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新闻做热让热搜回归民意
2023-06-05■赵丽
■赵 丽
新闻价值是新闻本身存在的客观理由,是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其中主要有时效性、真实性、影响力及重要性等要素。在传统媒介生态下,大众主要根据社会热议话题、媒体报道量等维度来判断、了解社会热点事件。而在社交互动属性推动下,热搜榜深度融入新闻生产的各个领域,重新定义了新闻价值的判断依据,改变了新闻样态及传播方式。
作为网民关注点和舆论热点反映的窗口,热搜榜未必真的能反映真实民意,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雇用网络“水军”实施流量造假,鼓动“饭圈”粉丝互撕,刷量控评,一些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干预热搜,影响网络舆论的现象让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法治媒体如何把好新闻做热,在网络舆论场上传播正能量、占领网络舆论阵地,让热搜榜回归民意,成了亟待厘清的话题。
截至今年8月,根据法治日报社视点新闻部采编稿件设置的微博议题已经冲上21个微博热搜,其中还有不少高位热搜,以及占据当日热搜前三名超过5 个小时。比如,3 月9 日,根据《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要不要取消?专家建议分岗位罪名决定限制与否》一文设置的议题#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要不要取消#,最终冲上微博热搜第1 位。4 月4 日,根据《配音界顶流“塌房”引关注 专家建议将道德失范与法律惩戒挂钩规范配娱行业》一文设置的议题#姜广涛配音的影视剧角色会下架吗#,同样冲上热搜榜第1位,话题总览超过2.6亿次。
作为主流法治媒体,法治日报的传播策略在于紧扣媒体内容,挖掘法治话题,找准法治角度,关注法治人物,将官微上的形象定位与法报特色相结合,议题设置上充分展现其独特价值,力求在法治性报道领域拥有话语权和引领力。以微博热搜为例,目前,实时的热点话题聚合是微博不同于其他传播平台的特点。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热搜以及热门话题来判断当天的热点,由于这些窗口位置面向整个平台用户,所以,更易引起集中评论。新闻产品可以在此过程中扩大受众群体,成为媒体“低成本”提高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在微博的运营过程中,实时关注热点话题尤为重要,要保持对社会热点的敏感,掌握适时“搭车”的技巧。但是,媒体微博不应仅停留在“蹭”热点话题,还应主动设置话题,即编辑要有基本的策划思维,了解微博舆论动态,并要思考所推送内容是否符合自身定位,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价值共识、服务大局等。要善于倾听,主动沟通,从公众的评论建议中找到热点,从公众的吐槽意见中发现问题,了解公众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进行议程设置,建构议题,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与引导力。
2月14日,《女性求职被问是否愿意3年不生娃 记者调查职场女性遭遇隐性歧视问题》一稿实现了三个微博热搜。此篇文章源于《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该文件明确,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或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行为,最高可处五万元罚款。一石激起千层浪,女性遭遇职场性别歧视现象再次引发社会热议。记者查阅了大量网络评论,注意到有人看到了希望,认为有了这个“裁量基准”,执法部门对侵害妇女劳动权益的违规用人单位如何开罚单,就有了明确的指导标准;有人则提出,无论是职场妇女还是有关部门,识别显性的劳动侵权行为比较容易,但如何防止隐性侵权或者变相侵权,仍然值得进一步重视和探索。就此,针对现实职场中,存在哪些隐性侵权或变相侵权?又该如何从根源上消除性别歧视?记者进行了翔实调查。也正因如此,这个议题在网民中取得了巨大反响。其中#女性面试被HR 反复盘问性别歧视肉眼可见#占据热搜榜第二位,并实现阅读量超过1.5亿。
媒介形态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公众接收信息的模式,土味视频、表情包、粉丝经济、“梗”文化等多元文化样态的出现,表现出在新的媒介赋权下,公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通过网络发声已成为常态。期待分享,追求发声,注重与媒体直接沟通与交互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社会事件的显著特征,所以对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而言,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参与诉求,在选题设置与选择上追求平等沟通,成为公众的传声筒,已经成为影响媒体传播力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9月26日,根据视点新闻部采编的报道《“我的父母染上‘网瘾’了,怎么办?”》设置的话题#父母染上网瘾了怎么办#登上微博热搜,热搜最高位置第6位,阅读量超过6700万。《“我的父母染上‘网瘾’了,怎么办?”》稿件的微博议题,改变了传统新闻内容完整、深度全面的报道模式,按照微博话题短小精悍的特点重新组织,标题口语化特征明显,用百姓话语进行阐述,注重与公众交流,讲好法治故事,打造出公众认可的热点议题。
传统新闻报道主要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受获取技术、方式及渠道等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依托微博热搜榜,媒体人尤其是传统媒体的法治记者如果在第一时间捕捉、挖掘隐藏在热点话题中的新闻信息,并根据信息内容制定系统化的报道方案,就能做出极具前瞻性的新闻报道。2022年6月10日,河北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当舆论尚在关注案情之时,6月11日,视点新闻部推出《公共场所暴打他人该当何罪?——唐山烧烤店打人案法律解析》,记者采访了多位刑事领域的专家,解析了打人的多名男子涉嫌哪种罪名、能否顶格处理,他们是否构成恶势力,受害者如何救济等法律问题。稿件刊发后瞬间引爆全网,#法治日报四问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等微博议题在同日多次上热搜,最高分别为热搜第1 位(占据48 小时)和当日热搜第3 位。此后,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件的舆论关注点不再局限于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上升到该事件后续的法治、道德以及社会影响,并及时遏制了彼时对于案件受害者的一些无端猜测甚至谣言。
根据近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意识到,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转型的必然道路,公众关注哪些平台,主流媒体就应该在哪些平台上建立主战场。只有充分了解新媒体的平台属性,注重提升内容吸引力,增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主流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共振离不开主流媒体合理选题角度的选取以及采编。正能量的传播与负能量的消解本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多元并包的互联网精神使公众发声成为可能,多元化表达已经成为时代的特点,主流媒体通过落地化表达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才能使故事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