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蔬菜产业发展实践探索与策略分析
2023-06-07蓝荣鸿
蓝荣鸿
摘 要 贵州省遵义市优越的绿色生态环境,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遵义市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为了进一步推动遵义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地蔬菜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提出遵义市应紧跟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趋势,采取创建特色蔬菜品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蔬菜内在品质等措施。
关键词 蔬菜产业;发展策略;贵州省遵义市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6.060
贵州省遵义市自古就是“黔北粮仓”,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农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遵义市将农业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2020年,遵义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47万hm2,产值超过161亿元。辣椒、魔芋、香葱、茄子等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基本形成了主要蔬菜产品周年均衡上市的产业基地体系。遵义市生产的蔬菜不仅能满足当地市民的需求,还向外销往重庆、广东等地。但是,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制约了遵义市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遵义市蔬菜产业才能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1 发展现状
1.1 发展优势
1.1.1 产业基础好
1)自然条件优越。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海拔800~1 300 m,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非常适宜发展蔬菜产业。2)蔬菜品质较高。遵义市蔬菜生产基地一般位于坝子、丘陵地带,而高山地形构成的天然地理屏障有利于降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遵义市高度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市内大型重工业企业少,环境基本没有被重工业污染,蔬菜品质优良。3)蔬菜特色鲜明。目前,遵义市蔬菜产业拥有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包括遵义朝天椒、虾子辣椒、绥阳黄杨小米辣、桐梓魔芋等,其中辣椒产业较为突出,种植面积位居全国首位。
1.1.2 市场前景广
从整体上看,遵义市生产的蔬菜70%在市内销售,30%销往其他地区[1]。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遵义市处于其核心区和主廊道,农业产业也可以借势发展。尤其是位于重庆市与贵阳市连接线上的桐梓县、汇川区、红花岗区、播州区等,蔬菜产业优势突出[2]。遵义市蔬菜除了自产自销的部分,其他外销蔬菜通常由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生产销售,规模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此外,遵义市辣椒产业发展优势十分明显,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中国辣椒城(虾子),还在各县(市、区)形成了节点市场,产业后劲十足。
1.2 发展趋势
1.2.1 提升蔬菜产业科技含量
1)培育良种。选育优良的蔬菜品种是发展蔬菜产业的第一步,可以采取远缘杂交、基因改良等方式选育出适宜遵义市自然环境的优良蔬菜品种,通常这些蔬菜品种需要具备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种植优良蔬菜品种的经济效益高,才能提高菜农的积极性。2)发展种植新技术。蔬菜种植后,科学的田间管理必须跟上,否则再好的种子都会丧失优势。农业相关部门要积极发展蔬菜新技术,尤其要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栽培技术,提升蔬菜产业的竞争力。3)发展冷链物流技术。蔬菜采收之后,很快就会腐烂变质,保存时间极短。加快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针对性发展保鲜技术,以免蔬菜在流通环节出现腐烂情况。随着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发展冷链仓储势在必行,以实现蔬菜远距离运输和延长蔬菜保鲜期。
1.2.2 围绕市场需求发展蔬菜产业
市场需求是蔬菜产业发展的根本。遵义市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分层生产、按需生产、以销定产等发展模式。具體而言,蔬菜生产要高端、中端、低端并存,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重点发展无公害有机蔬菜,提高蔬菜的经济价值。同时,各个地区在不同季节对蔬菜有着不同的消费偏好,蔬菜种植区域应针对性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确保蔬菜种得好、卖得好。
1.2.3 智慧农业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智慧农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集合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上表现出巨大优势。比如,智慧农业可以根据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给蔬菜施肥、浇水或调整光照等,提供蔬菜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确保蔬菜生长得又好又快,改变蔬菜产业“靠天吃饭”的传统。此外,盆栽蔬菜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优势。盆栽蔬菜除了可以销售给城市家庭之外,还可以配套智慧农业体系。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可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使得蔬菜产量呈几何倍数递增。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知名度不高
遵义市种植的蔬菜种类较多,如香葱、茄子、大白菜、萝卜等,但几乎没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蔬菜品牌,使得遵义市蔬菜产业的品牌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佳。当前,遵义市比较知名的蔬菜品牌仅有“贵三红”“高原山乡”等,知名品牌数量少,带动力和影响力十分有限。同时,蔬菜种类过多加大了蔬菜产业集约化种植和管理的难度,再加上政府对菜农的培训不到位,导致遵义市的大部分蔬菜产业始终处于粗放管理状态,而菜农很少利用先天的环境优势来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导致蔬菜收获后不得不“贱卖”。此外,遵义市的菜农缺乏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品的意识,对蔬菜的用药、用肥和管理不科学,导致发展蔬菜品牌缺乏内在品质支撑。
2.2 产业链不完善
遵义市蔬菜产业的商品化程度较低,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的企业较少,蔬菜采收之后一般会立即运往市场销售。遵义全市从事腌菜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蔬菜企业不到10家,缺乏蔬菜脆片或净菜加工的企业。大部分蔬菜残次品由于缺乏精深加工渠道,只能作为农业废弃物。蔬菜的产业链不长,导致菜农增收困难。以遵义市最出名的辣椒产业为例,多数辣椒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辣椒油、辣椒酱等初加工产品,鲜有提取辣椒碱、辣红素等精深加工的企业。此外,遵义市蔬菜基本以露天种植为主,缺乏蔬菜大棚,难以发展反季节蔬菜或高附加值蔬菜产业。很多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高,一旦蔬菜生产效益下滑,土地利用率就会降低,蔬菜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2.3 科技含量不高
