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税激励、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06-05梁运吉孙兴旺梁梓潞

会计之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梁运吉 孙兴旺 梁梓潞

【摘 要】 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减税激励、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影响进行深入考察,并进一步分析减税激励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税激励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减税激励与绿色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绿色技术创新在减税激励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减税激励更有利于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制造业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本研究结论不仅深化减税激励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新发展格局下评估减税激励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效应,深入理解税收杠杆积极作用进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能力形成与提升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减税激励; 绿色技术创新;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 F812.42;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12-0098-08

一、引言

目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要求。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其发展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依托。特别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制造业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一国的生产水平,也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制造业目前正面临“外忧”和“内驱”的双向压力影响,制造业亟须探寻新的结构转型动力,提升价值创造水平,释放新的发展潜能助力高质量发展。财税政策作为国家治理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工程和支柱,一直以来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近年来,国家接连实行大规模的减税激励政策,2022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金额超4.2万亿元。国家税务机关实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减税激励政策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发展韧性,为经济稳中向好不断输送动能。因此,探究作为宏观调控杠杆作用的减税激励政策能否促进制造业企业价值提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学术界多数学者普遍认同减税激励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这些文献已经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直接研究减税激励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探究两者间作用路径的文献仍然较少。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当前政府及微观主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减税政策能否发挥促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及制造业企业能否通过享受的国家减税激励政策来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1)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减税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直接效应,丰富减税激励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2)丰富减税激励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将减税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同一模型中,厘清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对于推动制造业企业跨越发展鸿沟、摆脱转型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3)从异质性角度出发,探究减税激励在产权性质及规模不同的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为进一步国家税收政策建设提供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减税激励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实施的减税激励政策是我国政府充分考虑微观企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与竞争环境而推出的重要宏观调控举措。通过改变企业与政府间的财富分配,对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动力和实现经济质量提升、改善具有长远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洞察减税激励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

第一,国家开展的一系列减税激励政策为制造业企业释放增量利润,可直接降低企业运营中的经营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盈利能力。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额税费负担会深刻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阻碍价值创造进程的推进[2]。具体来看,减税激励带来的税负减轻会直接减少“税金及附加”及“所得税费用”两个会计科目数额。与需要多环节、一定生产经营周期的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相比,可突破需要支付的刚性成本约束,直接改善企业现金流储备[3],对提升企业内源融资水平、强化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在具体政策方面,“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完善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抵扣的范围得到扩大。企业可借助“转嫁效应”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及盈利能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5]。

第二,减税激励政策可通过引导资源合理流动,缓解要素市场资源配置扭曲,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一方面,企业所得税率的降低可有效遏制低水平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寻税收优惠政策”行为,在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6]。市场可借助公平竞争来逐步淘汰生产效率低下的主体,从而提升整个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质量。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前一次性扣除和增值税留抵退税等近年新增税收激励政策带来的财富效应会强化企业市场拓展能力。企业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等活动。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优化各种资源要素供给,提升发展实力储备与活力,进一步夯实企业价值创造能力[7]。基于上述分析,可提出假设1。

H1:企业税负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相关效应,即减税激励能有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减税激励与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保障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双赢”的有效途径[8-9]。绿色技术创新因其具备公共知识外部性和环境保护双重正外部性的特点[10],同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研发资金,并且不确定性及风险更大,间接阻碍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但设计得当的制度环境[11]及激励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积极培育企业新动能及竞争优势。减税激励作为积极财政手段,“营改增”、研發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积极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企业财务负担风险,增强管理者创新投资积极性,驱使管理者形成“技术研发型”逻辑,引导企业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规模及研发强度,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企业现金流是制约绿色研发投入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税收负担降低可直接改善企业自由现金流,可抑制企业的寻租行为而带来的生产性成本投入浪费[12],刺激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基于上述分析,可提出假设2。

