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霸榜的心理学,不应回避创伤

2023-06-05何承波

南风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蛤蟆类图书畅销书

何承波

今年年初,北京某出版社的选题论证会上,图书编辑刘昕提出了几个心理学选题,被一一否了。

主管领导给的意见很微妙:“这年头,心理学本该大有可为。”

刘昕回家想了很久。“这句话,起码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中“这年头”,指疫情这几年,出版社业绩不太好,全国图书市场都有点萎靡。领导一开会,就开始输出焦虑,指着各种爆款,喊着搞“对标”。

“心理学大有可为”,这点,她也深有感触。畅销书榜单,换了又换,但心理学图书,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被讨厌的勇气》等爆款书的出现,一直是业内的美谈。

她所在的出版社,主做社科类书籍。入行五六年的她,负责心理学,主要偏学术专著方向,虽说销售渠道相对固定,下滑趋势却很明显,一年不如一年。领导希望她多看看“社会的变化”,“接地气,抓痛点,找爆点”。

什么痛点?刘昕其实懂的,打开豆瓣图书的“心理学”标签,默认排序里,十之八九,主题与“疗愈”相关。

对于整个图书产业来说,心理学畅销书的更迭,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一面时代的镜子。

一只蛤蟆的走红

眼下,图书市场还没缓过来,但有一个例外:“心理类的图书产品,活得还不错。”

一位出版商向南风窗记者谈到,后疫情时代,整体上,人们买书的意愿在下滑,但为心理类知识产品付费的人,却在增长,其中也包括了图书。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各种图书销售榜单,可以证实这一点。

今年读书日前夕,当当网发布了一份2022年阅读报告,卖得最多的10本书,前二便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下简称《蛤蟆先生》)、《被讨厌的勇气》,2022年卖得最多的新书,名叫《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封面上说,这是献给所有年轻人的成长秘籍。

该报告得出结论,一方面读者通过自助心理类、心灵疗愈类、严肃文学类书籍对抗精神内耗,寻求自洽;一方面又通过书籍寻求积极、振奋的心态。

4月12日,开卷报告(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定期发布的图书市场报告)也指出了相似的现象。2023年第一季度图书零售市场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6.55%,大部分细分领域都是负增长,但心理自助、医学等方面是一个例外。尤其是心理自助类的书籍,同比增长了30%。

这不是新现象。新冠肆虐以来,心理学图书便始终霸榜各类销售榜单。2021年,Kindle“年度付费电子书畅销榜”前十名中,心理学类电子书占据了三个席位。

登顶的依然是《蛤蟆先生》。这本书比人们想象的更火爆。

2020年刚出版时,没人看好这本书,首印只有6500册,出版商只有1200元营销费,请不起任何专家或者 KOL做推荐。上市第一天,卖了百来本,但此后却一路逆袭,不断加印再加印,起印数量也来到了10万。

3年来,这部书加印41次,总印量400万册,霸榜各大畅销书单。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主角蛤蟆先生患有抑郁症状,绝望的他,觉得自己“糟糕透了”,找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医生,经历10次治疗后,蛤蟆先生走出了阴霾。

《蛤蟆先生》其实1997年就在国外出版,作者为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该书英文名是《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直译是“蛤蟆的心理咨询:一场心理学冒险”,2012年便引进国内。此前译本尝试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译名,但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心理健康成为一门显学的当下,很多人不得不审视一个问题:“我,是不是该看心理医生了?”

此番爆红,这个直白的译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它简单、直接地描述了一个“情景”:看心理医生。

这个看似平淡的场景,直击大众的痛点:这个时代,人们或多或少受困于某种情绪障碍。心理健康成为一门显学的当下,很多人不得不审视一个问题:“我,是不是该看心理医生了?”

出版社的营销,也抓住了这一点。封面的宣传语写的是:“英国心理咨询入门书,零基础入门,见证疗愈与改变的发生。”

出版商注意到了新冠疫情时代,整个社会的负面情绪,在营销中,反复将本书和“特殊的2020年”联系起来,试图勾勒出读者的阅读情景。短视频平台上,有主播带货的第一句话便是:“你想过看心理医生吗?”

