则兴盛,分裂则衰败。因此,维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是防止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
(二)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意识形态具有价值导向、凝聚人心和引领思想的作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各族民众因不同的风俗习惯、多样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产生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在文化多元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凝心聚力”作用,促使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各族民众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三)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形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保证意识形态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对抗境外敌对势力入侵的重要地区,该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不仅关系到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由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理位置敏感,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多元化等使其容易成为抵抗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薄弱地区,因此,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保障该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构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路径
维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需要相关部门立足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区域情况和多元的民族文化特点,着力从政治、經济、思想、制度以及实践五个维度来探索其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构建。
(一)坚持党的领导,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根基
在任何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都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是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坚持全党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旗帜鲜明地做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的顶层设计,尤其要做好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目标、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统领工作,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意识形态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2]。”当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于此,相关部门要大力推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物质基础。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既要立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特色,加快发展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还要将资金、人力等资源向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助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依靠区域发展战略带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继续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为发展契机,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合作,不断缩小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最后,要以经济振兴为依托,着力改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以各族民众切身相关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推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化,同时,结合各个少数民族特殊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因地制宜推行适合当地发展的优惠政策,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祖国发展带来的实惠,提升各族民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可度,进一步夯实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
(三)强化教育引领,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防线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集中分布了汉、彝、白、壮、傣、苗、栗僳、哈尼等多个民族,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等接壤国家的边境地区居住着约20个跨境民族[3]。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跨境民族文化等,特殊的、复杂的历史经纬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难度。针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强化历史和文化引领,提升各族民众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一方面,要将“四史”教育和地方民族史教育融入日常的国民教育中,增强各族民众对民族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阐明各民族文化对祖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抵御敌对势力文化价值观渗透的能力。二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自觉抵制境外宗教渗透。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导信教民众,能够使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在思想上扼杀境外宗教渗透的可能性。三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巩固各族民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抵御境外意识形态渗透的尖锐利器,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与引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凝聚人心、引领思想等作用,使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各族民众自觉在思想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强化抵御境外意识形态渗透的思想防线,让意识形态的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四)完善制度法规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保障
基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法律法规是维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完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社会稳定发展的制度,具有保障民生、维系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避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因发展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引发意识形态危机。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要完善宗教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为打击各类非法宗教活动提供法治保障,引导信教民众依法合法有序参加宗教活动。另一方面,要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以规范各族民众的网络意识形态行为,同时,还要进一步打击非法网络意识形态行为。总而言之,有效的制度和法规是确保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法规。
(五)提高网络防御能力,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网络防线
网络是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设面临的最大变量,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设的最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4]。”面对境外敌对势力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发起的攻势,相关部门要主动出击,提高意识形态网络抵御能力,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落网防线。一是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新挑战,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整合职能,形成网络基础管理和网络危机处置联动机制,提升网络意识形态的综合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以及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全方位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二是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各级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媒体和网络信息的监管,对网络信息要进行风险识别、研判、预警、监控和应对处理,营造清朗、健康、干净的网络环境。三是要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主旋律。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各级新闻网站等舆论主阵地作用,握牢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营造正向积极的思想舆论;同时,要以微博、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为依托,积极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覆盖面和影响力,使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网民积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抵御境外意识形态渗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
[2]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9.
[3] 方铁.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的特点和历史传统[J].中国世界民族学会,2004:1.
[4] 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4-22.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