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叙事语言与特征研究
2023-06-05周帅
摘 要:黎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名片,是海南地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促进黎锦的展示和传播,打造海南文化和旅游的“会客厅”,尤为重要。黎锦展示的空间场所目前主要有综合博物馆、非遗专题馆、传习场所等地,不能广泛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公共空间。“胶囊”展示空间既具有灵活可变、高效便捷、可移动拆装、低碳可持续等叙事语言,又具有活态性、智识性、传承性、文化性的叙事特征,因而可以采取“小空间、多布点”的叙事方式深入公共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黎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重焕活力,更好地促进黎锦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黎锦;“胶囊”展示空间;叙事语言;叙事特征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2021年度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自贸港视域下‘非遗胶囊展示空间设计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織绣技艺为例”(hsyx2021-91)研究成果。
新华社北京2022年12月12日电,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下文简称“黎锦”)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其系统性保护工作,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和传播,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了要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览活动、推动非遗普及教育、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等要求,更见非遗展览展示和传播的重要性。海南在非遗的展览展示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工作,建立了非遗展示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但囿于展示方法和叙事方式不够灵活,非遗展示不能广泛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公共空间,存在展示布点受限、叙事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需要更进一步探索非遗展示空间的叙事方式。
为此,本文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契机,研究黎锦展示空间的叙事语言和叙事特征,并创新性地引入“胶囊空间”的概念,探索非遗展示设计的新思路,总结归纳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叙事语言和叙事特征,以使黎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焕发新活力,令黎锦主动承担起海南“文旅会客厅”的重任,更好地促进黎锦的保护和传承,加大黎锦传播普及力度。
一、黎锦目前展示的主要空间场所及形式
(一)黎锦目前展示的主要空间场所
1.综合博物馆内的常设展览
综合博物馆是黎锦展示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当下,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和海南各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等综合博物馆内都设置有与黎锦相关的展览,用以促进黎锦的保护、展示与传播。
2.非遗专题展示馆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三亚南山非遗博物馆等地均设置有黎锦专题展示馆,用以展示和传播黎锦文化。
3.黎锦传习场所
黎锦传习场所是集教学、生产、展示、交流于一体的重要空间,是代表性传承人传授技艺的稳定场所,是培养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黎锦文化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传习场所包括传习所、传习馆、传承村三种主要形式。
(二)黎锦目前展示的主要形式
1.图文平面展示
图文平面展示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载体的展示形式,这也是黎锦常用的展示形式之一。观者通过阅读与黎锦相关的概括性文字,欣赏代表性图片,了解黎锦的基本情况与发展保护现状等方面的知识,是一种通过视觉传播的方式进行智识活动和传播推广黎锦文化的过程(图1)。但是,因图文平面展示需要观者进行阅读和思考,所以其传播过程对于部分观者来讲略显枯燥无味,导致观者在欣赏过程中对其所传达的知识难以产生深刻印象,进而使得黎锦展示和传播效果不佳。
2.实物陈列展示
清代文人程秉钊曾用“黎锦光辉艳若云”来赞美黎锦,足见黎锦实物的绚丽多彩之美,所以实物陈列展示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黎锦展示形式。实物陈列展示是指在与黎锦相关的展览中,展出与黎锦相关的实物,比如黎锦的织机、染色原料、黎锦衣服和龙被等,是对黎锦制作流程和成果的综合展示,能让观者更加直接地欣赏黎锦艳若云之美(图2)。黎锦实物通常需要陈列在展柜或者展台中,这样既可以让观者和实物展品面对面交流,又可以保证展品的安全。
3.场景复原展示
黎锦是黎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独特技艺,承载了整个黎族的民俗传统和先民的集体智慧,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民俗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它不是单独存在的。通过场景复原的展示形式,将与黎锦相关的代表性生产生活场景模拟出来,让观者置身于黎锦的原生环境当中观摩,可以使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黎锦。这种展示形式多出现在综合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当中。
4.活态展示
活态展示是指黎锦技艺传承人在展览中进行技艺展示,和观者进行互动。该形式更具趣味性,情景体验感也更强。在活态展示过程中,观者可以近距离地观看黎锦的实际制作过程,和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活态展示可分为非固定式和固定式。非固定式往往是在某些临时性专题展览中,主办方邀请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固定式则是在固定的常设展厅中,传承者常驻在展厅中进行活态技艺展示。黎锦活态展示过程会使观者主动驻足,观摩传承人展示技艺,智识性和传播性都更加强烈。
二、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叙事语言
