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对中国城市发展民族精神传承的思考
2023-06-05唐建焦典
唐建 焦典
受西方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求新立异、华而不实的“洋风建筑”大行其道。在中国人生存空间逐渐“西化”的情况下,本文梳理中国“洋风建筑”产生的历史渊源及现实表现,从决策者、设计者和使用者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剖析,指出中国城市空间中民族精神的缺位、本土文化的匮乏等问题,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缺乏实体空间的承载。如何通过艺术赋能确立民族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与地位,本文倡导民族艺术构建城市意象空间、塑造民族认同之能和传承创新多元发展,以期启发民族精神传承在本土城市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洋风建筑”;城市空间;艺术赋能;民族精神;传承与创新
梁思成曾言:“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
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许多城市中充斥着对西方建筑文化的“拿来主义”现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些“舶来品”覆盖面之广、影响之深可谓是遍布全国大小街落。曾有学者指出,此类流行之风更像是建筑文化的一种“殖民”现象,仅仅是对所谓潮流的盲目追求。毋庸置疑,这一趋势本质上是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的渗透。[1]城市空间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展现不可或缺的窗口,而这种“舶来品”不仅无益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是对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导致了城市设计、建设实践与历史文化传统的脱节。阿诺德·豪塞尔指出“民族艺术不是个人所创造的,它是民族群体的产物,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力量”。[2]结合当代城市发展趋势,本文试图从艺术学科角度切入,探析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凝聚的文化表征——民族艺术,与当代设计语境融合,以促进中国城市发展中民族精神的传承。[3]
1.历史与现实
从丝绸之路、遣唐使到郑和下西洋,古往今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强国文化不可避免会对弱国文化产生影响。
1.1 “洋风建筑”之于中国
自18 世纪60 年代西方国家进入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迅猛,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文化入侵亦是在所难免。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顺理成章进入中国。素来重视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在这种强势的“殖民”文化冲击下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被迫接受。19 世纪40 年代起,以英、法为首的殖民者在上海外滩建立租界,建筑作为文化入侵强有力的符号,在上海租界落地、积聚,并伴随殖民地的扩张蔓延至全国各地。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西方列强资本势力对华的影响并没有跟随其殖民势力在华的削弱而式微,华夏大地之上“洋风建筑”依旧如火如荼。同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华扶持伪满洲国后,也将大量“洋风建筑”带入中国境内。中国民族资本的兴起以及留学于欧美、日本等地归国的建筑界青年学者对“洋风建筑”的推波助澜,更使之成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运动的主流。此类“洋风建筑”究其历史意义,无疑是作为西方列强殖民中国文化入侵的载体,确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并且多数都以奴役、屈辱中国的姿态存在,成为列强在华行使特权、大肆掠夺的象征,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在历史上痛苦历程的见证者。[4]
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城市建设迎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认识西方国家经历过的近百年城市规划、建筑文化思想。彼时,对于欧美国家城市建设的模仿和借鉴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之势,在全国大小城市生长起来。和西方社会历经近百年形成的与其传统文化高度融合的建设思想不同,中国近代社会在建筑发展上存在较大断层(表1),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过快,导致在建筑文化的审美上趋于盲目追求的状态。这种西方文化主导的城市建设模式,不仅割裂了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脉络,而且严重破坏了原本具有本土主义和民族色彩的城市空间,使其与应有的城市文化意蕴渐行渐远,造成了一种对本土民族文化的遗忘现象。[5]
表1 中西方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对比
1.2 “洋风建筑”的现实表现
