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教学下《记承天寺夜游》的课例对比
2023-06-04黄曦黄文珊
黄曦 黄文珊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和课堂改革的持续推进,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很多一线教师的关注热点。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习阶段中,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下承小学文言文的启蒙,后为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是重要的过度阶段。其中,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是广为传颂的名篇佳作,其经典性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而对王崧舟、余映潮两位特级教师的课例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从中探知实现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启示。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 课例比较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老大难”: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知道如何来教,而学生则不知道如何去学。在当下,很大一部分的一线教师都是采用“重点字词——逐段翻译——全篇通译”的串讲法来讲授一篇文言文,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更是不断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字词与翻译的训练要求。王荣生教授强调,文言文教学应坚持“一体四面”,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机械地拆分了文言文的知识外壳与文化内涵。文言文本就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距甚远,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背后的内容与情感,都与学生的习惯和思维有着较大的隔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理解和感受文言文背后的情感与魅力,甚至可能会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样并不能认为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以名篇《记承天寺夜游》为例,通过对王崧舟和余映潮两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课例进行多个维度的比较研究,能探索出实现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一.《记承天寺夜游》文本介绍及其教学价值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受到贬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则有职而无权,在那里过上了清闲的生活。《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个年头。这篇小品文淡雅清新,篇幅短小却完美地融叙事、写景和议论于一体,在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中营造出一个宁静、幽远的境界,并藉此表达了自身复杂微妙的心境。文中开篇前三句为缘起、叙事,下笔虽然清淡,实则意味深长蕴含微妙;最为出色的是描写庭中月色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仅仅用了18个字,就渲染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如梦似幻的神气意境;境由心生,在最后的议论抒怀中,寥寥数语却意味隽永,将被贬谪的悲凉、与友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等情感融进在一个“闲”字中。
作为经典的名篇佳作,《记承天寺夜游》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新编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记承天寺夜游》被编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该单元的主题是山川之美,学习目标是通过欣赏诗文中的自然山水,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独特、细腻的情思,同时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值得注意的是,《记承天寺夜游》与《答谢中书书》一起共同组成第十课《短文两篇》,两篇文言文虽然均有描写景物的名言佳句,但是文体、风格、语言、情感等都相异,所以在教学时为了更深入地学习“这一篇”的独特之处,教师一般会进行分别分课时授课。学者梁衡曾有言:“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有两幅画轴,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就为其中之一。”可见《记承天寺夜游》的文学价值是不可置疑的,同时作为“教本”,这篇短小精致的小品文也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学生通过对这篇文言文的学习,能够感受到作者复杂的情思,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记承天寺夜游》名师课例比较
(一)王崧舟教学课例介绍
王崧舟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课例是2018年的一节展示课,执教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王老师整一堂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在第一环节中,王老师通过介绍苏轼所创作的关于月亮的诗词,让学生初步理解文人苏轼与月亮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与作者心境息息相关,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重点“心境”作了铺垫。然后王老师继续展示苏轼关于月亮的三句词,并通过朗读和提示引导学生们分别体会词中所传达出作者阔达、悲伤和纯洁的心境,加深学生对作者心境与月亮之间关系的理解。在这里王崧舟老师提供了先行组织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中王老师特地打乱顺序出示文中的四字词语,在与学生的朗读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带领学生学习了“但、入、步、行”等重点字词。然后在朗读课文中不断熟悉文本,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再提出略有难度的任务:从起、承、转、合四个角度来对之前从文中提取出来的四字词语进行排序。而且王老师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训练,在提问的过程中,通过追问和提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对写景与抒情之间关系进行思考。
