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赋能·建模
2023-06-06陈冬梅
陈冬梅
★大多数高三同学在备考文学类文本主观阅读题时,会花很多时间识记人物性格、情节作用等,当大家习惯了按阅读题型准备的时候,主观题却常常偏离常规,时时制造新鲜刺激。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命题方式往往使同学们如雾里看花,不得答题要领。在这里,我们对近三年来的高考试卷和各地的部分模拟考题进行精确研究,进一步明确命题类型,强化大家关键能力的培养。
一、深入——深耕精研
(一)入乎其内的潜泳式命题
当命题人选择现当代文坛大师的一个自然文本将其变成鉴赏文本時,除了考虑作品本身文化内涵丰富的共性外,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作家个性化的表达魅力,而潜泳式的题型恰是从文本内部“弱水三千”中取 “一瓢饮”生发而来。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这道题:“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这个题目要求分析子胥的思绪,其实就是分析其心理变化过程。但题目有限制条件,“舟行江上”意味着还未上船和靠岸下船都不在答题范围之内,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在全文中截取“舟行江上”相关部分,再找到子胥在江上“目之所见、心之所感”,之后才能进一步梳理子胥动态发展的心理变化过程。
潜泳式的命题本质上仍然立足于对文学类文本基本要素的考查,只是相比于笼统的套板知识记忆性考查,它会抓住这些要素中某个与众不同的“点”深入挖掘,微观其意,细观其心,灵活地考核大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的能力,同学们必须静下心来深入挖掘文本、关注细节,才能准确作答。
(二)出乎其外的印证式命题
自从2020年新高考I卷中首次出现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简要说明小说情节安排及其效果”的新题型后,各地出现了不少类似的优质考题。比如,南昌市2022年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选取郑振铎的《蝉与纺织娘》一文,命题者采用作者的主张:“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倡导“为人生”的写实主义,要求同学们对这一文学主张进行理解;成都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则依托鲁迅对柔石作品的评价“用了工妙的技术写成”“周遭的人物,也都生动”,要求大家结合妇人的矛盾处境分析文本《为奴隶的母亲》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的悲惨境况的。
由此可见,印证式命题往往先从文外找到某个精彩论断,要求我们依据所给论断来审视文本、诉诸论证。这种全新命题方式考查了大家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因为所给论断同学们很陌生,增加了理解难度,所以想要清晰、充分印证论断也绝非易事。
可以预见,未来主观题仍然遵循随时随地的改变和一切不确定的生成,但无论怎样的命题形式,其实质仍然是与文本深度互动对话的潜泳式命题,或是跳出文本从专业鉴赏的角度审视文本的印证式命题。所以,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也需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二、宕出——升格赋能
(一)高阶思维品质培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型的作答属于“高阶思维”。题目可能涉及梳理脉络、理解主题、追问人性等,其所体现的能力要素也非常多,比如语言解码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信息搜索能力……各个能力要素在阅读作答过程中将同时发挥作用。
这里,同学们特别需要培养的是归纳演绎能力。因为归纳是多中求同,正好符合潜泳式命题的作答特点——大家根据文本中的多个具体细节归纳概括出人物形象、情节特色、物象作用……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而印证式命题恰恰是对同学们用文本中的具体内容来阐释已知抽象论断的考查。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才能用清晰精练的语言把切合角度的内容有条理地阐释出来,而这一点正是很多同学缺乏的。
(二)关键经验积累
平时考试时遇到的单篇阅读文本,同学和老师总是会共读细品,那如何将这种单篇阅读经验转化为可供推广的可靠经验,达到从“这一篇”到“这一类”的阅读思维养成呢?我们不妨寻找若干典型母题来做联读。母题是东西方文学探讨的共性话题,反映的都是人成长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种种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先从一个角度找到母题,尽可能掌握其常见的表达模式。
比如,我们将2016年全国I卷李锐的《锄》、2019年全国Ⅱ卷的《小步舞》以及丁肃清的《炉火》进行联读。《锄》描写的是失地农民“六安爷”对土地的眷恋与不舍,《小步舞》展现的是老舞蹈师旧时代的芳华消逝后的压抑痛苦,《炉火》反映的是两个老人在打铁时代过去后的无奈处境,将三部作品联系起来看,它们都在表达同一思想:加速城市工业化进度、放弃人们原有精神家园的深沉思考。
完成了这一步后,再遇到具体的小说,我们已然站在文本之巅,阅读的实际收获必然远超断章取义中一鳞半爪的感悟。
(三)精准审题训练
目前,很多同学能读懂文本,但答题为什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实是审题出了问题。对题目的“靶向分析”是撬动答案的支点,而大家对题目暗示的答题角度、思考方向往往匆匆一瞥或视而不见,于是就出现了若干与题目无关的名词概念堆叠,所以作答前一定要先明晰题目所给角度和方向,才不会出现答题时“一树繁花”,对答案时“落英满地”。
三、笃行——静思建模
虽然命题是反套路的,但答题的路径并非不可视,我们可以通过可视化的路径建构答题思路。
(一)精确聚焦,寻找突破点
见到题目,大家首先需要思考问题包含什么要点,精确聚焦关键词。如在讲解2023年兰州市《无法完成的画像》第9题时,题目引用了作者的论断“在有限的故事之内,要写出的是无限的故事和无限的空间”,要求同学们据此说明本小说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这时我们就应该反复去读作者的论断,通过细读,你会发现题目特别强调“有限的故事”“无限的故事”“无限的空间”,没错,这就是题目突破点。再如在练习太原市2022学年高三期末考试小说题目《最后来的是乌鸦》时,命题者出了这样一道题:“‘轻逸’是卡尔维诺美学思想的基础,他认为文学‘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了轻逸的气质。”同学们一读题目很容易就抓住 “轻逸”这个关键词。再结合卡尔维诺的那句话,你会发现虽然这是给文学下定义,但其实是在给“轻逸”做注解,于是再次关注“轻松”“重负”,最后破解了卡尔维诺眼中的“轻逸”其实就是轻松和不沉重。
(二)激活问题,寻找信息源
有了关键词的牵引,同学们就要深挖文本:关键词可能包含的理由和论据是什么?
比如在《无法完成的画像》这道题中,大家会思考:“有限的故事是什么?”“无限的故事、无限的空间又是什么?”再深入文本,通过情节概括,师傅为“小卿”母亲画像的故事就是有限的故事,隐藏在有限故事背后的革命者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故事就是无限的故事,而这两个故事正好被放在了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无限的时空背景里。而“最后来的是乌鸦”这个题目,我们又会质疑思考:文本既然体现的是轻松和不沉重,那么这个故事本来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枪法百发百中的小伙子和一个惊恐地目睹了这一幕的德国兵的激战场面。但实际呢?小伙子打鸟、打松果,甚至后来出现了一只乌鸦,故意不打它。最后德国兵着急了,指着天上的乌鸦说:“这里有只乌鸦,你看不到吗?”还因此送了命。这时,我们会发现作者的写作重点并不是激烈的较量场面,于是让原本紧张的节奏舒缓下来,战争的沉重感也瞬间消解。
(三)有序表达,突出得分点
有了之前两个环节的铺垫,这一环节水到渠成,只需要同学们用精练的语言把切合角度的内容有条理地阐释出来。此刻要注意的是,表达时要按照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层次地呈现答案。
总的说来,创新并不玄妙,命题者无论采取何种命题形式,其实都是考查同学们独立面对文本解答相关题目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深入研读文本,仔细研读考题,清晰地完成阅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