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检察新闻工作如何进阶
——从检察日报社2023年“基层行”活动说开来
2023-06-05符万年
■符万年
2023 年4月,检察日报社启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基层行”融媒采访系列报道活动(以下简称“基层行”活动)。围绕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重点工作以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检察日报社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和典型性的报道。这些报道从6 月份开始在《检察日报》和最高检新媒体平台上陆续发布,既有文字作品,又有视频和图片;既反映了宏观的“面”,又关注到了微观的“点”;既做到了创新,又抓住了典型。“基层行”活动注重创新报道形式,统筹运用检察资源和媒体资源,以正确政治思想为导向,突出检察工作的顶层设计,实现了检察新闻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与最优化。
参与此次“基层行”活动的记者均深入基层,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地采访,以“文字+视频”的方式呈现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如:《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司法屏障》《大河奔涌见证检察担当》聚焦检察生态保护工作,文字报道全面详细,结合生动有说服力的视频,使得报道更具传播力;《抢滩数字检察新蓝海》,记者走进贵州省检察机关,实地走访其大数据战略行动,让我们看到贵州省检察机关服务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探索与实践;《古驿站 旧时光 新旅程》坚持从“司法为民”角度出发,讲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体现出湖北省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办案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这一系列报道以“小切口”叙述大事件,摒弃“观望式”报道,开展“沉浸式”融合报道,从中可以看出检察日报社不断探索推进融媒体改革,塑造一体化媒体采编机制,进而提升检察新闻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此次“基层行”活动系列报道,不论是在策划、组织、实施,还是在呈现和传播过程中,都始终坚持融媒体思维,主推文字与视频相结合。在报道中,各路记者都灵活运用视频和图片,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融媒体作品。在报道内容上注重读者视角,做到点对点的精准传播。如《只为山川万物生——来自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线的调查报道》和《“一站式”帮带解锁高原检察发展潜能》,从“读”“看”“听”三个方面,推出文字报道,再加上中视频、短视频等形式,让受众感受到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物,同时也体现出“基层行”活动以观察基层作为切入点,坚持以“点”发力,提升新闻的原创性以及典型性,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除了在《检察日报》报纸上刊发以外,此系列报道也被制作成融媒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从而形成互动话题的讨论。利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是检察日报社推进媒体融合的具体举措,以期通过媒体融合达到更广范围、更多层次的传播。
总的来说,“基层行”活动系列报道打破了以往报道只注重用文字陈述事实的做法,将视频、图片与文字相结合,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媒体融合旨在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打破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传播隔阂,通过整合各传统媒体的优势,运用新的传播手段从而使新闻传播效果达到“1+1>2”的效果。要做好融媒体报道,让检察新闻宣传工作实现进阶,今后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媒体融合的关键:打造开放型互动平台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纸质媒介正在向“报纸+移动客户端+网站+短视频”、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发展,媒体融合使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开放化。尤其是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和今日头条等传播平台的强势崛起之下,新闻传播格局正在被重塑。从媒体融合之初人民日报社推出中央厨房机制,到各级媒体纷纷推出“两微一端”,再到近年来各大主流媒体强势入驻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并且成功吸引留住了大量用户,从而打造出主流媒体的价值平台。南方都市报社顺应“互联网+”而自建的南都融媒体平台,集合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并通过平台实现了新闻、信息、服务的全媒体化传播。检察日报社虽然也推出了不少自己的融媒体作品,但对于平台运营、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尤其应该重视微博和抖音这两个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使其朝着社交化发展,让严肃的检察新闻更生动、更深入人心。
(二)融媒体建设的重点:技术驱动内容生产
依靠新技术升级现有的传播模式是融媒体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5G 技术加持下的移动直播、AR、VR等不断扩展新闻产品的类型,检察日报社应该积极使用这些新的媒介技术来推动传播方式的创新。当前可以着重打造H5 新闻和Vlog 新闻两种新的报道方式。H5 新闻包含了文字、音频、动画、小程序、超链接等多种媒介技术,呈现方式主要以视频、音频、动画为主,这种多媒体呈现方式使得新闻内容“可听、可看、可视、可感”,弱化了受众与媒介的距离感,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性。检察日报社在今年两会期间推出的《国风来袭,这是一幅专属于中国人的画卷》就是H5作品的成功例子,获得了广泛好评。
2019 年,Vlog 新闻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亮相,不论是央视网发布的《我的两会Vlog》,还是中国日报社推出的《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系列Vlog,都引发网友数亿次的讨论,同年央视主播“康辉的Vlog”更是引爆网络。这也证明了Vlog 新闻与当下互联网需求高度契合,检察日报社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以检察官的视角带读者走进新闻报道,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从而打破检察新闻严肃的刻板印象,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三)融媒体创作的动力:让用户成为渠道
主流媒体在进行媒体融合时大都选择入驻各大社交平台,以利用平台的影响力来扩大传播效果。社交平台不仅能促进内容的传播,还能让用户参与到媒体内容生产的过程中。融媒体时代不仅要以内容为王进行新闻生产,更重要的是要以用户为主。一方面融媒体作品的报道形式除了能唤起用户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易于用户将内容传播给周围的人,实现一键式分享,通过用户的社交焕发出新闻内容生产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依托各种社交平台,媒体可以从用户的反馈中捕捉到大众普遍关注的议题,根据用户的行为、态度等,使其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资源。利用用户生成内容,也是许多主流媒体正在进行的有益尝试,如2021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央视频客户端上,基于视频内容的特点,利用算法技术持续优化信息呈现方式,依据用户自身特色定制个性化内容。检察日报社也可以将算法技术应用到其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尝试打造与检察新闻特点相匹配的主流媒体算法模型,从而为忠实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讯息,打造独特的传播优势。
作为全国检察新闻的“前哨所、主阵地”,检察日报社承担着重大检察新闻报道重任,在融媒体报道方面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探索。检察新闻要主动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等将检察新闻融到各个社交媒体中去,实现其传播的个性化、多元化和互动性,实现检察新闻破圈层传播,从而增强检察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