照搬西方建筑形态无疑是“洋风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时至今日,从政府到市民对这种“国际范”的热情丝毫不减。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 在中国承接的首个项目,杭州天目里便是一个很恰当的案例(图1)。一方面以欧洲城市广场为原型,将中国原有城市空间的“图底关系”彻底翻转;[6]另一方面,“移花接木”的方式已是屡见不鲜。杭州天目里这种“西体东用”的处理似乎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不过,这倒也应和了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先驱们所追寻的一种“普世主义”。
图1 杭州天目里
“形式大于功能”催使很多建筑为追求理想化的建筑形态,不惜牺牲大面积空间或不顾本土植被状况,盲目模仿西方国家大面积观赏草坪的绿化方式。本应由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多层次组成的植物群落被单一的草坪所取代。号称“全球首座”的成都独角兽岛便是如此:伴随其建筑形态律动之美的是对土地利用率的牺牲,椭圆与椭圆之间形成的大片空地只能铺设成路;同样的,服务于形式主义的大面积单一草坪绿化也降低了环境的丰富度(图2)。可以说,成都独角兽岛是“洋风建筑”在中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后极具代表性的“硕果”之一。这些渗透在中国城市空间的西方建筑文化,势必会剥离城市中传承千年之久的内蕴,而这种本土性、人文性和民族性的消融将导致城市建设的历史虚无主义。日渐西化的空间秩序正扭曲和异化国民的主体性意识,进而剥离对自身民族属性的身份认同。
图2 成都独角兽岛
2.精神弥失:中国城市发展之惑
受限于决策者审美主导、设计者的力所不及与妥协等原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频繁的拿来主义、嫁接与折中处理之风盛行,致使城市建设中本土文化缺失,民族精神欠缺广泛的物质空间载体。
2.1 “西风东渐”的原因剖析
(1)决策者意志的审美误导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总量规模很小,综合国力不强,技术水平又较低。如此,对西方国家经验的模仿学习是不可避免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当其冲,城市面貌的更新亦是举足轻重。政府作为决策者无论是出于对国外经验的学习,抑或是源自个人意志和喜好,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洋风建筑”在国内的盛行。长此以往,在比较偏重于发展速度的情况下,非专业且已形成固有审美风格的决策者,以行政职权干预专业建筑师的设计,使建筑设计缺少本土文化的参与,势必会产生方向性的偏差。因此,“洋风建筑”大多浮于形式化且规模庞大,在政策和行动上缺乏根植于民族的文化脉络,造成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可识别性丧失在所难免。值得注意的是,“与国际接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些目标的达成,从政府官员的角度考虑,似乎通过这种流于表面、建设周期短的“洋风建筑”最容易实现,城市形象建设与政绩挂钩,因而他们也急于一时之功,借以建功立业。[7]
(2)设计者的局限性
与西方发展史不同,在各个领域中,我国政治因素历来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图3),城市建设更是离不开政府的决策,建筑设计者自然要在决策者的意志与艺术创造中寻求平衡。[8]在这种外行领导内行、建筑师受到极大约束的情况下,虽然为设计者留有一定的创作空间,但设计成果已然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内。多数设计团队在面对强势的“洋风建筑”浪潮中表现得束手无策,甚至顺势而为、借势而上。
图3 中国城市建设决策机制框架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近代社会中建筑文化发展存在一定断层,改革开放后整个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设计人员自身缺乏一定的理论与专业修养,在西方建筑文化的猛烈冲击下,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之法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解决,同时对“舶来品”的判断和鉴赏能力也尚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对欧美各国已有成果的模仿成为一条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设计者只能在决策者的审美视角下对某个作品进行模仿(图4、图5)来迎合他们的喜好,以求得方案的落地。久而久之,在决策者的干预、社会追求发展速度的夹缝中,大部分设计者并没有致力于根植中国民族文化的建筑研究,逐渐丧失了设计的创新能力并甘愿自我消沉。“洋风建筑”俨然已经转变成一种“常态化”的模式。
图4、图5 奥地利哈尔斯塔特小镇与中国惠州“复制品”的对比
(3)使用者的盲从性
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但同时国内的一穷二白与国外的繁花似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政府领导到普通百姓都对灯红酒绿的欧美国家憧憬万分。也因此,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荡的“出国潮”,出国考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追求城市的“现代化”成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长年累月的学习模仿,“西方的就是好的”这种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已然根深蒂固,“洋风建筑”靡然成风。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精神文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映射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更是异常强烈。人们对多元化、光怪陆离的西方城市的向往之意愈演愈烈。步入21 世纪,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各城市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房地产行业在经历数年的起伏与波折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地产商们抓住广大市民对国外“新奇”文化的憧憬心理,将“洋风建筑”又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2.2 “洋风建筑”主导的城市发展困境
