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屋顶打球寻常事
2023-06-05朱涵夏亮
朱涵 夏亮
根据《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杭州将在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中安排16%以上用于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到2024 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 平方米,形成“10分钟健身圈”
在屋顶上打球,对杭州人来说,已经是一件寻常事。不仅是在屋顶上,滨水旁、天桥下、环岛地块……在“亚运之城”杭州,一批运动场馆见缝插针地“嵌入”市民生活圈。
2023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这一年,杭州继续盘活城市里的“金角银边”,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35.4万平方米以上。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正化身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
小场地凸显大民生
“一开始我以为在屋顶打球会很冷,但实际上场内挺暖和的。和其他场地比起来,屋顶球场的空间也显得更加开阔。”家住杭州城西的许涛之前没有在商场屋顶打过篮球,在硬核公园的体验让他很惊喜。
硬核公园位于杭州市古墩路的印象城顶楼,地处杭州城西闹市区,周围居民楼林立。去年5月,杭州硬和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投资350万元,将商场屋顶改造成嵌入式体育场地,包括五片篮球场和三片网球场,项目定位为“年轻、时尚、文化”。
硬核公园运营端口负责人徐丹介绍,篮球场利用了“屋顶+体育”的建设模式,面積约2000平方米,场地配备专业运动灯光、专业运动篮架,全馆铺设专业运动硅PU地面材料,最大程度保障篮球运动专业级体验和高舒适性。篮球场顶棚可开合的设计,保证了在不同天气环境下,市民都能有好的运动体验。网球场共分为两片标准场和一片儿童专用场地,其中一片还专门涂饰成了粉红色,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其实,我们给自己的定义不是一个体育场馆运营商,而是空间运营商。因为体育场馆空间很大,它不仅仅能承担运动的功能,也能做很多相关的事情。”徐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据悉,硬核公园开展日常的篮球运动、健身运动的同时,还将体育装备售卖融入日常运营中,积极举办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赛事、活动。此外,硬核公园还紧抓当下运动潮流新趋势,引进了棒球、滑板、飞盘、橄榄球等小众运动。
“未来我们计划引入太极、武术、广场舞、瑜伽等更多种类的健身活动,力争将该项目创建成为区域范围内的‘便民小型运动综合场所,实现运动项目对各年龄层的全覆盖,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为发展群众体育而服务。”徐丹说。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从8个方面系统提出了29项改革措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随后,杭州市多地先后发文实施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拟在三年内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区域,在社区、公园绿地、滨水绿道、桥下空间、屋顶等区域见缝插针式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全民健身资源布局,实现全生命周期体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随着杭州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的推进,像硬核公园这样的嵌入式体育场设施在杭州不胜枚举。
瓜山未来社区在六层楼屋顶上打造了两个篮球场和一个网球场,水美公园巧妙地将体育场地“藏”进净水厂上盖公园里,钱江世纪城体育公园在20米的高铁桥下打造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五块塑胶运动场地,建德洋安体育健身中心在新安江大桥下建设了可满足每日600人次健身娱乐需求的室外健身场……
根据《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杭州将在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中安排16%以上用于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到2024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平方米,形成“10分钟健身圈”。
杭州瓜山未来社区新苑的屋顶球场
“加减乘除”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健身去哪儿”一直是全民健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牛鼻子”问题。杭州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变废为宝”“见缝插针”为建设理念,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但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各类嵌入式场地分属不同管理部门,用地保障压力大,嵌入式体育设施作为无差别开放设施存在易损坏、易产生占场冲突的特点,其运行管理、折旧与维护费用较高,这些都是下一步有待探索解决的问题。”李启迪说。
针对建设中出现的难题,杭州市正探索通过“加减乘除”四步,创新性地破解“群众运动去哪儿”难题。
一是打造“10 分钟健身圈”,做足体育场地嵌入式“加法”。杭州制定了《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导则(试行)》《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等政策文件,厘清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各部门职责,明确各区、县(市)建设任务,解决“建什么”“在哪建”“怎么建”“谁来建”“谁来管”和经费来源等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工作责任闭环。
