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孔府档案探析家族档案价值

2023-06-05张小年

兰台内外 2023年8期
关键词:孔府价值

摘 要:中国是一个以家族为基础单元的社会,家族也是国家的缩影,自古以来形成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而作为家族文化的代表,有着“天下第一家”之称的孔家,其所形成的家族文化大多是以档案的形式记载留存。“衍圣公府”中所形成的档案都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是尤其宝贵的档案信息资源。孔府档案形式独特、文种繁多、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是我国著名的私家档案,其所蕴含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孔府档案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特点,探析家族档案的价值,对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家族文化研究以及档案保护意识提高等方面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关键词:孔府;家族档案;价值

一、研究背景

孔府也被称为“衍圣公府”,是孔子后世子孙建立的庞大家族。中国封建王朝为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对儒家创始人孔子不断加封,孔子后裔也得到历代王朝的照拂。汉元帝时,封孔子13代孙孔霸为关内侯,号褒成君,以祭祀孔子,子孙世袭。此后,孔子嫡系子孙的封号不断发生变化。宋仁宗时,其嫡系子孙的封号改为衍圣公,之后就一直沿袭此封号。虽然王朝不断更替,孔府的地位却从未被影响,孔府也成为有着“天下第一家”之称的中国古代封建贵族代表。2015年,在第四批“中国档案遗产名录”以及山东首批“珍贵档案遗产名录”中都有《孔子世家明清文书档案》入选。2016年,《孔子世家明清文书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都足以证明孔府档案是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对孔府档案的研究状况有详细了解,作者以“主题”为检索项目,以“家族档案”作为词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集1994至2023年间发表的论文,获得73个检索结果,与本文相关有加小双的《当代身份认同中家族档案的价值》、谢英姿的《家族档案的几个特点》等1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篇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孔府档案”为词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发表于1956-2023年间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68个检索结果,其中与本文相关的有刘旭光的《家族文化与家族档案研究初探——以孔子家族与孟子家族为例》、鲁凤和张鹏的《孔子世家明代文书档案及其价值》等5篇文献。通过对文献检索结果梳理,发现学者对于孔府档案的研究内容较少,更多是将孔府档案作为研究材料与历史、法律等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因此,作者以孔府世家明清档案这一文化遗产为背景,以孔府档案为切入点探析家族档案的价值,以期对家族档案这一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产生一些启示性作用。

二、孔府档案的留存原因

孔府档案是孔子后世家族及其成员在袭封、宗族、家谱编纂、属员、徭役刑讼等事务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体现家族历史和家族记忆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包括日记、信件、手稿、合同、文件、铭文、照片、音频、遗嘱、家谱和书籍等。孔府档案共有9021卷,约25.8万件,起于明代中期到1948年曲阜解放为止,具有中央档案馆档案所不具备的具体性和基层性特点。在孔府档案中有多个历史时期的原始记录,其中不仅反映出天下第一贵族的兴衰历程,而且从许多方面揭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孔府档案作为一种档案遗产,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典型特征,对人类历史是一份宝贵财富。与世界上许多档案文献遗产已经被摧毁或正在逐渐消失不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及时保护和整理,相当一部分孔府档案得以留存下来。因此,分析孔府档案的留存要素也可以对我们收集保管好其他历史档案具有指导意义。

1.良好的保存环境

公元前23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提出了“焚书坑儒”,儒家经典处于被摧毁的危机之中。但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在孔子故居的墙壁中藏匿了《论语》《春秋》《尚书》《孝经》《礼记》等典籍。这种行为使得儒家的文化经典得以保存,历史上称之为“鲁壁藏书”。另外,与鲁壁藏书较为相似的还有“奎文阁藏书”这一典故。在康熙年间,曲阜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许多房屋都已倒塌,而奎文阁却依然屹立,从而在这一时期保护了孔府档案。

2.设专司管理档案及文献资料

为了有效保留孔府档案,仅仅依靠藏书机构的保存是远远不够的。在孔府,自元代到明代逐渐设立了“知印厅”“掌书厅”“册房”“司房”等机构,分别负责公府印信和官方文件的簽署,孔府内文书、档案文件并撰拟文告、信函等公文,管理孔府收租账册,专掌孔府总务和财务。“民国”时期,四厅合为书房进行专门保管,保障孔府档案安全留存。