(1)形式主义突出
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不断发现,推动建筑形式多元化的发展。在诸多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当代建筑颇有“百家争鸣”之势,但这其中也掺杂着一些过犹不及的倾向,比如过度注重形式。建筑作品功能、结构与形式的合理性逐渐被弱化甚至舍弃。伴随而至的是“形式追随虚构”,追求抽象的建筑语汇、空间造型的华而不实以及建筑材料的烦琐堆砌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各城市之间的相互攀比,“地标建筑”“形象工程”层出不穷,致使建筑设计的求新立异、华而不实之风变本加厉。国外的建筑师争相来到中国“大展宏图”,中国大陆似乎变成了他们的“试验田”。诸如广州大剧院、中央电视大楼、北京望京SOHO 大厦等。形式主义的靡然成风,究其根本,源于“洋风建筑”在中国“殖民”多年使领导者与业界人员看不清建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仅关注于事物的表象。对视觉效果的盲目追求,造成“功能追随形式”甚至于功能需求还远得不到满足,并在追求形式主义的“创新”泥潭中无法自拔。
(2)城市特色湮没
近代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提出:“中而新”为上品、“西而新”为次、“中而古”再次、“西而古”为下品的建筑风格设计思想。梁先生主张“中而新”,认为创造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新式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范式。而那些盲目追求形式、西颦东效的模仿与嫁接,是了无生机、主观与客观相脱离的艺术教条主义。“洋风建筑”在国内的大行其道,致使许多城市的民族特色、历史文脉、地域特征逐渐被建设者置之脑后,以千篇一律的西方建筑形式取而代之。在“盲目崇洋”“求新迫切”风气的影响下,模仿与抄袭已然作为速成之法传遍全国,其次,借用与折中也成为一条捷径与之并行。较为发达的城市照搬西方建筑模式,甚至不惜花重金请西方知名设计师为其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后期崛起的城市又开始复刻发达城市的做法,东抄西袭之间,看似八街九陌、车水马龙的都市,实则已是不伦不类、不中不西的形象。其后果不仅导致城市面貌可识别性的丧失,还丢失了民族的、本土的文化,造成“千城一面”、建筑个性趋同的恶性循环。
(3)文化自信受挫
伴随经济的腾飞,中国综合实力也回归世界前列,中华民族的崛起为我们带来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对传统的深入发掘、对民族文化的国际地位需要被重新界定。华夏大地之上的“现代化”也应像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需要根植于本土。将“洋风建筑”一成不变地从西方各国嫁接至中国,其后果只能是决裂于传统、远离民族文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传统文化背景等方面,中西方向来都是泾渭分明的。今时今日,无锡太湖秀剧院、杭州天目里等层见叠出的“洋风建筑”,犹如无根之木、无水之源的空中楼阁盛行于祖国大陆之上。在多数市民的潜意识里,这是时尚与富足的象征。当下社会追求西方文化的狂热,流露出的是对我们自身文化不自信。兼容并蓄历来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不反对西方建筑文化来到中国,事实上,应是寻求一条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我们排斥的是将西方文化原封不动地移植入中国。这种导致文化传承缺位、不利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精神弥失”正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民。
3.艺术赋能:民族精神传承与创新
在当代中国城市空间中,民族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凝聚的文化表征,承载着民族审美意识和历史记忆,同样在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重要的文化力量。
3.1 构建城市意象空间
马丁·海德格尔认为“一切艺术在本质上都是诗”[9],而民族艺术这首历经数千年之久的诗,以其独特的魅力传颂于世。民族艺术诗性意象的构建通过对当下城市空间的塑造,展现记忆性、真实性和传承性等空间特质,继而发挥其教育、审美和价值层面引导作用的场所功能,最后给予人群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的精神体验(图6)。要充分发挥艺术“活力”“和而不同”的特性[10],以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元素转意到具象化和场景化的城市空间,构建民族文化表征,依托空间载体持续陶冶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提升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城市文化的历史脉络以其特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串联集体记忆,民族艺术在这里便充当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表现形式,记录并展现沉淀数千年的审美习俗与文化习性,并通过与当代设计语汇的融合映现于城市建设之中。与西方文化在中国侵略性的城市建设模式不同,民族艺术参与建构的城市诗性意蕴,是以自身文化在城市空间内对人群民族精神的积极引导,绝非试图建立一种保守性、封闭性的民族文化空间,而是致力于发扬中国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以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姿态呈现。
