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医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2023-06-07董琳
董 琳
(1.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立德为先,目的是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且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卓越人才。医生的胜任力是其专业和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古今中外,对一名好医生的评价,总是既要医术高超,也要具有敬畏生命、尊重患者、同情病苦的高尚人格。所谓“大医”品格,无不体现尊重历史、坚守良知的使命担当。因此,医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是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是对医学生进行“全人”的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1]。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历史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意识培养是历史教育的核心理念
历史学家葛剑雄指出,历史意识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的记录[2]。换言之,历史意识不只是对历史本身的认知能力,更是一种运用历史思维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明晰评判的能力。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历史教育属于通识教育范畴,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认同感和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为价值追求,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李大钊说过:“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3]无论社会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有历史,而历史文化又是精神传承的平台和载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内涵蕴于其中。理想的历史教育同时也应该是有效的历史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更要实现情感上的接纳,构建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意识,凝聚民族认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古老的历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意识的培养不是学一门历史课就能实现的,但它却是历史教育的重点和基础。历史意识是理解医学人文内涵和社会属性的重要导引,是一种运用历史思维认识评判是非的能力,也是确立医学生理想人格的首要方向。医学发展既要联系现实、服务社会,也要注重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启示,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同时警惕用医学手段干预人类的自然生理过程,坚决摒弃违反人道主义的医学试验和医疗行为。历史的教训是沉痛的,也是残酷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化学战、人体试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在中国医学史上,“伪科学论”和“超科学论”曾占有一席之地,这两种错误的医学史观,否定医学的实践基础,给中国医学的继承和弘扬带来了严重危害[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经验不可忽视,历史事实不容歪曲,历史文化不可遗忘,历史遗迹不能践踏。尊重历史,传承精神,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一名卓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历史意识培养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必然要求
医学人文教育是由一个学科群组成的跨学科教育,从一开始设置就担当着“使现代医学回归人性化”的重任[5],代表着医学专业教育从历史维度回应时代需求的一种努力。信息时代,医疗技术越来越复杂,但也越来越难以把控,科学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同时显现出来。医学既有科学内涵,又有人文内涵,尤其是治疗的有效性并不完全由科学技术变革直接推进,而是更依赖于经验化和非理性的心理参与来减轻病痛和抚慰患者。当今,种族、阶层、人口、职业、性别、习俗等社会文化因素对医学实践产生着重要影响,医学的发展难以脱离其所处时代,医学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越是凸显,就越需要医生重视增强历史意识。
医学人文教育不应只关注医学本身的人文内涵,还要面向医学之外[6],整合和运用多学科知识,以庞大的知识体系作支撑,构建多元化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历史学毋庸置疑是一项人文学,将历史视角引入医学教育,不只是为了解医学自身学科发展的样貌、规律和过程,更在于从中发现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思想、技术、制度、观念的差异,在整体视野下审视医学知识体系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医疗被视为“生生之具”,是人类维护生命的方法,既是知识积累,也是一种生活经验,“生生”的观念体现了医学与历史的交集。据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自述,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时习惯在闲暇时读《左传》,后来能够系统了解中国科学的发展规律,著成《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也得益于他对中国历史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和研究[7]。
卓越医生的人文素质养成,依赖于医学的交叉学科特性和跨学科教育理念的融合,需要借助区别于科学思维的人文教育来实现。因此,历史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医学生根据历史的启示观察现在,展望未来,也使医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医疗技术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关联,认识到技术发展不可能脱离既有人文社会环境。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并通过具体事例思考技术进步背后的文化机制。比如,有些发明来自研究人员对日常生活细心观察所获得的灵感,有些发现是不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相互协作、精诚合作的结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技术的局限性,认识到历史条件、工作环境、个人能力等外在因素对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历史意识培养对医学生培育的功能价值
(一)历史意识是新时代卓越医生的必备素养
古人常言:“医非小道,立生民之命,赞天地之功。”自生民之初,医药始终是民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我国古代名医大家均以医术为“仁慈之术”,以医道为“济世之道”,始终把“博施济众”“救世疗生”作为医者应尽的责任。现代社会,义诊、扶贫等公益活动仍然是医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古往今来,每一位在医学上有所建树的医学大家都不是“在医言医”,而是秉持“治身以治天下”的医学之道,既追求医学的终极价值,又讲求社会责任的担当。医生的责任心,不仅包括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工作乃至医学事业的奉献,还包含着其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对民族复兴的信念和民生福祉的关注。一名卓越的医生,不但要技术精湛、学术一流,还应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要关注疾病产生、存在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了解国内外医疗制度的变化和差异,更要关注整个民族的体质状况、精神状态和民众的健康水平。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是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使医学摆脱自身局限性,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必要途径。
医生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传统时代,“医者仁心”“大医精诚”是对医生人文关怀的精辟概括;革命时期,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是对医生职业精神最深切的表达;和平年代,守望良知、追求卓越是对医生人文精神的深刻诠释。现代医学的“去人性化”,对医生的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知识的增长并不代表人文精神的成熟,当今时代,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医生,一定是一个有人文信仰的人。一位具备临床人文胜任力的医生,既要有理性,又要有悟性;不仅能够治愈病人的躯体,还能够理解病人的心理。我国当代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曾说:“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心理的脆弱并不亚于躯体的疾患,在就医过程中对情感的需要并不弱于生理的治疗。”[8]从病人的角度来讲,改善医疗条件的根本是改善医疗服务,尊重患者、敬畏生命、同情苦难越来越成为评价医生临床表现的重要内容,医生的服务意识和共情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历史教育是卓越医生精神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力量,人文精神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历史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追求短期功利和显著效果,需要静心守志,积累沉淀,经过感悟、反省、认同、尊重等一系列阶段,才能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二)历史意识是构建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
