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民间艺人李十三的当代文学经典化考释
——以陈忠实小说《李十三推磨》为例

2023-06-05赵海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陈忠实秦腔

赵海涛

(江西师范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2)

身为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的中国著名当代作家陈忠实(1942—2016),在散文《我的秦腔记忆》中写到早年随父亲去白鹿原上的大村庄去看戏的情形。这样的经历让陈忠实感慨“在不知晓秦腔剧种的时候,已经接受秦腔独有的旋律的熏陶了,而且注定终生都难能取代的顽固心理”[1]42。这种看秦腔、听秦腔的生活经历,对陈忠实文学创作中的自觉乡土意识、自尊自强的文化精神和对关中儒家正统思想的认同[2],自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浸淫与熏陶。故而有读者在读《白鹿原》的时候,感慨其中竟然有秦腔的味道。事实上,这种秦腔的味道其背后所隐含的正是秦汉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化作一股重要的血脉贯穿到陈忠实毕生的文学创作当中。

1997 年,《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时隔十年后,陈忠实发表短篇小说《李十三推磨》(初刊于《人民文学》2007 年第7 期)。这部小说以清代渭南剧作家李十三为原型,主要描写了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陕西关中戏剧大师晚年创作戏曲剧本的艰辛生活,并最终在逃路过程中吐血殒命的不幸遭际。小说一俟发表,便斩获当年的茅台杯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2007),并获得《小说选刊》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短篇小说奖(2008)、第13 届百花奖短篇小说奖第一名(2009)等诸多荣誉。与《白鹿原》等作品不同,《李十三推磨》选取秦腔舞台背后的剧本作者为对象,将李十三生活中如何写秦腔、爱秦腔,并因之殒命的故事栩栩如生地进行文学化阐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李十三其人其事的故事典型化和文学经典化。

一 被文学经典化的对象——李十三其人其事考释

《华县志》所载当地戏剧中的“皮影”一词中对李十三的有粗略介绍,“皮影戏演出剧目以李芳桂的‘十大本’(李芳桂,渭南人,清代著名剧作家,曾为皮影编写了八本两折剧本)为主,又有当地文人自编的《莹绣钏》、《金镶玉镯》、《兵火拉伞》和传统剧目《金碗钗》、《蚁龙驹》、《大审》、《鸳鸯楼》、《降火龙》等100多种”[3]507,而《中国秦腔艺术百科全书》中将“李芳桂”列入“编剧”,“李芳桂(?—1810)清乾隆嘉庆时期剧作家。陕西渭南县李十三村人。本名鹏,字林一,号秋岩。系元末明初著名剧作家李十三之第十四代孙。乾隆丙午(1786)科举人,后屡次应考进士不第,始发奋从事戏曲创作。对先祖李十三所编‘十大本’进行了加工整理。”[4]271以上二者出现不同的是“十大本”的原创作者的问题,也就是李芳桂究竟是“十大本”的创作者还是“加工整理者”?对此,赵莎莎博士学位论文考辨认为:“李氏始祖创作剧本的证据不足,民间传说可信度不高。唯有一点或可作为佐证:始祖李十三迁居正值元末明初,与‘十大本’中部分剧目所展现的战乱背景下的悲欢离合题材高度吻合。而李芳桂所处时代正值乾隆盛世,对战乱、离散等故事背景缺少感同身受的客观历史条件。因此,‘十大本’究竟是李芳桂独立完成,还是部分由其祖上创作、经他编订,暂且存疑。”[5]45也曾因此,常见的记载中多以李芳桂为“十大本”的创作者而论。与之可对照而观的是《李十三评传》一书中对李十三其人其事进行的表述:“李芳桂乳名鹏,字林一,号秋岩,又号鹫峰,行二,乾隆十三年(1748)四月二十八日,出生于陕西渭南县渭北蔺店乡李十三村,距今已有二百三十八年”,“李芳桂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1748—1810)的戏剧家,为碗碗腔皮影戏(现改称“华剧”)著有传奇剧《春秋配》、《火炎(焰)驹》、《紫霞宫》、《香莲佩》、《如意簪》、《万福莲》、《玉燕钗》、《白玉钿》八大本戏,还有《玄玄锄谷》和《四岔捎书》两个折子戏。艺人习惯上统称‘李十三的十大本’。”[6]1-2在随后的生平介绍中,详细地解释了陕西的戏迷将李芳桂称为“李十三”的缘由,即“为贤者讳”,以出生的村名为戏剧家李芳桂的美称,一来展示了李十三在秦腔剧本创作上的主要成就,二亦表明了后世人对李十三其人高尚人格的敬重与爱戴。