H2:企业税负与绿色技术创新存在负相关效应,即减税激励可以促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三)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相当一段时期内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动力的关键宏观战略。减税激励同中国目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通过减税降费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税收激励带来的益处被企业高效利用时,减税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才可能是积极的。本文從以下三方面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在减税激励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第一,随着“绿色中国”理念的不断推进,各级地方政府逐步提升了环境监管水平。环境规制带来绿色创新的机会成本与合规成本提高,施加更强的环境合法性压力,倒逼企业把减税激励带来的“红利”用于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此外,根据资本逐利规律,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活动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带来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引导市场资金流入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与技术创新等核心业务相关的领域,有助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企业价值链提升。第二,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唯一的经济长期增长途径是提高技术水平[5]。减税激励产生的直接创新补偿效应,可降低企业边际成本,激发绿色创新动机,增强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第三,减税激励产生的人力资源要素吸纳效应可激励制造业企业增加绿色研发人员,特别是高端技术人员的投入。人力资源作为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可保障绿色创新活动顺利实施,推动产业技术复杂性增长。另一方面可为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积累高素质技术人才,更好服务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基于上述分析,可提出假设3。

H3:绿色技术创新在减税激励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中起到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采用2012—2021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对初始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主要变量值存在缺失的样本;(2)剔除?觹ST、ST类型的样本企业;(3)为缓解异常值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影响研究样本的质量,对变量做1%和99%分位数的Winsorize处理。经上述筛选整理后,最终得到5 587个有效观测值。其中,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来源于CNRDS数据库,其他主要变量数据源自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数据的相关处理利用Stata17.0软件。

(二)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

在现有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相关学者主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或单一指标法来衡量微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情况。但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不同评估者会因其主观性过强导致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很难获得客观、统一的评价指数。目前,全要素生产率因其具备的信息丰富及综合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衡量新时期经济发展质量。基于此,本文采用更为客观并且操作性强的单一指标法,利用微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一代理变量来衡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OP法和LP法。但采用OP法样本需要满足投资额不为零的要求,会导致部分样本不能被合理估计。基于此,本文借鉴鲁晓东等[12]的测算方法,利用可行性更强的LP法测算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其中营业收入、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净额分别作为产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的代理变量,中间投入则根据“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表示[13]。

2.核心解释变量

学术界现有研究中,多数借助企业的税费负担来对减税激励的效果进行衡量。但税费负担的衡量并没有统一的指标,多数学者通过法定税率、平均税率和实际税率等方法[14]。其中实际税率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税费负担情况。基于此,本文采用制造业企业总体税费负担对减税激励效果进行度量,具体表示为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去收到的税收返还除以营业收入[15]。企业总体税费负担与减税激励的效果成反比关系。

3.中介变量

我国现有专利类型中,实用新型专利是具备新颖性、实用性特点的技术方案,旨在改进现有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极具创造性特点的全新技术方案,发明专利是企业的创新水平的最佳体现。基于此,本文绿色技术创新采用制造业企业每年申请的绿色专利总数来衡量,绿色专利总数具体为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之和[16]。

4.控制变量

遗漏重要的解释变量所造成的内生性会损害实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由于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众多,需要加入控制变量予以控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对制造业企业的治理变量、财务变量及其他特征变量进行控制,控制变量包括企业年龄(Age)、资产负债率(Lev)、资本密集度(Fixed)、成长能力(Growth)、高管薪酬(Pay)、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Top3)、独立董事比例(Indep)、股权性质(Soe)。另外,为了使结果更准确,本文同时控制行业及年份虚拟变量。

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构建

第一,为检验减税激励(TRI)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设立模型1:

TFPi,t=α0+α1TRIi,t+α2Agei,t+α3Levi,t+α4Fixedi,t+

α5Growthi,t+α6Payi,t+α7Top3i,t+α8Indepi,t+α9Soei,t+

α10Industry+α11Year+μ1  (1)

第二,为检验减税激励(TRI)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I)的影响,设立模型2:

GTIi,t=α0+α1TRIi,t+α2Agei,t+α3Levi,t+α4Fixedi,t+

α5Growthi,t+α6Payi,t+α7Top3i,t+α8Indepi,t+α9Soei,t+

α10Industry+α11Year+μ2   (2)

第三,为检验绿色技术创新(GTI)在减税激励(TRI)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中是否发挥中介作用,设立模型3:

TFPi,t=α0+α1TRIi,t+α2GTIi,t+α3Agei,t+α4Levi,t+

α5Fixedi,t+α6Growthi,t+α7Payi,t+α8Top3i,t+α9Indepi,t+

α10Soei,t+α11Industry+α12Year+μ3  (3)

四、實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对连续变量进行Winsorize处理之后排除极端异常值现象,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小。具体来看:全要素生产率(TFP)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较大,其最大值为8.368,最小值为4.764,可见不同企业的发展质量情况不同。绿色技术创新(GTI)的最小值为0.693,最大值是4.852,总体偏低,说明制造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积极性及执行力度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法,探究设立的回归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减税激励幅度(TRI)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1%水平上负相关,说明减税激励能有效降低企业税负,在某种程度上为制造业发展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初步验证H1;减税激励(TRI)与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I)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初步证明H2,即减税激励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起到促进作用。从表中结果可看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门槛值,排除主要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有效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三)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4模型1的回归结果,企业税负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系数为-2.044,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税负会扼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国家税务机关实施的减税激励有助于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H1得到验证;表4中(2)列检验TRI对GTI的影响,TRI与GTI的回归系数为-0.625且在5%水平上显著,即减税激励会促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H2得到验证。最后,为厘清绿色技术创新在减税激励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中介作用是否存在,将TRI、TFP与GTI放在一个模型中。由列(3)可知,TRI与TFP的回归系数为-1.953并且在1%水平上显著,结合表4列(1)、列(2)的结果,由温忠麟等[17]总结的中介效应的检验程序可知,绿色技术创新在减税激励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四)异质性分析

为了检验减税激励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本文分别对公司产权性质差异及企业规模差异进行进一步检验。从公司产权性质差异角度出发,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企业规模差异角度,企业规模采用制造业企业资产总额取对数来度量,并按照企业规模的中位数划分为大规模及小规模企业组。减税激励对产权性质及规模差异的制造业企业发展质量影响结果如表5的列(1)—列(4)所示,通过表中分组回归结果可发现减税激励对于四种类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均在1%水平上显著,因此不能简单通过比较两者相关系数反映影响的差异。于是进一步构造企业产权性质及规模的虚拟交互项,将国有企业及非国有企业分别设定为1和0;大规模企业组及小规模企业组分别设定为1和0,进一步检验两者的差异影响。通过列(5)、列(6)的结果可知,产权性质差异和规模差异的交互项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减税激励更有利于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质量的提升。

非国有企业因其自负盈亏等特点,同国有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税收敏感度[18],非国有企业盈利性质更强,对有利于培养自身核心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活动具备更强的内生动力。因此,在具体行动上,制造业非国有企业能更好利用减税激励带来的税收红利,大力培养自身价值创造能力,追求卓越的综合绩效,推动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小规模企业经营范围相对单一,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及抵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其对于税收政策的需求程度与渴求程度都要高于大型企业。此外,小规模企业创新意愿以及动机较强,企业享受的税收激励政策有利于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缓解创新风险,促使形成“创新技术、提升质量”的管理认知。

(五)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1.替换被解释变量

用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微观主体高质量发展具备综合性强、涵盖信息丰富等优点。但尽管选择同一测算方法,也会因参数设定的不同导致最终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并且在不同研究之间存在较强可比性[19]。于是本文采用计算相对容易的劳动生产率替代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稳健型检验。其中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员工人数。重新回归结果在表6中列(1)所示,TRI的回归系数为-2.726,仍在1%水平上显著,与前文结论保持一致。

2.考虑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国家税务机关实施的各种减税激励政策除了会对当期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产生影响,极大可能会对下一期的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即减税激励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存在滞后性。基于此,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减税激励(TRI)滞后一期重新进行回归[20];同时,为缓解双向因果关系,避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对研究结果带来的估计偏差,将滞后一期的核心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回归。从表6中列(2)、列(3)可以看出,回归结果仍然在1%水平上显著,与前文一致,同时工具变量拒绝不可识别及弱工具变量假设,说明工具变量选择有效。这表明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减税激励对提高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仍然有重要的影响。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2—2021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减税激励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国家税务机关实施的减税激励政策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有效驱动制造业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2)减税激励政策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坚实支撑,即减税激励可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3)减税激励政策可引导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这一路径驱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即绿色技术创新在减税激励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4)在进一步分析中,从异质性角度分析发现,减税激励对非国有企业及小规模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作用更明显。

