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型家长,为孩子心理减压
2023-06-06沈克祥
沈克祥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背景之下,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指向未来的。
家长就要为一个孩子的成长,为培养一个高质量的生命负责,所以我们的建议就是,要做智慧型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助力的。
我们希望能够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之下,开创美好的未来。
举个例子来说,“人”字一字两笔,我的理解它是一个支撑架构。一笔写身体,一笔写心理;一笔写物质,一笔写精神。
所以只有这两笔在一个孩子身上真正写好,他才会是一个完整的人,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关注,但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有缺失。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业方面有重视,对孩子精神方面的关注有一定的滞后。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之中,父母的观念和态度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希望能够在父母的帮助之下,把孩子的这两笔都写好。
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根据这么多年的实践工作,包括在我们给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有几点感触。我想分享的第一点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拥有善心和良知,拥有人的情怀。
我们都希望让孩子先做一个健康的孩子,再做一个聪明的学生。
一个健康的孩子,他的情绪稳定,思维也很敏捷,内心是一种安稳的状态。
这样的孩子坐在教室里,一定能够把老师所讲的听进去,入脑入心。
但是反过来,即使一个孩子很聪明,如果他的心理不够健康的话,那么他的整个情绪是非常波动的。他坐在教室里,内心是非常不安稳的状态。
孩子对于整个外部世界都是屏蔽的。
再好的老师,讲得再精彩,孩子都不能入耳,也就不能入脑,更不能入心。
所以我们特别强调让孩子先做一个健康的孩子,再做一个聪明的学生,这两者不可倒置。
家庭教育之中,先立德,再拥才。德才不能兼备,德必为先。
这跟我们国家强调“立德树人”是非常一致的。
品德是所有一切的引导者,品德好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一定是一个有幸福感、有自尊感,也会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人,也希望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过程之中跟孩子一起前行。
孩子心理问题的识别与理解
早在1948年,当时对健康的界定就是一句话,“健康就是躯体免于疾病”。
所以当时的“健康”指的就是身体好,这样的说法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对健康重新做了一个界定,它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身体好、心理好、社会适应好和道德好。
这四个方面是对健康的一个完整定义,各位家长也应该从这四个角度,来重点关注我们孩子的身心健康。
特别是社会适应好。如果有孩子在学制转换的期间,比如说幼儿园升一年级,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这实际上对一个孩子的心理挑战和冲击是很大的,也是很容易诱导心理健康问题的。
在这样的适应阶段,我们作为家长,应多注意跟孩子的沟通。
家长要帮孩子更好地适应过渡阶段,那么,要如何去判断一个孩子是不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呢?
给大家两个基本的标准。
假如我们发现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出现了明显下降,同时我们还关注到他的人际关系开始有了明显回避,比如说宅在家里不出门、不与人交往甚至不愿意去学校,当这两个问题在一个学生身上表现得很明显的时候,那么他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可能就比较严重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学生的社会功能被破坏地越严重,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越明显。
这样的孩子,他会有明显的痛苦感,这个时候就是给予帮助的最佳时机,所以希望父母能够及时关注和重视孩子这方面的问题。
另外一点,如果孩子自己没有感觉到很明显的痛苦感,但是他让身边的人有明显的压力和痛苦感,也就是这个人造成周围人明显痛苦感而不自知的情况,同样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
家长们也不用特别担心,认为孩子有了心理问题多么可怕。我们的任务是面对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我们曾经对安徽省1200名小学生做过一个调研,通过调研数据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有4.5%。那也就是说,在我们小学生这个群体里,100个学生中可能有4-5个严重心理问题倾向。我们会发现青少年现在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地在低龄化,这是一个现实的特点。在对初中1350位学生做的调研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差不多占到9%,明显看到,在我们的学业压力增加的时候,有心理问题倾向的人数明显增加。对高中1500名学生的调研数据中,有中度到重度心理症状的同学差不多占比也是8%左右。
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客观地看到,在青少年群体中,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需要帮助,需要受到关注的。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是单一的,它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影响的。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从家庭这个角度更好地了解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成年以后的思想和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他过去的生活经历影响。所以一个成年人的思想和人格的形成,有六到七成是跟他在六岁之前的生活经历密切关联的。
孩子六岁之前的主要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他跟家庭成员的互动,家庭的氛围,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养育关系对他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就能形成,从6、7岁的孩子身上,我们可以预测他成年的一些行为。
所以弗洛伊德的观点跟我们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是保持一致的。
中国有一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都说明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心理起着重要影响。那环境是怎么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的呢?我们把一个孩子跟他的父母组成的家庭称之为原生家庭,他長大之后跟他的配偶加上他的孩子组成的家庭叫新生家庭,那一个原生家庭是怎么去影响到一个新生家庭的呢?