通观李十三的生平,其人其事主要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寄望于科举而入仕失意的李芳桂。关于李芳桂参加科举的经历,《李十三评传》的“抱负非常往帝邦”一节中有具体的描述,李芳桂19岁考取秀才,38岁通过乡试,48岁第一次进京会试落榜,直到51岁还坚持前往京城参加会试,最后只获取了名义上的“拟录六十四名”,有名无实意味着求取功名彻底失败,最后10年在民间度过。李芳桂的宦海求索之路,虽然有诸多客观现实情况的影响与制约,但都共同昭示了这位“抱负非常往帝邦”的昔日书生在数十年追求仕途道路上的彻底败北。与此同时,功名求取无望也使得他一度失意,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而言,长年身处社会底层,目睹和亲历了当时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李芳桂,终于有机会从民间曲艺的另一条道路上重新出发,审视自己的仕途理想,反观所处身的时代,并将自己的所观所感用秦腔表现出来。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李芳桂,也就是作为在戏曲剧本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清代民间戏剧家李十三。李十三在秦腔曲目上的剧本创作成就自然是无需多论,不仅仅是数量较大,而且是经典作品多,影响力巨大。例如众所知悉的《火焰驹》,在其成为秦腔传统剧目之前,最早正是由李十三创作的碗碗腔剧本。《火焰驹》起先是皮影戏演出,后被改编为秦腔剧目,今日还能看到蒲剧、豫剧、京剧、评剧等剧种形式的演出。《火焰驹》曾在1958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彩色秦腔剧,影响广泛,同年剧组演职人员还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在此基础上,不同剧情和片段被衍生为诸如《卖水》《打路》《祭桩》等折子戏,成为经典,历演不衰。对于李十三的戏曲创作风格,既是秦腔剧作家又是当代著名作家的陈彦评价有三:一是剧情充满传奇色彩;二是作者具有民间立场,是一种平视生活和“草根”思考;三是处理故事矛盾充满智慧,注重生活逻辑的自然演进,流露出早期民主思想的某些端倪。[7]286作为功名求取者的李芳桂和秦腔剧本创作家的李十三无疑是按照其身份转换和职业生涯来划分的。此外,还有一个维度上的李十三也同样值得关注,那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李十三。2017年第2期的《当代戏剧》中发表谢迎春编剧的《李十三》剧本,该剧全7场,以秦腔中碗碗腔的形式排演,其中从39岁的李芳桂爱戏、唱戏、写戏写起,遍涉日常、家庭、社会活动,直至最后遭迫害无奈逃路过程中吐血身亡。该剧生动地展示了李十三其人其事,体现了这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所具备的崇高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二 文学经典化的结构:写戏、爱戏和死于戏

相较于剧本版《李十三》,陈忠实的小说《李十三推磨》亦是对日常生活状态下的李十三其人其事的文学化表述。《李十三推磨》将作为历史人物的李十三其人其事从简略、刻板的历史文献描述中剥离出来,基于历史事实,以文学描述和文学虚构等形式进行文学化描写。从小说的叙事推进上来说,小说《李十三推磨》可以划分为李十三写戏、爱戏和死于戏三个阶段。

