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优化与发展刍议
2023-06-07张军学
张军学
摘要:对特殊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将其从封闭隔离环境中解放出来,是新时期更符合特殊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文章分析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相关内容,探讨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送教上门要做好四个方面:提高关注度,结合学生特殊性制定差异教学方案;构建科学评估机制,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构建家校长期合作模式,多元挖掘客观资源;全方位对特殊学生学情展开调查,合理安排评估建档工作。
关键词:融合教育;送教上门;特殊学生;康复课程;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5-006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推进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的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106)研究成果
当前,特殊学生相较于普通学生更容易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甚至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活动,这严重制约了特殊学生的良性健康发展。综合现阶段我国教育环境与实践教育情况来看,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特殊教育人群的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持续多元化发展,进而促使特殊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向实践化发展,为特殊学生学习与康复训练课程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基本概念界定
1.融合教育基本概念
融合教育是特殊学生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充分考量特殊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缺陷,进而对其学习课程、生活技能、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以及体育锻炼等多方面进行融合教育。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与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区别,要尊重他们的特殊性,关注他们学习与理解能力上的差异性,实行融合式教育、差异化教学。
2.送教上门基本概念
送教上门主要针对重度残疾特殊学生,是指教师上门去教授重度残疾特殊学生相关课程知识,以减少这类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对于重症残疾特殊学生而言,送教上门属于一种特殊性、免费性的教育形式,需要教师制定特殊课程教学内容,走进重度残疾特殊学生家中对其开展教学,从而得到教学反馈。这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对送教上门的内容做出及時有效的调整。
二、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重要性
1.能够引导特殊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特殊学生学习与成长轨迹,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积极的学习观。对于特殊学生来说,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不同眼光,难以发现当下美好的生活和自身的价值。对于重症残疾特殊学生而言,他们一生中的很多时间是躺在病床上度过的,缺少生活的乐趣。而送教上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一部分特殊学生重新认识生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送教上门,还能够为重症残疾特殊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使其即使不能与普通学生一样奔跑跳跃,也能在家接受教育,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拓宽眼界,对这个世界葆有热情和希望。教师通过融合教育以及送教上门,能打开特殊学生长期封闭的心灵,深化特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使其得到思想的启蒙,实现生活技能的提高,进而独立面对社会,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能使特殊学生获得更公平公正的待遇
对特殊学生而言,政府部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特殊学生接受基础教育,并保证了特殊学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性与稳定性。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些特殊学生因自身缺陷无法接受到完整的基础教育,甚至一些家长直接放弃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长此以往,会使这些特殊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生活技能上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惧怕心理和自卑心理。而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科学引导,能使特殊学生获得更公平公正的待遇,逐步克服恐惧与自卑心理,更好地接受教育,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
三、当前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发展的困境
1.相关管理部门对特殊教育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推行,在提高入学率的同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特殊学生接受公平的教育。但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相关部门对特殊学生受教育程度以及教师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对送教上门也没有出台硬性的实施标准,且对特教教师上门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为教师创造良好的送教上门环境,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2.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无法满足特殊学生发展需求
近几年,教师成为人们喜欢的热门职业,但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并没有得到改善,部分人对特殊学生抱有偏见,不愿成为特教教师;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意愿,但因为各种因素,最后还是选择成为一名普通教师。这样一来,就使得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短缺,一些教师无法兼顾特殊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进度,影响了特殊学生的整体发展,不利于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贯彻落实。
3.受客观条件限制,特殊学生的融合发展缺少规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特殊学生身体条件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无法根据特殊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差异化教学。部分特殊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低、配合程度差,还有一些家长思想陈旧,不能理解送教上门对于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意义所在,这些都是造成教学质量不佳的主要因素。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只有部分特殊学生享受了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福利,仍有一些特殊学生并未真正获得。最重要的是,特殊学生的融合发展缺少规范,也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学条例中,特殊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计入班级总成绩,不会对教师的教学业绩产生影响。因此,部分教师会带着“教好教不好无所谓”的思想对特殊学生进行融合教育,缺少规范,自然无法保证特殊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造成阻碍,不利于特殊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因此,规范在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一旦缺失规范,就会对教师的整体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积极性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使部分教师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存在懒惰心理,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优化与发展建议
1.提高关注度,结合学生特殊性制定差异教学方案
第一,要提高重视程度,量身定制送教方案。相关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制定保障性法规,建立标准化教学体系。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中,教师要针对特殊学生,根据其不同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实施一人一案,以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方案的定制,促使每一位特殊学生都能够平等接受教育,以满足不同特殊学生的个体化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站在特殊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并在关注康复知识、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从整体上提升特殊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第二,要制定相关法规,提高对特殊学生的保护力度。相关部门要倡导优质教育、平等教育,促使特殊学生能够与普通学生一样正常接受教育。当然,仅在思想教育观念上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关法规,提高对特殊学生的保护力度,为其学习和发展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杜绝愿接受融合教育而被拒之门外情况的发生。要遏制一些学校在“口头上”实施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在政策上解决特殊学生受教育难的问题,保障每一个特殊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要结合特殊学生的特点来制定独特、适合的教学方案。在完成特殊学生学籍信息录入后,教师应根据不同特殊学生的差异和特殊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将基础知识、生活技能、思维逻辑、学习探索、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能力渗透到教学方案中,促使特殊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积极转变心理状态。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要深化特殊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使其逐步弥补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进而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教师在为送教上门特殊学生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针对特殊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并因材施教,以做到稳中求进培养特殊学生的抽象思维,一步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可以成立多人教学小组进行专案研究,攻克一切困难,保证他们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总之,学校要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以促进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
