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演员王十七:每次“人工”心跳都是母爱的潮汐
2023-06-06晴儿
晴儿
他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者王十七。从小父母离异,身患“心脏癌症”,婚姻不幸,仿佛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被他摊上了,“绝望”曾是他用过最多的字眼。2022年《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节目现场,当41岁的他背着5斤重的电池走上舞台,露出连接心脏的机器,幽默地讲述自己从死亡边缘逃生的经历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17年漫长的抗病过程中,是母亲始终守候在王十七身边,给予了他重生的勇气。
少年确诊心脏癌症:“感觉天都塌了”
故事要从17年前讲起,王十七原名王洋洋,彼时还是辽宁省沈阳市一所高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身高1.90米、阳光帅气的他是亲朋好友眼中的运动达人,打篮球、骑行、徒步是他的生活常态。
然而2005年,一纸病历打破了所有的平静。王十七所在的学校秋季运动会上,他的学生和另一个班的男生发生了冲突。他又气又急,赶紧上前拉架,没想到拉扯之中,他突然晕倒,随后被紧急送医。
医生做完初步检查后,皱着眉头对他说:“你的心脏好像不太正常,最好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王十七心想,自己平时感冒都很少得,能有什么问题?所以他压根没当回事儿,回家后就把医生的话抛在脑后,该干啥干啥。
但母亲赵淑华听说这事后,心头一紧,感觉不妙。在她的再三督促下,王十七才勉为其难地前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
“你这心脏也太大了,左心室直径已经扩大到75毫米,几乎是正常人的两倍,其他指标也不好……”王十七不敢再听下去,医生在诊断书上写道:扩张性心肌病。还来不及询问治疗方案,医生就告诉他:无法根治,只能等着做心脏移植。
王十七的心“咯噔”了一下。在此之前,心梗、冠心病这些他都听过,但这种病还真的是第一次聽说。他有点缓不过神来。
“不可能,咱们再去外地大医院看,多跑几家,怎么可能治不好?”母亲一番激动的言语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此后他和母亲先后跑了北京、杭州、上海等多家大医院求诊。刚开始,他心中还充满期待,直到有一次,做心超的医生专门把学生叫过来现场教学,一边指着图像,一边对学生说:“心脏扩到这么大,看见没?已经收不回去了。”躺在旁边的王十七心里五味杂陈,感觉希望一点一点在破灭。
辗转了两年后,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明确告诉他不用再查了,这个病是不可逆的,吃药也治不好,可以理解为“心脏癌症”。一旁的母亲急了,她拼命跟医生解释,儿子平时都好好的,没有任何症状。可无济于事,医生说:“你儿子这个病有可能一两年没有变化,但一旦恶化,可能一两天人就没了。”
就这样,母子俩被医生猝不及防地宣判“死刑”,王十七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
就在他最痛苦的时候,结婚3年的妻子也向他提出了离婚。
“这婚不能离”,看到儿子已经处在崩溃边缘,母亲极力劝阻,希望能保住这段婚姻,不要再雪上加霜。王十七内心对离婚也是抗拒的,可是经过再三考虑后,还是觉得不能因为自己的病拖累别人。
2008年6月,王十七背着母亲偷偷去办了离婚手续。母亲知道后,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就你伟大!”为此,两人一个多月没有说话。
遭遇了婚姻和疾病双重打击的王十七想出去走走,借机平复心情。当时恰逢学生放暑假,他提出想开车先去内蒙古,再到大兴安岭,绕一圈再回程。