在解决了重点字词和梳理了文本结构后,第三环节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具体内容。这一环节聚焦“闲人”,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并引导学生代入,从而通过与一般人的“忙”衬托出苏轼此时此刻的悠然和安闲。分析写景句时,同样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苏轼写景的含蓄。进而在配乐和充满诗意的朗诵中,师生再次欣赏月下美景。
第四环节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和拓展。王崧舟老师借助注释和相关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在历史中深入了解作者其人,从而对作者的心境有更为充分的理解,同时也是对“知人论世”这一学习方法的传授。而“写自己心里话”实则是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表达独特的阅读体验,并锻炼了思维发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余映潮教学课例介绍
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是其在2014年的一节公开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教学流程同样可以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中余老师为学生们补充了关于苏轼的背景资料,包括其贬谪缘由、文学史地位等,以便学生对苏轼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借助林语堂、梁衡对苏轼作品尤其是《记承天寺夜游》的评价,让学生了解所学作品的文学价值。
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朗读来达到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余映潮老师用范读、学生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分阶段朗读文本,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如首先是“读出文言的味道”,其次是“讀出宁静的氛围”,接着是“读出夜游的兴致”,最后是“读出复杂的情愫”,有目的地进行朗读,并且逐层递进,从言语形式到文本内容、从外部行为到内心情感,帮助学生熟悉文本之余循序渐进地深入文本。
第三个环节由一个主问题构成,学生在“为文本分层”的任务下相互讨论、自主分析,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梳理了文本的结构层次。
第四个环节则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寻找文中的“一点美”,实际上是在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读中融进自己个人的思考,从而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中交换彼此的见解,形成对文章主旨更为深切和全面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课例的多维度分析
相同的文本,但在不同教师的处理和安排下却能呈现出不同的精彩。两位老师的文言文课堂各有千秋,但是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从多个角度分析两个课例对摸索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路径具有意义和价值。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语气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及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一节“好课”的评判标准。从课例进行教学目标的提炼,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对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打磨,具体目标如下:
《记承天寺夜游》课例:
王崧舟,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2.通过词语排序,理解文章“起承转合”的结构;3.创设情境,体会写景之含蓄,感受作者的“闲人”心境。
余映潮,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品味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2.梳理文章结构,合理划分层次;3.通过关键字词赏析月色之美,并理解作者复杂的心绪和“闲人”的含义。
可见,两位老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下既有一致性也有相异之处。一致性是两位老师都十分注重朗读,在很多老师看来,朗读是学生熟悉文本的一种方式,但作为“听、说、读、写、思”五类语文学习活动之一,流利的朗读文本同样是学生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尤其对于富有节奏和韵味的文言文来说更是如此。其次是文中的字词与结构,这属于王荣生教授所提出的文言文教学“一体四面”中的“文言”与“文章”,虽然课文篇幅短小,但是重点字词与文章结构脉络是深入理解作者笔下之景与心中之情的基础。
而不同之处在于,王崧舟老师更重视情感的熏陶——这是他“诗意语文”理念的体现。在真实的情境中与学生共同感受,以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心境。余映潮老师则是通过把握文中重要字词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从而理解文本的深刻意蕴。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材料,涉及的是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一般而言,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就意味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从课例看,两位老师的教学都主要围绕着《记承天寺夜游》的字词、结构、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感为内容进行教学,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各有侧重。
如王老师在上课伊始就通过苏轼的三句词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心境,而“心境”又是教学《记承天寺夜游》的重要内容,在接下来的朗读、文本分析的环节中也是紧扣着“心境”一词进行,在最后的“写心里话”活动中,实则同样是对苏轼心境的探寻,因此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较侧重“心境”的教学。相较之下,余映潮老师则更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夯实。例如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时,是自己带领着学生反复、多形式地吟诵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且每次朗读后,都会对学生进行追问并给予提示,从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文本语言之韵味。除了品味语言的能力,余老师也很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一次次的朗读训练中帮助学生了解了古文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并通过朗读与文本、作者完成对话、形成共鸣。
