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3-06-06李牧聪
李牧聪
【摘 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肩负的重大使命,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的主要措施。基于此,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讨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径,为一线音乐教师提供参考和意见,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推动学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心理健康;中小学教育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是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是中小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全员全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主要措施之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从深化发展阶段至全面融合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被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中心工作。而学科课程中除了主要的学科教育资源,还隐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音乐这一门特殊艺术形式的学科更是如此。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过去我国的中小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追求升学率,在学科教学中普遍照本宣科,采用“题海战术”等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培养千篇一律的“小镇做题家”,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换言之,学生的综合能力被忽视,后进生被忽视,教学以课本知识为本位,这种片面的人才观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言自明,这与我国当下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不符的。再者,众多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期望、“小皇子”般的过度宠爱、过度要求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学生的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疏导,久而久之引发学生的心理疾病,如焦躁、抑郁等。尤其是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各中小学校及一线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对个体的影响是多维的,包括个体的情绪状态、行为方式等,因而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作为音乐术类课程引入中小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已经证明,其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載体。
(一)有利于活跃音乐课堂,增强参与积极性
音乐学科有一个不同于其他的课标学科的优势,即音乐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暂时忘却学业的烦恼。同时,音乐辅助课堂营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沃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若教师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突破口,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音乐体验活动的积极性,人人都能成为小小音乐家。
(二)有利于舒缓紧张情绪,提升学习幸福感
音乐可以引起个体情感发展已是公认的事实,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音乐教育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音乐的美,进而感受世界的美。因此,音乐课堂通过旋律、节奏两大要素激发个体的情感,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其中可以尽情释放紧张的情绪,消解复杂的心理负担。
(三)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音乐是富含着多样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也为个体之间的交流对话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载体,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多样、正确地向外界表达自身情感和个体意志,且能够避免自卑、自傲等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此外,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包括合唱、合奏等需要人际合作沟通的多样化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校园集体活动中获取经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音乐教学融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丰富音乐体验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育界老生常谈的道理。如果学生对课堂活动不感兴趣,那么教学难以实现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换言之,“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教师如何设计一堂课,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才能使音乐学习中单调乏味、反反复复的声乐练习变得更加活泼生动、妙趣横生?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如笔者在执教音乐节奏的教学内容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乡间小路的雨天情境,将全音符比作牛蛙在歌唱,将二分音符比作小鸟在歌唱,将四分音符比作雨水在敲打瓦片。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用双手轻轻地拍打出相应的节奏。学生首先分小组依次进行展演,再让所有小组同时进行展演,合作展现出乡间小路的雨天情境。这样一场经过教师巧妙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度,更是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下知道了节奏的不同、感受到了节奏巧妙配合之后的非同凡响,为后续的多声部合唱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智能教育应用引入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直观的音乐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求知。除了设计音乐游戏、角色扮演、生生互动等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师还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需求。除了课堂,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下组织丰富的音乐活动,将音乐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途径感受音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二)深度挖掘音乐资源,引导学生自我调节
音乐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其魅力更多是在于“润物细无声”。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着手,挖掘音乐中丰富的心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心育,诸如情绪化、人际关系紧张、抗挫折能力薄弱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失衡问题,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当更加重视立足课标、深度挖掘音乐教材内容中的有利元素,以支持性的音乐为主,并有意识地将其融入音乐教学活动,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抓住合适的时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品质。此外,音乐文化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红星闪闪》一曲就勾勒了一个爱国爱党、机智勇敢的英雄少年的形象,笔者在执教时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抓住有利的时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此达到有效的德育效果。类似这样充满正面教育意义的音乐素材有很多,学生除了伴随着激情飞扬的音乐从资料中了解抗战时期英雄革命任务的伟大事迹,更是在真实的史料故事中体会自豪感和民族感,小小的爱国情怀的种子就这样在学生的心田上悄悄地发芽。
(三)關注音乐学习表现,满足学生的基本情感需求
在进行音乐教学尤其是声乐内容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予以重视的一个环节。例如,在学生学习独唱或集体合唱时,常常会发生两种过于极端的状况,一种是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会与其他同学进行声音强度的比较,有的学生声音特别洪亮,就会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部分同学之间开始比拼谁的声音更大。另一种则是不敢唱,这类学生听到其他的同学唱得响亮就更不敢发声,表现得沉默、胆怯和抗拒。这两种在歌唱活动中常见的学生外在行为,体现了学生完全相反的两种心理活动。对于此类情况,教师应当引起重视,并积极干预和引导,对喜欢“比声大”的学生,适当地肯定其积极性,并耐心地引导和帮助这些学生学会如何欣赏音乐,除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学会分辨音色的美、旋律是否动听,并将音乐与其声嘶力竭的喊叫区别开来以外,更需要多带领他们欣赏一些悠扬、舒缓的音乐,并创设相对应的情境,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包含的情感;而对那些胆怯的学生,教师则需要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歌唱示范、树立榜样、适度奖励等方式,尽可能地消除这些学生的焦虑感和恐惧感,鼓励并肯定他们参与的行为,培养其勇敢、自信的品质。研究已经表明,个体的基本情感需求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础。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体与生俱来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需要,个体首先得到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才能激发出其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教育工作应当既足够了解学生,不仅要满足学生基本的需要,也要能够满足学生高层次的需要。
(四)多元评价音乐能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如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创造性等。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心理潜能的开发。在笔者的执教生涯中,常常会发现每个班级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音乐课上总是沉默不语,不愿或不敢向教师和同学展现自己,深入了解后发现,这类学生其实大多是由于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从而导致此类消极参与的课堂行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是否能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程度的主观判断,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比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更易获得成功。具体到音乐学科上,一个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学生,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更愿意在音乐课上展现自己的演唱能力;而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常常被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认为自己学不好音乐知识、没有音乐天赋而自卑。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更在其身心发展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增加个体成功的经验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因此,为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教师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勇敢展现自我,并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期望,使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慢慢地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结束语
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在减轻负面情绪和压力、提升主动性和幸福感等方面起到极其显著的作用。教育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成长成才的基础,也是一项具有挑战的系统工程,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达成一致的目的,合理建设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4(3):20-23.
[2]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