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士站十二时辰

2023-06-04吴佳男

中国医院院长 2023年10期
关键词:护士长急诊科科室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以“多面手”来定义急诊护士,不足以衡量这一群体的工作内涵。守住急危重症患者诊疗和护理的第一道关口,亦赋予这一群体更多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没有一个白天会被辜负,没有一个夜晚得以虚度。

一家医院的急诊护士站,每天都上演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日夜交替的“十二时辰”之间,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护士,都在一个个故事中演着同样的角色:接诊、抢救、评估、分流,加之护理,每分每秒都在凸显不可替代的职业价值。

急诊护理人的一线操守

“急诊护理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工作本身的价值在不断延展。”

姜艳现为盛京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第一急诊科护士长。1998年走上护理岗位,2008年成为护士长,2013年调入医院急诊科,她觉得自己眨眼间就走到了现在。过去20多年,尤其是近10年光阴,恍如一日。

盛京医院门急诊护士长是历练20 余年的急诊老兵(中),看遍“人间真实”,初心不改。

姜艳现在还保留着工作第二年时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她意气风发,就像一头初生的“牛犊”,凡事浑然不怕。在之后多年间,她一直保持着这一本色和“体形”,仍然那么瘦小,“急诊护士很少有太胖的,吃饭快、走路快、语速快是常态”。

2008年,盛京医院滑翔院区扩建,急需护理管理人才,姜艳在众多候选者当中脱颖而出,被医院任命为院区呼吸内科与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时的她,是有压力的,需要快速脱离基层护士的心态和工作状态,完成向一个护理管理工作者的转型:有时她会“追着护士跑”,很多护士都比她年龄大,在布置工作时,她会感到有“压力”。直到一位前辈指点“你要稳”之后,她才明白,除了要像以前一样努力工作,也还要认清身份,学会团队管理和规划。

监护室刚成立时,重患护理压力很大,医护都是新病区成立后的新组合,风险也较多。姜艳每天都加班到晚七八点才下班,完成自己的一些事务性工作,还要排查白天留下的“隐患”。

一次,在呼吸监护室,某个患有血液和肺部疾病的患者不幸离世。离世前,患者曾做了“气管切开”,身上有插管需要拔掉。当时家属非常激动,对患者离世不能接受。正常情况下,涉及手术创口处理并非护士职责,因为如果处理不好,拔出插管时会出血,可能引起家属的不满。这一关头,姜艳挺身而出,为患者遗体进行了妥善处理。多年间,姜艳类似的举动很多,均赢得了病区所有医护的肯定和赞扬。

因工作能力出众,2013年,35岁的姜艳被医院委以重任,调至总院急诊担当护士长。听到这一消息,呼吸病区的护士们抱着她大哭,因为舍不得她离开;像姐妹一样相处的这些年,让姜艳更加懂得了如何做一个走进大家心里的护士长。这几年的历练,也为她以后的管理生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滑翔院区的5年,姜艳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和壮大。也和科室的同事们一起,组建了重症床位最多、接诊能力最强的呼吸与重症监护室。

“自2004年开始,医院进行的护理垂直管理和能级评定改革,以及专科护士培养等机制创新,都为急诊护理团队建设提供了底层支撑。”姜艳介绍,急诊护士,都是全能型“选手”,应对的都是急危重症。这一特质,在新冠疫情来临后,更是凸显无疑。盛京医院急诊护理人这种特质的凝练,和医院多年间对护理学科的关注和不断赋能息息相关,也和急诊护理团队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坚守与困惑间的成长

“应对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来自患者突如其来的苛责,团队从未有过退缩。”姜艳介绍,多年来,护士们在护理过程中被打骂的情况不在少数:体重超过200斤的患者不愿被翻身,打破护士护目镜,造成护士眼角受伤;一位男护士被尾随至楼梯间的“不明人士”暴打,如非同事看到,被打死的可能性都有。姜艳强调,此类事件,在全国各层级医院的急诊病区都出现过。相对来说,综合统计表明,盛京医院急诊护理区此类事件出现的概率,处于较低水平。

