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灯笼》

2023-06-06何伟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红眼病外甥牛粪

何伟

【本期推荐】

《打灯笼》

·一份温暖的新年礼物

·送给所有大朋友的“时光飞船”

·让孩子了解传统、爱上传统,增加归属感和幸福感

年关将至,壬寅虎年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悄悄地溜走;冬去春来,癸卯兔年踏着春的气息迎面而来。辞旧迎新,既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将来的期盼。春节对于中华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回忆,象征着传承,象征着团圆,象征着万家幸福。让我们一起打开绘本《打灯笼》,让孩子走进父母的童年,唤起记忆里的年味。

舅舅的创意灯笼

在中国的北方,过了正月初一,十里八村便开始走亲拜年,初三则是舅舅们登场的大戏——给外甥、外甥女送灯笼。小招娣一直盼着,直到初五才盼来了舅舅和一对别致的灯笼。提着灯笼,小招娣走进了夜色中的小巷,远远近近、起起伏伏的灯笼召唤着她赶紧与小伙伴们相聚。

大家聚到一起的第一件事便是欣赏灯笼,有牛粪灯笼、莲花灯笼、西瓜灯笼,还有火罐灯笼……每一盏灯笼都是那么惹眼,孩子们高兴地把灯笼挑得老高。一阵风来,孩子们赶紧护住灯笼,生怕蜡烛被吹灭了。如果真的吹灭了怎么办呢?小招娣有办法!她取出小蜡烛,从伙伴那里借火,灯笼就又亮起来了。灯笼里的蜡烛燃烧殆尽,孩子们也在妈妈急切召回的声音中尽兴而归。

外甥们的灯笼会

开心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年的尾声。太阳刚落山,小招娣就迫不及待地点亮灯笼出了门,这可是最后一晚上打灯笼了,最后一晚是灯笼相会,也是灯笼告别。孩子们聚成一个圈,唱起了童谣,“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尽管不舍,小招娣也得赶紧和伙伴们一起碰灯笼,因为按照规矩,如果谁的灯笼没有在蜡烛燃尽前熄灭,他的舅舅就会得红眼病。外甥和外甥女们可不希望为自己做灯笼的舅舅得红眼病呀。

来年也是热闹年

元宵节的晚上,躺在炕上的小招娣渐渐不开心了,为什么不能一直过年呢?她想起了自己的牛粪灯笼,也想起了去年的正月十五。哦,去年好像也这么难过呢,可今年不还是又过年了吗?小招娣似乎是想明白了,明年照样会过年,那就在美梦中期待吧。

人间至味是清欢

童年记忆里的春节之所以那么美好,是因为只有春节才能有那么多好玩的,只有春节才能吃到各地的美食,舟山的带鱼、广东的火腿、新疆的葡萄干、上海的大白兔,这叫人怎能不期盼春节?走亲访友,开心玩闹,红包不是微信红包“叮”得一声的提示,而是拿在手里实实在在的快乐。幸福,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为孩子读一读这本绘本吧,最好是能一起做个灯笼,灯笼在我们小时候虽然常见,但对于现在的孩子來说却是新奇的玩具,他们如果见着了手工灯笼,一定会无比开心。点亮灯笼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坐上时空机器,开启神奇的穿越之旅,让自己再当一回期盼春节的孩童。

【绘本作者简介】

王亚鸽:中国古典文学博士。性嗜诗书,偶弄琴瑟。长于乡下,寄迹都市。教书为生,云游方内。年近不惑,只身漂泊。乡关何处,道远日暮。对酒当歌,聊以忘忧。

朱成梁:1948年生于上海,自幼喜爱美术,少年时代在苏州度过。1973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76年进入江苏美术出版社从事书籍装帧工作,曾担任副总编、编审。编辑的“老房子”系列图书,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猜你喜欢

红眼病外甥牛粪
对视能传染“红眼病”吗
兔乖乖没得红眼病
石牛粪金
丢失的牛粪
屎壳郎大战牛粪
野保糗事之捡牛粪
看一眼就会得红眼病吗
磕头
喝菊花茶预防红眼病
六岁外甥难倒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