小说一开篇就写到李十三痴迷写戏的场景:一句戏词儿写到特别顺畅也特别得意之处,李十三就索性唱出声来。每一句戏词乃至每一句白口,都是自己在心里敲着鼓点和着弦索默唱着吟诵着,几经反复敲打斟酌,最终再经过手中那支换了又半秃了的毛笔落到麻纸上。[8]522李十三不仅在戏词的朗朗上口和有利于排演上精雕细琢,甚至在不同人物的台词上也下大工夫,例如母子对话的时候,李十三就会分别模仿母亲与儿子的声音和语气进行试唱。对于李十三写戏的效果和对周围人的吸引力,小说也写得特别生动:李十三忘情唱戏的嗓音传到街巷里,生怕打扰到戏剧大师创作的人们无法抗拒优美唱腔的召唤,便有人从邻居家的院子悄悄爬上李十三家的墙头,男女老幼概莫例外,甚至把墙头上掺接的灰瓦都扒蹭掉了。李十三写戏唱戏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他对秦腔深沉的理解与热爱。他一边写戏唱戏,一边吩咐妻子帮他做一碗黏面。当妻子说家里已经没有面粉的时候,李十三说那就做一碗汤面,最后得知家里甚至连熬一碗小米米汤的小米也没有的时候,“李十三这才感觉到困境的严重性,也才完全清醒过来,从正在编写的那本戏里生死离别母子的屋院跌落到自家的锅碗灶堂之间。”[8]523虽然日常生活中物资匮乏,甚为捉襟见肘,但是李十三依然保持着对写戏、唱戏的满腔热爱。李十三写的戏都交给渭北高原上的皮影班主田舍娃来排演,因为他认可田舍娃的戏班“两硬”,即唱得好和演得好,每一本新戏编写完毕,都是先交给田舍娃的戏班排练试演出。李十三和田舍娃戏班的那七八个兄弟从合排开始,夜夜在一起,帮助他们掌握人物性格和剧情演变里的种种复杂关系,还有锣鼓铙钹的轻重……直到他看得满意了,才放手让他们去演出。[8]524除了排演上的精益求精之外,李十三对自己写戏也是十分谨慎认真,没写完的新戏绝对不会唱给旁人,以避免像“馍没蒸熟揭了锅盖跑了汽,馍就蒸成死疙瘩了”。当田舍娃发现李十三家的瓷瓮中一粒粮食不剩而泪流不止的时候,李十三也感到羞愧,他自嘲不会务农稼穑,反倒安慰田舍娃不要为自己难过。身陷贫窘,人在逆境,李十三却依然能潜心于戏曲创作和排演,能在日常的困苦中保持达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正是来源于李十三内心戏剧理想的鼓舞和专心于艺术人生的信念。

因戏而死是《李十三推磨》故事的高潮情节。当田舍娃第二次到来告知李十三,嘉庆皇帝认为其创作的剧本是“淫词秽调”而且清廷派专使提李十三进京的时候,李十三的神态变化颇值得关注:李十三由不信不屑不嗤的眼神脸色逐渐转换成吓人的神色,两眼瞪得一动不动一眨不眨,脸色由灰黄变成灰白,辨不清是气恨还是惧怕,倒吓得田舍娃不敢再往下说了。[8]525李十三显然没有办法接受要被缉捕进京的事实。几乎毕生追求仕途却进路无望,而如今在自己打开艺术天地的时候,这条退路也被清廷给完全堵死了。这样的结果对于李十三而言无疑是最后的致命一击,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接下来他和田舍娃决定逃跑,但是在逃跑的路上,李十三多次吐血,最终身亡。分析小说最后的结局,表面上是李十三因受到打击而积劳成疾和旧疾复发,从而导致吐血丧命,但实际上是清政府无情地堵塞掉他所有可能前进的道路,即便没有吐血丧命,李十三也可能在被捉拿进京之后遭到牢狱之灾和性命之忧。

