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实现路径*

2023-06-05杨宏伟赵和萍马瑛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新疆农业

杨宏伟,赵和萍,马瑛

(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乌鲁木齐市,830052)

0 引言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乡村振兴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农业存在资源约束趋紧、整体竞争力偏弱等问题,亟待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拓展农业发展新途径,推动农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和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2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稳住农业基本盘,提高农民收入,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农业经济发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动态过程,受到政府支持、地域、农产品品牌[1]、农业社会化服务[2]、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本[3]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因此,有必要深挖各类要素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在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大[4]。此外,相关研究表明,城镇化率、人均GDP、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均会促进农业正向可持续发展[5]。二是关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与实现路径的研究,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在区域上呈“东高西低”的特征[6-7],西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充沛,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重点开发和发展西部地区的农业,能够有效实现区域上的农业经济高质量均衡发展[8]。相比中国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江西、湖北等地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9],湖南省农业发展水平仅次于湖北,但农业绿色发展和经济效率仍存在短板[10],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11],为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要将技术创新和区域统筹发展作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12],尤其在当前新发展理念的格局下,要进一步重视“协调”和“开放”两个维度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层面的影响[13]。

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们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大量研究,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1)现有文献对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大多以某一年份为研究时间点,缺少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的测度和分析,基于动态定量分析角度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文献较少;(2)从地域视角来看,现有文献大多以中国或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对于西北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鲜有涉及。作为典型的西北农业大省,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如何,还缺乏具体的理论数据支撑,鉴于此,本研究构建5个准则层24个指标,以新疆2000—2020年的农业数据为计算依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挖掘出新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以期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 指标体系构建

1.1 指标选取依据

高质量发展在十九大会议上被首次提出,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我国发展阶段、现实国情和客观条件做出的科学判断。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方面,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学者研究指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快且效率高[14],从而达到质量和效益的双重提升[15],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认为还应包含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等指标[16]。此外,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是营商环境优化、产品质量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体现[17]。在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上,大部分学者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总目标,将其依次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和若干个指标,按照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构建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学者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划分为高品质、高效益、高效率、高素质农业四个维度[18],有学者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高标准农产品、高效益产业、高品质竞争力三个维度[19]。

新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耕地资源丰富,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显著优势,主要作物单产水平、人均农业产值和农产品占有量位居全国中上水平,但新疆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显著制约因素。考虑新疆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并综合参考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地以现有的生产资源条件为依托、以效益为导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长期、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按照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本研究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为高效益、高融合、高品质、高竞争、高保障五个维度的要素,计算方式见表1,具体指标划分见图1。

图1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Tab. 1 Xinjiang agricultural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1.2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高效益。主要衡量新疆农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年的土地、劳动力、财政支出等农业资源条件,所产出效益的高低。其主要包含粮食产量、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固定资产投资、复种指数、财政支出水平6项指标。(2)高融合。主要衡量新疆农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产业联动、技术创新、资源要素整合等方式,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农业的能力。其主要包含产业融合水平、乡村非农就业占比、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多元化水平4项指标。(3)高品质。主要衡量新疆农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提供优质农产品、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能力。其主要包含农药使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森林覆盖率、农业耗水、森林病虫害防治率5项指标。(4)高竞争。主要衡量新疆农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吸引外资、发展机械化、现代化农业水平的高低。其主要包含实际利用外资情况、机械化水平、水利化水平、电气化水平4项指标。(5)高保障。从农村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衡量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给农村居民带来的生活水平的变化。其主要包含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城镇化率、医疗机构保障措施5项指标。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来源于2001—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于个别年份出现的个别缺失数据,本研究采用线性插补的方式进行了填补处理。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熵权TOPSIS法构建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得到各项指标的综合排名。熵值法以实际指标数据赋予各指标权重,相比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数据的原始信息。在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以后,通过TOPSIS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排序并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 构建评价矩阵。假设m为样本个数,n为评级指标个数,i表示年份,j表示指标,每个被评判的指标用xij表示。利用式(1)构建原始评价矩阵,记为X=(xij)m×n。

(1)

正向指标记为

i=1,2,…,m;j=1,2,…,n

(2)

负向指标记为

i=1,2,…,m;j=1,2,…,n

(3)

3) 熵值法计算权重。将第i年第j项指标的比重记为Tij,熵值记为Ej,差异系数记为Hj,则

(4)

(5)

Hj=1-Ej

(6)

将熵权记为Wj,则

(7)

4) TOPSIS综合评价。由熵权Wj得到标准化加权矩阵V=(vij)m×n,进而确定最优解与最劣解。

最优解

A+=[(maxvij)|j∈J]

(8)

最劣解

A-=[(minvij)|j∈J]

(9)

确定正负理想解后,各个指标与理想解的欧氏距离分别为

(10)

(11)

最后可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接近度并对其进行排序,进而来评价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高低。

i=1,2,…,m0≤Ci≤1

(12)

3 结果与分析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根据式(4)和式(7)计算得到24个指标的熵值及权重,由各指标权重得到标准化加权矩阵,为后期TOPSIS综合评价提供计算依据,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熵权计算结果Tab. 2 Entropy weight calculation result

信息熵值的大小反映了该项指标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小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越多,权重越大,体现了各项指标在后期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反之同理。

由表2可知,粮食产量、土地产出率、森林覆盖率、农业耗水、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6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均在5%及以上,说明这6项指标对于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贡献,是推动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农药使用强度、森林病虫害防治率3项指标所占权重较小,但并不意味其对于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强,而是由于这3项指标年度波动幅度较小,整体变化较为稳定,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农业发展水平相比,指标属性所代表的实际农业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其他指标的权重系数较为相近,基本处于3%~5%的区间。