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科学革命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创新,跨学科的整合研究将成为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范式[9]。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学科体系彼此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人类知识系统。人的认知的发展,是整合多领域知识和思维模式的结果,科学创新不是通过增长知识半径来实现的,而是需要不停地变换知识的原点,从交叉学科领域寻找突破。跨学科课程体系下,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既学习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也接受文史哲等人文教育训练,还兼修艺术、设计等系列课程。这种整合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而且使学生在与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主动探究和自主创新能力。
医疗实践的科学化,不仅需要高质量的试验证据,还应重视科学证据与社会整体利益并存。医学实践也必须同时注重基础医学成果和有效决策相结合,在有效干预和科学评估之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历史意识的思辨性在于区分观点与事实的不同,对医学生开展历史意识的培育,除了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历史和社会,也有益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立体地认识医疗活动本身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尽管医疗技术与日俱进,但是某些重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慢性病仍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这些与人类时刻相伴的健康危机,促使医疗机构必须关注公众的健康需求,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卫生保健,增强医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此外,医学研究也越来越注重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更加关注政府在预防疾病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方面的态度和举措,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医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医学社会史的教育,不仅在过程中锻炼医学生横向关联问题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在整体认知系统中认识医学,实现构建历史意识、提升人文情怀的医学人文教育目标。
三、医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知识上的获得: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历史视角
在医学院校,不论是作为通识教育的历史课,还是作为新进医学生入门课的医学史,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所以教学方法应主要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医学史教学内容除了专科史、疾病史、古今中外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演变的历史、中外医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之外,还可以穿插到任何一门通识课中讲授,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职业道德部分,可以加入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的历史,讲特鲁多医生的故事、特蕾莎修女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医学并不是人类治愈疾病的唯一手段,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应该表现在理解痛苦、抚慰心灵、扶助贫困等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重视战争史、革命史、改革史与医学史之间的纵横关联,拓展殖民医学、卫生行政、赤脚医生等相关内容。通过放映历史纪录片,启发学生分析,战争年代人们获得生活物资和医药资源的途径有哪些,当时的卫生政策是怎样的。通过上述方式把教学内容充实起来,不仅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从实际内容上把历史意识和医学专业教学内容统一起来,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情感上的接纳:在精神成长中融入历史意识
医学生的精神成长不会一蹴而就,人文教育亦是一种道德伦理教育[10]。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PBL 教学、小组讨论、情境体验、医疗影视剧欣赏等直观式教学的作用,把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其中,在整体认知系统中构建历史意识。比如,以明清之际儒医傅山的医学人文思想作为议题,分析和讨论傅山的人文素养对其医学思想和诊治原则的影响。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先从医学建树、道德品质、文学造诣、艺术修养等不同侧面对傅山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使学生对讨论对象有一个总体认识,并根据上述主题组成小组。各小组根据各自关注的角度查找资料,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比如,医德医风方面,傅山秉持“济世实学”的习医原则,重视医学知识的实用性,明确提倡“爱民”的观念,行医治病不问富贵贫贱,一视同仁;傅山兼通儒释道三家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批判理学思想,在医学上专攻女科,善治带下病,其思想行为透露出男女平等的觉醒意识。治学精神方面,傅山秉持精专与博通兼备,坚守著书立说、行医救人、教化乡里的士大夫价值观,这种治学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诊治原则,善于脏腑辨证,治药以扶正为主,药方简单却效果显著,用药创新但不拘一格,主张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民族气节方面,傅山一生不忘故国,彰显出敢于担当、忠于故国的遗民气节。艺术修养方面,傅山的书法造诣非常深厚,他的行草书古朴厚重而不媚俗,这与他在治疗上尊重古法而不因循守旧的学风相符。通过讨论式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在整体认知系统中构建历史意识,提升人文情怀,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内在深层关联,从而达到有效教育的目标。
(三)认知上的突破:在学习实践中增强历史意识
卓越医生的历史教育绝不止步于学校教育,学生走出校园,甚至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公共领域的历史教育还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媒体、网络平台等,都是开展公共历史教育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是历史资源丰富的公共文化场所,承担着对社会大众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博物馆有综合博物馆、人文科学博物馆和自然科学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又有通史性、地方性、专门性之分,近年来,很多博物馆都提出把历史课搬进展览厅,积极发挥文物展览的“以物见史”作用,充分展现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服务社会功能。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它是一个内容丰富、且充满人情味儿的课堂。每一项展览都能使人读出故事,读出情感;每一件文物都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每一件展品都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实物与观念。文物是历史和文明的载体,博物馆既可以延伸学校的历史教育功能,还能够辅助课堂历史教学,补充课外知识。
此外,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手机阅读已成为青少年群体获取知识最便捷的途径,一些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的历史小说、历史剧,把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消费品以供大众消遣,大学生沉迷于这种娱乐方式,却无法在娱乐过程中接受历史文化熏陶。事实上,传媒是把历史知识变成历史智慧最有效的途径。前些年,《百家讲坛》掀起了一股大众学历史的热潮,这种既重视专业性又照顾大众口味的教育理念,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历史意识,这种形式值得网络传媒反思和借鉴。学校历史教育也可以开发新的教学形式,把手机转化为教学设备,把网络作为文字交流平台,利用手机网络进行互动,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源。总的来说,学校历史教育和公共历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前者相对系统化和专业化,后者更为多元化和大众化,二者可以同时并行。专业人才历史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还应不拘一格,探索多种路径,把书本教育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集体记忆中感受自我,体悟生命的尊严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