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愿意“失败”的孩子

2023-06-06和康丹心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失败赞美情绪

和康丹心

“妈妈,我贴纸贴不好,你来贴好吗?” “妈妈,我画不好,你来帮我画好不好?” “这个题目好难,我不会,我不想做!” “不要!我不要玩了,再玩我就输了!”……孩子这样的话语,妈妈们是不是常常听到?

很多孩子很容易“输不起” “害怕失败”,遇到一点失败就备受打击消沉不已,或者因为害怕失败干脆逃避困难和挑战。有的孩子更受不了一点批评,光爱听表扬的话,一批评就不高兴,哭闹不止。那么,当孩子受挫,害怕失败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有位妈妈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她跟女儿玩五子棋,可是“小朋友输不起,最终不欢而散”,弄得妈妈也很是苦恼。

类似这样的经历恐怕不是个例,相信其他妈妈在家庭中也常常遇到。特别是已经接受了“父母需要多陪伴孩子”观念的家长们,我们意识到陪伴孩子游戏的重要性,不惜花费宝贵的个人时间,兴致勃勃地要跟孩子开始一场亲子游戏的愉快之旅。然而,孩子不能接受游戏中的失败,情绪很坏,不欢而散。最终,父母燃起的“多陪伴孩子”的愿望火苗也被这样的结果浇灭。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孩子一起游戏的原则。一场游戏中,孩子如果赢了,很多父母往往会非常激动地表扬和赞美孩子。孩子通过观察自己父母,从而在心里得出一种结论:“爸爸妈妈喜欢我赢。”但如果输了,父母又会换上一副失望的表情,有的甚至会批评几句。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种失败就像一种双重否定——不仅输了,而且爸妈会不认可我。他们会感到很丢脸、觉得自己很笨,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当我们在观念上有一个转变和正确的认识之后,亲子游戏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孩子不愿意面对失败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人保护自己的本能在起作用。因此,当孩子心里不愿意接受失败的时候,往往会大哭大闹,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自我意识的萌芽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合理的胜负欲是正常、健康的。孩子一般在2岁左右,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随着他们的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也开始了解周围环境的运作规则,这个时候孩子才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2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对一个刚开始了解自己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同时他们也希望获得他人的评价。基于这些评价,孩子们逐渐形成对自我的评价。

随之而来的是情绪问题。孩子除了最基本的喜怒哀乐,还开始出现尴尬、嫉妒、内疚、骄傲、羞耻等多种情绪。孩子的“输不起” “一定要第一名”這些表现,往往也发生在这个阶段。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孩子长大的必经之路。孩子会逐渐地发现,世上并不是只有我自己,还需要和别人合作、沟通,有时候还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法来配合他人。

调整态度,学会放手

如果孩子每次都“不能输”,作为家长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对输赢时,是否给出了不恰当的暗示。当孩子大哭着不愿意承认输的时候,父母的负面回应中常见的有两种:“没输没输,我们宝宝最棒了。” “哎,可惜了,就差一点就赢啦。”

这两种回应,前者太过夸大其词,后者映射出父母的负面情绪。当家长忽视客观事实,对孩子的表现过分夸大或消极对待时,很难令孩子建立起系统的自我认识,也不易使他们辨别他人的客观评价,从而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产生偏差。于是,有的孩子会出现自卑、胆怯等“回避”表现,还有一些孩子会变得争强好胜,需要别人的肯定、赞美,才能获得自我价值。所以家长如何看待输赢,才是影响孩子面对输赢时心态的深层原因。

有的家长面对号啕大哭、不肯服输的孩子,会一再退让,假装自己输给他,或是替孩子找出一个失败的理由进行安抚,这样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具有消极作用的。

英国心理治疗师尼克·卢克斯摩尔说:“无休止地从失败的经历中保护孩子们,对他们是有害无益的。当失败再次发生时,孩子们就会觉得很羞耻,难以理解,甚至难以接受。”在孩子“赢”的时候,不用表现得过于激动;在孩子“输”的时候,也无需过分关注。避免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故意假“输”。经常“赢”得太容易,下次“输”的时候,必然会受不了。毕竟孩子终将长大,踏入社会。父母需要让孩子尽早明白:别人不会时刻让着你,哄着你。

孩子摔倒了,试着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多让孩子做“协作性”游戏;家里的家务也应该让他们一同承担。在生活中,父母不需要刻意回避竞争,也无需刻意制造“竞争”。虽然比较与竞争是人类的天性,但有的家长却滥用竞争机制,常将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让孩子们比赛,看谁吃饭快,看谁得第一。使用这种方法去激励孩子,会养成孩子的一种功利心理:“我并不想做这件事,而是希望获取别人的赞美”。这样久而久之,如果大人没有在旁督促,孩子就容易失去动力,不愿努力。

与孩子共情

当孩子沉浸在失败的情绪中时,父母不要简单粗暴地使用“标准教子语言”进行说教。

曾奇峰老师曾给这样的话语起过一个名字,叫作“正确的废话”。父母说这样的话的特点是:第一,绝对没错;第二,说的人越说越高兴,听的人越听越难受。所以说教得越多,效果就越差,甚至效果相反。

首先,父母要肯定孩子们的努力,让孩子了解到与结果相比,努力付出的过程同样是值得肯定的。面对失败,父母也不要急于打击孩子,要先帮助他们摆正心态。家长可以蹲下来,与孩子的视线在同一高度,这样不易给孩子造成压迫感,同时看着他们的眼睛,可以向孩子传递一种信号:我在认真听你说话。

假如输了比赛,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因为输了,没有拿到第一,所以很难过,对吗?”家长需要做到与孩子共情,得到父母善意对待的孩子是会敞开心扉的。作为家长,此刻可以肯定孩子在比赛过程中的努力之处。给出的评价要实际、具体,不要空泛使用“你真棒”之类的赞美。并向孩子分享一些自己的失败经历。通过这种方式,先去疏导孩子的情绪问题。

引导孩子建立体育精神

以下棋为例,赢了的家长可以效仿围棋选手,起身鞠躬,和孩子握手:“谢谢你和我一起下棋。”孩子会模仿父母面对输赢的态度。父母给孩子做出表率,使用礼貌、友好的姿态,用行为告诉孩子:比赛、游戏的乐趣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从而引导孩子建立体育精神,尊重对手,摆正心态。

猜你喜欢

失败赞美情绪
远离否定式赞美
赞美骨髓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一份写满“失败”的治愈系简历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蛋解创业:熬一碗“失败”的鸡汤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