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很聪明,就是不努力”

2023-06-06遇见小媛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3期
关键词:成长型侄子天赋

遇见小媛

开学之际,儿子兴奋得像脱了缰绳的野马,想要逃离我这个老母亲的管束。但作为妈妈,我却因孩子返校变得十分焦虑。儿子今年面临小升初,寒假期间我一直是“陪伴式辅导”。

可看到他做题时居高不下的错误率,我还是会忍不住发火,朝他大吼:“你能不能用点心啊?成绩不行,升学怎么进重点中学?”他总是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好像这事与他无关,甚至漫不经心地说“没必要”。

这样的场景,总是在长假过后上演,这次开学也不例外。我要老公管管儿子,他反而告诉我说:“孩子还小,得慢慢来。”是啊,儿子才12岁,可这个年龄段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怎么可以由着他的性子来呢?在我的观念中,儿子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不够努力。

可他好像陷入了“嘴上说着这题简单,但一做就不会”的尴尬局面。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直到看到教育专家钱志亮教授的一个观点,他说:“孩子会因被夸‘聪明产生的优越感而沾沾自喜,但不会因‘不努力'感到羞愧。”

我才明白,孩子不愿努力的消极情绪,是在父母强化“天赋”的鼓励下产生的。而“你很聪明,就是不努力”这句话,正在让孩子陷入“自我妨碍”的绝境。

被误解的“聪明论”,会让孩子越努力越被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标签效应”。讲的是当一个人被贴上某个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标签形象一致。

而对于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被外界贴上“聪明但不努力”的标签时,他们会误以为:聪明大于努力,要是努力了还学不好,那“聪明”的标签就会被“笨”取代。

有很多孩子,他们风轻云淡地说着过往,却在身上留下了自卑的烙印。有孩子会为了可笑的骄傲,故意偷懒,掩饰“努力却依然不能取得好成绩”的真相。

也有孩子沉浸在“我很聪明”的错误认知中,不敢迈出挑战新事物的第一步。就像有人说的:“一种思想如果进入心中,就会盘踞成长。”父母越是鼓吹“聪明论”,孩子在被要求努力时会越不主动。

让孩子懂得努力的必要性,远比让他们接受“标签式”夸奖更重要。拉开孩子差距的,到底是什么?为了找到答案,著名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做了一场实验。她让一群孩子进行智力拼图,难度逐渐递增。

随着实验的推进,最初看不出差异的孩子逐渐形成两种类型。第一类孩子,在拼图失败后,会责怪自己,并且用“记性不好” “越来越迷惑”作为理由,选择放弃。

第二类孩子,则与之相反。他们会在挑战失败后,坦然面对,并且用“喜欢接受挑战” “可以再成功一次”,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之后的40年中,她一直在追踪这些孩子的成就,研究思维模式与成败之间的关系。

最终得到结论:那些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越挫越勇,更容易成功;而陷入“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会拿“能力不足”或“运气不好”当借口,趋于平庸。

那些思维固化的孩子,会用借口逃避失败;而思维发散的孩子,会思考如何获得成功。孩子的未来,与他们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

培养成长型思维才是鼓励和引导孩子的正确方式。成长型思维,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在一个题为“The Power of Yet”的TED演讲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演讲中提到,专注过程而不是结果,会让孩子知道:学习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而当前的挫折和失败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

这也印证了成长性思维的“Yet”对孩子能起到促进作用的事实。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呢?三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用“积极对话”代替“贴标签”

“你很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

“平时测试都挺好,一到考试就掉链子……”

这样的“刻意引导”,经常出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场景中。

最后换来的,却不是孩子认真学习了,反而是他们认为自己不努力也能变优秀。而孩子的自我认知,大多以父母的评价作为参考。当父母给他们贴上“聪明”的标签时,孩子也会逐渐停止对未知的探索。

那么,如何在孩子犯错时进行正确地沟通呢?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给父母指明了方向:用具有积极能量的赞美与孩子对话,会让他们获得社会支持,更加自信,从而努力达成期待。因此,比起给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告诉孩子“只要努力你也能行”,更能让他们取得进步。

用“暂时不行”代替“就是不行”

在网上看到芝加哥一所高中的毕业考核,很有意思。那里的学生在毕业时,如果有成绩没达到标准,就会显示“暂未通过”,而不是“不及格”。

这么做的绝妙之处在于:学生不会用全盘否定的方式面對失败,而会继续努力争取下次通过。同样的道理,父母在孩子考砸后,告诉他们“困难只是暂时的”,远比指责孩子“不用功”更能产生积极影响。

用“夸奖付出”代替“强调天赋”

上周去表姐家做客,她给我讲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她说,以前侄子上小学时,学好加减乘除都费力。如今上了初中,成绩是直线上升,学习都很少让她操心。

我向她讨教经验,这是怎么做到的。表姐满脸笑容地说:“转变一下鼓励方式就行了。”原来,之前侄子表现不佳,她都是鼓励侄子说“你是天赋型选手”;后来学习了育儿知识,才开始把这种夸奖放到努力过程上。

她现在会夸侄子“你今天又掌握了一个公式”“你这次考试又进步了一名”,而侄子也会在得到正面反馈后,更加享受努力的过程。可见,夸孩子聪明,并不能激励孩子上进。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注重夸奖孩子努力的过程,如此才能让他们用成长性思维面对失败。

诚然,天赋固然重要,但如果父母借此去鼓励孩子,只会让孩子忽略努力在成长中的分量。为人父母,最大的期待就是子女将来能成才。但方式不对,好意也会成为约束。只有懂得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他们把眼光聚焦在努力上面,“聪明”和“天赋”才是锦上添花。

与所有父母共勉!

猜你喜欢

成长型侄子天赋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在创造中生长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成长型课程体系初探
用努力换天赋
怎么不早点儿问
门口
认字
从金河水务看成长型企业内部管理
创新成长型评价与中职应用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