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实践

2023-06-06张杰奎

互联网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文物

摘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机构特别是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开展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实践。本文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和文物数字化展示的概况,通过讲解导览APP、H5专题页和小程序三种形式,分别举例说明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情况,阐述了其优势和不足,并以“解谜大唐遗宝”小程序为例,通过项目的背景、内容和亮点,介绍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文物数字化展示的实践。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文物;数字化展示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1]。自2013年12月我国4G网络正式大规模铺开以来,移动互联网应用也开始全面发展。特别是由于4G网络的网速大大提高,促进了实时性要求较高、流量较大、需求较大类型的移动应用快速发展[2]。随着2019年5G的商用,这种趋势更为明显。2023年2月底,国内知名的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了《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突破12亿大关[3]。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机构特别是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开展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实践。

1. 移动互联网与文物数字化展示概述

1.1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就是把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用户借助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内的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访问互联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升级,用户逐渐適应了从移动端连接网络。移动互联网的构成可归纳为移动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四大部分。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各个领域,移动互联网终端不断升级,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微信、支付宝、外卖等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丰富多彩、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数字时代的社会生活。

1.2 文物数字化展示

数字化是把复杂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和数据并以之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将其转变为一系列的二进制代码后在计算机中进行统一处理的过程。文物的数字化则是对文物本身所蕴含的复杂信息的数字化转换,其成果形式一般包括图片、三维模型等。文物数字化展示以文物的数字图像(图片、三维模型等)为核心,把文物的数字化成果与显示屏等硬件设备相结合,对文物进行可视化呈现。近年来,数字化采集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文物的数字化成果精度也逐渐提高,高清或超高清的图片以及高精度的三维模型等文物数字化成果为文物数字化展示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2.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

顾名思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即利用移动互联网,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对文物的数字图像进行可视化呈现。

2.1 展示形式

2.1.1 讲解导览APP

讲解导览APP,即博物馆语音导览系统软件,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展示文物数字图像信息、为观众提供语音讲解服务的应用软件。目前,为了顺应为观众服务的要求,很多博物馆都开发了讲解导览APP。例如,首都博物馆的同名APP撷取了该馆24件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通过语音、文字、高清图片和三维展示等多个角度诠释了这些文物珍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并精选26册精美图册图录进行展示。再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APP除了推送展览信息、提供导览讲解服务外,特设“藏品”板块,按照考古发掘品、传世品、货币、文献拓片、革命文物、国史文物、艺术品等七个类别对其馆藏精品的高清图片进行了展示。

2.1.2 H5专题页

H5即HTML5,是构建和呈现互联网内容的核心语言HTML的最新修订版本,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H5的设计目的是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支持多媒体,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强化了Web网页的表现性能,二是追加了本地数据库等Web应用的功能。H5专题页就是利用H5制作出来的网页,在微信平台上发展尤其迅速,并借由微信这一移动社交平台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博物馆也纷纷借助微信平台开发推出H5专题页。2016年7月6日,故宫博物院与腾讯NEXT IDEA合作的H5页面正式亮相。点击进入该H5页面,镜头快速穿过太和殿停在了营建紫禁城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画像面前。朱棣从画像中一跃而下,伴随音乐唱起了RAP,甚至还在大殿面前玩起了小视频自拍,并发送了朋友圈获得皇后、太子、于谦等一群人的集体点赞。2021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建成开放30周年之际制作上线了“馆藏精品”文物手机版微信H5,包含该馆的基本陈列和常设专题展览的藏品数字化展示。观众只需打开陕西历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展览介绍”中的“馆藏精品”,该馆的众多精品文物就会展示在观众面前。

2.1.3 小程序

小程序是一种不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随着APP市场的饱和,新的APP越来越难在市场生存,且APP的开发和推广成本较高。因此,小程序逐渐受到青睐。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正式面向C端用户开放,至2018年1月,微信小程序的日活跃用户大幅增长到2.8亿。2017年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对包括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在内的九家博物馆推选的27件国宝文物进行深入解读。基于该节目开发的“国宝微展示”小程序对27件国宝进行了交互欣赏[4]。进入该小程序后,观众可以自由缩放、平移国宝文物的三维模型,在画面下方的时间轴上还显示了每件国宝的年代。

2020年7月,故宫博物院在成立95周年、紫禁城建成600年之际发布了“数字故宫”小程序,2021年12月21日,该小程序的2.0版本正式上线。此版小程序通过“故宫名画记”“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等板块,多维度地展示了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观众可以进入该小程序第一时间掌握全部故宫资讯,海量的故宫数字资源可以一键搜索、一站抵达,无须在多个数字平台跳转。

2.2 优势和不足

2.2.1 优势

移动互联网是在传统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二者具有很多共性,但由于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与PC端展示的方式不同,它又具有一些传统互联网所没有的新特性。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开放、共享的优势特点。与实体展览中对文物的展陈方式相比,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展示具有兼顾藏品保护和利用、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增加展品数量和种类的优势[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除了具备以上优势外,还具有可随身携带随时使用以及交互体验良好两大优势。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具有可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的特点。用户可以随身携带移动终端并随时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除了睡眠时间以外,移动终端一般都以远高于PC的使用时间陪伴在用户身边。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具有PC互联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较于PC端的文物数字化展示,移动终端最大的优势在于交互体验。在移动终端展示文物数字图像时,观众可以直接用手指在屏幕上对文物的数字图像进行缩放、旋转等,并且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等对文物做全面解析,从触觉、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给观众带来比PC端更好的交互体验。