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导致农村大量土地被闲置。在此背景下,部分有眼光、懂市场的农民承包了大量土地用于发展蔬菜产业,但依旧采用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再加上农技人员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不够,导致其只能随波逐流种植当季售价高或销量好的蔬菜。一旦遇到市场波动,菜农就可能会亏损。2)遵义市蔬菜种植的茬口安排不合理,菜农粗放的管理方式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难以保证蔬菜品质。3)遵义市科研机构整体实力不强,在蔬菜新品种开发、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应用、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和冷链物流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遵义市本地蔬菜品种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多数蔬菜品种来源于外地,存在与本地的自然环境不匹配或产量不高的问题。
3 对策建议
3.1 创建特色蔬菜品牌
遵义市在蔬菜产业发展上,既要重点推广遵义朝天椒、虾子辣椒、桐梓魔芋等区域公共品牌,也要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贵三红”“高原山乡”“大娄山”等蔬菜品牌。1)重点发展“一县一品”蔬菜产业。截至2022年6月,遵义市认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74家,认证绿色食品132个。遵义市应扎实推进对蔬菜品种的绿色食品认证,扩大绿色食品品种范围[3]。根据各县(市、区)蔬菜产业发展实际,可以在红花岗区、汇川区、桐梓县等地重点发展近郊蔬菜,在播州区、绥阳县等地发展辣椒产业,在凤冈县、湄潭县等地发展高山生态蔬菜[4]。同时,各县(市、区)可以培育本地特色蔬菜品牌,并争取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逐步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蔬菜品牌。2)立足辣椒优势创建品牌。目前,遵义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辣椒种植面积,但区域内缺乏在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辣椒品牌,同时从事生产和提取辣椒碱、辣红素、高浓度辣椒油树脂的企业不多,辣椒产业链不完善。所以,遵义市需要延长辣椒产业链,利用辣椒提取物发展化妆品、生物医药、食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将更多经济效益和品牌声誉留在遵义。3)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品牌。充分利用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宣传推广蔬菜初加工产品,结合蔬菜产品的稀有程度和品质高低,开展错位竞争。
3.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目前,遵义市蔬菜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存在多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所以需要重点培育蔬菜龙头企业。1)发挥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引领作用。遵义市农业示范园区中涉及蔬菜产业的有9个,各农业示范园区要发挥自身的科技、人才、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大白菜、土豆、莴笋、甘蓝等蔬菜种植。2)培育壮大蔬菜龙头企业。遵义市有20余家蔬菜生产企业,要重点扶持贵三红、黔中果蔬、水巷子等蔬菜生产企业,孵化好“辣三娘”“旭阳”“九丰”等品牌,做大做强蔬菜产业。3)发展“订单蔬菜”。由蔬菜龙头企业整合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实行“订单”种植。随行就市,按市场需求做决策,拿“订单”后再种植。产销挂钩,以销定产,有效控制蔬菜市场风险,避免菜农盲目种植,提高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
3.3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1)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遵义市的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和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遵义农业科学研究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遵义老村长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整合优势资源,开展蔬菜品种研发、蔬菜技术培训等工作,提高蔬菜品种的科技含量,加强蔬菜生产管理,重点向菜农培训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防控技术,以收获高品质、高产量的蔬菜。2)应用优良的田间管理技术。蔬菜产业的田间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围绕重点蔬菜产业大力推广地膜覆盖高效栽培、间套轮作、规模化生产等技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蔬菜品质[5]。根据遵义市内的海拔,可以在低海拔(800 m以下)地区重点推广“土豆-菜-稻”模式,在中海拔(800~
1 000 m)地区推广“青花菜-香葱”模式,在高海拔
(1 000 m以上)地区推广“土豆-花椰菜-芹菜”模式。同时,根据各县(市、区)的小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蔬菜产业。例如,在播州区发展白菜、番茄、莴笋、菜豆等产业,在桐梓县发展魔芋、莲花白、食用菌等产业,在赤水市发展萝卜、甘薯、芋等产业。3)加速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为了保证蔬菜能长时间保鲜、长距离运输,遵义市各蔬菜主产区必须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既保证蔬菜的品质和口感、降低储运成本,又可实现错峰销售,帮助菜农增收。
3.4 提升蔬菜内在品质
提升蔬菜内在品质,需要重点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遵义市无公害蔬菜产地超过300个,主要种植辣椒、南瓜、甘蓝等。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效益,各县(市、区)应在条件较好的地方申请建設无公害蔬菜基地,积极引导蔬菜企业申请绿色食品认证,以提高蔬菜价格。此外,遵义市应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监督抽查和农药残留检查等蔬菜监测体系,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活动,推动遵义市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遵义市发展蔬菜产业虽然有先天优势,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将遵义市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要采取创建特色蔬菜品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蔬菜内在品质等措施,推动遵义市蔬菜产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晓溪,隋常玲,陈志峰,等.遵义蔬菜产业发展实践探索与策略分析[J].中国蔬菜,2020(3):16-
20.
[2] 郭惊涛,屈立武.贵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技服务,2022,39(12):76-78.
[3] 邓楚华.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蔬菜,2023(1):46-49.
[4] 妙晓莉.凤县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策略[J].蔬菜,2022(1):61-64.
[5] 周晓星,覃壮宝,罗飞,等.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技服务,2022,39(12):79-82.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