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相邻既有建筑可能产生影响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效果评价
2023-06-07颜维仁
颜维仁
(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0 引言
我国市政工程发展较快,基坑工程数量也越来越多,受基坑所处环境条件限制,大多数需要进行支护设计,保障施工安全,因此,开展基坑支护设计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已有学者开展类似研究,例如黄俊光等[3]开展了超大基坑群的统筹设计;刘永超等[4]分析了软土地区基坑支护设计的性能研究;赵欣欣等[5]研究了装配式钢支撑在基坑支护中的作用;赵忠营[6]探究不同基坑支护方案的稳定性评价。上述研究虽然取得了相应成果,但是均未涉及相邻既有建筑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效果评价。因此,该文以某相邻既有建筑条件下的深基坑为实例背景,先开展其支护设计,再结合其变形监测成果,评价其支护效果,为其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基本信息
该项目属医院改建项目,拟用地面积约50000 m2,包括2 栋高层和一栋多层,即4#、5#楼为高层,两者均拟建12 层,楼高约38 m;6#楼属多层,拟建6 层,楼高约20 m。同时,在用地范围内,其下设计一层地下室,面积约6700 m2,开挖深度大于5 m,有深基坑特征。
同时,在基坑北侧近接有4 栋建筑,其中,3 栋建筑为4 层,1 栋建筑为7 层,其平面位置如图1 所示。
图1 基坑与相邻既有建筑间的关系
1.2 项目区地质条件
根据项目勘察成果,其地质条件如下:①地形地貌。场区具微丘地貌,附近高程为86.26 m~95.79 m,整体较为平坦,地形起伏较小。②地层岩性。根据钻探资料,区内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填土和红黏土,前者杂色,主要为建筑垃圾,结构较为松散;后者褐黄色,稍湿~湿,土质较均匀,干强度有一定的差异特征。下覆基岩为中石炭统黄龙组灰岩,浅灰色,细晶结构,块状构造,岩芯一般可达85%,大多数具有柱状特征,且溶蚀现象也较为明显。③地质构造。项目区附近未见大型地质构造,且第四系以来,也无明显的构造活动特征,即新构造运动也较为缓和。④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附近未见明显地表水体。在地下水方面,主要包括上层滞水和岩溶水两类,其中,上层滞水在局部可见,稳定性较差,埋深为0.5 m~4.5 m,年变幅较大;岩溶水埋深一般较深,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其静止水位为1.5 m~3.4 m。
2 基坑支护设计
根据该基坑相邻既有建筑情况可知,基坑开挖边界与既有建筑的净距较小,因此,需要对相邻既有建筑段的基坑边坡进行专项设计,设计结果如下:①CD段的支护设计。支护手段为“支护桩+锚索”,其中,支护桩直径设计为1m,材质为C30 钢筋混凝土;桩间距设计为2m,嵌入基岩深度不少于2m。同时,在桩顶施做冠梁,尺寸为1.0m×0.8m,材质为C30 钢筋混凝土;锚索设计长度为16m~18m,拟两排布设,竖向间距设计为2.5m,横向间距设计为2.0m。②DE段的支护设计。支护手段为“双排支护桩”,其前排桩直径设计为1m,横向间距设计为2m;后排桩直径设计为1m,横向间距设计为3m;两者嵌入基岩深度不少于2m,且两排桩中心距为2.5m。同时,在桩顶也施做冠梁,其尺寸同样为1.0m×0.8m,材质为C30 钢筋混凝土。双排支护桩的坡面设计图如图2 所示。③EF 段的支护设计。支护手段为“挂网喷浆+锚杆”,即主要通过放坡后进行挂网喷浆、锚杆支护;其中,基坑边坡放坡坡率设计为1 ∶0.4;挂网喷浆采用全断面设计,辅助锚杆长度设计为5m~6m,每个锚杆采用1 根钢筋,且钢筋直径为20mm,倾角20°,横向间距设计为1.3m,纵向间距设计为1.1m。放坡后的“挂网喷浆+锚杆”设计如图3 所示。④FG 段的支护设计。支护手段为“支护桩”,其直径设计为1m,材质为C30 钢筋混凝土;桩间距设计为2m,嵌入基岩深度不少于2m;同时,在桩顶也施做冠梁,其尺寸及材质与上文所述一致。
图2 双排支护桩设计示意图(单位:mm)
图3 放坡后“挂网喷浆+锚杆”设计示意图
综上所述,由于相邻建筑物存在,基坑支护设计是必要的,且应结合近接情况,对不同近接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
已初步制定各分段的支护措施,在支护手段中,支护桩、锚杆及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再进一步对这2 种手段的施工要点进行阐述。
2.1 支护桩的施工要点
支护桩的施工要点如下:1)在支护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设计桩径及桩间距,且应采用跳桩施工,等邻近已施做支护桩后再进行施工,间隔时间不能少于24 h。2)钢筋笼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组织钢筋制作,不能偷工减料。3)严格控制桩顶、桩底标高及其沉渣厚度,其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 cm。4)支护桩应保持垂直,其偏差上限为0.5%,桩位也应保持在实际位置,中心偏差上限为50 mm。5)钢筋搭接应符合规范要求,且主筋保护层厚度不能下限为50 mm。6)在支护桩施工完成后,应通过低应变法检测其成桩质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能少于5 根。如果检验结果不合格,应进一步采用钻芯法进行复核,并扩大检测数量,且确实存在问题的支护桩,应进行补强处理,不能低于设计要求。
2.2 锚杆施工要点
