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atGPT:从柴鸡到柴火鸡

2023-06-07孙锋

商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户

孙锋

“当人工智能(AI)无情地计算着人类的一切,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了被算法所统治的世界。”

以上这句话,出自ChatGPT的回答。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CHatGPT参与写作,并登載在纸质媒体上的第一篇商业财经类文章。人类的纪录总会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被打破,原有的机器与人性、自我意识与本能、智能和操控的马奇诺防线土崩瓦解。

对这个结论式的思考,ChatGPT理解了文意,同时补充:

人类往往会在面对新的技术或变革时感到不安,这是因为人们担心这些新事物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或可能取代现有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然而,这种恐惧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激励人们对新事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控未来。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新技术的潜在影响,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好。因此,在接受新事物时,我们应该既保持警惕,又保持开放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和挑战。

——教人类做事,ChatGPT你行的。

人工智能的春天

月活用户突破1亿人,要多久?

TikTok用了9个月时间,微信用了24个月,Instagram用了30个月, WhatsApp和Meta则分别用了42个月和54个月,Twitter更是用了60个月完成这一目标。

ChatGPT(网友戏谑地音译为“柴鸡”)只用了2个月时间,成为历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App。

ChatGPT是OpenAI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可以实现像人一样的交流,甚至完成写邮件、文案创作等功能。ChatGPT基于Transformer模型,通过引入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大幅提高了AI在人机对话时的准确度和可控性。与其他AI对话机器人相比,ChatGPT具有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更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能够生成更自然、更流畅的文本,可以回答非常复杂的推理问题。

尽管2022年OpenAI的收入预计尚不足3 000万美元,净亏损总额达到了5.45亿美元,然经此一役,OpenAI直接吹出了“ChatGPT风口”。ChatGPT告诉潜在投资者,预计2023年和2024年的公司收入将直接来到2亿美元和10亿美元,估值也一路飙到了290亿美元,成为地球上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

从原来的“柴鸡”,一跃成了炙手可热的“柴火鸡”。

ChatGPT持续引爆AI应用热潮,是一项突破式的创新技术。其具有强大的核心能力:问题的理解能力大幅提升,提升了模型和人类意图的一致性,具有记忆能力,可以实现连续多轮对话;结果的准确性大幅提升,主要表现在回答的更加全面,同时可以主动承认错误、发现无法回答的问题;具备识别非法和偏见的机制,针对不合理提问提示并拒绝回答;理解用户需求并创造内容,甚至可以协助进行代码编写。商业计划书、广告宣传材料、诗歌、笑话、计算机代码和电影剧本等,信手拈来。

这分明成了一名智者。

ChatGPT的名称来源于它所使用的技术架构GPT,即Generative Pre- trained Transformer(预生成机器人),是一种强大的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能够完成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NLP)的任务。

近5年来GPT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模型能力的提高与参数量和预训练数据量有直接关联。

正由于“通过文本与人对话”这一特点,ChatGPT获得了得天独厚更为灵活的使用功能。以前也曾有其他AI聊天机器人,但没有一款能与ChatGPT相提并论。

对于科技公司来讲,技术模式就是它最核心的商业模式。万千AI公司前赴后继,海量数据经过输入、沉淀、清洗,代码几亿行、350G,终于在尸横遍野中杀出重围,在几乎沉寂了3年的投资和创业市场一跃而起,获得马斯克等顶级流量的推崇,ChatGPT被寄予厚望也无可厚非。

前有数年前风靡一时、打败人类的阿尔法狗,现有可以讲故事、说笑话、改代码的ChatGPT,人工智能迎来了属于它蓬勃的春天。

喂机器信息,成了一种大生意

3个月前,当坚持产品驱动研究的OpenAI把ChatGPT送到世界面前,人工智能普及的大幕随即拉开。过去制约人工智能的瓶颈很多,特别是认知智能难以获得。当上一个十年深度学习所带来的底部果实接近摘完,AI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通用人工智能这类高高挂在最高端的果实,就开始被艳羡和追逐。