在豆瓣的热评中,多数讨论不是关于作品本身,而是抒发个人的苦闷和无助、无处安放的情绪。更多的则是自我的激励,一如热评写的:“我一定让自己走出来。”“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感受到如此强烈的被挖掘的痛苦。”

“人人都有病”

《蛤蟆先生》表面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探索的是个体的软弱、自卑和抑郁,试图寻找自我的出路。这是近年心理学畅销书的共同主题。

2021年出版的《别想太多啦》,也是各种畅销榜单的常客,作者是日本僧人名取芳彦,号称日本当下最受欢迎的心灵导师。

同样畅销的《被讨厌的勇气》,由日本心理学家由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所写,是所谓阿德勒心理学“勇气”系列的完结篇。该书在国内出版也较早,也是近年才火。它讨论的是,我们对生活的疲惫、乏味,我们的不幸,从何而来。书中谈到,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择”的,自卑是借口,烦恼是人际关系的烦恼等等。

先搁置对这种价值取向的评判,回到心理学图书本身,这类图书的共同特征在于,它们没有对精神疾病进行病理和学术层面的探究,相反,它们以更浅显通俗的方式,探讨如何解决自我的危机,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并获得幸福。

核心母题汇聚成一个:疗愈。

焦虑、抑郁、孤独等情绪障碍,乃至各种算不上心理学症状的“××症”,俨然成了一个图书业的流量密码。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在2021年再版时,打出了这样一个标语:人人都有病。

在刘昕看来,做书,也要紧跟社会热点,这是她进入这行之后,始终被灌输的一个观点。她记得,有一段时间,原生家庭的话题很火,不少出版社争相出,后来还有“讨好型人格”成为社交媒体热词,一度也被认为是出书的绝佳由头。

新冠疫情第一年,她所在出版社早年出的几本心理学科普读物,被一个百万粉丝的微博博主推荐了一下,小火了一把,领导嗅觉灵敏,顺势推出了一系列新书。

的确,疫情恶化了全人类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变成一门“显学”。如今,学界公认的是,抑郁症已跃居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健康杀手,也是诱发自杀和致残的首要因素。《2022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显示,中国已有超过9500万抑郁症患者,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在7%左右。

中科院院士、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陆林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已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和数以亿计的失眠症患者。新冠疫情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影响,可能至少会持续20年。

情绪障碍是个体疾病,但站在社会学角度,是支离破碎的社会产生了分裂和病态的自我,现代社会盛行的抑郁症、焦虑症,代表着一种群体性的苦难。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锚定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重建内心的秩序。于是,人们渴求一种集体的情绪按摩。那些阐述如何在纷繁世界坚定自我的书籍,切中了时代的症结。尽管,它们未必真正发挥一种指导性的功能,但在书籍的世界里,读者可以找到一种慰藉: 我们一定会变好。

这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作者告诉读者的那样:“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这些作品写作的语境和年代各不同,但却照亮了当下时代的集体心绪。

心灵鸡汤的退场

心理学书籍,似乎变了模样。

李楠是上海某书店的负责人,经营一爿小店近十余年,在他看来,“现在的读者,更需要一种具有专业背景的心理学读物,以此进行自我疏导,而不是心灵鸡汤”。

这类图书的共同特征在于,它们没有对精神疾病进行病理和学术层面的探究,相反,它们以更浅显通俗的方式,探讨如何解决自我的危机,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并获得幸福。

李楠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他认为:“说白了,心灵鸡汤灌输模糊、空洞的大道理,而近年来卖得好的心理类图书,更侧重对自我心理的细腻挖掘。”

早些年,“心灵鸡汤”盛行,如今,这个词已经过时了,提到它,大多伴随一种负面的评价。但这个词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似乎是整个社会的刚需。1998年,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合著的《心灵鸡汤》传入中国,一大批心灵鸡汤读物冲击了各大畅销榜。共同特征在于,它们用大白话讲大道理,看似充满智慧和感性,实际却是差不多的套路。