锚杆施工要点如下:1)在成孔过程中,优先考虑干钻成孔,且孔深偏差限值为±50 mm,孔径偏差限值为±5mm,孔距偏差限值为±100 mm,成孔倾角偏差限值为±5%。2)在成孔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可以适当地调整标高或角度,其中,标高调整范围限值为±400 mm,调整角度限值为±5°;当然,如果上述调整后仍会遇到障碍物,须将其情况反馈至设计,进行协商处理。3)注浆所用水泥标号为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下限为25 MPa,且若注浆不饱满,可采用二次注浆或多次注浆。4)注浆时的水灰比范围为0.50~0.55,二次注浆水灰比可降低0.05;注浆压力不应小于1.5 MPa,注浆管底与孔底间距上限为20 cm。5)锚杆钢筋型号为HRB400,直径为20 mm,注意除锈去油处理,且钢筋应保持在锚杆中心位置,按2.0 m 间距设置导中支架。6)锚杆施工后也应进行检查,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锚杆数的5%,且同土层中,不应少于3 根。
2.3 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要点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10 cm,其应混合砾石,且其标号为C20,配合比以实验室具体结果为准。1)钢筋网材料为HRB335,制作规格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挂网喷射混凝土段的按30 m 一段设置伸缩缝,缝宽5 cm,伸缩缝处的钢筋不应连接,直接采用泡沫等材料隔开即可。3)在喷射过程中,如果钢筋网长度不够,就可以采用搭接处理,且搭接长度下限值为30 cm。4)在喷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棚舍,先应喷射底部混凝土,绑扎钢筋网,最后喷射上部混凝土,且一次喷射厚度上限为6 cm。5)以500m2的混凝土喷射面积为指标,在该区间内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不应少于1 组,且每组不应少于3 块。6)类比。也以500m2的混凝土喷射面积为指标,在该区间内再进行厚度检验,其检验数量不应少于1 组,每组的检测点不少于3 个,且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的80%。
综上所述,进一步阐述各类支护手段的施工要点,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上述要点,以保证施工质量以及保障施工安全。
3 支护效果评价
为提高基坑支护效果,在其周边共计布设8 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其布置如图1 所示),总计监测28 d,得到各监测点最终累计变形值。B-01 监测点:14.55mm B-02 监测点:17.69mm。B-03 监测点:18.65mm B-04 监测点:16.54mm。B-05 监测点:12.14mm B-06 监测点:18.15mm。B-07 监测点:19.47mm B-08 监测点:17.63mm。
综上所述,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不同位置处支护措施的防治效果是不同的,但是总体均未超过变形控制值25 mm。因此,相邻建筑段的基坑支护暂时均在可控范围内。
为掌握基坑水平位移的发展趋势,评价其后续变化特征,提出通过变形预测来对这方面进行评价。
支持向量机是岩土领域常用的预测模型,其适用性不言而喻,因此,提出以其开展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形预测。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将其训练函数yi如公式(1)所示。
式中:ω为权向量;φ(xi)为映射函数;b为偏置量。
为保证预测精度,须保持预测过程有最小化的结构风险,其回归优化问题如公式(2)、公式(3)所示。
式中:ξi、ξi*为松弛变量;ε为超出误差;C为惩罚因子。
在上式优化处理的基础上,再结合对偶理论,将支持向量机的预测函数进一步为公式(4)。
式中:f(x)为预测值;K(xi,yj)为核函数;l为训练样本个数;αi、αi*为拉格朗乘子。
一般来说,变形越大,其对应危险性越高,因此,提出对3 个最大水平位移值的监测点进行预测分析,其结果见表1。根据表1,以3 个监测点的预测结果为基础,统计其特征参数如下。B3 监测点:相对误差为2.08%~2.21%,平均值为2.12%。B6 监测点:相对误差为2.02%~2.13%,平均值为2.08%。B7 监测点:相对误差为2.05%~2.14%,平均值为2.09%。
表1 水平位移变形预测结果
综上所述,三者预测精度均较高,且预测效果也相当,充分说明支持向量机在基坑水平位移预测中,不仅预测精度较高,而且稳定性较好。
结合29~32 期的外推预测结果,计算得到3 个监测点在这4 期的变形速率均值依次为0.15 mm/d、0.24 mm/d 以及0.24 mm/d,三者的变形速率均值均较小,说明其后续变形趋于收敛方向发展,进一步验证相邻既有建筑物段的基坑支护设计措施是有效的。
4 结论
对相邻既有建筑可能产生影响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效果评价,主要得出如下2 个结论:1)由于相邻既有建筑物影响,其基坑支护设计显得格外重要,且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基坑边坡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理。2)支持向量机在基坑水平位移预测中具有良好效果,不仅具有较优预测精度,还具有较优稳定性,其所得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左右;同时,外推预测结果显示,基坑水平位移的后续增加速率较小,向稳定的方向发展,验证了相邻既有建筑段的基坑支护措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