2.2.2 不足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最大的不足在于受到网络和终端能力的限制。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网络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匹配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6]。有些用户的手机网速可能并不支持打开文物的高清图片、三维模型等,或者加载速度很慢,等待时间太长,导致用户失去了观看文物展示的耐心。具体到展示的不同类型而言,讲解导览APP需要下载安装,对于一些不太愿意占用手机内存的观众而言,很可能就无法获取APP里的内容,推广效率大大降低;H5专题页的局限是信息容量有限,且不支持建立用户信息库,无法获得观看文物数字化展示内容的人员信息;小程序的不足之处则在于平台扩展性较差,原因是小程序对微信平台的依赖度太高,仅对微信系统内的传播有较好支持。

3. 解谜大唐遗宝小程序概况

3.1 项目背景

《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以下简称“大唐遗宝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常设专题展览之一。1970年10月发掘的西安市何家村唐代窖藏,以出土文物数量众多、种类繁复、工艺精美、保存完好著称于世,也是20世纪隋唐考古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大唐遗宝展于2010年开幕,集中展示了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精美文物。

2022年5月,大唐遗宝展提升改造顺利完成。新展览萃选300余件精品文物,尽显大唐遗宝风采,同时也激发起公众对何家村窖藏所蕴含的众多谜团的好奇心。

3.2 项目内容

2023年1月19日,在春节来临之际,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推出“解谜大唐遗宝”数字展览,通过数字化手段,以小程序的形式,为广大文物爱好者奉献了一段旨在探索何家村窖藏之谜的神奇旅程。截至春节收假,“解谜大唐遗宝”小程序上线仅一周时间,访问量就超过了2000次。该小程序不但展示了大唐遗宝展中的文物图片、三维模型等信息,还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在线解谜互动。

“解谜大唐遗宝”小程序的展示内容共有“遗宝再现”“典章器用”“玉带环腰”“美食美器”“怡情雅趣”“玉容霓裳”“丝路无语”“大国工匠”“谁的遗宝”“开放的何家村窖藏”等10个单元。该小程序通过视频讲解、动画演示、三维展示等多种方式,还原了何家村窖藏的发现过程和考古成果,展示了何家村窖藏中直观反映唐代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交流互鉴的文物,解读了唐代的舆服制度、社会生活、对外交往、工艺技法等,让观众能够从多个层面了解唐代贵族的精致奢华生活和唐代开放多元的社会风尚,以及唐人兼收并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大国工匠精神。该小程序启发观众根据线索形成关于遗宝主人的思考结论,并为观众提供遗宝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创作,增强了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使得人人成为遗宝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3.3 项目亮点

本项目具有创新文物展示利用方式、打破传统实体展览局限、鼓励公众参与探索交互等三大亮点。

亮点一:创新文物展示利用方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文物博物馆单位要盘活用好国有文物资源”,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7]。近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持续加大文物信息共享力度,不断创新文物数字化展示方式。“解谜大唐遗宝”小程序以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的数字资源为基础,基于移动互联网、依托微信平台,以小程序的形式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

亮点二:打破传统实体展览局限。提升改造后的大唐遗宝展从典章制度、饮食文化、妆容服饰、休闲娱乐、交流互鉴、工艺技术等六个方面来展示大唐文明。但是,受限于展示空间和展示形式,传统实体展览对于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如何摆放在“两瓮一罐”中的展示难以做到直观、明了。“解谜大唐遗宝”小程序中的“遗宝再现”单元设置了“遗宝归位”交互体验,观众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大唐遗宝“大盒套小盒”的组合盛放方式。

亮点三:鼓励公众参与探索交互。“解谜大唐遗宝”小程序在解谜过程中启发观众探索式的自主学习,观众根据小程序中提供的文献资料、文物信息等线索,探寻关于何家村遗宝主人的各种猜想,在了解各方专家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考结论,实现了从被动灌输式学习向主动参与型学习的转变。另外,观众还可以通过该小程序提取何家村窖藏文物的器物纹样,建立观众自己的遗宝数字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宣传海报,交互性和体验感进一步增强。

结语

移动互联网为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文博单位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创新文物展示利用方式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空间。文博机构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加大文物数字化展示力度,加强数字展示内容生产,让全民共享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成果。

参考文献:

[1]项婧怡.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红空间”的产生与空间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21.

[2]陆峰.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话[J].互联网经济,2016,(8):86-93.

[3]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以12亿用户为基础的“移动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EB/OL].(2023-2-21).http://www.ce.cn/cysc/tech/gd2012/202302/21/t20230221_38404931.shtml.

[4]趙子惠.“国宝微展示”小程序文物数字化情境表现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21):39-41.

[5]张杰奎.数字展示技术与博物馆虚拟展览刍议——以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为例[J].科技视界,2021,(27):181-182.

[6]周菡.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如何建设[J].通信企业管理,2011,(10):66-68.

[7]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8-10-09(1).

作者简介:张杰奎,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博物馆信息化。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微美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