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数字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研究
2023-06-05葛琳娜
葛琳娜
【摘 要】 供应链金融是提升供应链韧性、加速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工具。对发电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工具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文章以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应用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建设背景、建设思路及过程、融资产品设计、实施成效等方面,探讨供应链金融在发电企业的应用模式。研究表明: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有助于突破传统以供应链货物或往来款项质押为基础的融资模式,结合业财融合思想,在数据共享互信的条件下基于供应链最优状态匹配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能降低融资成本,扩展融资能力,提升供应链价值。研究为进一步丰富数字化环境下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最佳企业实践,为金融服务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发电企业; 供应链金融; 融资服务; 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5;F83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11-0002-08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电力行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能源供应形势,发电企业需要上游的燃煤企业、下游的电网公司共同构成更具韧性的能源供应链,以数字化技术为平台,以供应链金融产品为纽带,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与稳定性。电力生产需要消耗煤炭、水、油料、天然气等大量非可再生能源,虽然我国水电、风电和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受自然条件所限,新能源电力供应量和稳定性还较差,火力发电仍是电力供应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底,我国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同比增长0.7%,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比重为58.4%,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当前,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构建一条安全、高效的电力企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迫在眉捷。
从火电企业的供应链组成特点来看,煤炭采购的燃料款大多采用即时支付或者预付款方式,而电费收入通常采用延迟结算方式(一般为1个月),火电企业与燃煤和电网企业之间天然存在大量的预付和应收项目[ 1 ]。近年来,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煤炭价格创多年新高,且发电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议价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将进一步推升火电企业预付和应收款规模,加剧火电企业的资金紧张程度,在提升企业杠杆率的同时增大了融资成本。供应链金融从供应链管理和运营的视角出发,基于业财融合开展融资业务,成为当前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依托供应链协同、信息共享等功能,供应链金融通过穿透供应链中与资金相关的业务流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围绕核心企业将上下游企业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进而有效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融合适配程度不足等问题。数字化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成为提升供应链韧性、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工具。
本文以火电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为出发点,在对供应链金融内涵、特征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以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为例,探索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模式在缓解发电企业融资约束中的应用,找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契合点,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二、文献综述
供应链金融(SCF)源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通过对供应链不同节点提供闭环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达到优化产业供应链、实现金融增值、缓解融资约束、实现利益相关者多方共赢的目的,是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一种信贷模式[ 2 ]。传统信贷模式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提供授信服务,除核心企业外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由于规模小、评级低,只能获得较少的信贷资源并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供应链上的企业形成完整价值链条,围绕“链主”企业实现对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企业、客户等N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服务,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一)供应链金融主要运作模式
供应链金融从最初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导的短期性融资行为,发展为企业基于供应链运营体系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3 ],随着产业供应链数字化,供应链金融逐步走向金融服务提供商推动的网络化产融创新[ 4 ]。就发展历程来看,供应链金融逐步從为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心化的1.0阶段,到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线下移至线上流通的2.0阶段,再到以平台化为特征的3.0阶段,目前已进入数字化供应链金融4.0阶段,供应链金融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发展趋势。主要特点如下:
