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紫砂壶“清竹华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雅之美

2023-06-05陆松云

江苏陶瓷 2023年2期
关键词:创作理念紫砂壶

陆松云

摘要紫砂壶自明中后期开始流行,这一行当至今还名家辈出、精品无数。紫砂壶是一种兼具工巧与美感的艺术佳品,至今还拥有着火热的收藏市场,甚至有言称:“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本文以紫砂壶“清竹华盏”为例,浅谈其创意设计和自然意境。

关键词  紫砂壶;清竹华盏;工艺魅力;创作理念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华饮茶历史悠久,不仅以其为主题衍生出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还泽被邻地,使得中华茶香在世界流芳。中国人对茶的热爱使得各种茶器层出不穷,茶器纷繁,各有不同功能。仅陆羽在《茶经》中就列举了“二十四器”,可见中国茶器之复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就是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自明中后期开始流行,这一行当至今还名家辈出、精品无数。

1紫砂壶“清竹华盏”的工艺魅力

镂雕工艺是紫砂壶“清竹华盏”(见图1)的最大特点,紫砂壶自北宋走来,步入明清盛世,直到今天成为“国粹”之一,历经数代紫砂艺人为其倾尽一生,才有了如今丰富多样的紫砂文化,自成一派。600多年的时间里,为了迎合不同受众的喜好,发展出贴花、镂空、泥绘等不同形式的装饰手法,这也成为区别于一般紫砂壶的三大技法。在紫砂的装饰工艺之中,除了光器之外,不论是筋纹器还是花器都是应用了各种不同的装饰手法,其中镂空紫砂壶被称作最美的紫砂、最难的工艺。作為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采用“镂雕”的技法在坯体上规划好图案,合理布局,雕出镂空的纹样或书法;纹路面面相接贯穿整体各个部分,层次分明,会让画面呈现立体感。这种手法始于明末,流行于清,大规模的贸易往来促使紫砂壶开始远销海外,镂空紫砂壶便是宜兴陶匠为迎合欧洲市场特制的,所以在中国大陆并不常见。清代外销的紫砂壶,为凸显极致的东方美学,会在泥料的选配和造型方面变化多样,使得东方情调的设计备受追捧,其空灵之形态给人无以言状的美感,流行一时。由于“紫砂里外不挂釉”的特点,并不能像玲珑瓷一样镂空后上釉烧制来保证能正常使用。因而,镂空紫砂壶都是双层的。作为实用性的器具,追求极致美的同时,如果不能正常使用,与摆件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一般需要先做一个密闭的“壶胆”,然后在外围再加一层进行镂雕处理。最大的难点在于:用泥巴捏制出造型、雕刻完成之后,再进行烧制定型,需要考虑到泥料的可塑性、烧制时泥料的收缩率、作品完成之后的实用性以及观赏性等等。集多种技艺于一身,对手工艺人的要求非常高,当然这也是镂雕紫砂壶的魅力所在。

2紫砂壶“清竹华盏”的创作理念

在紫砂壶的创作过程中,制壶者往往对作品融入具有文化底色的元素来丰富作品的文化意境,赋予作品超越实用价值以外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提升作品的底蕴。紫砂壶“清竹华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竹元素,同时模拟古代宫灯的造型特点,整体造型以灯盏为基础,身筒有“宫灯壶”的饱满圆润、落落大方,高挺有力,具有饱满的张力,底部圈足稳定地撑起壶身,提升作品的气质,短颈设计增加挺拔感,与壶底上下呼应,半截状壶盖与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圆润的弧线与饱满的身筒形成统一的整体,线条过渡协调,桃心状壶钮玲珑精致,整体流露出大气繁华之感,将宫灯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壶有别于传统光器的制法,整体壶身又饰以镂雕工艺,装饰内容为层层密布的竹枝、竹条,层次清楚、分布有序,玲珑剔透、立体感强,精致的竹编镂雕为大气繁华的宫灯造型平添了几分清雅飘逸之感。细细观之,壶盖一圈饰以回纹元素,回纹作为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图案,具有如意吉祥、富贵不断等美好的寓意,回纹装饰既增加了作品的造型美感,又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流、把模拟竹子的形态制作而成,三弯壶流和圈把相辅相成、转折有度,竹节线清晰,壶把下设一小飞,增加了作品的灵动感,流、把左右承接,颇有竹子弯而不折、清峻不阿的气度与风范。竹无俗韵,茶有清香。文人高士心中,竹是凌云真君子,茶本性洁不可污,竹是贤竹,茶是良茶,二者皆属不可一日无此君。竹与茶都属山中清灵之物,吃茶怎么能无竹相伴呢?宜兴的竹长在山上,也长在壶上。以紫砂闻名的宜兴,更是有绵延浩荡如海的八百里竹林,每当微风轻拂,便如浪翻涌,飒飒其声。这虚节凌云的劲竹,不仅激荡文人的胸怀,亦融入紫砂陶人的艺术之魂。紫砂壶“清竹华盏”在传统宫灯造型的基础上融入竹元素、回纹元素,同时采用镂雕工艺,特殊的构思设计,新颖的表现手法,既彰显出翠竹的清丽风姿,展示它们迎风啜露、抚雪经霜、繁衍生息的自然大美,又展现出中国古代造物之美,展现出古代宫廷器物独特的民族风韵,两者融合,别具一番独具中国特色的清雅大气之韵。

3结语

紫砂壶是一种兼具工巧与美感的艺术佳品,至今还拥有着火热的收藏市场,甚至有言称:“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茶具的风靡源于它的特殊质地和皮色。一方面,它能吸附茶汁,暗藏余香,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还盛赞这种茶具:“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另一方面,紫砂壶天然色泽丰富,浓郁雅润,颇有古朴之风。若配上合适的造型与装饰,如方中有圆的“覆斗壶”,还能在文人雅士品茗时增添几分风雅和禅意。

参考文献

[1]陈洪华.百味人生,珍重过程——浅谈紫砂壶“瓜趣提梁”的造型工艺和文化意境[J].江苏陶瓷,2020(1):57,60.

猜你喜欢

创作理念紫砂壶
有缘千里来相系——浅析“系缘”紫砂壶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嬗变
抽象艺术创作理念探究
浅谈我国少儿节目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新媒体视阈下的科教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