3.衍圣公孔德成对档案的保护

衍圣公府经历历代王朝兴衰和变革,至辛亥革命后,出于历代统治阶级对孔子及后代的尊敬,孔府档案始终保存良好。

然而,“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四处烧杀抢掠,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带来灾难性的破坏。1937年,山东也处于水深火热的危机之中,时任驻兖州的某师师长孙桐萱为保护孔子后代,安排护送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夫妇离开曲阜。在离开前,孔德成提前将山东和北京的大量珍贵书籍转接到孔府进行掩藏,有些则随身携带,保护了大量珍贵的档案和古籍。

三、孔府档案的内容

孔府档案自明公元1534年起,至1948 年止,历时414 年,由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三个时期的档案构成。孔府档案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

1.记载了社会的重大变革

孔府档案记载了诸如皇室重大事件和祭坛、科举等政事。1644年,清军定山东,面对“异族”入侵,孔子第65代孙孔胤植首先思考的是如何保留孔庙、主持孔子祭祀以及儒家文化如何传承,于是写下《初进表文》,清楚地表达了他向清朝统治者的靠拢心愿,这使清统治者大为满意。因此,颁布“孔子为第一普世道教”的政令。在孔府档案《吏部咨为转知圣旨优崇圣裔事》中记载了13条对衍圣公府优待的条例,孔府在明朝时期受到的优待全部流传下来。1852年,清朝咸丰年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孔府档案中也有相关的记录,孔府在这场运动中向朝廷捐出大量白银,以帮助清廷镇压此次农民起义。

2.历代封建王朝尊孔崇儒

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王朝的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一登基就标榜自己“尊孔崇儒”,不断对孔子嫡系后裔进行加封和赏赐。2000多年来,许多封建帝王曾多次专门到曲阜虔诚祭拜孔子,并且,让衍圣公做皇族后裔的老师,真实反映封建王朝崇儒的内容。在中国历史上,乾隆皇帝是去曲阜次数最多的一位。自登基以来,他先后去过曲阜9次。关于统治者驾临曲阜祭孔的内容和目的,在孔府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

3.记录孔氏子孙袭爵受封

在明朝末年,孔子65代孙子孔胤植任衍圣公时期,孔府有皇帝赏赐的祭田60多万亩,尊孔崇儒的热潮达到顶峰。其中,耕种祭田的佃户上千户,负责孔庙孔林洒扫的庙户几百户,负责孔庙祭祀的乐舞生、礼生等300多名,府属官员近30位。同时,孔氏家族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衍,仅曲阜一带的孔氏族人超过1万人。世人也尊孔子为“千古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在孔府档案中还可以见到,曾设置孔氏职官、家学等,反映封建王朝对孔氏后裔的恩渥倍加。

四、孔府档案的特点

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传承,孔府档案中所体现出来的家族文化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稳定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实质,具有鲜明特点。

1.形式独特、文种繁多

孔府档案主要包括公文、私人文件、孔氏家谱、祭文、地税簿、地契、生活流水账、书信、药用处方、账簿等。在家族档案中有如此繁多的种类也是罕见,这是因为孔府既是公署,也是一间私人住宅。它不仅拥有大量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赐予的宅邸和田地,而且在家族内部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具有相当大的政治权力。在孔府内,除了三个主要的公堂外,还有10个办事机构。每个组织都有日常工作文件、祭祀的各种账簿、家族内生活的规章制度等。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位,它保存了许多与历代封建王朝有关的私家档案和与王朝往来表笺奏章、朝会纪实,来往公文等资料,这在中国历史档案中非常重要。

2.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家族,又称宗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单位,具有广泛和普遍的社会意义。家族档案除了记录家族的生活以及各项公共事务外,还反映着家族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国家也被理解为许多“小家”的集合,一个家族可以看作一个国家的缩影,家族兴衰反映社会兴衰。例如,孔家在历代王朝活动的原始记录,可以用来研究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规律,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

