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意象 塑造形象(创作谈)

2023-06-06赵淑萍

金山 2023年5期
关键词:汤圆樟树原型

赵淑萍

在这组微型小说中,我塑造了三位女性。这三位女性,地位、个性、人生之路大不相同。一位是热爱事业,有高度责任感,经历过运动和风雨的女校长;一位是独立、自强,对摄影艺术非常执着的女记者;还有一位是命运不济,高考落榜,爱情受挫,在外漂泊、打工的乡村女性。

少年时候,我特别喜欢茨威格的小说。我很崇拜他,一位男性作家,居然对女性的心理洞察得如此透彻,描写如此细腻,他真是“灵魂的猎者”。而作为女性写作者,我没有奢望,如果自己能写活几个女性的形象就很满足了。回顾我的微型小说创作,我写过古代女性系列,像蔡文姬、班超、薛涛、李季兰、桃叶、上官婉儿、柳如是、顾眉等。可能是我自己喜歡古典文学,对一些才女的生平感兴趣,然后在尊重史实的原则上加入合理的虚构。这类小说比较讨巧,读者较能接受是因为通过小说还可以了解一些文史知识。但是,写当下的女性,写现实生活中的女性,难度就要大得多。

我任职的学校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我经常带学生采访本市的一些名人,涉及各个领域。我也写过不少人物专题,像支教奶奶、大国工匠、慈善达人等。后来,我运用这些素材创作了几篇微型小说,发给我的一位作家朋友看,他来了一句“你写的是好人好事呀”。我想,他是委婉地提出了批评。我不明白,这些人都有原型,我写的时候自己都感动了,怎么就感动不了他人。究其原因,就是太拘泥于原型,缺乏想象和艺术的塑造,也就是缺乏了文学性。

《妈妈的汤圆》其实修改过三稿,开始以女儿的视角写母亲。有朋友提出,其实用不用女儿的视角都无所谓,无非是写这个校长的先进事迹。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意象“汤圆”来写母女关系。母亲为事业舍弃小家,内心对家人满怀愧疚。她把对家人的爱和愧疚都包入了那软、糯、香的汤圆中。汤圆是家常点心,是最负盛名的宁波美食,寓意团圆、甜蜜。“汤圆”的加入使得小说比原来要滋润一些,超越了“好人好事”,达到人性的层面。当然,如何艺术地写生活中积极的有教化意义的人和事,需要不断地探索。

《做规矩》中的女主人公很有个性。报社照顾她体弱,将她分到总编办,想让她轻松一点,而她心心念念的是当一名摄影记者。最终,她通过勤奋学习成了知名摄影家,并且真被报社当半个摄影记者用了。她的自强和对艺术的执着,最后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理解。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我的好友,地方报纸曾刊登过我对她的人物专访。后来,我从她的同事口中听说了“吵架”这个细节,很感动。我还嗔怪她没把这个细节告诉我。其实,她是顾及丈夫的感受。但既然是创作小小说,就不用有什么顾忌,这个细节正好有了“归宿”。夫妻吵架常有,像女主人公这样“以死捍卫”自己钟情的艺术却鲜见。

我最疼惜的是《遥远的香樟树》中的女主人公。以前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仅仅一分之差,人的命运就有天壤之别。对考上大学的男友,她选择了放手,但是,放手却不意味着放下。男主人公后来因其人生一路上扬真正放下了这段感情,而女主人公却在内心守护着,即使外出打工,结婚生子,她都默默地关注他。见证初恋的香樟树倒了,但她心中的树没有倒。多年后,她也活出自己的精彩,她的儿子读研究生了,会有崭新的人生之路。在数十年后与男主人公的相逢中,她保持了自己的尊严,真正呵护了那段纯洁的爱情。

微型小说写人物,不可能像长篇那样从容、周全,要写活人物,只能选取独特而最具代表性的细节。同时,借助一定的意象,赋予一定的象征寓意。“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汤圆、相机、香樟树,都是主人公安放心灵的物件,我在素材的运用和意象的设置中用了心思,虽然这组作品还不那么圆熟。

猜你喜欢

汤圆樟树原型
Listen and Number 等
香樟树,樟树香
汤圆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樟树木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