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瞭望者”到“倡导者”
——以《通往史家营的路》解析灾难报道
2023-06-05闫晶晶
■闫晶晶
8月22日,我到达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时,距离2023年北京强降雨给房山等地带来洪涝灾害已经过去了十多天。洪涝灾害来得快去得也快,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是新闻发生的第一时刻,无法再现灾难来临时的场景。然而在满目疮痍却井然有序的灾后重建现场,就能明白相较于灾难发生时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和信息公开程度,灾后报道在呈现事实的基础上主动积极提供解决措施,唤醒公众参与意识,才更具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
从当好灾难发生时的“瞭望者”到提振信心的“倡导者”,灾难报道需注意避免单纯渲染悲情氛围的叙事风格,而应体现准确性、客观性、灵活性。
准备:对现场的预判
采访之前,我一般都会拟好采访提纲,确定拟采访人员。但是在灾难相关报道中,存在更多不确定性,采访并不是首要的事情,需要在不影响救灾抢险工作的基础上收集信息。
针对本次灾后重建主题的采访,我事先收集了尽量多的素材,比如此前灾情相关报道、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投入防汛抢险工作的情况等。从这些信息中我们了解到,这次房山区检察院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都是部门主任,经验十分丰富。因此,拟定的采访对象是检察长、部门主任以及其他单位参与灾后重建的人员,比如住建委、乡里的工作人员等。
第一天进山之后,我先是跟随当天的调研组走了几个村镇,去到受灾现场,对乡里各村的受灾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
大半天的时间过去,我最大的感受来自现场的视觉冲击。虽然对一件事情的整体认识对我来说也十分重要,但是好的新闻需要见人见事见细节,然而还没能掌握到有效信息,没有见到工作组的人员,没有见到群众,心里不免有些没底。
接下来的采访中,我和同行的摄影记者果断申请直接到灾民安置点,大部分工作组的人员都在那里做群众工作。在安置点,我们采访了房山区检察院两位主任,跟着他们挨家挨户听取群众意见,做调查谈话。这时才感觉心里有底了。此类采访中状况千变万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采访需求随时调整行程安排。
表达:审慎与克制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灾难发生时,很多谣言和假消息泥沙俱下,不被鱼龙混杂的谣言陷阱带节奏格外重要。作为具有强烈社会公共色彩的新闻媒体,灾难相关报道中,记者更应认真核实消息来源,发布准确消息,特别是涉及人员伤亡、失踪人数和财产损失的信息,在表达中坚持审慎与克制,坚持严谨、客观的报道风格,尽量多报道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信息,关联的确认信息,避免报道听说的信息、预判的信息。
在做采访准备工作期间,我从不同的渠道听说了一些关于人员伤亡的消息,但并没有确切来源。现场与工作组沟通中才了解到,伤亡统计与财产损失统计依然在进行中,准确结果出来会有官方权威渠道发布。
我的身份是行业报媒体,在日常的报道中关注本行业信息较多。本次的采访中,工作组组长由房山区检察院检察长担任,但是工作组成员却是由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灾后重建工作更是由多部门共同完成。此时,应避免出现只有一家声音的情形,还应体现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因此我特别采访了住建委、派出所、乡政府等相关人员。
现场被冲毁的房子、道路,横亘在河道被冲下来的树枝,对任何人来说都有巨大的冲击力。但是这次报道中是否需要对灾情进行详细的描写?显然不是。本次采访以灾后重建为主题,提供问题解决方案,调和社会的不安感,为此,要善于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新闻报道中,提出建设性新闻主张,以区别于灾难发生时的现场报道。因此,最终呈现在报道中的只有寥寥数语对现场情景的描写,重点突出了灾后重建过程中涌现的感人故事。
倡导:细节体现人文关怀
灾难相关报道中适度情感流露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要避免对灾民或家属进行二次伤害,要平衡公共信息需求与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伤害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次采访中,我虽然没有直接与当地受灾群众对话采访,但获得的第一手信息却并不少。防汛抢险指导小组每天的工作中有一项就是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诉求,工作组的成员每天要用大量的时间与群众沟通。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工作组和群众同意下,可以作为旁听人员,了解更多信息。
事实上,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确实掌握到了很多信息。比如大家对目前的临时安置政策很满意,多次向工作组表示感谢:“相信你们,相信党和政府!”不仅是嘴上说说,群众的信任也体现在行动上。我捕捉到一个细节,工作组成员、房山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隗永贵刚到安置点,群众就围上来说:“就等你来啦!”隗永贵是全国模范检察官,做群众工作很有经验,他在一楼接访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们的采访直到接待有了空隙才能进行。
还有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乡政府会议室里,工作组开会开到深夜的灯光;工作组进山途中,和史家营乡工作人员聊天;在路上碰到施工人员都要问问物资是否充足……
采访之前,我并不知道现场是什么情况,拟采访人员有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会不会影响他们工作,能不能抓到有价值的内容。经过这次在灾后重建一线的采访,深刻地认识到记者需要做的只是:走出去、沉下去,用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线索,用客观的视角传递信息,生活中永远不缺乏动人的故事。
灾难相关报道往往以负面形态出现,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在进行此类报道时,新闻记者要以人民为中心,传递正能量,引导舆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认为,传媒怎样报道突发的灾难性事件,通常能反映一个社会或者时代新闻政策的特点与人们的思维方式。新闻媒体需承担起社会责任,在灾难相关报道特别是灾后报道中,充分考虑人文关怀与内容建设,用真实客观、体现新闻专业主义的笔触,为维护社会稳定、提振灾后重建信心而努力。本着这样的指导精神,我写就了《通往史家营的路——北京市房山区检察院参与防汛抢险、灾后重建纪实》一文,8 月27 日在《检察日报》发表后被最高检微信公众号转发,文章受到了多方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