从主导模式来看,国内外目前采用的供应链金融主要有金融主导型、产融结合型和信息协同型三种。金融主导型模式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都由金融机构掌握,并据此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产融结合型模式下,供应链金融伴随着精细化的生产与物流管理和规模化的企业集团运作发展起来,产业链体系由产业资本掌控,核心企业或大型物流企业借助自身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优势地位,整体把控上下游的价格、订单、货物等关键信息,并结合自身或金融机构的资本优势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信息协同模式下,信息技术在金融、产业、物流等领域深入应用,第三方平台是联系各方的重要服务纽带,主要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应用模式看,根据产品类型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应收账款类、预付账款类、存货类三种,具体采取怎样的模式,需要根据供应链金融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应收账款类模式下,供应链上相对弱势的企业在向下游较强势企业销售产品时,形成向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而产生弱势企业的资金缺口,此时,弱势企业借助下游强势企业的商业信用,由弱势企业、下游强势企业、商业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向商业银行抵押应收账款获取资金。预付账款类模式下,供应链上相对弱势的企业在购买上游较强势企业的原材料后形成预付账款,此时,由弱势企业、上游强势企业、商业银行签订三方协议,由购买方弱势企业在商业银行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通过到商业银行贴现获取资金,商业银行直接将该笔贴现资金划转至上游核心企业,上游核心企业向弱势企业发货,完成整个交易。在此过程中,三方参与最终实现弱势企业材料采购、上游企业销售收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达到三方共赢。存货类模式下,供应链上相对弱势的企业利用自身存货,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核心企业的订单来获取信用,以存货作为抵押物从商业银行获取信贷资金,从而完成整个交易。
(二)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应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通过协同获取信息等功能,可以有效缓解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5 ],进而提升链上企业的融资效率。既有研究主要从成本、风险和资金利用率三条路径探讨了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成本方面,供应链金融打破了传统银行单一的融资渠道,在供应链运营的各个阶段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融资服务,大大增加了融资契约达成的概率,同时,利用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降低链上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提升融资效率[ 6 ]。风险方面,传统银行信贷模式的前提是提供相应的抵押物,而供应链金融可以借助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提高融资企业在商业銀行的信用评级,进而提高其授信额度,同时降低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违约风险[ 7 ]。资金利用率方面,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具有频繁、稳定且真实的业务往来,当链上的某一企业需要资金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盘活沉淀在供应链上的资金大大缩短放贷时间,进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8 ]。
(三)供应链金融的绩效效应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与供应链运营相结合的产物,供应链属性和财务属性是供应链金融的两个主要方面,相关研究也沿着上述两方面展开,形成了运营管理观和财务金融观两种观点。运营管理观认为,供应链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实现价值共创[ 9 ],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生态圈中,供应链上的企业对资金的可获得性和使用成本进行优化,尤其是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通过依托核心企业的资信,用自偿性贸易融资方式获得融资服务;财务金融观认为,金融支持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方面,通过银行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将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价值创造,更加灵活地为链上的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 10 ]。如应收账款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主要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将赊销项下未到期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并获得融资资金[ 11 ]。因此,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降低财务成本、提高链上企业运营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绩效水平。
三、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模式构建
(一)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可操作性,以明确筛选出合适的研究对象[ 7 ]。根据本文研究的问题,对案例的选择遵循三条标准:一是从规模来看,样本企业是发电企业的龙头,且主业为火力发电;二是从代表性来看,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供应链金融,并取得一定成果,具有典型性;三是从启示性来看,案例能够为电力企业探索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带来一定的启示,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以下简称电力集团)是晋能控股集团三大产业板块之一,发电装机、发电量、供热量均位列山西省第一,是山西省乃至全国电能生产和供应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731.84万千瓦,2022年发电总量为332.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6%;燃煤火电发电利用小时4 863小时,比省调平均值高369小时;供热量5 177万吉焦,同比增长13.11%。近年来,电力集团积极探索发电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二)建设背景
1.政策背景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基础性行业,对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受到国家各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家政策作为行业的风向标,对行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向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12 ]。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要强化金融科技治理,全面塑造数字化能力,深化金融服务智慧再造,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2022年,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中明确“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同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提高应用能力”;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模式,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方向。另外,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2022年召开的国有资本数智化管理平台建设推进会上明确指出,省委、省政府将把数智化管理平台作为省属企业“流程管控、数智支撑”的重要抓手。
2.管理背景