3.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内容是一节“好课”的必备之钥,但适配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效果,为教学锦上添花。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可见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需要考虑“学生的学”的情况,王老师和余老师的教学方法中可以明显看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王崧舟老师非常注重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与自己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即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出的问题,王老师并不强求学生能马上得出所预设的答案,对于学生的观点王老师总是能给出积极、正面的反馈,即便与预设答案相差较远,也会顺着学生的思路逐步引导,因而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是能保持较大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同样较多地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出于执教对象的差异,余老师安排的讨论是阶梯式的、渐进的,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的空间。例如在给文本划分层次时,不仅是师生间进行讨论,学生之间也积极地交换了意见,并且对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只要言之有理,余老师均给出肯定。而在第四环节中的“分享一点美”活动里,余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更是踊跃地发言。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根据取向的不同,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种。课堂中所使用的一般为过程性评价,评价既可以衡量学习任务的目标是否达成,更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自己学习行为做出调整的依据,因而与“教”和“学”是紧密联系的。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语也是教学评价重要方式,并且也体现着教师个人的鲜明特点。将王崧舟和余映潮两位老师在本节课上所使用的评价语进行归纳,可以发现他们在对学生的评价不约而同都是正面、肯定、鼓励式的评价,但还是呈现出教师个人的风格和特色。王崧舟老师的评价注重鼓励和引导,例如当学生在朗读因为羞涩而放不开时,王老师说:“不必小心翼翼,放开来读……你看,一放开就读出味道了。”而在余映潮老师的评语中,则可以看出他非常希望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例如兩次请学生起来朗读或者回答闻笛后,都会在评语中加“谢谢”,这样就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不会因为对方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不敢表现。
三.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启示
综合两位名师的教学课例,可以得出实现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启示。
(一)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基于有效的文本解读
有效的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有效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因为只有在课前对文本进行了深入、准确的分析和研读,才能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阅读课中,无非也是教会学生文本解读的方法。一直以来,教师在處理文本时都容易出现误区,如游离于文本之外、断章取义、过度解读等。
而两位名师的课例却沉陷出一条进行有效文本解读的路径——“文”“言”结合,实则是赋予文本形式和文本内容同等的关注度。文本的表现形式更多表现为文章的文体、表达方式以及结构层次。在王老师课例的第二环节中引导学生分析了文章起承转合的结构,与余老师在第三环节让学生讨论、划分文章的层次同理,皆是对文本结构的把握。其次,在表达方式上,两位名师都没有局限于解释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而是发掘其与文本内涵、作者情感之间的隐秘联系,如余老师引导学生聚焦品味“但、念”等关键字,进而感受作者心中的落寞之情。这就是实现了“文”“言”结合。
(二)重视文言文的朗读
朗读是学习文言诗词的重要方法,学者张必锟曾指出“学文言非诵读不可”,理由是“为了培养语感”。其实,无论是长远目标培养文言语感,还是眼前的课时目标,朗读始终都是最可靠也最有效的实现路径。
因此,两位老师都非常重视文本的朗读,可以说将朗读贯穿了课堂的始终。很多一线教师都仅仅在第一环节熟悉文本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而当分析文本内容以及情感时则忽略了朗读,变成干巴巴的说教,但实际上无论是品味文言文本身的独特韵味还是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情感,朗读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而且,朗读不应该为了读而读,而是每次都应带有需要完成的目标。例如余映潮老师的课堂中,四个阶段的朗读由浅及深,都是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因而每一次的朗读都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除此之外,朗读的形式也十分重要。优秀的教师总是能灵活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在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之余,也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如王崧舟老师就通过配乐、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氛围和情境中,而学生模仿朗读,也能在充满感情的朗读声中完成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综上,对比研究名师的文言文教学课例对探索有效教学文言文具有意义和价值。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该摒除传统的模式化思维,不断钻研优秀的课例,在文本解读、教学策略等方面不断寻找实现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王崧舟.诗意语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余映潮著.余映潮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
[5]方正,龙芳琴.文言文教学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J].语文建设.2018(34).
[6]尹逊才,张彦儒.文言短文深挖作者是陷阱——《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J].语文建设.2015(04).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