正常情况下,王十七的身体是绝对不能独自出行的,旅途中任何一场风雨都会引起感冒要了他的命。赵淑华虽然百般担心,可还是放了行。儿子出发后,母亲每天提心吊胆,心神不宁,但为了给儿子创造安静的环境,梳理情绪,她硬是忍着一个电话没有给他打。
也恰恰是母亲的大胆放手,让王十七走过了精神低谷。出发第三天,当时王十七的情绪已经跌入了崩溃边缘,途经草原时,刚好遇到暴雨,矮桥被冲塌了一段,普通小汽车根本无法过去,只有大车能勉强开过。前面排队的小汽车基本都在掉头折返,心情烦闷的王十七却一门心思想要冲过去。
“要是真过不了,死了一了百了。”想到这里他猛踩了一脚油门向桥上开去。没想到刚上桥,一个轮子就陷入了破损的桥面中,顿时侧面一浪高过一浪的水向车子打来,雨越下越大,持续下去车很有可能被掀翻。
也许是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他开始害怕起来,内心的恐惧像河水一样,一层盖过一层,在车里的每一秒都让他觉得漫长。这两年他常常因为疾病而烦闷,可真的要面对死亡的时候,心里却涌出浓浓的不舍。
“小伙子,一会儿我拉你,你就踩油门。”他的思绪突然被远处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原来,是一名卡车司机将车停在了他的车旁边,打算用牵引带拉住他的车,把他解救出去。
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连忙点头。就这样,经过两人在狂风暴雨中的不懈努力,大车司机开着卡车一路将他拉到了汽修厂。
再三感谢这位素不相识的司机师傅后,王十七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惊魂未定的他自言自语道:“原来死里逃生的感觉竟是这样。”
这次经历虽然惊险,却让他内心重新燃起对生命的渴望。他很想给母亲打个电话,可转念一想,又怕她担心,最后只发了一条信息:“一切都好,勿念。”
20天后,王十七开车回到了沈阳,刚进门,就看到母亲早已做了他喜欢吃的饭菜,等着他回来。母子俩坐下来,一边吃饭一边聊着这次旅行的趣事。王十七没忍住,把自己差点命丧桥下的事情说了出来。母亲一听便后怕,当即表示要搬来一起住,好好看着他!
王十七调皮地点点头,笑着说:“妈,以后我要认真生活,你就负责监督我。”
从那以后,母子俩仿佛又回到了曾经一起生活的日子。其实早在王十七10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一直由母亲抚养长大。
曾经的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是赵淑华一直乐观面对,从不将生活的怨气撒在他身上,还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陪伴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多吃点苹果”“今天我又买了大枣”“樱桃要多吃点”,只要听说什么水果对心脏好,母亲就赶紧买回来,还时常跟着菜谱学做有利于心脏健康的菜,芹菜百合、蒸茄子、清蒸鱼等等,以前不常吃的菜品逐渐占领了家里的餐桌。母亲还每天督促他按时吃三顿药,每顿十几种,不熬夜,不运动,每年复查3-4次,一切谨遵医嘱。
医生告诉王十七,由于他身材高大,做心脏移植手术对供体心脏泵血功能的要求很高,需要身高1.90米、健壮的年轻男性心脏才行。这样的供体少之又少,只能等待。
十数年命悬一线:终于等来“11号心脏”
此后整整四年时间,王十七一边坚持在学校教书,一边在母亲的照顾下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身体,尽量不让自己感冒,避免给心脏增加负担。冬天特别难受时,只有打开窗户,呼吸到冷空气,他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每当他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时,母亲就鼓励他:“一切的保守治疗都是为了等待一颗匹配的心脏,再加把油,咱们可以的。”
