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高质量转型发展:现实困境与突破进路
2023-06-07李瑞松
李瑞松
摘要: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民办高等教育唯有与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当前,民办高校虽有质量提升的自觉、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先发优势等有利条件,但办学伊始的以逐利性办学动机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逻辑,给自身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患。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回归教育初心、重构内在发展逻辑,通过追求办学定位的稳定性、注重战略规划的适切性、关注不同利益主体利益诉求的权变性,引导以教育逻辑驱动自身发展。立足于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实际,探讨办学的价值导向和发展逻辑,分析其优势和困境,并提出摆脱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福建;民办本科高校;高质量;转型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福建省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福建省教育厅《2022年福建教育事业发展报告》,全省共有民办本科高校11所,占全省39所本科高校总数的28. 2%。从办学规模上看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民办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数为11.7262万人,所占比例为18.96%,比2018年增长47.65%。在新时代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省内各民办本科高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新挑战是重大的战略性问题。
一、民办本科高校办学价值取向和發展逻辑的辩证审视
快速发展的民办高等教育已是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民办普通本科高校412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比例33.28%;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845.74万人,占全国比例24.19%。40多年来,民办本科高校作为一种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高等教育公平性、多样性、差异性、选择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实实在在的办学成效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区域、多形式”的格局,承担起高等教育发展重要增长点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重要力量的重要职责,在提高国民综合素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创业期营利办学和遵循市场逻辑的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包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随着1994年福建仰恩大学从华侨大学的独立学院分离出来,由仰恩基金会投资兴办,成为最早实施普通本科教育的民办高校,民办本科高等教育从此登上历史舞台。有别于公办高校,由民营企业或个人投资举办的民办本科高校在筹措办学所需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资源方面只能靠自身努力。通过营利性办学所获取的利润来维系自身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公益性教育价值的输出,从这方面来看,民办本科高校性质上类似于介于纯慈善和纯商业之间的混合性质的社会企业,是兼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的特征。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弱化了传统公益性概念,允许举办者获得一定合理回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也就成为民办本科高校创办和运营的强大激励力量。
(二)兴业期教育价值回归和遵循公益逻辑的使命性
2020年以来,民办教育行业经历了重大变革,但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民办教育定下了“支持和规范”的基调,这些都为新时期民办本科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民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在中国社会主义大地上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组织,民办本科高校首先就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坚守教育的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和学校价值,要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由量到质的转段,探索出高质量发展路径。
二、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高质量转型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市场化、规范化等发展特点,在资本合作、多元协同、社会参与中孕育着更多的发展风险与挑战,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一)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福建省现有民办本科高校11所,探索出多种多样的办学模式。从办学主体维度来看,仰恩大学是基金会办学模式的代表;闽南理工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是个人办学模式的代表;厦门工学院、阳光学院、福州理工学院是企业办学模式的代表;厦门华夏学院、闽南科技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工商学院是混合所有制的代表。从性质类别来看,综合院校2所,理工院校7所,财经院校2所。从办学层次来看,福建省大多数民办高校均从高职专科层次发展起来,逐步升格为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尝试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动力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底,累计有4所民办高校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从治理体系来看,经过长期探索,在办学治理中逐步摆脱了发展初期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基本形成了现代化治理体系,有效保证了民办高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各项工作推进更加高效。
(二)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福建民办本科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特别是其中部分高校通过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高等教育规律认真抓内涵建设和发展等,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毋庸讳言,作为一个整体,省内民办本科高校离“好”的标准还有较大距离。
1.以规模追求生存的现实性选择依然存在
省内民办本科高校多是投资办学产生,经费来源相对单一,除了举办者投入、少量政府补贴及社会捐赠之外,大多数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收入,“以学养学”问题依旧严峻。据统计[1],以2019年为例,仅有6所高校获得社会捐赠666.69万元,因此寻求招生规模扩大,获得稳定的办学收入,是推动福建省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另外,从分析中可以看出,2008- 2019年是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的快速发展期,学校数从1所增至11所,增幅为100%,在校生人数从2008年的1.46万增至2022年的12.6542万,增幅为766.72%,截至2022年底,校均人数在1.15万以上,其中有4所高校的在校生数在1.2万人以上,最多的达1.85万。尽管从办学初期的规模扩张进入内涵提升阶段,在四年制本科招生数增量受限后,几乎所有高校都申报了专升本招生计划,仍将规模扩张作为首要任务,未摆脱以规模求生存的发展方式,精致型内涵式发展高校稀缺。平衡好规模效益与质量发展的关系,是考验办学者智慧的课题。
2.教育质量建设有待“提水平、上台阶”
近年来,迎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需要,省内民办本科高校加大投入,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实验室面积、生均教学经费、生均图书资源等各类基础设施设备资源进一步得到夯实和巩固,基本办学条件在全省层面上总体达到教育部办学标准,但在具体学校层面上,部分高校存在办学条件和资源质量不升反降的趋势,特别是在资源配置上,存在脱离办学实际、舍本逐末、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的现象,导致办学根基不稳、办学质量不高,在生师比、师资结构、教学经费投入等一些核心指标上与国家办学要求越拉越大的问题。