(1)缓解融资约束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电煤价格的持续攀升,业务发展与资金缺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燃料成本与电款回收期错配,带来资金周转压力增大。电力集团燃煤款的支付主要采用现结或先款后货的方式,而主要收入来自电网的电费一般是在次月的月中或月末结算,资金收支存在时点上的不匹配。二是固定资产投入需求巨大。发电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尤其是火电企业,前期一次性投入巨大,发电机组单位造价较高(每千瓦造价约4 000元),直接导致项目资金投入量巨大。三是燃料成本支出资金需求巨大,资金支付压力较大。燃料成本支出是火电企业日常经营现金流出的主要方面,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燃料成本占总经营成本的比重由2020年的52%攀升至2022年的59%,而销售端的电价则执行“基准价+上下浮动”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发电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四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制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采用融资主体授信,加剧了发电企业的融资约束。以上矛盾和制约,为电力企业植入供应链金融提供了空间。供应链融资依托真实的贸易背景、核心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融资对象与核心企业的贸易关系,对融资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估则依托全新的风险评价体系,更加适合电力企业。
(2)降本增效的需求。随着煤炭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能源企业对矿企的付款周期逐渐延长,矿企的合作意愿随之降低,从而涌现大量托盘商扮演“影子银行”的角色,导致燃料采购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金融可以为燃料分公司集中采购燃料提供资金支持,缓解集团对子公司电厂的担保压力。
(3)金融业务风险管控的需求。根据电力建设项目资本金的要求,有些项目资本金在建设开始时并不能足额到位,导致投产建成之日,电力企业就会背负超过80%的负债,且大多为有息负债。在火电企业不断加快扩建的背景下,财务杠杆不断攀升,财务负担加重。供应链金融一方面能够实现融资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审批流程和权限的合理配置,能强化信贷资源集中分配与金融工具集中管控,避免不合理融资为集团带来的担保风险、信用风险和兑付风险。
3.技术背景
(1)数字技术是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基石。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传统金融在引导信贷资源配置上存在严重的“后向型偏好”,对企业生产创新需求的支持力度较为薄弱,这就需要新的金融业态来覆盖传统金融未能涉及之处。以数字化转型引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是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这种新的金融业态模式打通采购、运输、验收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阻梗”,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优化。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电力行业从单一的生产型向产融结合型转变,围绕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打造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体系,为传统电力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数字技术赋能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的场景化和智能化发展。数字技术是供应链金融的关键要素,也是引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支撑,数字技术与金融相互促进,赋能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真正进入场景化和智能化时代。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模式的构建路径主要分三步:一是连接,重点是企业供应链核心场景的连接,获取实时化和多维度的数据;二是协同,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沉淀与筛选,协同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的资源;三是智能化,通过数据支持决策,优化采购流程,赋能整个供应生态链。
(3)数字技术提升电力行业供应链生态竞争力。数字技术在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应用将改变原有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的评估模式,破解传统金融资源配置低效的困境。电力行业通常存在对上下游企业垫资的情况,资产负债率较高,资金压力较大,融资约束突出,很容易出现流动性匮乏导致的经营问题。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通过实时、准确地将上下游企业的相关交易信息推送至平台,为链上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金融机构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形成对拟授信企业的画像,帮助金融机构识别拟授信客户的交易习惯,进而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真正提升供应商融资额度和融资效率,最终缓解采购、生产、销售、对账、付款等整个订单履约过程中的垫款资金压力。数字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在赋能电力行业变革与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成为提升电力行业供应链生态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三)实现路径
2021年5月,电力集团组建燃料分公司,开始建设供应链金融平台。一方面,对燃料采购、融资和支付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各下属火电企业的实际情况统一向煤炭供应商采购电煤;另一方面,借助电力集团良好的信誉,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供应链金融授信对接。
2021年10月,供应链金融平台方案确定;2022年1月,供应链金融平台1.0版本正式上线。通过人工智能、云技术、大数据等先进的底层架构和信息工具,将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燃管系统、快成物流系统对接,线下业务移至线上,通过多维度、实时、智能统计分析及多条件筛选等功能,实现集团对各电厂、燃料分公司及物流公司在融资产品、额度、流程等方面的集中管控,支持多场景、多产品、多资方、全线上集中管理。同时首批融资款放款。在应用过程中,额度管控流程灵活度不足、界面呈现效果不友好等问题逐渐显露。2022年2月,供应链金融平台2.0系统改版工作正式启动;2022年3月,第二笔融资款到位,同时,开始与更多金融机构对接;2022年4月,供应链金融平台2.0系统改版完成,平台的易用性、便捷性、扩展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均得到了大幅提升。电力集团供应链金融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电力集团供应链金融平台融资产品的设计遵循业务场景与业务模式两个维度。根据业务场景,电力集团将融资产品划分为电费融资、燃料采购款融资和物流运费融资三类;根据業务模式,电力集团将融资产品划分为预付账款融资和应付账款融资两类。预付账款模式下,银行向电力集团提供SCF预付账款授信,即向电力集团的上游企业——煤矿提供信贷融资,所融资金直接用于向电力集团提供原材料;应付账款模式下,银行直接向物流企业提供信贷融资,并用于原材料采购的运输费用。