往前追溯,在孩子还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受到影响了。这时候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功能是非常弱的,所以一个孩子变得优秀,变得自信,是他的父母营造了非常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跟孩子间有很好的沟通。比如说肯定得多、支持得多、鼓励得多、认可得多,孩子就会把父母亲这些养育方式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认同”。一个孩子被父母和家庭认同,他也会认同自己,长大以后就会带着自信。
但是在我们的临床案例中,确实也发现有很多青少年心理上“生病”了,不全是孩子的问题,是一个孩子背后的整个家庭出问题了。家庭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当一个孩子在他的成长之中被原生家庭否定得多、指责得多、贬低得多、甚至虐待得厉害,这种孩子内心就会伤痕累累,长大也很难找到一个很合适的伴侣。
这种影响被称为“强迫性重复”,而且这个重复还是潜意识层面上的。一个孩子“心理”上生病了,自己不知道原因,是因为他潜意识里受到影响,这也被称为代际传承。
总结概括来说,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价值观念、内在的性格、生活的方式、人际互动的模式。每一个方面都是深深内化在一个孩子内心之中的,如果孩子被影响,别说四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被影响,都很难靠自己去改变。所以父母对孩子所做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明显的影响。
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
2019年,在上海卢浦大桥上发生过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被老师要求让家长带回家批评教育。妈妈开车去学校接到这个孩子,从这个孩子上车开始,妈妈就在批评这个孩子。当车开到卢浦大桥上,这个妈妈的情绪一下到了顶点,把车突然停在桥中间,走下车,站在车窗外批评这个孩子。当她发泄完情绪回到车上,孩子的情绪崩溃,拉开车门往外冲,这个妈妈也紧跟着就冲下来。一下没有拽住这个17岁的少年,他就跳下了卢浦大桥,当场身亡。
这样一个事件,也引发我们反思。孩子为什么要用这么残酷的方式让一个家庭悲痛终生?当我们去分析案例,能够看到这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比如说在情绪冲动之下,他直接地表现在行动上,而且他跳桥这个行为还不计后果,这个孩子的特点我们可以概括为情绪冲动。
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有这样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时,是不是还有一个人跟他是相似的?这个妈妈批评这个孩子,只想着发泄自己的情绪,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她把车停在桥中间,不考虑安全。她的这个情绪也是直接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也没有考虑行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我们能看到在原生家庭之中,妈妈的冲动情绪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这个孩子,这就是我们说到的强迫性重复,或者叫代际传承。
父母肯定没有想到孩子变成这样,但是家庭教育的功能就是潜移默化,就是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一个孩子的行为。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情绪和行为都会在思维的影响之下发生。一个人是怎么想的,他可能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
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
我们特别强调对孩子早年成长环境的关注。环境的友好、温馨,是很重要的。在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先有情绪后有思维的,在逻辑思维没有形成以前,孩子仍是用情绪来感知世界并留下痕迹的。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跟环境的互动靠的是情绪。如果是温暖的环境,那么孩子的情绪就会被很好地滋养。如果是痛苦的、压抑的环境,甚至是糟糕、绝望的环境,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也会受到污染。
儿童的逻辑思维有明显的变化是发生在9、10岁此期间。那也就是说,一个3、4年级的孩子之前都是靠着形象思维、情绪性记忆在互动的。只有在10岁之后,她才能够靠思维去理解周围环境,才能不完全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人对他的情绪保护也特别重要。我向各位介绍三种负面情绪,分别是羞耻心、罪恶感、包括默然。这三种是最严重的负面情绪。
在一个孩子的内心之中,羞耻心是最不能被触犯的。一旦他的羞耻心被触犯,都可能会有极端性行为的发生。很多父母在跟孩子沟通时,会使用语言暴力。语言就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羞耻心。强烈建议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不攻击孩子本人,只针對那个事件,避免伤害孩子的羞耻心。
第二个叫罪恶感。罪恶感有两种,一种是指向他人的,叫他罪感。一种是指向自己的,叫自罪感。所以我们在临床案例中,看到很多青少年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之后,开始攻击父母,攻击家庭,整个家庭被弄得苦不堪言。我们能看到他是把攻击指向外部,认为是他人和外部的环境有问题。
在中国的教育下,大多数青少年会把这个攻击指向自身。自伤、自残性行为都是孩子通过攻击自己,间接攻击到身边的人。孩子把父母最在意的部分毁灭、破坏掉,也间接性表达了对周围环境和家庭的攻击。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很小的时候家庭不那么和睦,父母有争吵,对孩子有些不当的行为,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忘记了。那我要告诉各位家长,每一次对孩子的伤害,都会在他内心中留下痕迹,只是很多时候,这些痕迹被压抑到内心很深的地方。这样的一些不好的部分,可能会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出现。当有一些相似的刺激影响到这个孩子时,被压抑的情节创伤部分再次被激活。当一个人的创伤部分被激活,比如说考试没有考好、人际关系没有搞好,他就不只是受到单一的刺激对他的影响,还附加了早年的那个被批评的、被羞辱的未愈合的创伤,所以这就可能会导致叠加性的冲击。心理学上,叠加性的心理冲击就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出现很多精神类疾病的症状。
在这里我也特别强调,不要去指责其他家庭成员,我们强调家庭的功能很重要。事实上父母也做不到100分,也不能要求父母做到100分,其实60分的父母就是一个合格的父母,能够做到70、80分就是很优秀的父母了。也不要求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完全没有问题,而是尽量做到问题的部分少,温暖的部分多。
工作了二十多年,在成百上千个案例中,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家庭反馈的很多问题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当父母觉察到孩子的问题超出了家庭的边界,就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用专业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去除对心理问题的羞耻感,能够客观科学地去看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特别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做智慧的家长。我们说,家长有几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愿意为孩子花钱;第二重境界——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第三重境界——愿意为了孩子去学习和成长;最高境界——愿意为了孩子,改变自己。每一重境界的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让每一个家庭能够重新去看待亲子沟通互动还有哪些方面有提升的空间。也希望家长和孩子能够更好地度过有意义的时光,能够让孩子带着一个美好的心情和状态,在学业和生活上有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