李进是盛京医院急诊护理团队的男护士之一,也是姜艳的助理。坐在记者面前的他,形象上有着东北汉子的粗粝,但言语之间有着些许小男生的腼腆。“急诊是全院拥有男护士最多的科室。”

李进此前数年间主要工作节奏是“三班倒”,即将一个整夜班拆分成小夜班+大夜班,因为夜间的急诊是最忙的,他要帮助科室和护士长分担急诊突发事件处理,以及一些常规性工作的协调。

“急诊的夜班,真的是很辛苦。”李进2009年进入盛京医院,一直在急诊科工作。在他的记忆中,过往多年间,其所在班次的护士都是团队组合模式。就拿抢救室来说,每个护理组4人左右,从最开始的4名女生,到后来的“三女一男”,再到现在全部换成了男生,这代表了医院急诊多项护理模式转变中的一种:男生的特点,是“体力与耐力兼备,心理素质好”。一个班次,如果遇到三十几个重症,仅心肺复苏的工作就够累的。

“院里现在有5名男护士长,其中3人出自急诊科。”李进表示,这是医院对男护士价值的肯定,也为男护士的个人职业规划提供了大的平台。接下来,他本人将在临床科研上发力,在急诊创伤救治护理和精细化护理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辛苦点儿,累点儿无所谓,就怕患者不理解和不配合。”刚工作时,李进“扎针”不行,他就苦练技能,甚至在自己胳膊上试。等这项技能掌握了,他开始困惑于一些患者“过于利己”:一次,病区刚刚接诊了一位轻症患者,并在重症区床位不紧张的情况下将其安排进重症诊疗区。但偏偏不久后,一批重症患者被送到医院。在请求该患者换到“轻症区”之时,矛盾出现了,一边是这位患者坚持不走,一边是还躺在担架上的患者“进不来”。

此事,后来在护士长的协调下得到圆满的解决,李进对自己工作的职责,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践行“优质护理”,学会“换位思考”,是从我做起,持续改善的重要工程。

随着科室的不断壮大,专科护士逐渐成为急诊科的中流砥柱。科室更加注重急诊急救、重症、血液净化等专科护士在“一人多专,一专多能”暨“多面手”的培养。近年来,护理先后开展了血液净化、ECMO(体外膜肺氧合)、DPMAS(双重血浆吸附技术)等全国领先技术。

作为急诊护理带头人,姜艳更是一直把业务放在首位,2014年,全院护士长重症与监护技能大赛中,急诊团队获得了第一名;此后,她带领护士们每年进行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在护理部的支持下,科室现已经培养了几十名专科护士,在全国、省、市的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姜艳本人,在科室中率先开展的PICC穿刺技术,空肠管盲插等技术,也填补了省内急诊护理领域的多项空白。

2018年5月,盛京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获评年度“辽宁好人,最美人物”,这也是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护理团队。姜艳代表团队100余人上台领奖。当和其他获奖者共同宣读“南丁格尔誓言”时,那份庄重感和使命感,让她觉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2022年年底,所有急诊人直面疫情,工作量翻了近3倍,每天800余名患者就诊,将就诊大厅围得水泄不通。每天都有1/10的护士掉队,姜艳每天都要改好几次排班。不过,在她看来,那段时间,是她职业生涯以来最艰难却又最感动的时光。护士们休息了四五天,都主动请战,陆续返岗,早会上一片咳嗽声。大家都默默地坚守着,共渡难关。

“这么多年过来,让我最充实的还是一线的护理工作。在这里,你不知道下一刻要去哪里,所以时刻都要做好准备。”在她看来,为培养更多青年急诊护理骨干,医院当下除了进一步加大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也在急诊信息化建设、护理科研,以及急诊护理团队医学人文建设,尤其是患者终末关怀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此塑造更强有力、更有温度的急诊护理团队。

砥砺奋战后的黎明

2022年12月27日。

8点00分:“患者叫什么名字?昨天21个抢救的,这是医生和护士最忙碌的一天。”

8点18分:“那是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我去和大夫协调一下!”

