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 做特元谋“绿色食品牌”

2023-06-05杨春贵

云南农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杨春贵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云南 元谋 651300)

元谋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做特“绿色食品牌”决策部署,不断厚植现代农业绿色、有机底色,着力构建绿色食品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笔者结合近年来该县做特“绿色食品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元谋农产品品牌的对策建议。

一、工作成效及措施

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发展理念,采取政策支持、质量监管、主体拉动、科技保障等措施,全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精品示范工程,聚力做特元谋果蔬“绿色食品牌”。截至2022年底,全县累计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99个,认定“绿色食品牌”县级以上产业基地19个5 866.67 hm2(8.8万亩),共有88个农产品获许商标注册,成功入选全国40个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塑造了“北有寿光、南有元谋”的农产品市场品牌形象。

(一)强化政策激励,扶持品牌打造

制定《元谋县“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三品一标”品牌认证奖励办法》《元谋县省级绿色农产品挂牌保护基地和有机农产品挂牌保护基地奖励办法》等品牌创建激励扶持政策,对实施绿色农产品挂牌保护基地和有机农产品挂牌保护基地建设,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和入选云南“10大名品”企业给予奖励。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6个果蔬产品12次荣获云南省“10大名品”表彰,有19户农业企业获得省、州品牌创建表彰,奖励资金共720万元。

(二)强化质量监管,维护品牌声誉

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县冬早蔬菜绿色防控覆盖率62.8%,农药利用率42.5%。强化从生产源头到消费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监管,自2020年起,积极推动指导2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规范线上运行,外销产品附带开具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全县外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连续5年合格率100%,2017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三)强化主体培育,扩大品牌影响

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撬动经营主体投资扩大规模,提高经营水平。截至2022年年底,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5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74户、家庭农场620户。众多新型农业主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申报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注册名牌商标,积极参加农博会、农展会、蔬菜种业博览会,通过各种媒体平台、电商平台宣传推广企业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强化市场营销,促进品牌增值

投资3亿元建设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引进永兴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元谋果蔬博览城。支持农业企业拓展高端市场。2022年,全县102.6万t优质果蔬销往北京、上海、重庆等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近8万t洋葱、香葱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创造农业综合产值120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4.23亿元,同比增长6%。

二、机遇和优势

(一)机 遇

国家层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省级层面: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出全力做特“绿色食品牌”决策部署,出台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等一系列品牌创建支持政策,鼓励支持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绿色云品”矩阵。州级层面:楚雄州委、州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区域品牌创建等扶持政策,把元谋县作为推进农业强州建设的重点县,从人才、项目、资金、用地等方面全力支持元谋县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培树做特“绿色食品牌”省级示范标杆。

(二)优 势

一是自然条件优势。元谋县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21.5 ℃,全年基本无霜,是全国少有的冬早蔬菜露天种植区和南繁育种天堂,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二是规模化生产优势。全县已流转农村土地8 333.33 hm2,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5户,便于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三是科技水平优势。县内拥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种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个果蔬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四是项目支撑优势。成功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3个“国字号”农业重点项目,连续3年组织实施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县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业品牌创建基础不断夯实。

三、存在的短板

(一)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元谋县属于非贫困县、农业大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财税收入有限,导致自身投入农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有限,向上争取农业发展资金困难,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2022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事务支出共计4.32亿元,仅增长0.06%,受政策、资金“瓶颈”制约,每年争取和投入的产业扶贫资金仅占楚雄州平均水平的70%。

(二)种子“卡脖子”问题

当前元谋县常年种植番茄、洋葱总面积超过6 666.67 hm2,由于国内蔬菜品种选育滞后,种业强县建设处于起步推进阶段,高端种子80%以上仍然依赖国外进口。经调查统计,元谋县番茄种子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圣尼斯种子公司,洋葱种子来自美国纽内姆种子公司,县内常年种植的大宗蔬菜产品均没有自主研发的种子品牌。

