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年、陈乔年的法兰西求学岁月
2023-06-05王蕾
文/王蕾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五四运功前后,一大批有志青年到海外勤工俭学走向了高潮。1919 年12 月25日,法国游船公司的“盎特莱蓬”号轮船停泊在上海杨树浦黄埔码头,有30 余人登上了这艘轮船前往法国留学。陈延年兄弟与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熊雄、葛健豪、林风眠等同属这批。经过一个多月的航海生活,1920 年1 月,陈延年、陈乔年等抵达法国马赛,2 月3 日抵达法国首都巴黎,怀揣着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改造旧社会、寻求救国真理的梦想,开始了他们的法兰西求学生活。
刚到巴黎的陈延年,很快就感受到部分勤工俭学生流露出的浮躁学风,他给友人丁肇青的信中,描述了法国勤工俭学的一些实情,他批评这些人“大都无头脑,华法教育会中人,即号称‘同志’者(指的是无政府主义党人)也是如此”。这类人谈科学只是说些工业、农业的门面语,并不懂得科学自身的真价值及其特殊的方法,写文章给华工看,竟有人抄《新生活》的老文章……丁肇青认为这封书信可以帮助准备赴法的学生了解法国勤工俭学的实情,就把书信刊登在《北京大学日刊》,并写了《附识》,高度评价陈延年“他是个诚实的人,只知道真理,不知道什么叫‘崇拜’,什么叫‘偶像’,所以他的话都是很直率的”。
陈延年、陈乔年乘坐的“盎特莱蓬”号轮船
1920 年五一劳动节巴黎大罢工,巴黎的工人总同盟罢工不过15 分钟,交通完全断绝,电灯、煤气、电话一概都没有,在圣沙蒙一带,罢工长达近两个星期。这给陈氏兄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威力。8 月,中共发起组成员陈公培到法国,华法教育会派陈延年迎接,陈公培向陈延年出示了陈独秀的介绍信,陈延年很不以为然,但和弟弟向陈公培讲述了五一大罢工的经过。
在法国的最初一段时间,兄弟二人依然是无政府主义的坚定信仰者。1921 年春在组织勤工俭学期成会与华工事务上,他们还与赵世炎有过对立。
1920 年下半年,受法国国内经济危机影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始陷入困境。1921 年1 月12 日、16 日,华法教育会接连发出通告,宣布勤工俭学生脱离经济关系,停发维持费。勤工俭学生的处境更加困难。经过勤工俭学生的努力,“二二八运动”后部分学生的最低生活维持费得到暂时解决。在1921 年这一年,留法勤工俭学生发动了三次重大的斗争,即二月底的“二二八”运动、六月的拒款斗争和九月进驻里昂中法大学的运动。尤其是进驻里昂中法大学运动的失败,以及吴稚晖、李石曾与法国政府勾结对勤工俭学生进行迫害,甚至将蔡和森、李立三、陈毅、陈公培等104 人强行驱逐回国,使得陈延年、陈乔年看清了控制华法教育会的无政府主义者吴、李等人的真面目,清楚地认识到无政府主义的欺骗性和反动性。
1921 年,旅法无政府主义者发起组织工余社,并于次年1 月创办《工余》杂志。工余社的发起人有华林、陈延年、陈乔年、李卓四人,《工余》编辑部设在巴黎西郊哥伦布《工余》杂志社社员的住处,最初由陈延年负责编辑。但在陈延年主编《工余》期间,杂志的政治倾向并不明显,杂志“似乎未曾明显提出无政府主义,也未曾反对马克思主义”。
1921 年春,张申府、周恩来、刘清扬、赵世炎、陈公培在张申府租住的巴黎索邦公寓三楼的一个房间里成立了旅法中共早期组织,张申府为负责人。2 月,赵世炎、李立三等在巴黎组织勤工俭学会,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都曾参加。3 月以后,陈氏兄弟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陈延年的朋友也是工余社的成员李合林枪击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陈篆未遂,自请入狱。并述说刺杀陈篆的原因“公使对于本国人失去了他应有的态度和责任——赶逐里昂百余学生归国,所以我决议杀他”。这对陈延年、陈乔年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对法国社会的深入了解,陈延年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与反动,也认识到无政府主义不能解决法国的社会问题。他们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俄国十月革命,阅读《新青年》、人民出版社丛书、法语书刊《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周刊》等,在经过一番探索比较后,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
1922 年4 月26 日和4 月30 日,赵世炎两次写信给陈公培,叙述了他筹组旅欧共青团组织的过程,并提到要争取陈延年、陈乔年加入组织中来。1922 年6 月,旅欧的共产主义者在巴黎西郊布伦森林的一块空地上召开成立大会。陈延年、陈乔年和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王若飞、刘伯坚等人到会。会议决定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讨论了党纲和党章,并决定出版机关刊物《少年》。
1922 年8 月1 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创办《少年》月刊。陈延年负责编辑,陈乔年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回来帮着油印和装订。《少年》具有鲜明的党刊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共产主义,论证中国走共产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因而被称为法国的《新青年》。
1922 年10 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选举赵世炎、王若飞、周恩来、尹宽、陈延年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赵世炎为书记。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为建立旅欧党团组织做出了很大贡献,又因为他们是陈独秀的儿子,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有较高的声望,大家就称呼他们为“陈氏两英豪”。
1923年旅欧少共临时大会代表在巴黎合影(前排左起:2为赵世炎,6为陈乔年,8为陈延年,11为王若飞;中排左起:3为刘伯坚,5为李慰农;后排左起:5为傅钟,10为周恩来)
1922 年9 月。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和萧子瞕由胡志明做介绍人,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不久,中共中央派廖焕星带信赴法,正式承认法共的中国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 年,团中央正式批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2 月17 日至20 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西郊比扬古镇警察分局的一个会议厅举行了临时代表大会,到会代表42 人,代表全体团员72 人。此前1922 年11 月,党中央就致信赵世炎,决定在旅欧的同志中抽调一部分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培训骨干,接到信后,旅法的同志决定派赵世炎、陈延年、王若飞、陈乔年等15 人第一批赴俄。1923 年3 月18日,他们搭乘火车离开巴黎,在柏林办理苏联入境手续,最后于4 月初抵达了莫斯科,自此结束了法兰西的留学生活,完成了从无政府主义者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二人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怀着美好理想千里迢迢赴法国勤工俭学。他们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过程中对无政府主义从怀疑到失望,认识起了重大变化,思想剧变,奋然而起,毅然与无政府主义者决裂。他们积极学习理论,研究、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对马克思主义逐步有所了解并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加入法国共产党。他们认定了只有共产主义能救中国,从此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为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