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对策研究
2023-06-05孙辉李颖
孙 辉 李 颖
(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山东 淄博 255000)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关注学生学科技能的应用和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既是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也是融合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的突破,能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导向功能和价值观培养目标,应成为广大中学生物学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中学生物学课堂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思政元素的来源
大部分人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想到政治教育,想到爱国爱党,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与人的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教育行为,不仅存在于课堂上,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中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封闭,在中学生物学课堂中,思政元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途径:
1.教材。中学生在生物学课堂上能接触到的思政元素主要来源于各年级生物学教材,因此有必要对各年级生物学教材进行充分而深入的了解,并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梳理、归纳和总结,设计以教材为基础的中学生物学思政教育题材库,以便后续开展思政教育。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为例,该章节主要介绍了人的生殖系统及胎儿发育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询问母亲怀孕时的感受,或观察、回忆母亲在怀弟弟妹妹时的生活情况,配合胎儿发育过程及女性怀孕后身体变化的动画,让学生从中感悟母亲的不易、母爱的伟大,以及生命的可贵,进而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惜生命。
2.教师。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阶段,学生能接触到的另一个主要信息来源就是教师,教师不仅要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理解并应用知识的技能,还要利用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学会自主利用信息平台寻找想要的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携带家中的绿色盆栽或收集路上发现的树枝、树叶、花朵等材料,带到课堂上,由教师进行辨认。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如果教师辨认出所有学生带来的绿色植物,就会让学生惊讶和敬佩,从而增加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关注度及对身边常见植物的关注度,让学生在兴趣中逐渐认识植物,产生喜爱之情,最终引导学生关心爱护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如果教师未能认出某些植物,可以说一个大概的猜测,然后将其布置为探究活动的主题或课外拓展任务,由教师和学生分别通过多方查找资料、咨询专家、实地观察等方式,最终确定植物名称,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方式更加便捷,能获取到的信息也更多样化,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其他生物学教师的精品课程进行观摩学习,搜集清晰明了地解释生物内部结构、演化关系等内容的图片和视频。以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为例,该章内容多而复杂,需要教师进行细致梳理,将各种类型动物之间的关系、演化的途径等制作成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地球漫长的发展历史和生物的演化道路,正确认识到自然环境对生物的巨大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与生活。
(二)挖掘思政元素的方式
1.直观点明。在新版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有很多模块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只要充分备课,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就能同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就通过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这三个小节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章中,详细介绍了我国植被的类型、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并设计“绿化校园”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绿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高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2.拓展升华。中学生物知识中有许多包含道德教育的内容,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结合课外知识进行拓展升华,引导学生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思考,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例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章,系统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之前的疫情大背景,让学生外出戴好口罩、注意自身防护、不随地吐痰,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学生。高中生物学“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一章,介绍人类遗传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遗传病患者,做到不歧视、多帮助,尊重他人生命与人格。
二、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
(一)创设具体情境
如果仅用说教的方式在中学生物学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占用了学习生物知识的时间,而且还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兴趣缺缺,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可以为课堂思考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事实条件的基础上思考,避免学生空想和走神。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时,可以分析具体的案例,也可以虚构场景或给予适当的条件,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真实而极端的案例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震撼中开始思考与反思。以“环境污染”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列举前些年刚被发现的“太平洋第八大洲”,展示在海域内堆积的大量垃圾、垃圾的类型、在垃圾中艰难求生的各种生物等图片和影像资料,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个垃圾组成的大洲里有多少垃圾是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询问学生平时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垃圾堆积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与其他生物的影响。其次,教师还可以列举破坏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例如温室效应、水和大气污染致病、粮食减产等,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中感受到人类离不开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最后,教师可以普及一些国家建设的绿色工程,我国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项政策,引导学生树立好好学习,将来投身祖国绿色事业的理想。
2.故事法。除了极端案例,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学生往往充满对世界的好奇,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这种好奇,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引出需要学习的知识。以高中“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袁隆平院士发现水稻野生雄性不育系的故事为导入,介绍我国当前主要的粮食作物、取得的丰收成绩及其背后的科技人员;其次,教师可以从我国当前的粮食进口量切入,向学生介绍我国大豆、玉米育种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及以盖钧镒、吴绍骙为首的科学家做出的努力;最后,教师可以介绍我国当前正在建设推进的分子育种技术,借由故事分析国家政策、国际贸易背后的深层目的,让学生在故事中逐渐体会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演绎法。演绎法是指利用短剧、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代入大环境中,并产生切身体会的办法。以植物分类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类植物,组内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扮演一个代表性物种,当教师叫到该类植物时,该组成员全部起立并依次简单介绍自己所代表的物种,可以配合道具和肢体动作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学生介绍植物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深入介绍。例如银杏是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同时也是孑遗植物,目前银杏纲下属仅有银杏一种,是中国特产,银杏果可入药等,不仅介绍植物本身,还要介绍该种植物的特点、对人类的作用等。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普及我国古代对植物入药的研究,介绍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联系生活实际
中学生的很多认知是基于生活实际得出的结论,当这种认知存在偏差,教师想纠正时,同样需要基于生活实际,结合实验证据,修正学生的认知。例如很多学生喜欢在考试前熬夜进行突击复习,以确保熟记知识点,等考完后,又会选择破坏平时养成的作息习惯,利用补觉进行休息。但实际上,比起熬夜补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睡觉起床,长期熬夜对大脑和身体的破坏并不是补觉就能弥补回来的,违背自己的作息习惯和生物钟进食和休息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实验数据,组织学生采访一些有熬夜习惯的同学和朋友,从中体会到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自发制定符合自身生长发育需求和生活节奏的作息时间表,鼓励学生坚持,最终获得健康的作息习惯和体魄,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生活中。以高中“生物安全的技术性和伦理性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网络上有关转基因食物的言论,随后向学生普及我国最早大规模使用转基因技术的作物:棉花和大豆,同时组织学生就身边常见的转基因产品及明显提出“非转基因”口号的产品进行资料搜集、整理,最终以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为主题展开辩论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和思辨精神。
(三)亲自动手实践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既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同样可以设计相关实验在生物课堂中进行思政教育。以高中“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书上学到的发酵技术,在家自制腌菜,记录材料、用量、制作步骤、每一天的变化等数据和图片,一段时间后,携带部分样品来到学校,由教师准备相应的设备工具,指导学生对自己携带样品中的亚硝酸盐成分进行检测,再为学生普及我国对于腌制食品的相关规定,让样品有害成分超标的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制作报告,全班一起分析有害成分超标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引发的事故,介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及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投诉途径等,帮助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将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元素既包括人类思想层面、道德层面的教育,也包括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教育,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既需要深度挖掘教材和教学资料中包含的思政元素,结合教师学习和工作经验,进行教育和引导升华,也需要借助案例、故事、游戏、生活实际和实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中学生物学课堂,培养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良好社会道德的德才兼备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