“不搞ChatGPT就落伍了!”这似乎已成为近期内国内外各大科技公司的普遍共识。

在海外,红到发紫的ChatGPT直接引发了谷歌、微软两大科技巨头的正面对垒。谷歌加紧展示了自己的AI聊天机器人Bard,微软则正式宣告在Bing搜索中引入 ChatGPT技术,其CEO纳德拉甚至赋予其“执掌微软9年来的最大事件”之地位。

我们的A股也掀起一轮资本狂潮,相关的、不相关的各路公司股价暴涨,有技术储备和暂时没有但打算涉足的科技公司纷纷入场押注,表态将引入或开发类ChatGPT技术。

据Wind数据,ChatGPT指数共纳入24只个股。在最疯狂的2月8日,相关股票全线飘红,汉王科技、海天瑞声、云从科技、知乎等多股录得惊人涨幅,汉王科技甚至在连续7天涨停后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此外,百度、阿里、腾讯、网易、京东、360、字节……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也都先后爆出将开发相关产品。

下场自己的ChatGPT,其本质就是把自身沉淀的数据激活,“喂”给人工智能,再加工后形成产品,卖给用户。

阿里達摩院爆出正在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结合阿里的业务体系,未来产品可用于探索电商跨模态搜索、AI虚拟主播、天猫精灵创作辅助等新场景;京东的NeuHub平台主要围绕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向,可用于打造京东智能客服解决方案;寺库的应用方向,也代表了业务驱动的电商AI进程。

知乎作为中文知识问答社区,积攒了丰富的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的优质内容学习样本可辅助大模型开发。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知乎社区内的内容量已累计超5.79亿条,问答量累计超4.82亿条。微软刚发布的整合了ChatGPT技术的新版必应中文网页,就有不少问题的答案来自知乎。腾讯也拥有千亿级中文语料的累积,以及智能文本处理能力的产品需求。

可以说,在AI所需要庞大的用户数据基础及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方面,互联网巨头都拥有天然优势。

从AIGC整体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包括数据供给方、算法机构、创作者生态以及底层配合工具,中游包括文字、图像、音视频处理厂商,下游则是各类内容创作及分发平台。因此,未来还有可能受益的行业包括AI所需的处理器厂商、AI算法商业落地的厂商、AIGC相关技术储备的应用厂商。

行业大旗徐徐张开。

万物皆可“柴”

一旦ChatGPT热潮消退,回归现实的AI技术最终比拼的是落地能力,那些炒概念、蹭热度的公司注定将走向边缘化。很多人只知道ChatGPT很火,但没有见过、没有亲身体验过它带来的改变,始终如隔靴搔痒般,很难抓住ChatGPT的商业本质,因此造成了资源和资本的浪费和整个行业的泡沫。

从目前来看,ChatGPT带来的改变,最显而易见在3个方面。

对话机器人:由于ChatGPT强大的的语言理解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对话问答场景,包括智能客服、虚拟人、机器人、游戏NPC等应用领域。

网易发布了最新手游“逆水寒”的预订,主打的内容之一就是内部引入ChatGPT机制,打造个人定制的游戏NPC。亚马逊已经“雇佣”ChatGPT工作,包括回答面试问题、客服、编写软件代码和创建培训教材等。

智能创作:除了擅长对话问答之外,ChatGPT还具备强大的文本内容创作能力,可用于创意写作(诗歌、新闻、小说、学术等),命题写作(风格模仿、文本续写、主题拟定等),摘要生成(学术类、小说类、新闻类等)等。尽管ChatGPT只是一个对话式的语言模型,本身不能生成多模态内容,但可以把它输出的结果作为一个中间变量输入其他模型,从而进一步拓展其应用。例如,通过ChatGPT和Stable Diffusion(一款国外AI绘画软件)的结合使用,能够生成艺术性极强的画作。

编程机器人:作为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擅长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ChatGPT具备与编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可以将ChatGPT打造成编程问答机器人,根据用户的需求编程或debug,大幅提升编程效率,改善用户编程质量。