清朝前中期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一方面武力镇压民间各种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民众起义。比如嘉庆五年(1800)二月爆发的清军镇压西南川楚地区白莲教起义军的马蹄冈之战,清廷委派德楞泰在被围攻惨败的情况下,力克白莲教起义军冉天元部,使得白莲教起义遭到灭顶之灾。李十三在嘉庆元年(1796)赴京会试失败,1798 年到陕西洋县担任当地的儒学教谕。值得一提的是,陕西洋县的地理位置毗邻白莲教起义的川楚陕一区域,就在李十三到洋县上任之际,白莲教农民起义“已经云集洋县、城固和汉中,陈兵汉江岸上,划地扎营数百里,围攻陕南重镇汉中府”[6]31,义军女首领王聪儿英姿飒爽,骁勇善战,在清兵的围剿中多次获得胜利,义军势力不断庞大,当地农民纷纷入教反清。身为书生的李十三虽然没有“学书不成学剑刃”,但是他在洋县所见所闻农民的贫困生活却是历历在目。其时从李十三所撰写的对联“纵口腹之欲,割豆腐四两带筐;发雷霆之怒,瞪门斗一眼隔窗”中亦能观得其日常生活都是如此贫瘠,遭到层层压榨的普通劳苦民众更是民不聊生了。1800年,52岁的李十三赴京参加第二次会试,结果仍是名落孙山,至此李十三读书走仕途的理想彻底破灭。

三 文学经典化的困难:《李十三推磨》的语焉不详之处

陈忠实在《李十三推磨》中对李十三被嘉庆皇帝点名缉捕的理由描写为“淫词秽调”,即传播淫秽故事有伤社会风化。对此,小说也没有对此问题再做展开,《李十三评传》中“以身殉戏”一节中则说是清仁宗(嘉庆为其年号)下令“罢演诸连台”,残酷镇压皮影戏,对皮影戏艺人赶尽杀绝[6]48。但是没有具体的实际原因支撑,所以对于嘉庆皇帝为什么对李十三这样的皮影戏艺人要“赶尽杀绝”始终是语焉不详,缺乏史料的相关佐证。想必《李十三推磨》写作之际,陈忠实先生自是认为这一关键问题当然不能任意虚构。至此,经比对2017年版的碗碗腔剧本《李十三》,其中的第6场或可一定程度上补充阐明其中缘由的可能,兹摘录如下:

田东升:李芳桂,你免职还乡,不思悔改,变本加厉。《万福莲》充满反意,若不看同窗情面,本按立即拿你治罪!

李芳桂:莫非又要治我谋反之罪?

田东升:请问,《万福莲》中的武宏(洪)是何人?

李芳桂:唐武三思之子。他倚仗权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强占民田,霸占民女,作恶多端。

田东升:(狂笑)李芳桂,你竟敢含沙射影,借古讽今,诬蔑皇室,命你即刻销毁你的《万福莲》!

李芳桂:田东升,你可革除我的功名,却难管我写戏,难管我以戏文传达民意!

田东升:警告你,你的《万福莲》深藏反意,蛊惑人心,煽动民众,四处泛滥,酿成大患。命你彻底销毁,不得再替草民喊冤![9]

通过上文所摘对话可知,李十三遭到嘉庆皇帝缉捕的原因是其创作的剧本《万福莲》暗含“反”意,有“含沙射影,借古讽今,诬蔑皇室”的嫌疑,甚至被认为是“深藏反意,蛊惑人心,煽动民众,四处泛滥,酿成大患”。《万福莲》又称《女巡按》,主要内容写被女皇武则天杀害其父的谢瑶环,奉武则天命巡察江南,一路秉公执法,断清了好几桩冤案。后被奸人武洪陷害和诬告,谢瑶环遭到武周朝廷捉拿。谢瑶环无奈之际,只得反叛朝廷,赴太湖参加农民起义。从谢瑶环背负杀父之仇仍能效忠女皇到被奸人陷害无奈起义反唐的故事,可以印证出剧本中田东升所言的“深藏反意”和“借古讽今”意所何指。《万福莲》剧本被后人多次改编,直至秦腔剧本《谢瑶环》中谢瑶环的反抗起义被改写为幸得武则天明察秋毫,惩恶除奸,谢瑶环最后被女皇武则天昭雪。《万福莲》故事中“深藏反意”的争议才得以平息。事实上,《万福莲》并不是孤例。不论是这类公案剧本(如《白玉钿》中李清彦的唱词“堪叹那满朝中毫无主见,为什么听邪说宠信异端?”)还是爱情故事、日常生活题材(如《玉燕钗》中的邹丽娘唱词“老爷尽可不必,区区一个七品知县,何必十分张扬?”)等剧本,李十三都通过借古讽今、“含沙射影”的方式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也间接表达了作者对无能官府的无尽嘲讽”[10]20-22。从这个意义上去深思李十三被清廷缉捕的真实原因,相较于“淫词秽调”,其中的“深藏反意”估计更为当时的统治者所忌讳吧!

