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与建构作品的“深入”对话

2023-06-07周艳李萌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深入睿睿炮弹

周艳 李萌

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同属于创造性游戏,都是以想象为中心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对促进幼儿的创造力、社会性、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嘿!坦克》是我园大班幼儿在国防教育活动后自主生成的游戏,因建构引发幼儿角色游戏的行为,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进行转换,自主地进行游戏。

一、游戏缘起

开学的第二周,幼儿园进行了国防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带着孩子们重温阅兵仪式,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们了解海、陆、空三军。班里的孩子们在崇拜解放军叔叔的同时,对视频中出现的武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坦克一出场,所有的男孩子们激动不已。“老师,坦克太帅了!”“看,坦克有个大炮筒。”“我知道,坦克轮子上的叫履带。”“我想开坦克。”一时间,活动室里热闹非凡。孩子们对坦克的热情高涨,教师顺势引导孩子们观察坦克的外观以及坦克的构造图,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了解坦克的造型结构,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

二、游戏发展

【进程一】建构区中的小坦克

建构区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每天都有幼儿自主选择材料進行搭建。下午的区域活动时间,和往常一样,建构区又热闹起来。睿睿举起手里搭建好的玩具:“看看我的坦克,有个大炮筒。”嘉宝也不甘示弱:“我也搭了一个坦克。”宁宁说:“我们女生不会拼坦克,我们要拼城堡,你们的坦克可以来保护城堡吗?”小航说:“可是我们的坦克太小了,不能坐人,如果我们能搭一个大坦克,那应该能保护你们的城堡。”“那我们一起去外面搭一个大坦克吧!”

【进程二】简易坦克

第二天上午,户外活动时间,睿睿说:“老师,我们还想搭坦克,我们能在操场上搭坦克吗?”“可以呀,那你们想用什么搭呢?”“嗯,我们想一下。”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商量着,“那边有轮胎,我们先搬几个轮胎吧。”“可以用轮胎搭。”“那炮筒呢?”“我们班美工坊里有纸筒,老师,我们可以拿下来吗?”“可以,但是你们要派一位小朋友去楼上,跟班里的孙老师有礼貌地借用。”听了我的话,孩子们讨论起来。睿睿说:“我和硕硕、嘉宝先去借东西吧,小航和宁宁你们去搬轮胎。”约10分钟后,孩子们陆续回到操场,他们根据找到的材料,一起商量着开始尝试搭建。

睿睿:“我们先来搭炮筒吧!”“炮筒做好了,我们开始搭坦克的身体吧!”“可是我们只有轮胎,怎么办?” 硕硕担心地问。睿睿说:“那我们可以做一个简易的坦克。”睿睿和小航尝试把轮胎垒高,来当作坦克的身体,最高处把轮胎竖起来,插上炮筒,一个简易的坦克做好啦。

【进程三】有侦察兵的坦克

硕硕说:“这个简易的坦克不能坐人,没有侦察兵,敌人来了怎么办?我们去搭一个能坐人的坦克。”睿睿和嘉宝等小朋友表示赞同。

小朋友们开始尝试第二次搭建(大一班的几位小朋友也被吸引了过来,参与到搭建游戏中)。孩子运用了平铺和垒高的方法,搭建出了一个大的坦克。这次的坦克大多了,还可以坐好几个小朋友呢。

【进程四】坦克对战(从搭建到角色)

回到教室,老师播放了搭建坦克的照片,并让睿睿来为大家介绍今天搭建的坦克。

睿睿:“这是我们搭建的坦克,前面有个长长的炮筒,敌人来了,我们可以发射炮弹。”“发射炮弹,那我们可以玩坦克对战游戏。”“对,敌人来了,我们可以‘砰砰砰发射炮弹。”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睿睿、硕硕几个小朋友开始设计游戏。游戏设计好后,孩子们纷纷给伙伴们介绍起自己设计的游戏,小脑袋聚在一起,讨论了起来。

情境一:我们想这样玩

随着游戏的不断发展,从搭建到角色的转换,孩子们从分工合作到拥有自己的角色,互动逐渐增多,问题也接二连三地出现。

睿睿记录好游戏玩法,开始给大家分配角色任务。“可是我们都想当军人,谁来当坏蛋?”硕硕说:“我们女生不想打仗,我们去当医生,你们打仗受伤了可以来医院。”“那女生不打仗,我们人太少了,我们可以邀请昨天和我们一起搭坦克的小朋友一起来。”睿睿说。

接下来谁和谁一组呢?大家一起来商量,分配好角色后,小朋友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情境二:“炮弹”的诞生

“我当侦察兵,你们发射炮弹打敌人。”辰辰说。“可是我们没有炮弹,什么能当炮弹呢?”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开始讨论起来。“空的塑料瓶、雪花片、小毛球、皮球。”“还是用纸团球吧,塑料瓶和小玩具、皮球砸到小朋友会疼。”硕硕说,睿睿听了之后说:“用纸的话会浪费,老师说要节约用纸。”“那我们可以去找用过的纸。”随后,孩子们分开去找,最后,辰辰和硕硕在询问保安叔叔时,保安叔叔给了他们一打过期的报纸。

孩子们一起开始团报纸球,“不能团得太大,不然装不进去。”“也不能太小,很容易掉出来。”孩子们开始尝试、对比“炮弹”的大小。“炮弹”有了,但是怎么把“炮弹”发射出去呢?新的难题又出现。

操场玩具箱中的塑料棍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可以用一根棍子把‘炮弹推出去。”辰辰说着,大家纷纷尝试。在制作“炮弹”时,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经过反复的思考、比对、尝试、测量,确定了“炮弹”的大小。

情境三:认真工作的“医生们”

小朋友们自发分成了两个阵营开始游戏。在战场上,被“炮弹”打中的“伤员”被送去“医院”治疗,“医院”里的“医生们”认真地询问病人的伤情:“你哪里受伤了?”“我的腿受伤了。”“那躺下,我来给你包扎。”“医生,快,我的头中‘炮弹了。”“好的,郭一一快把绷带给我,然后你去帮他治疗。”宁宁分配任务。

情境四:总是被“子弹”打中怎么办

晨间谈话,教师让小朋友们观看了昨天“打仗”以及“医生包扎病人”的游戏视频。睿睿说:“我们总是容易被‘子弹打中。”硕硕说:“我们可以做个盾牌,挡住‘子弹。”嘉宝说:“我们可以用纸箱做。”大家都赞同,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盾牌。

孩子们为了不被“子弹”打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到可以制作盾牌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教师适时提供材料,给予幼儿支持。同时也体现出,游戏中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需求调整材料。

三、回顾与反思

从搭建到角色,大班幼儿对坦克构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创作意识,从开始搭建简易坦克,到后来共同合作搭建出能坐侦察兵的坦克,再到坦克对战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渐渐从建构游戏转移到了角色游戏中,坦克的建构物就成了角色游戏的组成部分。整个过程,孩子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我唤醒、自我生成、自我创造、自我超越,在认知水平、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我们始终相信,孩子们是有能力自主推动游戏发展的,教师只需要支持他们的游戏意愿、创设游戏情境、提供讨论分享的机会、适时给予适宜的引导即可。

猜你喜欢

深入睿睿炮弹
美术生的追梦之旅
赏识理解 静待花开
装填炮弹
“炮弹”表妹
犯愁
犯愁
在朗朗书声中学习语文
骑炮弹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