然而,2012年病情还是恶化了。那天走出医院,他强撑着走到一座商场门口,一不小心跌坐在台阶上。看着大街上涌动的人潮,一向坚强的他眼泪直流。过去的一幕幕像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放映”起来。患病以前的王十七脸上常常挂着微笑,活力满满,可是现在的他整日软绵绵的像个药罐子。即便母亲夜以继日地细心呵护,咬牙陪他坚持,也没能阻挡病情的恶化,到头来一切白搭。
那天回家后,王十七一句话都没说,他开始消极懈怠,打球、运动、骑车去抚顺、熬夜、想吃啥吃啥,总之医生不让干什么,他非干。原本他以为自己的放纵会让母亲很生气,但让他意外的是,母亲不仅没有半句责备,还细心帮他整理外出需要的行李。有一天,他跟朋友聚餐回家时已经快晚上12点了。刚进门,母亲就端来了热水:“外面冷,快喝点水”。
听了母亲的话,他瞬间破防,哽咽道:“妈,你不怪我吗?”母亲叹了口气说:“人都会有绝望的时候,妈理解。”正是母亲的包容和关爱,让他释放了压力,感觉到了生命里还有光,重新和母亲开始了生命跋涉。
一点点坚持,一点点前行,转眼又是8年,依旧没有等来可供移植的心脏供体,就连主治医生都对这母子俩的毅力惊讶和动容了。
2019年初,王十七病情再度恶化,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稍有好转,他勉强回学校上了3个月课。然而到了8月,他再次晕倒。当被送到中国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后,医生直摇头:“要么在这里选择结束,把药撤了;要么联系北京阜外医院,毕竟这些年你一直在那边复查,他们对你的病情更加了解,再碰碰运气。”听到这里,王十七冲母亲摇了摇头,他被病痛折磨了十几年,实在不想再折腾了。
然而,母亲此刻态度异常强硬,坚决不同意:“不能放弃!”“算了,放弃吧。”此刻的王十七万念俱灰,只想解脱。
“这么多年咱都过来了,不差这一次,再试一次,听妈的!”看着毫无求生欲望的儿子,母亲红着眼睛不松口。也许是不忍心看着母亲如此伤心,他终于答应:“好,把手机给我。”王十七强打着精神拨通了北京阜外医院的电话。
在医院的帮助下,他很快住进了阜外医院的重症病房,每天靠着氧气和一些营养心肌的药物维持生命。
可是没过几天,医生看着病床上这个年轻人,惋惜地直摇头:“没有方案了,准备回老家吧。”其实即使医生不说,王十七也知道自己离死神不远了。器官衰竭的他,吃饭都是吃一口,吐一口黄水。
母亲情急之下拉着医生问道:“用我的心脏行吗?”“我们不能用活人心脏。”医生叹了口气。
赵淑华坚决不同意出院,就这样在重症监护室煎熬了一段时间后,医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我国最新研制出了一款磁悬浮人工心脏,也比较小巧,可以代替左心室工作,你们愿意尝试一下吗?”
“愿意,当然愿意!”还没等儿子说话,赵淑华跳起来抢先回答。
原来当时医院正在开展人工心脏临床实验,院长不忍让王十七带着遗憾离开医院,权衡再三还是提出了这个方案。正是这个方案,给王十七和母亲带来了希望。
虽然人工心脏移植从技术操作层面上已经很成熟,有85%的成功率,但王十七的病情过于严重,左心室已经很大,肌肉壁太薄,很有可能挂不住机器,另外,他的身高等各项指标都已经超出了机器极限值,手术成功的概率比预估的85%要低很多。
“你愿意尝试吗?如果愿意,那么我们也想挑战一下。”医生团队反复征求母子俩的意见。“愿意!”这次母子俩异口同声地给出了答案。
2019年9月29日,王十七被推进手术室,二姨陪着母亲全程守在外面。手术持续了8个多小时,其间由于心脏二尖瓣不闭合,需要修复套环,告知家属,所以手术室外亮起了红灯。母亲以为手术不顺利,吓得半晕过去,直到医护人员解释只是套环,她才猛地回过神来。
还好一切顺利,奇迹再次出现,王十七成了国内第11号国产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者。由于第一例植入者是出于人道主义救援,不算临床实验者,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第10位成功植入的实验者。
第二天,他睁开眼睛,有种重生的感觉。透过窗户看着湛蓝的天空,他默默地对自己说:“终于等到了被命运眷顾的这一天,还好没放弃。”
亲情在左舞台在右:每次心跳都是母爱的潮汐
从此,王十七随身携带一个五斤重的电池,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这天,母亲陪着手术后的王十七散步,在沈阳的书店偶遇开业脱口秀。原本就参加过开放麦脱口秀的他,站在门口望向里面。