四 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文学烛照中彰显李十三的伟大人格魅力

小说《李十三推磨》中为何没有写清楚或者揭示出李十三遭到朝廷缉捕的真实缘由,可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方面是《李十三推磨》创作发表时间(写作于2007年5月而发表于同年7月1日)早于碗碗腔剧本《李十三》的发表时间(2017 年4 月),李十三因为作品暗含“反意”的故事设置也是后来才有的。陈忠实先生是在2016年4月29日因病逝世,而其所写作的对象李十三被缉捕的历史真相或许仍有很多不详细、不清楚之处。对于上述问题,陈忠实先生并未过多纠缠,而是借小说中的人物碗碗腔戏班班主田舍娃的嘴里说出——“淫词秽调”,至于真实原因是否确切,亦或是田舍娃考虑到李十三年老多病不忍刺激,在向李十三的转述中有所保留,留下了进一步讨论的余地。不得不说,《李十三推磨》中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显示出陈忠实先生在创作上的睿智和谨慎,不清楚的历史问题就不下定论,暂留后人作继续考证。

《李十三推磨》中最大的篇幅写的是李十三和夫人在院子中推磨的场景。田舍娃送来粮食解决了饥寒之忧。由于养不起牲口也请不起帮手,李十三夫妻二人就自己推磨磨面。在断炊之际突然收到田舍娃带来的粮食(剧本被使用的另一种稿酬形式),那种喜悦的心情自然是溢于言表。虽然生活贫困、艰苦,但是却能解决温饱,与此同时能与自己相伴多年的糟糠之妻共同生活,这对于李十三而言是艰苦并快乐着的事情。一边拉磨,李十三一边与妻子倾诉心声:一方面,令他失望的是从推石磨的行为联想到自己的求官生涯,从19 岁到52 岁浪费了大半生光阴,而自己不擅长官场逢迎,又不屑于耍阴行贿,仕途最终无望;另一方面,令李十三得意的是自己根据华山北麓民间小戏碗碗腔的曲谱写起戏本来了,写出来的《春秋配》等十本戏本被多家皮影班社轮番演出。戏本受欢迎也即将解决他的稻梁之忧,他甚至有信心写出更多更好的戏本来。

这样简单的希望随着田舍娃的第二次到来也宣告破灭,前面等着他的是朝廷的缉捕。李十三磨面的结局本该是幸福的,但却是出人意料的,李十三并没有如愿吃到磨出的面粉做出来的那碗干黏面,而是将满腔的愤怒和反抗都化作冲出喉咙的鲜血,喷撒在磨盘的面粉上。对于《李十三推磨》的主题,学者李建军认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权力的紧张关系及其灾难性后果”[11]304,李十三虽然潜心专意地创写戏本,但是他寓意其中的改恶迁善、锄强扶弱的戏剧风格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获知要被缉捕,李十三只能踏上逃亡之路。在出逃之前,他叮嘱妻子要保存好自己写的戏本,出逃中他建议搀扶着自己的田舍娃分头逃跑。“现时死临头了,咱俩分开跑,逃过一个算一个,逃过两个更好。千万不能一锅给人家煮了蒸了”,并嘱托田舍娃“你活着就是顶替我活着”。[8]531此时的李十三除了表现出对戏曲理想的挚爱之外,也展示出他关键时刻舍己为人的人格魅力与侠义情怀。在昏聩腐朽的封建时代,李十三显然很难从追求自由的理想与黑暗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中突围出来。哲人其萎,但是由李十三创作的“十大本”却被保留了下来,李十三的文学精神和思想认识将在戏本故事的流传过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并经久不衰。临死前,李十三最后一句话是“嘉庆啊嘉庆,我没有你这个爷了”,李十三近乎以飞蛾扑火式的悲剧结局向扼杀了他仕途和戏剧理想的刽子手们进行决绝的控诉与声讨。这不仅仅是对戏曲的以死相殉,更是对被弄权者所操控的普通人悲惨命运的以死抗争,令人感慨。