2.构建科学评估机制,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綜合素质能力
第一,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特殊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调查摸底,全面评估特殊学生的缺陷影响、思维逻辑、生活技能等,依据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特定的教学方案,使他们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教育,拓展思维,提高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在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挖掘特殊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使之成为特殊学生成长中的闪光点,进而让其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中。
第二,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实践中,学校要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专业程度高、稳定性强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以更好地为特殊学生进行教学和服务。政府和学校还要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的工作机制,为他们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让更多有志服务特殊学生的人走上特殊教育教师这个岗位。这也是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三,教师要提升自身设计送教内容的能力。对于重度残疾特殊学生而言,教师要精心选择设计基础文化知识内容。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要重视重度残疾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选择难度大、内容深的素材进行教学,尽量选取对特殊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康复意义的教学内容,如感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课程、日常行为技巧、唱游教学等内容,对特殊学生整体身体发展状况进行康复教学,提高特殊学生的生活技巧与自理能力,促使特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由量到质的转变,真正彰显送教上门的价值。
3.构建家校长期合作模式,多元挖掘客观资源
第一,要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家长是照顾和陪伴孩子最长久的人,无论是对孩子的身体发展状况,还是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等,其都应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家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对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支持力度。家长要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有效补充,实现与教师的无缝衔接,共同为特殊学生的长足进步保驾护航。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建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而缩小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获得生活自理能力,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除此之外,在特殊教育中,家长切忌操之过急,要让孩子扎实走好每一步,这样才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
第二,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学校应充分挖掘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推行多元化送教活动。社区不只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特殊教育作用。政府与学校推行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对社区送教形式也应给予重视。当特殊学生面对复杂环境时,教师要消除其胆怯与自卑心理,促进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社区活动,增强与他人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使其树立融入社会、进入集体的自信心。这样,能在全面提高特殊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同时,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最终实现其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4.全方位对特殊学生学情展开调查,合理安排评估建档工作
学校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些流程,并减少不必要且烦琐的过程。
第一,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应对当地特殊学生和重度残疾特殊学生的数量进行统计,并对其身体心理状况进行详尽的统计归纳,询问每一位家长,孩子是否已经在接受教育,接受教育效果如何。对于一些重度残疾特殊学生,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对他们的户口进行等级录入,并对他们受教育情况以及家长的意愿进行统计,为后续安排他们的入学融合教育教学提供基础材料,降低重度残疾特殊学生的遗漏率。对于部分家长存在的闭塞且落后的思想,学校要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强调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对于特殊学生的重要意义,打破家长的戒备心理,提高家长对政府和学校的信任度,提高家长愿意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意愿,为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學校要对部分地区特殊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受教育情况开展调查,做到对特殊学生整体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学校与教育部门要在推行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对特殊学生自身缺陷程度、能够接受教育程度等,做到更全面深入的掌握。比如,对特殊学生的基本文字认知、语言表达、思维逻辑、记忆感知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他们的不同情况实施评估,提高他们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舒适度,以降低他们的排斥感。教师对特殊学生整体情况了解之后,要根据特殊学生的不同差异与理解,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和设置,并针对需要送教上门的特殊学生做好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专项内容定制等工作,保证他们在接受教育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第三,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完善档案信息规整系统,根据特殊学生的基本信息、实际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建立与普通学生一样的学籍,保障特殊学生群体能够公平、公正地接受教育。对于重度残疾特殊学生,教师在送教上门过程中,要贯彻送教上门理念,对特殊学生多一分耐心与理解,从多方面去关爱特殊学生,使特殊学生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知识的力量,更积极地面对整个人生。
五、结语
总之,温暖的阳光不能单纯依赖别人给予,更需要特殊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强烈的学习精神以及积极善良的思想品质,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因此,在推进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学校要提高关注度,结合学生特殊性制定差异教学方案;构建科学评估机制,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构建家校长期合作模式,多元挖掘客观资源;全方位对特殊学生学情展开调查,合理安排评估建档工作。这样,才能全方位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真正发挥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的正向效用。
参考文献:
[1]赵艳英.特殊教育领域“走教制”的实践探索———基于烟台市蓬莱区“送教上门”的考察[J].现代教育,2022(04).
[2]王培峰.提高送教上门质量,提升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J].现代特殊教育,2021(17).
[3]朱远,高闻翼.抓住重点环节,提升送教上门工作质量———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21(15).
[4]向松柏,冯惠敏,吴谦梅.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西南地区522名残疾学生家长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02).
[5]张国强.实施送教上门质量提升工程,实现从“送教”到“送好教”[J].现代特殊教育,2019(11).
[6]常建文.教育部门与残联开展合作,构建送教上门新模式[J].现代特殊教育,2018(11).
Discuss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livering Teachers to Homes Model under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Framework
Zhang Junxue
(Xincheng Junior Middle School, Zhen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Zhenyuan 744500, China)
Abstract: Providing delivering teachers to homes services for special students and liberating them from a closed and isolated environment is a more suitable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delivering teachers to their homes under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framework, explores the main problems in delivering teachers to their homes under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framework, and points out that four aspects should be done well in delivering teachers to their homes: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developing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plans based on the special needs of students;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constructing a family principal cooperation model and diversifying objective resources;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special students, and reasonably arrange the evaluation and filing work.
Key words: integrated education; deliveringteachersto homes; specialstudents;rehabilitation courses; education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