(三)农业基础薄弱

元谋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年均降雨量仅625 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4.8倍,干旱缺水问题长期存在,以全县年均种植粮食作物1.73万hm2、经济作物1.6万hm2需水量计算,年均工程性缺水1.2亿m3。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土地高频率利用和高复种指数,忽视休耕轮作和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造成耕地质量持续下降,农作物病虫害难防难控。

(四)品牌效益不高

虽然全县已获得199个“三品一标”和多个“云南名牌农产品”“云南省10大名品”,但品牌效应发挥不足,企业推广应用品牌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弱,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力度不够,品牌效应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益。蔬菜水果优质不优价,很多一流的农产品大部分被卖成了三流的“大路货”价格,品牌附加值不高。

四、对策和建议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做特“绿色食品牌”和打造“绿色云品”省域公用品牌的决策部署,抓住政策机遇,充分发挥优势,着力在创名牌、抓有机、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6个方面持续发力,真正实现“产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企业上,企业落在基地上”的“三个落在”要求,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省级示范标杆。

深入实施种子和电商端建设(杨建花)

(一)深入实施“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工程

充分总结第一批、第二批示范创建经验成果,科学谋划第三批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果蔬产业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五化”水平。一是加快规模化果蔬生产基地建设。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引导群众自主自愿有偿开展土地流转,推动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果蔬基地建设,力争全县耕地流转率达50%以上、高标准农田占比达80%。二是提升组织化发展水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企业。建立完善的农业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业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品牌辐射带动能力。三是提升专业化水平。全力支持乡(镇)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一村一品”专业村,以点带面向主导产业集中发展,争取全县50%以上的行政村创建为州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四是提升绿色化水平。依托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积极推进生产基地绿色化,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持全县绿色蔬菜的化肥和农药使用总量持续负增长。支持引导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蔬菜、有机农产品认证,组建绿色有机联盟,提升绿色有机联盟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五是提升市场化水平。引导企业强化商标品牌意识,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省、州“名品名企”申报评选,强化品牌推广营销。继续改造提升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服务保障功能,构建智慧农业营销体系。

(二)深入实施种子端和电商端“两端”建设工程

要紧紧抓住种子、电商这2个农业发展的“头”和“尾”,促进农产品生产端精耕细作和终端的精深加工,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的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将“绿色食品制造”打造成百亿级支柱产业。

1.着眼种子端。依托被列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的机遇,以保障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聚焦种子端“引、保、育、测、繁、推”全产业链打造,加快构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全面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良种繁育能力,提升种业企业竞争力,推动种业基地提档升级,净化种子市场环境,奠定种业根基,打造与海南三亚齐名的西南种业新样板,实现由制种大县向种业强县新跨越。

2.着眼电商端。围绕做特“绿色食品牌”、聚焦绿色食品8个重点产业,发挥多平台、新业态、宽渠道作用,以数字化、智慧化驱动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农村流通方式创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打造电商发展新平台,深化与重点电商平台务实合作,建立与电商平台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农产品直采基地建设。积极构建农产品供应动态数据库,联通大型超市、线上平台等符合规定条件的个性化经营主体,不断提升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占农产品销售额的比重。

(三)深入实施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提升工程

1.实施设施化提升工程。以标准化为重点提升全县特色农业设施化水平。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大小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力争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以上。蔬菜产业上以蔬菜小包装项目为引领,全面推进产业供应链优化升级;水果产业上以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为重点加力分拣包装线发展,提升采后处理加工能力。

2.实施有机化提升工程。围绕“一县一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力争创建1~2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5个“省级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力争每年新增绿色、有机认证产品10个以上。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在生产方式上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指导农业园区和规模经营主体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鼓励有机产品企业在省内外建立营销中心(专卖店)和网络专营直销店,形成线上线下推荐、宣传元谋有机产品营销氛围,打响有机品牌影响力。

3.实施数字化提升工程。围绕打造全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数字技术向农业各领域渗透,用数字化赋能农业产业,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系统谋划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建设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每年建设2个以上物联网基地,发展智能“车间农业”。开展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广运用“一部手机云企贷”平台,着力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元谋县作为云南省农业大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承担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历史重任。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创建元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全面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元谋果蔬展洽会展出果品(杨建花)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