五 结语

在《李十三推磨》附记中,除了陈忠实先生对自己早年看秦腔戏记忆的追索、李十三其人其事的概略介绍外,还对自己的创作动机进行了说明:“我从李十三这位乡党在磨道里推磨的细节上又一次获得确信,是那根对文字尤为敏感的神经,驱使着李十三点灯熬油自我陶醉在戏剧创作的无与伦比的巨大快活之中,喝一碗米粥咥一碗黏(干)面或汤面就知足了。即使落魄到为吃一碗面需得启动62岁的老胳膊硬腿去推石磨的地步,仍然是得意忘情地陶醉在磨道里,全是那根虽然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对文字敏感的神经,闹得他手里那支毛笔无论如何也停歇不下来。磨完麦子撂下推磨的木杠,又钻进那间摆置着一张方桌一把椅子一条板凳的屋子,掂起笔杆揭开砚台蘸墨吟诵戏词了……唯一的实惠是田舍娃捐赠的二斗小麦。”[8]532从上文的自述大概也能看出陈忠实先生写作《李十三推磨》的创作初衷,即就是一方面为戏剧家李十三关注民生、表现社会现实、为民写戏、为世立言的人生抱负表示赞许,一方面又对其执着于戏本创作、苦心孤诣的专念精神和简劲刚正的文人风骨而感同身受。

毋庸置疑,小说《李十三推磨》是对李十三其人其事的文学化叙述,当历史人物和他身上发生的故事通过小说等文学表现形式被讲述出来,其中增加了各种合理化虚构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渲染,使得故事真实生动又充满文学诗意,具有较好的可读性又能合理可信地呈示出历史人物的真实风貌,文史相辅相成又相映成趣,从而让历史人物李十三走进文学作品,又让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李十三成为历史人物李十三的文学代言人,将其人其事进一步流传与传承下去。这正是一种历史人物故事文学典型化的尝试与实践。在历史人物其人其事文学化的同时,李十三其人其故事也在获得文学意义上的一般典型化,例如描写李十三家徒四壁,连吃一碗干黏面都要找邻居借面粉的情境来展示清代普通民众的贫困生活实况,描写李十三夫妻磨面的整个过程来体现其精神生活的富足与物质生活贫窘之间的巨大反差,描写渭河土地上的广袤无边和荒草丛生来隐含李十三最终命运的无路可逃,以及普通人空有一腔抱负却怀才不遇的人生悲剧。通过这一系列典型化的环境和人物描写,也有助于后世理解李十三和他身上所发生的故事。陈忠实在《李十三推磨》中通过李十三推磨的情节写出了陕西地方戏曲艺人在苦寒的生活中,仍然执着于戏剧创作的生命样态,之所以书写这样一个人物,在于作家感动于李十三那为艺术而生[12]157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这或许正是著名文学家陈忠实先生决计写作《李十三推磨》的本心之所在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坐落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吝店镇李十三村中的李十三墓,已经成为陕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李十三墓前的碑楼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上联“艺苑姹紫嫣红李公十三扬三秦”,下联“剧坛奇葩绚丽鹫峰十本遗千秋”,横批“德望常昭”。其中下联的“鹫峰”是李十三生前所使用过的字号,其生前也曾多次以鹫鸟自况,但生逢封建时期,政治黑暗,民生凋敝,很多知识分子空有抱负无从施展,最后只能是饮恨而终。然而,李十三为民写戏、为世立言的艺术家人格魅力却通过“十大本”广泛流传,其人其事亦通过《李十三推磨》《李十三》等作品走上文学经典化的道路。

猜你喜欢

陈忠实秦腔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宁夏现代秦腔“三部曲”的实践意义
“反思”中的自由践行——我排秦腔《狗儿爷涅槃》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陈忠实:为民族画魂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选自《陈忠实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