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思考
2023-06-07曾波
曾波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转变了教学形式和理念,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为了紧跟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本文基于教育信息化下如何开展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希望可以为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一、教育信息化下初中生物教学变革的重要作用
(一)更好地满足学科发展需要
生物学科需要学生探索生命的活动规律,其内容有着较强的实验性和生命性特征。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积极开展生物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质。对初中生物学科内容进行分析,其中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知识占比较大,尤其是实验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多元,教师需要加强对备课环节的重视,引导学生熟悉所学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要点,这些占用了教师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精准解读初中生物新课标可以发现,其明确要求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多元化生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完成生物知识获取,大大减少了课堂教学实践,使生物课堂更具趣味性。
(二)有助于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形式
通过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教学途径更为丰富,课堂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信息化教学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可以有效解决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拉近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对学生学科学习成效的精准反馈。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升课堂教学质效的同时,强化了教师的专业化建设。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信息化资源不仅为课堂学习提供了便捷,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青春期,综合能力发展迅速,逐渐具备了自主学习和自我管控的良好习惯,思维方式也逐渐从形象化转变为抽象逻辑化。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根本学习需要。与此同时,在信息化技术下,初中生物课堂资源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使其更积极地完成知识探索。
二、教育信息化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不可过于依赖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教学优势众多,但在實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不可本末倒置,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而是需要根据实际课堂内容进行科学应用,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课堂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呈现课堂知识、拓展教学形式、开阔教学视野、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二)加强对实验课程的重视
由于生物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实验课程的重视,虽然信息化技术可以将生物实验进行课堂模拟,但无法完全代替生物实验的直观性特征,学生也无法通过信息化课堂深入感受生物实验的变化,若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借助实验课堂动手操作。比如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实操中寻找实践方法,掌握其中的技巧和要点。如果教师直接使用信息化教学代替实验课程活动,那么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限制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不可取代教师理论知识讲解
信息化教学可以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通过视频观看的方式来代替教师口头讲解,并不代表信息化教学可以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讲解,而是作为一种崭新的授课技术与教师的知识讲解相配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意识等多方面的培养。
三、教育信息化下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一)借助信息技术讲解实验设备
由于生物课程的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各类实验课程完成,并且实验所需设备种类繁多,很多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所以教师在开展实验课程教学时,需要详细介绍实验室中的各类仪器,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但一些实验设备的结构过于繁琐,如果只是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无法清晰地了解仪器的具体使用手段和内部结构,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清楚地展示实验仪器的各个部分,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其内部结构,有效减少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显微镜,显微镜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和视频清楚地展示其各个构件,学生可以逐渐明确显微镜的具体作用和使用方法。在此期间,教师要注意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实验室要适度,不可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一味地将课件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导致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减少,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实验仪器的具体使用流程。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展示时,需要将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实现多种资源的有效贯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
(二)借助微课视频提升教学质效
微课技术是现代信息化的产物,将其应用到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善以往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效。教师在设计微课方面需要秉承以下原则:首先,微原则。在以往的网络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进行完整录制,与课堂教学情况没有较大区别,学生仍需要为知识获取耗费较长时间。与网络教学相比,微课更注重“微”的体现,第一,视频录制方面,教师需要将视频控制在八分钟以内,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打破以往空间和时间的局限;第二,意识形态方面,微课是对教学重难点或实验操作的某一步骤进行讲解,有着较强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的巩固,查漏补缺。微课的微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在当今教育信息化时代,微课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实用性原则。微课的内核是课程,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科学设计,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筛选,不可对微课的主题进行一味地扩充。微课内容必须简单,初中生作为学习微课知识的主体,其学习成效与微课使用效果有着直接联系,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设计微课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特点,对其中难懂的知识重点强调。例如,生物实验微课中,有些步骤过于繁琐,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确保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完整的操作流程。
最后,完整性原则。教师在进行微課内容设计时,必须确保其完整性,特别是实验微课活动,教师需要将整个实验过程融入其中,包括准备环节、仪器介绍环节、操作流程、细节处理以及最终结果等,而有些步骤时间较长,教师可以采用动画的方式进行记录,确保其完整性。比如,“植物的一生”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其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将种子发芽、植株生长以及结果现象设计成三个微课,每个微课时长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视频内容要以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为基础进行。教师要根据视频内容和课堂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提出课堂核心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获取。结束实验后,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分享至网络平台,便于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消化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开展自主实验,从而充分掌握课堂重难点知识,大幅提升学习效率。
(三)适当引入虚拟仿真实验软件
引入虚拟仿真实验软件有助于推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在初中生物实验活动中,有些类型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的开展造成制约。为了促使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实验活动,需要适当引入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实现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提升实验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种子萌芽实验教学时,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对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芽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但种子的萌芽需要长达几天的时间,无法在课堂实验中进行充分展示,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将种子的萌芽过程进行虚拟化呈现。备课期间,教师要编写文本内容制作虚拟实验,包括声音、画面等,在课堂中为学生更直观地展现虚拟实验过程,让其切实感受到种子发芽的具体过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实验,大大提升了感官体验,会发现种子发芽不仅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还需要具备完好的种皮和胚乳,从而有效解决了实验过程耗时长的问题,同时为课堂增添了一丝趣味性。
(四)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由于初中生物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如果只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深层次感受知识内涵,还会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课堂情境,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升学习热情,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学习生物知识,课堂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有效改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更迭速度更快,课本知识也出现了明显变化,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要明白学习永无止境,不断丰富自我,逐渐养成工作学习一把抓的良好习惯。当今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多元,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则无法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学校层面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使教师在了解事物表象的同时看到其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生物课堂增添一抹新的色彩。此外,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邀请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所造诣的教师到校交流,为本校教师传授教育经验和技巧,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结合本校教师实情开展“走出去”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前往其他学校参观学习,从而实现其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
(五)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设备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完美融合,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也要跟随时代发展更换信息化教学设备,实现信息化作用在教学中的全面贯穿,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比如,学校可以增设投影仪、智慧黑板、图像分析软件、显微镜等。教师讲解植物细胞知识点时,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节,借助图像分析软件丰富课堂内容。通过显微镜与图像分析软件的共同支持,学生会对植物的细胞结构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生也会在新设备的吸引下更积极地探索课堂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总而言之,将信息化技术与初中生物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必须以完善的信息教学设备作为支撑。
(六)实现线下线上教学的有机结合
就初中生物课堂进行分析,其中很多探究环节都需要在课堂中完成,但教师有时会无暇顾及所有学生,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课堂探究活动。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比如,在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开展实验活动,将“果蔬中的维C含量探索”作为实验主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索,每个小组需要将具体的实验过程进行拍摄记录,整合成视频,并附上小组内部对实验结果的探究文本,再将视频分享至网络平台,教师逐一点评。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即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询问教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现代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逐渐成为主流教学辅助工具。在初中生物课堂中适当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开阔学生视野,打破以往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升课堂教学质效。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时,需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通过科学的使用来丰富课堂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深入探索信息化教学形式,不断总结和反思,切实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教育功效,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