3.2 塑造民族认同之能
民族艺术对民族认同的构建不仅是其本能,也应是它的社会职责。民族艺术参与建构城市,其首要目的正是要使城市空间不再是他人之物的拿来,唤醒根植于本土的民族精神,为城市人群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给予人们文化认同感、自我归属感。[11]设计的形式层面是彰显民族性和个性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显性的民族形式易于呈现,比如通过艺术的途径对民族所特有的传统形式和元素的借用等。[12]中国的城市建设需要民族艺术构建文化表征,传承民族文化引领国人审美习惯,纠正“崇洋”之风。一方面,作为文化表征的本土符号是提升民族认同感、增强国家意识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保障国家设计体系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创作之源。[13]时至今日,我国设计体系之中技术标准和经济运行机制等环节的能力日趋成熟,但文化表征层面的探索和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资源、经济、技术已经作为无差别资源建立在全球化的通用性基础之上,鲜明的文化特色便成为一个国家设计体系中最核心的竞争资源(图7)。[14]因此,中国城市设计、建筑语汇的构成,离不开对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拓。通过艺术赋能,加强中国民族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力,才能在城市建设“趋同化、同质化”盛行的状况中,找到发展方向的突破口,树立中国匠心独具的城市形象、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图7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对中国当代设计体系建构的启示
3.3 传承创新多元发展
以往在西方经济、技术影响下的世界文化单一局面,逐渐被多元文化的交融取代,跨文化的多元融合得到史无前例的关注和发展。如今,能否推动多元文化的交融已经演变为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文化交融是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以本土文化为基础,有选择性地汲取、消化外来文化,来推进自身发展。因此,鲜明的本土文化是实现城市发展中多元文化交融的核心动力。文化交融的先决条件是发掘民族文化基因,夯实本土文化的基础,建立起兼收并蓄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范式。唯有如此民族形式才能保留自身独特性并得到更大力度的发展。民族艺术参与构建城市,赋予城市空间开放性与创造性的属性,提升其多元文化交融的自由程度和扩展边界,继而通过衍生出各种社会现象带给人们全新的认识。民族文化极具包容性,能够跨越不同国家、种族文化边界在当代城市空间中交流融合,并且通过艺术这种无障碍、高效率的方式建构城市意蕴、挖掘文化基因。鉴于此,城市建设中精确剖析文化基因及其内涵,就需要理清民族文化表征构成整体性城市肌理,明晰城市的文化环境土壤、梳理城市的文化资源要素,构建城市文化基因。[15]要积极推进城市本土文化传承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全球跨文化的多元融合中保有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地位,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过程中开拓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本土魅力的城市文化。借助极具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民族艺术赋能,进行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创新,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4.结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洋风建筑”在中国落地生根是必然的,但面对强烈的西方文化冲击,面对建筑文化趋同、“洋风建筑”盛行的局面,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全球化浪潮中历史文脉、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应以怎样的姿态映现于现代城市发展中,这要求设计师在汲取西方先进建筑创作方法的同时,还要兼顾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以中国民族文化为基础,以营造“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民族艺术赋能为手段,融入当代设计语境,实现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这是城市文化空间建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终目的。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言:“中而新”为上品,传统与现代结合才是可循环的发展范式。传承、创新、发展乃是城市与建筑设计恒久的主题。基于我国民族文化展开的艺术赋能城市空间建构,不仅应是我国城市发展重要的探究方向,同时也是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