供应链金融2.0系统,在系统功能上使用了前后端分离,能够为用户提供集群负载均衡部署,支持多产品—平台的管理模式。对内可分接燃料管理、快成物流、财务系统以及集团的其他平台,对外可同时分接多家银行进行业务承做,充分发挥科技赋能,做到一数一源,整齐划一。同时为用户提供流程管理、额度管理、统计分析界面、通知管理、预警系统等多项功能。2.0系统支持多资方多样式产品对接,在基础贸易合同+业务相关单据的底层架构上可对业务根据纵向比较开展融资,不仅支持传统的信贷业务,而且支持复杂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例如保理业务、货到融业务以及数字凭证的拆转融业务,为集团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也为未来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未雨绸缪。审批流程的定制化和可视化则为用户提高了办公效率。
相较于供应链金融1.0系统,2.0系统提前规划了未来可能接入不同资方不同金融产品的场景,从界面设计的观感到用户实际操作的便捷体验进行了调整,响应了国家和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号召,从底层架构到代码均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便于未来对不同系统的对接。
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线后,融资管理流程由原来的各电厂各自为政调整为各电厂进行额度申请——燃料公司与快成物流进行信息确认——燃管采购领导负责融资审核——资金中心负责额度分配——总会计师进行额度批复的一体化运作。
(四)实施成效
电力集团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多维度、实时、智能统计分析及多条件筛选等功能,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四流一体”(商流、物流、信息流、资产流)的业务开展情况并进行趋势分析,以新视角审视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业务流程、风控手段;通过系统流程及权限配置,实现信贷资源统一分配、金融工具集中管控,规避过度融资与不合理融资。随着平台数据的积累,授信模式逐渐从“主体信用融资”向“数据信用融资”转变;在补充供应链资金流动性的同时,提高电厂、燃料分公司及快成物流的自主融资能力,进而降低对集团信用的依赖,减轻了集团兑付压力和风险。
1.缓解融资约束,助力主业发展
(1)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上线,盘活了当前受限的大量信贷资源,缓解了电厂的付款压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直属8家电厂累计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获得授信放款11.65亿元,其中,燃料采购款融资7.3亿元,运费款融资4.35亿元。(2)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上线,使信息传递流程进一步优化,火电企业的财务信息、生产经营状况、借贷资金动向等更加快捷、公开、透明地实现共享,提高了燃料分公司与快成物流的资金周转速度,缓解了融资约束,避免了资金链断裂,并有效规避了银行贷款所需抵押品不足的缺陷,助力业务发展良性循环。(3)加强了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力度,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凝聚力和竞争力。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上线,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凭借专业的监管经验准确识别授信企业的潜在风险,促进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与整合,消除木桶效应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2.信贷资源集中调配,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1)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上线,使得集团信贷资源得以统一调配,能够更好地控制负债率的增长。截至2022年6月30日,电力集团有息负债率为72%,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09个百分点。(2)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上线,实现了金融工具的统一管理,缓解了集团与电厂间、电厂与电厂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充分共享优质金融资源。(3)实现了金融风险智能管控。依托供应链金融平台,电力集团实现了金融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重构,申请、审批、办理都在线上完成,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操作风险得以降低。
3.采购与融资常态化对接,促进业财一体化建设
(1)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上线,使得采购与金融实现了常态化的有机结合,推进产融结合、业务与财务数据的交叉互验;(2)提升了资产与资金对接运营的能力,实现了“两金”压降与降杠杆的目的。
4.业务系统与融资平台实现线上贯通,支撑集团整体数字化转型
(1)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燃管平台、快成物流平台充分贯通,实现了数据的实时、自动同步,同时避免数据重复录入而导致的数据冗余,推动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为集团整体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2)对培育子企业线上化、数字化的管理习惯起到促进作用;(3)通过提高切实利益,提升了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四、启示与展望
(一)案例启示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模式也在不断提升采购、运输、销售、回款等环节的场景化。电力企业通过采用供应链金融,能够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四流合一,利用及时、准确的数字化信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评估链上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履约能力,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容易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有效缓解电力企业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重塑发电企业上下游关系,提升电力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能力与满意度。
第一,促进发电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物流是资金流的基础,资金流是物流的保证,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流支持,一旦物流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进而放大整个供应链的市场风险。传统的火电企业供应链管理侧重于物流,资金流管理往往被疏忽,引入供应链金融有助于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第二,为发电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加速资金周转。火电企业引入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燃料公司的融资约束,加快电煤周转速度,吸引更多供应商,增加与上游供应商的谈判筹码,提升竞争力。