(二)启示

如何有效借助积极的税收激励政策开展一系列有利于驱动全要素生产率的跃升的活动,加快制造业产业提质增效,是当前阶段政府及微观主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通过探究减税激励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得出如下建议:

1.国家税务机关在巩固现有减税激励成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前瞻性地向前推动减税激励政策调整进程,提高减税激励政策执行效率,坚持把减税激励政策作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扎实基础及条件。税收激励政策的调整也为推进“第三次分配”的税收体系构建提供重要经验参考。在减税政策优化建设过程中,要逐步从普惠性减税进程过渡到精益化政策组合机制,结合不同微观主体产权性质、企业规模等异质性特征,进行不同的分类政策组合,精准提升政策执行的效率,促进减税激励绩效溢出红利,增强微观主体发展韧性。

2.以税收为关键支柱,坚持创新引领战略,持续推进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为塑造高质量发展良性生态提供重要依托。政府相关部门要着重关注核心研发领域,根据技术演进来动态调整相关税收政策,保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持续刺激作用的同时,对研发活动高效率产出的企业加大奖励及税收支持,形成良好创新生态。此外,要进一步发挥政府补助、绿色信贷等政策的协同效用,对于企业以创新为动力激励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及核心能力提升,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3.制造业企业要全方位统筹考虑,树立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外部视野,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将减税政策带来的积极效应在具体行为上真正发挥作用。思维方式上,企业要转变单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思维方式,可结合绿色技术创新这一渠道助力一流全要素生产率综合绩效的产出。具体行动上,企业要将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视为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不断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并注重企业内部绿色创新文化的构建,充分发挥减税激励为企业带来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真,李茂林.减税降费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与调节效应[J].上海经济研究,2021(6):105-117.

[2] 杨林,沈春蕾.减税降费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了吗?——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1(2):194-200.

[3] 谢东明,王平.减税激励、独立董事规模与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J].会计研究,2021(8):137-152.

[4] MOLL B.Productivity losses from financial frictions:can self-financing undo capital misalloc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10):3186-3221.

[5] 段姝,刘霞,殷蓉,等.减税降费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了吗?[J].经济问题,2022(1):20-30.

[6] 郑宝红,张兆国.企业所得税率降低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8(5):13-20.

[7] KEMP R,ARUNDEL A,SMITH K.Survey indicators for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J].Conference Toward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ystems,2002(3):46-62.

[8] 董直庆,王辉.城市财富与绿色技术选择[J].经济研究,2021,56(4):143-159.

[9] MONTALVO C.General wisdom concern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eaner technologies:survey 1990-2007[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7-13.

[10] REQUATE T.Dynamic incentives by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a surve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4(2):175-195.

[11] 黃纪强.税负减低如何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重污染行业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1):90-96.

[12]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经济学(季刊),2012,11(2):541-558.

[13] 李华,李艳华,蔡倩.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减税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22(2):14-23.

[14] 王虹,何佳.减税降费、企业创新与价值创造[J].财会月刊,2020(16):145-152.

[15] 王业斌,许雪芳.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小微企业的微观证据[J].税务研究,2019(12):16-21.

[16] 梁运吉,刘冰冰.社会责任、融资约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J].会计之友,2022(17):61-68.

[17]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18] 韩晓梅,龚启辉,吴联生.薪酬抵税与企业薪酬安排[J].经济研究,2016,51(10):140-154.

[19] 李永友,严岑.服务业“营改增”能带动制造业升级吗?[J].经济研究,2018,53(4):18-31.

[20] 马本江,裴巧玲,秦艺芳.养老保险缴费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J].金融与经济,2020(7):50-58.

猜你喜欢

全要素生产率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河南省各地市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助力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动漫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
能源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