根据式(10)~式(12)计算得到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各指标的相对接近度(综合得分)结果见表3。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20],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层级,具体划分方式见表4。由表3可知,2000—2008年,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接近度在0.345以下,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程度较低;2009—2010年,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接近度处于0.345~0.431的得分水平,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程度处于中低水平;2011—2012年,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接近度处于0.431~0.517的得分水平,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程度处于中高水平;2013—2020年,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接近度大于0.517,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程度较高。整体来看,2000—2020年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新疆农业经济的各项指标数值趋于优化,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由于,随着新疆财政支农力度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新疆农业科技水平含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逐年递增,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 583.4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2020年达到1 981.28亿元。自2021年新疆实施退地减水政策以来,水资源和耕地面积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农业发展效益得到提升。新疆各地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融合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减量施用化肥,大力发展有机肥、绿色农业产业,新疆农业化肥施用量逐渐降低,农业品质得到提升。新疆整体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近年来通过防沙、治沙、发展沙化产业等措施,2022年新疆森林覆盖率达到4.87%。伴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电力消费量不断增长,农业发展竞争力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的高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农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表3 TOPSIS评价计算结果Tab. 3 TOPSIS evaluation calculation results

表4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类Tab. 4 Clas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s

同时,新疆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到新冠疫情和金融环境的影响,2020年新疆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8亿元,比2019年有所下降,乡村非农就业占比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数近年来不断增长,但增长趋势较慢,对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水平不明显。农药使用强度、森林病虫害防治率、实际利用外资情况、机械化水利化水平等各项指标整体波动幅度较小,同理,这些指标对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作用不够突出,存在一定的挖掘潜力。

为便于更加直观地观察21年来新疆农业发展水平,将各年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接近度进行排序,得到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接近度柱形图见图2。

图2 各年份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接近度

由图2可知,21年来,新疆农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小范围区间内有所波动。分区间来看,2000—2005年,新疆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有所波动,且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增长趋势缓慢,从2006年开始,新疆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开始呈现显著上升态势。主要由于,2006年以前,新疆农业综合效益水平不高,农民收入较低,为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实力,从2006年1月1日起,免征农业税政策开始实行,且为了巩固改革成果,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最低粮食收购价等各项农业政策开始逐步实施,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2017年及2020年两年新疆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有轻微浮动,主要由于2017年和2020年,新疆农业生产分别受到低温、沙尘暴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回落,但整体上这两年农业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年份差距不大。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基于5层准则24个指标构建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对21年来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2000—2008年、2009—2010年、2011—2012年、2013—2020年四个区间,且分别对应低水平(相对接近度0.345以下)、中低水平(相对接近度0.345~0.431)、中高水平(0.431~0.517)和高水平(相对接近度大于0.517)四个发展阶段。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接近度柱形图可以得出,由于,气候、农业政策等各类因素的影响,2003—2005年及2017年及2020年,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小范围波动,总体依然呈上升态势。(2)计量结果表明,24项指标中,粮食产量、土地产出率、森林覆盖率、农业耗水、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6项指标权重在5%及以上,对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作用较大;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农药使用强度、森林病虫害防治率3项指标权重在3%以下,对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作用不明显,还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优化提升;其他指标权重在3%~5%之间,对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力度一般。

为进一步推动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结合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层面,提出促进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

1) 高效益:多措并举,提高新疆农业综合效益。一是在综合考量新疆各地州自然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水平,尤其要加快南疆土地流转和农业技术普及等工作,鼓励各类农业组织的发展,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新疆各地方政府落实各项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配备专业人才指导和建设农业项目,吸引国家、地方、社会等渠道投资,并给予相应的金融服务保障措施,降低农业项目投资风险,加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三是通过土地整治、道路硬化等措施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对于有条件种植特色复种作物的地区,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组织加强引导,让农民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农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四是各地方政府设置短、中、长期资金使用规划,落实资金用途、周期等细则,并强化资金监管措施,加大财政助农水平。

2) 高融合:立足优势,实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依靠各地、县、乡(镇)、村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尤其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区域,鼓励建立农工、农旅、农文、农商等多元化产业。目前新疆农业融合的发展受到产业链、农户自身、技术水平、精深加工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可以先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依托龙头企业、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建立起集生产、加工、物流、服务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挥示范带动和技术扩散功能,提高产业融合水平。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色”的地方特色产业建设思路,鼓励发展农家乐、农场采摘观光等农业休闲娱乐,挖掘农业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二是依靠产业带动、政府帮扶、技能培训等方式,为愿意且有能力的乡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的非农就业率。

3) 高品质:循序渐进,助推产品品质优化升级。一是构建新型农业绿色发展补贴政策体系,在农业政策上倾斜于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研制开发。鼓励在市(县)级发展系统全面的种养一体化农业综合项目,选择一批重点县市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发挥其示范效应,以有效降低农药化肥用量。二是依据全疆实际,制订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服务规范,完善“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确保农产品品质可控。三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结合农业植保技术,科学防控,加大农业病虫害防治力度。

4) 高竞争: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综合竞争水平。一方面,要优化外资的利用方式和渠道,目前新疆农业对外资的利用主要存在于风险低、金额小的农业加工项目上,地方政府在引资过程中要有服务意识,提高审批、管理和建设流程,重点引进大型生产环节的农业项目投资和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以此同步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与各大科研团体、农业研发企业合作,加强产学研融合水平,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尤其针对新疆水资源匮乏这一特点,继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升新疆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

5) 高保障:优化环境,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一是优化农村的“硬”环境,在发展农业纵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每年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对道路、水利、医疗卫生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环境等硬件措施进行优化,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二是优化农村的“软”环境,推行乡风文明和“一村一品”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提升农民额外收入,促进农村消费。此外,还可以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通过各类落户吸引政策,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新疆城镇化率,进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新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高质量新疆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