3.发展潜能参差不齐
教育经费投入直接关乎教育发展潜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升计划的长期缺位,以及办学资金来源单一、多元筹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省内民办高校经费短缺,基础条件不能及时更新完善,进而难以吸引高层次教师人才和优质生源,容易陷入发展困境循环,加上地方本科公办高校获得的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大幅提高而赢得的累积发展优势等竞争因素的影响,给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4.直面更为严峻的办学宏观环境
2022年,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受到人口结构变动和高校盲目扩招的叠加效应影响,高等教育将会出现高校生源危机、教育资源浪费、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同时并存的局面。高校的数量和规模将萎缩,届时学费收入会减少,政府提供的资助可能也会减少,部分办学质量不高、又无特色的高等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必将面临招生不足、运营艰难乃至关停并转的情况。各高校为了生存需要,必然会调整战略進行差异化发展。同时,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优质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探索开展本科层次专业试点,并逐步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民办本科高校赛道将更加拥挤,竞争愈发残酷。
三、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的价值坚守与持续发展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应审视自身办学定位,深入研究自身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创新推动自身内在发展逻辑由市场逻辑转向公益逻辑:一是把握教育价值的真谛,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开展工作;二是遵循教育的国家价值,高举社会主义办学旗帜;三是运用教育的市场价值,选择特色化发展方向;四是凝练教育的学校价值,树立先进办学理念。只有在这些价值坚守中,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期盼,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未来才有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一)创建特色错位发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民办高校发展迎来了一系列挑战与冲击。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应以专业性(行业特色型)为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选择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省内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重在专业建设上突出交叉应用,增强热门、紧缺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选修课类型,提供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提高的空间;在教学体系上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强调产教融合,加强学生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推进以发现和探索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向以在线学习、合作学习与混合式教学等形式为特征的信息化模式转变。
(二)着力解决办学投入不足的问题
当前省内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投入不足,导致生均教学经费、教师薪酬待遇、师均培训进修经费和科研经费偏低,办学条件不良,无法支撑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构建起一种确保办学经费安全、依法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既要做好“精准布施”,制订行之有效的帮扶政策;又要履行好监管之责,确保举办方依法依规保障足够投入。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既要善于“社会化缘”,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进行社会筹资,比如设立配比或挑战基金、开展校友众筹与冠名捐赠、组织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小额捐赠、提倡产学研合作捐赠等,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又要有秉守教育公益性的自觉与自律,杜绝办学经费挪作他用的冲动。
(三)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提高治理能力
当前,省内民办本科高校权力运行中高层管理团队职权不明晰、人员变动频繁、缺少利益相关者参与及内外监督机制缺失等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突显。健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迫在眉睫,应依法依规遵循学校章程,聚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科学决策管理体系。一是保证董事会权限和议事规则依法依规得到落实,举办者个人不得变相取代或干涉,真正发挥董事会在办学治校中的最高领导作用。二是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要真正履行起参与学校发展规划、重要改革、人事安排、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决策的责任。三是通过各种途径保障校长办学治校权得到贯彻,保障合理合规的任期得到执行。四是加强民主管理,破除家族式、公司式管理模式弊端,努力实现举办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学校事务。
(四)多方举措补齐人才短板
现阶段省内民办本科高校现有师资队伍的规模、结构与质量,不能很好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整体生师比偏高,外聘教师严重超标,过度依赖外聘或兼职教师;高学历高职称专任教师比例偏低,整体达不到国家要求,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应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一套“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教师发展机制,在数量和质量上壮大教师队伍力量,补齐。一是为教职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实实在在提高教师薪酬和养老待遇,缩小与公办本科高校的差距;二是完善评价激励体系和职称评审机制,落实分类指导、分类评价、差别化管理,激发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在教师资格和参加职称评审上体现民办高校机制体制活的特点,为从政行企引进人员担任课程教师或专任教师扫清障碍,夯实以应用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四是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通过“一人一策”聘请高层次人才,助推学科专业发展。
(五)构建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是民办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省内民办本科高校应依托自身学术资源,盘活资产,引企入校,整合企业资源共同发展校办产业。一方面是将探索兴办示范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作为重要抓手,打通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解决高校与地方产业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开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是引人行业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应用型高校一流课程的标准,构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推动高校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最终形成一个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校企双向赋能的产教融合新局面。
参考文献:[1]数据来自高等教育质量检测国家数据平台,https://udb.heec.edu.cn/passport/portal/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