“要不要试试?”看见儿子眼神里的期盼,母亲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好,那我就来一段,凑个热闹。”随后他像其他人一样大方地走上台,讲了一个关于数学题的笑话,没想到臺下的观众都被逗得捧腹大笑。见状,母亲大声夸赞道:“儿子,可以啊,不比脱口秀演员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次意外的尝试,唤醒了王十七对脱口秀的热爱。恰好那段时间他不能运动,在家休养着,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于是他开始写段子,并向一些喜剧公司投稿。
2021年4月,他在网上投的稿子被单立人喜剧公司选中,并邀请他来北京参加原创喜剧比赛。王十七特意套了件马甲上台,这样更有利于将人工心脏的电池装在口袋里。他轻松幽默地讲着关于他和学生之间的趣事,大方分享着对抗病魔的经历。他的乐观和自信,让许多家属的焦虑得到了缓解。
2022年7月,王十七又登上了《脱口秀大会第5季》的大舞台。聚光灯下,他轻松地调侃自己的人工心脏:“不要紧张,不是带货的。”原本想象中悲情、严肃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其实第一场比赛前,他准备的并非人工心脏的内容,而是学校学生和旅行中的趣事改编的搞笑段子。可就在上台前一天,他突然改了主意。他意识到,上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鼓励更多人,让他们看到希望,如果用其他内容,那么参赛的意义在哪里?
想到这里,他果断删除了原本准备好的段子,花了一天的时间重新写下了自己对抗病魔的经历,并进行了改编。解决了比赛内容的问题,还有一件事情让他头疼,那时正是炎炎夏日,如何才能将这机器完美地藏在衣服里呢?
试来试去,他发现,无论多么宽大的衣服,也能看出里面装了机器。“看到也没什么,观众们会理解的。”看到儿子正在懊恼,母亲笑着鼓励他。王十七渐渐冷静下来,正是有了这些仪器,才能重新生活,如果自己都介意它们,还怎么去跟观众分享?于是他重新整理心情,决定坦然面对这一切。
录制现场,王十七面对观众撩起外衣一角,可以看到一块黑色的电池上连接着一根电线,而电线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他的心脏。这3年来,正是靠着这颗不会跳动的“心脏”维持着他的生命。他愉悦幽默的状态仿佛一道光,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
节目播出后,王十七被更多人关注,连上微博、知乎等平台热搜。经常有人私信或留言,咨询心衰的问题。只要看到,他都耐心解答。有一次,一个女孩发来了她和男朋友的微信对话截图。王十七这才得知,原来那个男孩只有26岁,左心室肌肉肥厚,从而导致了心衰。他情绪非常消极,想要轻生。
于是王十七主动添加男孩微信,跟他聊起了自己的故事,鼓励他:“哪怕是为了家人也要积极治疗,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同时还帮男孩咨询了熟悉的医生,转发治疗方案。后来看到男孩心態有所好转,他才松了一口气。短短半年多,他已经加了几十个病友。
如今王十七恢复得越来越好,开始骑行、跑步、快走,大约两天15公里。而母亲依然像从前一样陪伴在身边。
因为连接心脏的线都挂在左手上,所以外出时,母亲始终走在他的左侧。每次出门,她就像保镖一样学着小品里的台词:“来来,劳驾让一让,这是明星,谢谢啦。”他则捂嘴偷笑。
乐观、豁达、幽默,是很多人贴给王十七的标签。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我的这份乐观是母亲给的。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天,带着我的这颗心脏,尽最大能力宣传给全国1370万心衰患者,多一个人知道国产磁悬浮人工心脏,也许就能多挽救一个生命。”
编辑/李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