第三,有效支撐发电企业“成本洼地”,显著降低融资成本。开源节流是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最主要的方法,由于电力企业的销售端是“基准价+上下浮动”机制,想要提升盈利水平,就需要在节流上下功夫。内部节流和外部节流是企业节流的两种主要方式,而供应链是外部节流的重要手段。采购是供应链上成本最高的环节。在煤炭价格高企的大背景下,电力集团可成立燃料分公司,统一采购燃煤,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供应链金融的引入能及时填补火电企业回款与付款之间时间差所导致的资金真空,有效支撑起“成本洼地”。同时,燃料分公司可以借助集团公司良好的信誉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大规模和更低成本的融资,最终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第四,提升电煤供应链资金使用效率,重塑上下游主体企业合作关系。火电企业引入供应链金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电煤供应链上部分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整个供应链上资金周转速度,加强供应链上企业间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供应链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降低金融机构风险。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通过对订单、生产、运输、储存全过程监控,可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调查与评价。首先,商业银行通过受托支付,信贷资金可以在第三方结算,从而规避了信贷资金的挪用;其次,订单保证了还款来源,可在完成贸易后获取;最后,供应链上的贸易是持续发生的,因此在供应链金融环境下,授信具有闭环性、自偿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二)未来展望
近年来,供应链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电力企业融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主体多、环节长、资料杂,如果内部流程不合理、人员专业度不够,或是操作人员疏忽,都可能造成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风险管理是供应链金融最应该重视的内容之一。电力企业在未来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有效防控供应链金融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三个主要风险。首先,数字化手段能够实现业务可视化,可以大大降低供应链金融道德欺诈风险;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搜集海量信息,进而大大缓解链上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将海量综合信息按照特定的算法进行解析,避免由于认知偏差造成决策失误,进而提高决策效率。
第二,构建系统完善的信用评估机制,加强供应链金融的监督管理。就目前我国供应链发展情况来看,供应链金融企业风险识别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还不能根据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性质识别和评估风险,信用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突出障碍。中小企业信用问题不仅影响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的所有企业,而且使核心企业面临一定程度的利益风险。因此,建立信用等级评估机制,以数据为基础搭建技术模型,将原本被动反应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预防型风险管理模式,使链上企业基于契约形式相互合作、互惠互助,是保障供应链金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抓手。
第三,强化和规范链上企业授信的准入条件。供应链金融以上下游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风险管理主线,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入多重信息技术降低了链上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作为承贷主体的火电企业来说,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要强化和规范链上企业授信的准入管理,对不良成员及时淘汰,以保证供应链金融整体链条的和谐发展。
第四,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推动智能化转型。伴随着供应链的智能化,供应链金融呈现出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趋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正推动供应链运营的变革,信息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的高度融合,将有效降低产业活动及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实现决策智能化、管理可视化、流程标准化和运营高效化。
第五,专注重点细分行业,进行精准化管理。由于各行业盈利模式、资金需求状况、周期性以及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不同,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只有持续深耕重点细分行业,在对行业属性和特征进行专业分析和研判后,才能充分了解客户经营状况,掌握客户经营管理的痛点与需求,有效把握各环节风险,并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未来,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将更专注于重点细分行业,进行专业化管理。
第六,建立深度信息联盟,开展全程化服务。各类供应链金融服务主体将通过互联网、区块链技术整合电商、支付、物流、银行、税务、海关等数据节点,搭建跨产业、跨部门、跨区域平台,并与政府、行业协会等建立深度联盟,打破“信息孤岛”。同时,通过逐渐明确供应链金融各主体交易边界,进行交易接口、交易合约、交易流程等标准化管理,保证数据高效互通,真正实现供应链金融全程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展浩杰.供应链金融在电力行业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0):44-45.
[2] 彭俞超,王南萱,邓贵川,等.数字经济时代的流量思维:基于供应链资金占用和金融获利的视角[J].管理世界,2022,38(8):170-187.
[3] QUEIROZ M M,WAMBA S F.Blockchain adoption challenges in supply chai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ain drivers in India and the US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9,46:70-82.
[4] LIU S Q,HUANG X,LI X G,et al.How is China's energy security affected by exogenous shocks?Evidence of China-U.S. trade dispute and COVID-19 pandemic[J/OL].Discover Energy,2021-07-28.
[5] YU W T,YEW C,CHAVEZ R,et al.Integrating big data analytics into supply chain finance:the rol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data-driven cul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21, 236:108135.
[6] 李霄鹏,单晓燕,李海波,等.双循环下区块链智能合约赋能供应链融资研究[J].会计之友,2022(19):148-156.
[7] 彭璐.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研究[J].国际金融,2022(6):57-62.
[8] 赵爽,冉一宁,吴玉梅.公司治理、供应链关系与企业技术创新[J].会计之友,2022(20):41-49.
[9] 徐锦瑞,陈锦荣.对优化产业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思考[J].上海金融,2019(4):82-87.
[10] 陈冬梅,王俐珍,陈安霓.数字化与战略管理理论:回顾、挑战与展望[J].管理世界,2020,36(5):220-236.
[11] YOSHIDA K.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digital business platforms[J].Fujitsu Scientific & Technical Journal,2017,53(1):67-70.
[12] 李健,朱士超,李永武.基于綜合集成方法论的区块链驱动下供应链金融决策研究[J].管理评论,2020,32(7):3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