3.具有独特的隐私性

广泛上来讲,在家族档案中具有隐私性质的信息包括私人密件、祖传秘方、财产状况、家族史、传统工艺等。在孔府档案中主要体现在对下层族人和佃户的剥削。康熙六十年正月,衍圣公给皇帝上书,要求镇压戈山厂佃农参加盐民暴动。

“……据戈山厂总甲傅应祥、尹耕萃,小甲张明德、房德润享前事,内称:本庄佃户一百余家,租种本庄地亩,岁输租,俱系良民。不意盐徒猖獗,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将本厂佃户掳去三十余人,至今未还……贵司烦请查照,檄行严查,缉获施行。”

而实际情况是,该村100多名孔府的佃户,由于受到严重的剥削压迫才参加这场革命斗争,但被孔府诬蔑,其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法纪”。而中国社会有“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因此,这部分档案是具有隐私性质,防止他人获取或知晓,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五、家族档案的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增强个体认同

家族档案是家族个体产生社会认同感的重要原始记录,发掘和探析家族档案,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维系。如今,“寻根”热潮兴起,许多人想要从家族身份认同中获得自信和稳定的身份愿望。2011年8月,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第一次从台湾省回曲阜祭祖,而他的祖父孔德成已经六十多年没有回去过了,孔垂长说道:“我们家终于有人回来了,是我孔垂长代表着我们家,我们这个嫡系的家族,回到曲阜,我们进到孔府,进行对祖先的祭拜。这不是参访之旅、学术交流,也不是访问团,而是‘我们回家了’,这是返乡之旅。”

一个家族可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淀,但能够系统、完整形成家族档案的少之又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对家族档案进行追踪,可以明确自己的位置,使“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实现时空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从而增强个体的认同。

2.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

孔氏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大贵族,其形成的家族档案在封建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整个家族的文化以及各项事务的参与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历代王朝统治者对孔家的不断封赏,孔府拥有大量的土地农田租给佃户进行耕种,同时,孔氏对农民有很多种形式的剥削手段。何龄修、刘重日合编的《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及齐武主编的《孔氏地主庄园》,这两部著作都是以孔府档案作为历史参考资料进行编写的,选取档案的年限是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到1948年曲阜解放这段历史。在档案中描述孔氏家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记载孔府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为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3.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

家族档案体现着与生俱来的亲情关系和血缘关系。一个家族家庭成员散布在世界各个地方。通过家族档案,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以血缘为基础的“关系纽带”,并通过这种纽带建立起一个可信的社会网络。这种基于姓氏和血缘的关系网络比社交媒體更强大,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海外也有不少华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家族档案进行血亲追溯,加强同胞的民族认同感,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另外,散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孔子后裔都会在每年9月28日参与孔子的祭祀大典。海外华人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组织亲属协会,开展家族文化的相关活动,研究和弘扬家庭文化。这也说明,家族档案是两岸同胞和海外华人共同祖先关系的最佳证据,它将中国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血亲联系起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

六、结语

孔府档案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家族档案之一,承载了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其价值对于今天认识中国社会、认识孔氏家族、认识孔子儒学与中国社会的深层联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家族文化与家族档案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家族档案进行探析进而了解家族文化,对于提升全社会建立家族档案的意识、增加社会文化厚度和文化背景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家族文化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并且,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要及时将散落在社会中的家族档案收集、利用并保管好,为学者和后人的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谢英姿.家族档案的几个特点[J].兰台世界,2004(04):28.

[2]加小双.当代身份认同中家族档案的价值[J].档案学通讯,2015(03):29-34.

[3]刘旭光.家族文化与家族档案研究初探——以孔子家族与孟子家族为例[J].档案学研究,2014(06):27-32.

[4]孔德平,唐 丽.孔府档案的保存、整理与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15-20.

[5]鲁 凤,张 鹏.孔子世家明代文书档案及其价值[J].历史档案,2018(03):127-130.

[6]张 琳.数字人文视角下孔府档案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12).

作者简介:张小年(1995—),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

猜你喜欢

孔府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孔府名肴——“带子上朝”
孔府名菜“八仙过海闹罗汉”
孔府宴大件——神仙鸭子
宫廷珍品——孔府一品锅
孔府的年节楹联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