二是盘活存量资源,做好嵌入式体育设施成本“减法”。杭州市拱墅区联合城市规划设计部门,从区域嵌入式体育场地顶层设计入手,摸排全区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用地数据,为“嵌哪里、嵌什么、嵌多少”提供科学依据。
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星桥下体育场分布在运河两岸,上方是留石快速路高架,这里原本是堆积废弃物的桥下空间,改造后的桥下体育场总面积达到1400平方米,包含新建的篮球场、门球场和若干健身设施。
目前,杭州市正加快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数字赋能工作,已建成的嵌入式体育设施正逐步纳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统一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加精准的查询预约服务。
“剩下10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我们铺了地砖,可以作为广场舞的场地。”杭州运河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嵌入式体育场地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岸互动综合提升系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挖桥下“边角余料”土方充分打造了桥下新空间,在提升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服务群众,为区域综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三是强化督查管理,做好政策考核“乘法”。杭州市对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的实施进行“赛马比拼”,推出“最美设施”“最优设施”“最具人气设施”“最具活力”等案例的比拼,充分调动责任主体的积极性。2022年,杭州市拱墅区等6个区被评为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赛马优秀区县(市),艮山运河柒号共富球场等13个项目被评为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志性成果。
四是激活社会力量,做实简政放权“除法”。在嵌入式体育场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推动“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杭州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参与度。
坐落于亚太路湘湖3期的原创壹号羽毛球馆,是变闲为宝的范例。这个合理善用废弃厂房改造配建而成的嵌入式体育基地,也是萧山区“羽毛球社会力量合作共建项目”。
杭州市萧山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原创壹号羽毛球馆暨萧山区羽毛球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由杭州原创文化体育有限公司和蕭山区少体校共同开展羽毛球区队的培育和运营。场馆在面向社会开放的同时,全力助推羽毛球的群众性普及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数字化管理
京杭大运河东岸,一条绿荫掩映的滨水绿道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抱着篮球,陆续走进艮山运河柒号共富球场。这里是一座包括4个标准篮球半场和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的体育公园。
“这里环境很好,我每个星期都要来运动两三次。”居住在附近小区的杭州市民周忠月说,“我和队友打球的时候,上小学的儿子也会在场边学着运球。”
艮山运河柒号共富球场与最近的一幢居民楼相距不到100米。艮山运河柒号共富球场运营负责人朱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为了不打扰附近的居民休息,我们球场把最近的营业时间调整为8:30-20:30。晚上8时30分,球场的智能系统会自动关闭灯光,球友们也自觉陆续离场。”
此外,球场的智能灯光还会根据光线的亮度自动调节,有时候白天如果光线比较暗,场地灯光也会打开。除了智能灯光,球场还有智能门禁、环境传感器、数据大屏、智能零售等智能设备。数据大屏上,设计了进场人数、气温、空气湿度、光线亮度等数据项目,有趣的是,男女比例以及年龄比例也被统计在内。
目前,杭州市正加快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数字赋能工作,已建成的嵌入式体育设施正逐步纳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统一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加精准的查询预约服务。
在艮山运河柒号共富球场,每名球手进入球场前,都需要在柒号主场的手机小程序内实名注册,每天16时之前,场地都是免费向市民开放,每人每天有4小时的“福利时间”。16时后场地要收费,单次价格15元,月卡是49元,打球时间依然是4小时,如果超过了4小时,则需要重新购票。
“这片球场整体运营都是我们第三方在做,也帮主管部门降低了管理负担。场地的价格相比主城区的室内场馆,肯定是便宜了不少。”朱辉说,球场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场地和智能化设备的维护,同时也解决了场地运维的可持续性。
今年,杭州将进一步强化数字化管理,新建设的嵌入式体育场地同步安装健身客流探头、“无人值守”等智能化设备,将更多的嵌入式体育场地纳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
“数字化赋能,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能更好实现便民利民。”李启迪说。从政府端形成“纳入平台统一管理、根据建设分线管理、引入团队专业(运动项目协会)管理”三种模式治理,同时在服务端打造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点位布局、在线导航和线上预约等“10分钟健身圈”场景,健全评价反馈机制,畅通各类主体反映嵌入式体育场地意见问题的渠道,有助于针对全过程闭环管理中反馈的突出短板和弱项,进行动态优化,推动嵌入式体育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