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德育研究
2023-06-05窦艳北
窦艳北
(东营市实验小学,山东 东营 257091)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德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态度和人文素养,致力于让他们成长为道德品质良好、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教学中引入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社交能力、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或元素,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宽容等,助力其提高综合素质。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方向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小学语文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训练等方面展开德育。
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等多个方面的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本内涵、品味文化价值、探究历史背景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领悟真理、感受美好。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不同情境、不同人物、不同事件所蕴含的道德准则,从而积极提高自我道德素养,自觉成长为讲诚信,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好公民。
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多元归纳、合作分享等方式,接触有关德育的写作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情感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以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口语交际训练注重学生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讲话、小组讨论、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语言素养。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说话文明、表达真诚、尊重群体共识等,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德育策略
(一)思想熏陶:注重文本解读,引导体会核心思想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核心思想对小学生的思想熏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能了解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自然能引导他们走向一条积极向上、有益社会、为他人贡献的道路,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其次,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发现和探究,这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有利;最后,通过文本的解读,还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对人类文化的敬畏之情,培养其高尚的精神追求,提高其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和力量。在进行思想熏陶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阅读课堂和日常生活入手,注重个性化思考引导。同时,教师还要灵活使用不同技巧和手段,如通过拓展讨论、创设情境、故事讲解等方法,让小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生和社会,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实现全面发展,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四制语文《猎人海力布》这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读课文,让他们逐层领悟课文内涵。可以将课堂教学分为略读阶段和细读阶段:第一阶段,略读阶段,即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其中的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大意。接着,教师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此轮师生互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细读阶段。此阶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文分段,并尝试着总结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细读阶段能考察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程度。根据同学们的回应,教师能了解学生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程度,并能看出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如有的同学提到海力布时,会提出“如果他不将秘密说出呢?”的设想,教师可以就此引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德育渗透。这样,教师便完成了有着德育渗透的课文教学,能让小学生从更深的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高效吸收有价值的德育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深入体会文本核心思想,这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和情感感知力的发展都十分有利,能为教师德育内容的渗透、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氛围感染:加强文化渗透,鼓励表达德育思想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小学生感到舒适与安心,减少情绪波动,让他们保持更高的注意力和良好的思维状态,从而更专注地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和谐的课堂环境也会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和文学阅读的理解和热爱,他们能从更深的层次理解语文学科美妙、生动的内涵。而且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及时提出疑惑,教师也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激励,使他们不断提高学习成就感。
1.通过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让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观点,并能在生生的交流讨论中进行思维锻炼。因此,教师要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案例、教学小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讲述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例子,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四制语文《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在外出游玩时有没有经历过一些有趣的事?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学生提到他去了云南旅游,并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去了一处叫作“虎跳峡”的地方,感觉很神奇……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这次游玩中遇到的有趣的人、事等,一方面,能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路整理能力;另一方面,他在回忆已经发生的事时,会进行特殊的加工,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教师能从学生的表述中了解其在这次经历中的感悟,如感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等。而且这一互动不需要表述者有多强的表达能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这样一来,师生能共创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最后,教师要扣题:“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这就是旅游的意义,我们既可以了解生活所在地区以外的历史和文化,又能在陌生的地方经历许多事,有趣的、困难的,总之,都是令人难忘的,都可以成为我们成长的养料。”这样,学生则能提高关注生活细节的意识,从而养成总结事件因果关系的习惯,这对他们意志品格的养成十分有利。
2.借助文艺作品展示营造课堂氛围
生动的形象展现,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和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如,教师可以展示具象化内容,如图片或视频等,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继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本内核,体会其蕴含的德育思想。
以《山行》这首古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就爬山的经历进行提问,如让学生说说在爬山时感受到的自然气息,或让他们描述周围的景观等。当课堂氛围活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山行》,并自行查字典,学习其中的生字、生词等。在交流诗词含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翻译诗句,并让他们将自己眼中的景色画出来。这样的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了解完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与《山行》整体意境相符的景色图片,并加以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环境保护主题或户外游玩要遵守的公约等话题,让学生在理解作者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的基础上,认识到保护环境、呵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并积极践行。这样,教师便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多的动力、乐趣、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增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体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感悟德育价值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除了传授专业技术和知识外,对德育也越来越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理实结合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练习和实践道德。这样学生不仅能通过实践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德育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更不能只依靠书本和理论灌输,还应关注实践教学,即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出来。一方面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另一方面能深化学生对德育价值的感悟,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积极践行。
例如,学习部编版五四制语文《落花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就文中“父亲”意味深长的话展开深入讲解。可以让同学们自主发言,表达对这段话的理解。经过问答互动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这段话的理解方向都十分一致,即“告诉我们看待事物也好、看待人也罢,不能只关注表面,尤其对人,要通过他的言行了解本质……我们不能只注重做光鲜体面的人,而要努力做对他人有价值的人……”借此,教师可以在假期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他们到养老院、福利院开展“送温暖”活动,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一,为爱奉献。小学生可以向社会捐献,他们可以酌量捐献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玩具、书本、衣物等,也可以用自己的钱买一些日用品和学习用品,到福利院、孤儿院等地,将这些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第二,带着关怀的心陪伴弱势群体。可以带领小学生去附近的养老院或托儿所,带着真情和爱心陪伴那些需要关爱和陪伴的老人或小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给他们带去快乐和温暖。
仅参与社会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让他们及时总结实践心得,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他们可以借此机会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不足及不当行为,进而改正并提高。同时,通过反思,小学生可以加深对德育中道德标准的认识,而总结实践心得能让他们深刻感悟德育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真实的社会生活,从而更好地把握实践中的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德育的价值,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及时总结实践心得是参加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积极创造理想的学习和服务环境,通过反思实践经验、感悟价值,帮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快速成长,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利于推动德育的实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实践教学是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等品质达到提高德育水平的效果,同时也是落实德育的有效方式之一。让小学生从小学习关心他人、关注弱者、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十分有必要,此举不仅能启蒙他们的思想,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能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只有充实自己,增强爱心,提高敬业精神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更加积极向上,促进中国的文明建设。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德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的特性,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掌握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做好“人”。教师加强思想熏陶,注重文本解读,能引导学生体会核心思想;注重教学氛围感染,加强文化渗透,能让学生在表达中内化德育思想;强化真实体验,开展实践活动,能让小学生深入感悟德育价值,提升其践行正确德育思想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