“胶囊空间”的概念最初源于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胶囊旅馆,为了容纳大量观光游客而紧急修建的胶囊旅馆具有建造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由于“胶囊空间”相对来讲低碳环保、价格低廉,并且更具包容性,所以其也适合运用在黎锦的短期展示和叙事设计上,对于黎锦的展示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主要叙事语言就是灵活可变、高效便捷、可移动拆装、低碳可持续。
(一)黎锦“胶囊”展示空间叙事的灵活可变
灵活可变让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叙事更富有趣味性,也正因其灵活性、可变性,其具有满足多种展示叙事需求的可能。例如采用集装箱方式进行展示,集装箱本质上是由长方体组成的,长方体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组合出不同的叙事空间,根据黎锦展出的实际需要,选择展出的箱体数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叙事组合,也令黎锦的展示设计更加灵活生动,进而深入更多的公共空间进行传播展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黎锦“胶囊”展示空间叙事的高效便捷
高效便捷是黎锦“胶囊”展示空间重要的叙事语言之一,采用集装箱的展示方式可提升黎锦展示空间搭建的操作效率,省时省工。因黎锦“胶囊”展示空间主要是为了走进社区、乡村、校园等传统博物馆难以直接到达的公共空间,因往在此类公共空间进行展示时,搭建场地至少需要2—3天的时间,而采用集装箱的展示方式直接通过运输到达目的地,进行空间组合,可以节省搭建时间,更加高效便捷。
(三)黎锦“胶囊”展示空间叙事的可移动拆装
可移动拆装是指黎锦“胶囊”展示空间可以随意移动,在某地展览够一定时间后转移到另外一地继续展示。集装箱正是具有这种可移动拆装的特性,为黎锦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公共空间进行多点循环展示提供了可能。
(四)黎锦“胶囊”展示空间叙事的低碳可持续
低碳可持续也是黎锦“胶囊”展示空间重要的叙事语言之一。集装箱展示设计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方案,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更凸显其可持续性。
三、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叙事特征
(一)展示模式具有活态性的叙事特征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特质和形态,是黎族先民长期劳动的智慧结晶,是经过黎族一代又一代人民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活态性是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基本叙事特征之一,在展示的过程中体现其活态性尤为重要。“胶囊”展示空间具有灵活可变的展示模式,相关部门可以与传承人合作,更好地促进黎锦传承和发展。
(二)展示过程具有智识性的叙事特征
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关于所有人类实践,包括知识实践的总体性科学,只有通过一种对科学实践本身的反思性回归才能获得;要想把知识的实践从专业意识形态转化为科学,唯一的途径是反思性地研究我们把社会世界对象化的努力本身。总的来说,观者在黎锦“胶囊”展示空间观览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观看和体验,连接自身的知识,连接自身的想象,不断反思,不断推动新认知的出现,在新认知中推动新知识的建立,促成一种自我思考的能力,这就是黎锦“胶囊”展示过程所具有的智识性。
(三)展示内容具有传承性的叙事特征
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传承、发展各种技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缺少了人这一传承要素和传承土壤,从而面临失传中断的风险。黎锦“胶囊”展示空间具有灵活可变、可移动拆装、低碳可持续的叙事语言,可以更加广泛地深入社区、乡村、学校这些传统博物馆难以直接达到的公共空间,通过视觉文本、实物展陈、互动学习等内容形式,让非遗文化和人这一传承核心要素充分接触,促进黎锦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教育。
(四)展示元素具有文化性的叙事特征
海南黎锦被称为黎族的文化核心载体、海南文化首要象征,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值得人们深入探究。为了营造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文化氛围,在黎锦“胶囊”展示空间的展示元素应用方面可将黎族的传统纹样进行提取,删繁去简,令其在展示空间中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让观者感知到黎锦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海南地域传统文化,继承和凝聚了传统文化的养分和历史积淀,在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风格,体现着海南的文化底蕴和整体形象。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需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黎锦作为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不容忽视的,因而促进黎锦更广泛地深入公共空间进行展示和传播,让其主动承担起“文旅会客厅”的重任尤为重要。黎锦本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就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加强对黎锦多种展示方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黎锦传承发展。黎锦“胶囊”展示空间具有灵活可变、高效便捷、可移动拆装、低碳可持续等叙事语言,又具有活态性、智识性、传承性、文化性等空间叙事特征,为更好地传播海南非遗文化、树立海南非遗品牌、打造海南文化和旅游的“会客厅”、促进黎锦的展示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EB/OL].(2022-12-12)[2022-12-16].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12/12/c_1129201621.htm.
[2]鐘茜,莫继严.非遗保护的三个维度:传承性保护、创新性发展和参与式传播[J].文化遗产,2022(4):35-42.
[3]吴兰修.琼州杂事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马辉,缐宇峰.青年微型住宅的空间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1(1):101-102.
[5]王文章.非遗保护的继承与创新及其与文化市场、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由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十年保护引起的思考[J].艺术百家,2020(4):4-7,14.
[6]关昕.从知识、技术到智识传统:“非遗”主题展览的话语分析[J].东南文化,2018(6):98-103,127-128.
[7]冯建章.论黎锦的文化救赎功能[J].民族文学研究,2015(1):118-126.
作者简介:
周帅,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