除了各大科技公司,ChatGPT也开始应用于学术、房产等领域。根据在线课程供应商Study.com对1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82%的大学教授知道ChatGPT,而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这一比例为55%,超过30%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在学校和大学中禁止ChatGPT。不过在学术领域,ChatGPT可能加剧学术不端现象,因此在相关领域开始被抵制。知名期刊《Science》《SpringerNature》声称不能将ChatGPT列为作者,一些美国大学则宣布增加手写论文和口头考试的比重。美国房产中介也开始使用ChatGPT,用于房源信息撰写、房贷计算等。

而在国内,百度“文心一言”为代表的AI,已经宣称与携程、爱奇艺、汽车之家、新浪、广州日报、上海报业集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多个行业等多个头部企业开展生态合作,形成类似于ChatGPT的中国式产业联盟。

变奏在黎明之前

2月13日,情人节前夕,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即刻App发了条简讯,大意是自己出5千万美元,估值2亿美元,寻找中国OpenAI团队,并已经寻找到2.3亿美元的下一轮顶级VC的投资。

AI创业正式到了狂欢的前夜。

实际上来讲,AI创业分为“AI+”和“+AI”两种不同的模式。前后一换,概念完全不同。“AI+”是以AI为核心,工程师、科学家主导寻找商业机会。而“+AI”是以传统公司为主导,AI赋能传统行业产生价值。当由ChatGPT为代表当AI公司逐渐找到技术和商业的平衡点,接下来,就应该是AI赋能于传统公司,用AI作为工具,实现资源和能量的最大化。

狂欢也好,炒作也罢,一个更清晰的图景正在浮现:人工智能诞生60年,可能终于走到了商业化的拐点。

在中国,类ChatGPT产品尚未诞生,赛道的第一桶金却被仿版ChatGPT赚走。

由于注册流程相对繁琐,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山寨ChatGPT,形式包括微信公众号、App等。据界面新闻了解,这些产品充当着双向连接的中间站作用,将用户的问题转发给ChatGPT、再将真实回复转发给用户。与官网注册后免费获得的 18美元试用额度相比,山寨版ChatGPT对话1 300次要99.99元,绝对是暴利。

除了赚快钱,AIGC的商业化方向包括社交媒体、广告、游戏、平面设计、编程、市场营销甚至艺术领域,每一个涉及人类创造力的行业都可能被重塑。一些特定領域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大,比如教育和知识产权方面。尽管被禁止,但有不少海外大学生仍然用ChatGPT参加考试、写论文。

未来,针对识别和防识别AI写作的攻防战和灰产生意,必将充斥整个互联网。

不过,AIGC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和发展,根据6pen预测,未来五年10%~30%的图片都将由AI参与生成,有望创造超过600亿元以上的市场空间。据量子位报告统计,到2030年,AIGC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在内容生产领域和延伸应用领域都有着广阔的空间。

但由于AIGC目前产业化程度有限,大量业务场景尚未成功变现,商业模式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几年都将是AIGC商业化的探索期。现阶段AIGC的商业模式仍会以To B为核心,B端客户基于对企业降本增效的要求,对AIGC的需求和付费意愿是较为强烈的;面向C端用户的商业化存在订阅制和按次收费等模式,AIGC能够大幅降低大众用户的创作门槛,未来随着AIGC生态不断完善,市场空间也十分可观。

一切想象都大都存在于想象之中。

计算机以及存储设备的进化,海量的数据沉淀为0和1组成的代码中,穷尽一个人的一辈子也不能阅读完其中的千亿万分之一。处理器和算法搭建的人工智能,恰恰能帮助人类消化以及提炼数据,甚至作为一种全能的问题解决者。而对于输送给人工智能指令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类的智力竞争,或许已经开始从问题的解决者,转成问题的提出者上。谁能提出一个让人工智能准确、深刻且又完整回答的问题,将在未来考验每一个同人工智能交互的现实中。

请用一句话,总结你带给世界的改变?我们以这个问题来让ChatGPT做个回答——

“我是一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通过帮助人们获取信息、提供答案和启发思考,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和交流的方式。”

对人类思考的启发,已经成了全球显而易见的共识……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户
人工智能与就业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