与此同时,心灵励志图书也迎来了热潮。至此,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完成了合体。

李楠记得,2005年他读大学时,身边同学几乎人手一本《人性的弱点》。“克服人性弱点,走向成功,这对大学生和年轻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彼时,成功学大师层出不穷,大师们带着各自的畅销书,纷纷走进校园搞演讲和签售,大有今日爱豆开演唱会的架势。成功的,或者未曾成功的人,都吃上了这口“流量”。典型如涉嫌传销的陈安之。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曾说过:“任何社会变化无常的现实漩涡,都需要神话来稳定。”

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在急速变动,对有的人来说,成功,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渴望的神话。

在学者徐贲看来,心灵鸡汤是一种乐观幻觉。人们需要这样的励志教谕,人们愿意相信,他人的成功,是可复制的经验。

奥地利心理学家和作家奥托·兰克在《真实与现实》中写道:“与真实为伴,人活不了。要想活下去,就需要有幻觉。”

对于更年轻一代,心灵鸡汤的“幻觉乐观”功能,逐渐失效了。李楠记得,大概2014—2015年开始,心理类图书的新书,变得越来越少了,说明整个图书市场对这一品类变得很谨慎。

根据2022年读书日某电商平台发布的《2022阅读报告》,25岁以下的年轻人,励志类图书的购买意愿,普遍低于其他品类。相反,他们走上了一条更加务实的道路,年轻人的购书取向,主要偏重于应用考试、外语和IT等基本技能方面。

与此同时,年轻人在婚恋、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消费金额增幅,明显大于平均值。

总而言之,年轻一代在更加务实的同时,也更关注自我的心理状况。

心理学需要直面创伤

近十年,整个社会对心灵鸡汤读物进行了集体反思。

这种趋势在疫情前就有,毕竟,社会竞争的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佛系”“躺平”“内卷”“精神内耗”,一系列社交媒体热词,映照着集体心理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渴望一些具有实操意义的心理学书籍,来进行自我慰藉和疏导。

疫情三年,趋势愈演愈烈。

对于刘昕而言,尽管当下的很多心理学畅销书是有专业背景的人所写,但它们其实是用“看似温暖的语言和故事”,掩盖了真正的心理问题。

对于更年轻一代,心灵鸡汤的“幻觉乐观”功能,逐渐失效了。李楠记得,大概2014—2015年开始,心理类图书的新书,变得越来越少了,说明整个图书市场对这一品类变得很谨慎。

《被讨厌的勇气》呈现出的价值观,令刘昕很不解,因为作者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它告诉读者,要绕开那些负面情绪,做一个简单幸福的人。

作家沈书枝对《蛤蟆先生》一书提出了质疑。她说,故事的结尾充满了希望,以至于你知道,并没有那样容易的脱胎换骨。对于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而言,书中过于简单的心理咨询,缺少真实性。“好在,它也不是一本临床手册。”

刘昕注意到,我们默认所有关于心理类的图书,都称作心理学书籍,但这种定义其实有点笼统。心理学之“学”,本质上,应该意味着一种学科。这一类畅销书,刘昕更愿意称之为心理自助产品。

刘昕认为,在这些图书里,心理问题被过度简化成一个幸福与不幸福的选择题。这也是她一直抗拒做这类图书的原因。刘昕说:“它们与早年的心灵鸡汤读物没什么本质的区别。曾经我们需要‘激励梦想,现在我们需要‘抚慰伤痕。”

這何尝不是新的“鸡汤”?

真正的心理学,不应回避苦难,应当正视创伤。正如荣格曾说的,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要帮助他面对苦难时具有一种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荣格并非不相信人可以拥有幸福的状态,他的言下之意在于,人应该理性地直面不幸。

(文中刘昕为化名)

猜你喜欢

蛤蟆类图书畅销书
24小时完成的畅销书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蛤蟆的油
蛤蟆蛤蟆跳嗒嗒
躲猫猫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畅销书架
畅销书架
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类图书的创意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