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归园田居(其一)》的生命诗意
2023-06-06余丹
余丹
★关于生命的理解和追求,是中华民族亘古的哲学思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乃至剑侠游子,他们对生命都是无限敬畏的。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时间啊,就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也让人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确实如此,当我们回顾自己的童年、少年生活的时候,也会感叹时光匆匆,仿佛不曾留下什么痕迹,时间就已经在指缝中悄然流逝。在中国古代,不同领域的人面对生命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曹操,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于是他的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辛弃疾,也希望在人生的当打之年能够收复失去的疆土,于是才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呐喊。当然,由于时局的限制,这两位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生活在这两个时代之间的陶渊明,对于生命的意义也有自己的认识。
一、其人,其诗,其追求
陶渊明,又名陶潜,由于他的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故自号为“五柳先生”。他去世之后,亲朋好友为了纪念他,给了他一个谥号——“靖节先生”,“靖节”两字具有平淡、清高之意,寓意陶渊明生前是一个有气节、有操守的人。他确实是一个真正向往田园的人,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开辟了古典诗词的新领域、新境界。南朝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朱自清也曾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 (《陶渊明批评》)。中学时代,他的《桃花源记》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他笔下理想世界的模样——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饮酒(其五)》中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悠闲生活、自由生活的“代名句”。由此可见,在陶渊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田园生活是他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那么,在我们高中教材中的《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又有着怎样的生命诠释呢?
二、探寻《归园田居(其一)》的“三重”生命诗意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同学们的教材节录的是其中一首,也是五首中的首篇。一般而言,凡組诗的第一篇和最后一篇都是诗人的得意之作,毕竟,首篇是感触之作,开篇表情;末篇是总结之语,升华主旨。而《归园田居(其一)》的基本内容就是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他写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更有无限的生命诗意。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回首人生——追悔过往,感慨良多
《归园田居(其一)》的体裁形式有别于律诗和词,它属于五言诗,这是古代诗歌的体裁之一。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第一部分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部分是陶渊明对自己前半生的追悔。他说到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在官场上“混迹”,因为自己本性热爱的是大自然,是无拘无束的生活,其实,这不过是陶渊明的委婉之词。他的一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目标,但是现实中官场的阿谀奉承、敷衍了事对他而言是压抑心灵的巨石,所以他说当初的选择是“误落尘网”,并且已有“三十年”。请注意,陶渊明真正为官的日子不过十三年,这里的“三十年”寓意着时间太漫长,漫长到足以让一个人忘记了时间的长短。于是,他在江西彭泽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后,便认清了官场的黑暗腐败、上谄下骄、胡作非为、鲜有廉耻,终于对外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便毅然决然地选择挂印回家。这一“挂”便彻底告别了自己的官场生活,回归心中的田园世界。所以,这部分的结尾他用两个相似的比喻(鸟儿向往山林,鱼儿怀念碧渊),且又是对仗句式,强烈地抒发了他对旧生活的厌倦,对新生活的向往。这是他第一重的生命诗意。
(二)回归故里——素淡田园,水墨深远
第二部分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部分描写的都是农家美丽、悠闲的田园生活,诗意无限。首先,陶渊明认为,生命的真谛应是自食其力。一个人应该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取生存下去的本领,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官场当中呢?靠的是欺上瞒下、巧取豪夺,在陶渊明眼中,这是强盗所为,而非劳动所得,更非生命的本意。所以他选择开荒田园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这也对应了上文的“性本爱丘山”之本性。其次,陶渊明认为,生命的本色是朴素自然。所以,他甘愿住在简陋的草屋中,这里虽然没有官府那样宽敞华丽,没有衙门那样威严肃静,但是这里绿树成荫,桃李争妍,充满无限的自然美,有着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素淡、平静之雅,这种美是为官生涯中所缺乏的。这种思想与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陋室不陋”思想不谋而合且遥相呼应。最后,陶渊明认为,生命的氛围当是平淡安静。在他眼中,生命本应该回归宁静,不应该吵吵闹闹,所以他向往夜幕间缕缕炊烟袅袅升起的瞬间;更喜欢聆听村里的鸡鸣狗吠,这种旷远的声音能够让一个人在静静的思考中回顾人生、回首往事,甚至思考远方与未来,让心灵回归沉静,让心灵得到栖息。只要心灵平静下来,脑海中的一点回忆、一点思考就能引起层层的涟漪,让自己的思绪穿越古今,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至臻之境。这是他第二重的生命诗意。
(三)回到现实——如释重负,升华主旨
第三部分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本诗中的最后四句,在这四句诗中陶渊明也是在自省:他说自己的院子里面没有杂尘,室内也没有豪华的家具,但是能让人体会到内心的纯净。而当初的官场呢?肯定多了杂念,比如,如何讨好上级?如何处理上下级的矛盾?如何落实上级的命令……这样的杂念时刻缠绕着作者的心灵,所以,不妨摒弃一切,让自己的心灵真正回归悠然自在。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全文的主旨句,再次与开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句遥相呼应,这种“自然”当然指的是无忧无虑的、从“樊笼”挣脱出来的生活,进一步表达陶渊明为拥有新生活的喜悦之情,更有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如释重负。在陶渊明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自由的,要顺应人的本性、顺应自然的天性。这是陶渊明的第三重诗意。终于,历史上的某一天,他回归了田园,瓜熟蒂落,让他大彻大悟——醒悟了人生,醒悟了生命,醒悟了自然。
三、后记:有限的生命,活出自我风采
三国时候的曹植也曾说过“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在他心中,天地是永恒的、永无终极的,而人生又极其短暂,就像晨霜一样,会转瞬消逝。因此,面对无常、短暂的人生,后知后觉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要在短暂的人生瞬间,活出属于自己的意义,这就是古人所追求的生命的诗意,也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刻呈现。当然,我们在谈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时,不是倡导同学们都抛弃求学生涯去回归田园,而是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对于陶渊明而言,或许他是不幸的,因为魏晋时代,本就是个复杂、腐朽的封建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工作和生活,其实都万分辛苦,尤其是像陶渊明这样的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他不能一展抱负,只能回归田园世界,在清贫度日中守护自己内心的那一片“冰心”;但他又是幸运的,毕竟他敢于放弃功名利禄,并能从中抽身出来,在田园的世界里自耕自乐、自给自足,获得精神的富足,虽在“陋巷”,但“乐在其中”。对于同学们这些新时代的学子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拼搏,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要乐于生活,去活出属于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