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思政研究
2023-06-05姚孝平
姚孝平
(武山县第二高级中学,甘肃 天水 741300)
高中历史教学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枷锁,融入时代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找到成长的方向和动力。近年来,大单元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改变了单篇教学的局限,从整体角度渗透单元主题和思想,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整合能力和探究能力,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对于大单元教学和课程思政的理解不透彻,无法高效融合到历史课堂中,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新的教育阶段,高中历史教师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重新审视历史教学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合理运用大单元教学法,更好地为学生带来历史和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研析单元内涵,整体设计目标
(一)转变教学理念,精选教学素材
高中历史既包含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也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随着“双新”和“双减”的推进,历史教学课程思政成为一种趋势,这有利于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认真研究大单元教学,精心选择单元教学素材,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历史和思政的洗礼,坚定学习的信心。历史教材的编排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需要教师做出整合和归纳,形成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框架,为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首先,教师要从单元主题入手,寻找与主题相关的思政内容,比如“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交通与社会变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等单元都是进行课程思政的极佳素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给学生带来自主学习的机会。其次,教师要寻找单元与单元之间相关联的思政内容,使学生更加全面、清晰地掌握历史知识,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比如,高三历史必修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两个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设计思政主题,营造大单元学习氛围,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二)基于课程标准,重视文本解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解读不完整,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历史教学要优化课程结构和方案,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主题化、系统化,拓宽学生历史思维和视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精神,深入解读历史教材,将单元课程思政内涵完整地呈现出来,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史实、勇于创新的品质。教师还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多角度进行答疑解惑,使大单元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带领学生一起了解真实的历史,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还可以将大单元主题进行拆解,将每节课的内容制作成小主题,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让学生将每个主题串联起来,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还可以使教学逻辑结构更清晰。比如高二历史必修2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师对本单元的三个课时内容做出归纳,制作了三个小主题,当学生完成三个小主题的学习后,自然而然会对单元主题有所感悟。
(三)科学设计目标,助力“双减”落实
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脱离正常轨道,才能精准把握教学节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中历史教学前,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学需求,落实好每一个细节,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到一起,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历史课程思政落实到位。很多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仍然将主要精力都放到做题上,这样的学习无法实现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设计单元目标时应加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引导学生以理想的态度面对历史,将课程思政目标清晰地展现出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共同理想中。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存在差异,教师设计的单元目标也要体现层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帮助,而不是只为“优等生”服务。教师要定期更新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内容也做出相应更新,引入当前的热点事件,通过案例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
二、创新学习方式,触摸历史脉搏
(一)创设故事情境,感知历史情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通过历史故事探寻历史足迹,感知历史知识中蕴含的思政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启迪。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故事情境要切合实际。教师要真正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故事,了解历史人物,感悟思政元素,使学生将学到的历史知识迁移到故事中,受到新的启示。第二,故事情境要适当探究。教师可以在讲故事时埋下伏笔,给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第三,故事情境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展开师生互动,听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从中搜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误区或盲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比如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于学生所处时代与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相距较远,所以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展示改革开放的内容和变化,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认识到政策的正确性,树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二)再现历史场景,铭刻历史记忆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高中历史知识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仅凭教师的口述,学生很难快速掌握知识,更别提理解其中的思政元素。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优势,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能铭记历史,拥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感。比如高三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仅凭口述难以描述出人口迁徙的画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将需要拓展的思政内容融入课堂中,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学生看到历史场景后,他们的内心无比激动,都在暗下决心,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为了调动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教师还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方式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在电子白板中自主操作,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在线答题、观看名师讲解等,进一步发挥史学独特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优秀的历史微信公众号或短视频博主等,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知识介绍,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教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布置项目任务,锻炼思维能力
项目式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形式,主要是将历史教学内容整合成具体的项目任务,引起学生的持续关注,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从而收获知识和素养。为了推动历史教学课程思政的发展,教师可以灵活设置项目任务,拓宽课程思政渠道,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历史知识的魅力,使学生获得人生的体验和启示。项目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明确师生角色,完善项目流程,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设计课程思政项目,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项任务,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如高二历史必修1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调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先由学生规划项目方案和实施计划,再由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认识到生活在中国十分幸福。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设置项目成果展示环节,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养成优良的人格品质,更好地学习历史。
三、探寻实践活动,深化单元价值
(一)融合德育,促进协同式发展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梦的实现者,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所以,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教师要立足长远,将德育整合到历史实践活动中,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协同式发展。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重在以真实史料为据,以事实说理,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课堂辩论活动,结合当下的时政新闻,引入热点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搜集史实材料,进行古今对照或中外对比,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史料对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思考历史。教师还可以德育为主题,开展讲历史故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搜集历史故事,通过故事讲述,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利用红色基地,实现沉浸式学习
红色资源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文化资源,有着强大的育人价值。实际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利用红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体验红色历史文化,实现沉浸式学习,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我国的红色资源遍布各地,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活动,让学生深入历史博物馆、抗战遗址、烈士纪念馆中,聆听革命故事,瞻仰历史文物,了解家乡历史。比如高二历史必修2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内容,切身感受家乡历史,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本地的古村落,了解本地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历史课程思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登录自己感兴趣的红色基地网站,用在线浏览的方式追溯历史足迹,通过立体、直观的场景画面,将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
(三)联系现实生活,增强政治认同感
生活即教育,现实生活中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也有取之不尽的课程思政资源。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要以生活为载体,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生活中的历史素材,利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采访身边的祖辈、历史学者、历史见证人等,讲述历史故事,了解家乡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地名的由来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成立前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家乡,撰写调查报告,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念,使学生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里,组织学生开展观影活动,带领学生重温革命战争年代,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与睿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推动高中历史课程思政势在必行,需要高中教师转变观念,从多个角度渗透课程思政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增强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