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崇真教育 打造特色高中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课程改革纪实

2023-06-07赵世连罗旭东

江苏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本真育人德育

赵世连 罗旭东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创建于1914 年,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地处千年古镇板浦,秉承“崇真敬业”的古老校训,发扬“崇尚真理、追求真知、修己以敬、敬业乐群”的优良传统,笃定“忠勇勤朴,厚学立身”的育人目标,践行“文化化人,浴德塑魂”的办学特色,大力发展崇真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致力于把学校打造成校园精美、师资精良、学生精彩、质量精品,具有独特文化品格的苏北名校。

一、探索尚善崇真的德育进阶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学校立足于育人之根本,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以崇真文化为引领,基于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理路,将“真、雅、志”理念融入德育体系,确立了高一明理、高二修身、高三宏志的阶梯式培养目标,积极开展“大思政课”建设。

具言之,“真”为根,真养于心,精诚之至;崇信真理,至真至诚,“真”为立人之根本。“雅”为骨,雅修于情,高洁慧美;雅润如玉,君子淑女,“雅”为处世之风骨。“志”为魂,志立于行,坚韧精进;志比鸿鹄,胸怀天下,“志”乃成才之魂魄。“明理”包括明学理、明事理、明道理,着眼促进学生明确自主发展的方向;“修身”包括培养心性、修炼品行、提升境界,着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宏志”包括立志成才、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着眼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学校将崇真文化引领下的德育体系建设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度融合,引导各学科教师强化育德意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形成协同育德的全息场域,开展进阶式德育探索,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二、打造尚学本真的课堂教学范式

古代儒家倡导“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真知。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来,“第一流的教育家”所必备的思想素质便是探寻事物本真的“开创精神”,教师要鼓励青年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改时代,发展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具备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学校继承古今教育思想中求真特质,紧密结合核心素养时代的育人追求,基于生源现状,淬炼出“双引·双驱·四动”的“本真”课堂教学范式,即突出目标引领、问题引导,注重任务驱动和情境驱动,强调自主学习行动、合作学习行动、精讲点拨行动、应用反思行动四种行动。(见图1)

图1 板浦高级中学“本真”课堂运行流程示意图

1.以“真目标”为基点,勤学知真

“本真”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学生身动、心动、神动,从而实现课堂效益的提升。导学案的编制瞄准真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学科关键能力上下足功夫。自主学习环节强调学生勤学,着力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由此,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可检测的真实目标。

2.以“真情境”为起点,善学求真

根据学生实情,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将知识教学融入特定的教学活动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从而让学生的知、情、意在情境场域内充分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有效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进而凸显学习活动的张力和美感,推动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真情境”中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我展示,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层思考,为学生释疑解难,精讲点拨。

3.以“真问题”为触点,溯源明真

“本真”课堂更大限度地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主旨。课堂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创设指向课时重难点的核心问题,并依据一定的主题组成触及学生思维深处的问题链,为学生的明理思辨创设适切的、有探究性的真任务。学生独立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通过合作讨论积极发表看法、分享观点,通过实践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

4.以“真成长”为悟点,怀质抱真

“本真”课堂强调一个转变,即师生角色的转变;实现两个前置,即问题与学习前置;注重三种方法,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探究;凸显四种形态,即展示进行交流、点拨实现提升、纠错进行落实、开放实现拓展。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以学定教,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引领学生融入课堂、感悟知识本真的触点。在教学中,教师挖掘教学资源中的“悟点”,找到“悟径”,并进行个性化的智性设计,启迪学生智慧,构建智性课堂,以达到知识与智慧共生。

三、构建特色亮真的校本课程体系

板浦作为千年古镇,文脉悠悠。清代作家李汝珍的名著《镜花缘》诞生于此;音律奇才吴恒宣、经学大师凌廷堪、学界泰斗许乔林、许桂林等在此留存了许多的书藏……学校依托古镇文化、校史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涵养化育功能,整合设计了“淮盐文化”“书院文化”“名人文化”“《镜花缘》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醋文化”等七大文化主题,形成了特色亮真的校本课程体系。书院文化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继承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努力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时代青年;《镜花缘》文化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置身于奇幻瑰丽的神话世界,洞悉人性,反思现实;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置身于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觉醒年代,走进陈伟达、“板中二女杰”张明、朱平等先烈的内心世界,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学生充分体会板浦文化的丰富内涵、板浦乡贤的美善品行、板浦校友的高尚人格,感悟真情、真心、真爱、真诚,有助于发展以道德创造力为支撑的综合素养。

四、塑造活泼雅真的实践活动样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校深化五育融合的理念,坚持做人和做事并重的育人导向,致力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塑造活泼雅真的实践活动样态,让学生习得技能、发展才情、快乐成长,留下成长印记。例如,设立校长小助理岗位,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全覆盖的学生自主管理网络,使学生在学校、年级、班级等不同管理层面上均能得到自我锻炼、自主成长的机会。再如,组织开展“情系端午体验民俗”“走进汪恕有”等项目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之中,通过与不同团队进行合作,协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实践能力。

经过板中人的不懈拼搏进取,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等先后对学校办学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踏上新征程,学校将稳中有序推进崇真教育体系建设,使其以一种全新的架构为学校高质量、高品位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师生自主成长、幸福成长、终身成长,让“崇真之花”绽放出更加炫目的色彩。

猜你喜欢

本真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