9点29分:“还有床吗?没有了吗?”

10点03分:“窒息不是这样的,呼吸机来了吗?胃管下完了吗?叫一下抢救大夫!”

15点20分:“感谢支援的医生(老年二科医生前来支援)!”

16点05分:“护士站还有一张行军床,可以给患者使用,尽量不压床!”

……

以上,是2022年年底,新冠疫情暴发期,北京老年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于广荣跟拍素材剪辑而成,一段视频中的几个片段。

“他们去床头交班去了,我一会儿也要去床头看一下。这一天工作挺累的,但我相信,寒冷的冬天一定会过去,我对医院急诊科有信心。”视频中的主角,北京老年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于广荣在视频的最后如此表示。

“疫情管控全面放开的那一天,身体非常疲惫,但心态突然有了巨大的放松。”北京老年医院急诊科二楼小会议室里,坐在记者对面的于广荣如此回忆3个月前的那个傍晚,那个消息来临时的状态。

坐在她身边的护士王慧敏,很安静,一直用笔在记录着什么。

“于广荣,闺女加油,我跟你妹妹在家里等着你早点回家,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以上视频的评论区,有人留言。

留言者,是否为于广荣的家属或朋友,似乎已不重要。

“疫情肆虐的最后这段时间,我们日均急诊接诊量有400多例,和北京市中心大医院数量相当。”谈及这个数字,于广荣言谈举止中,有着和视频中一样的干练和笃定。横向对比的话,北京市核心区某医院面对400余病例,急诊护理团队有100余人,而在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护理团队仅有33余人。

2005年,于广荣进入北京老年医院,在普外工作两年后调到急诊,是科里年纪最小的护士;再10年后,她成为急诊科的护士长。

最初,于广荣也曾有过职业困惑与彷徨。在刚入院工作之时,分配在普外病房。当一个亲属着急地打电话咨询她,说患者突然吐了,而后意识不好了,该怎么办,就诊于哪科?接到电话后,于广荣知道患者应就诊于急诊科,但具体病情,还要咨询急诊的专业人士。她将电话打给一位急诊护士。对方表示,基于经验,考虑是脑干出血。最终的检查结果,证实了对方的判断。当时,于广荣便曾感觉,急诊科护士们“好牛啊”!

在被分配到急诊科之后,应对纷至沓来的患者,她深切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与压力:这是一个工作压力大、要求应变能力强的岗位,需要自己迅速实现全方位的能力提升。

“曾有一晚接诊10多个食物中毒患者的经历,也有很多必须面对患者家属投诉和质疑的时刻。”在于广荣看来,当下科室的每项工作改进,背后都伴随着一些惨痛的经验累积。当然,那些时刻已经过去,近10余年来,在医院管理团队的重视和驱动之下,北京老年医院的整体护理工作,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包括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机制改革,加之ISO9000认证管理体系建设,都为医院护理,尤其是急诊护理团队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适度放权,关爱员工”成为团队新的发展指针:协调内部运行机制,设置分区组长和二级制度,更新岗位职责,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尤其是在专科护士培养层面,近年来,急诊护理团队培养了自己的骨干专业护士,规范使用急诊急救设备及急诊危重症患者管理。近期,更是在床旁血滤治疗技术和仪器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1 北京老年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于广荣在进行临床护理教学。

3 北京老年医院急诊科护士王慧敏现已成为科室骨干。

4 2018年,盛京医院急诊护理团队荣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

“现在,科室全员都期待在血透仪应用上大展身手,这是此前不可想象的。”于广荣表示。

团队建设的当下与未来

“未来,护理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在于良好氛围的营造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在于广荣看来,基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北京老年医院针对老年患者医疗和护理的新特点、新趋势,进行着更多领域的新筹谋。

王慧敏,正是北京老年医院近年间着力培养的人才之一。

王慧敏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上学就用了9年时间,现为北京老年医院急诊科护士,硕士毕业,于2021年8月入职。在于广荣看来,慧敏平时是个心思“很机敏”,性格很安静,有着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的女生,但关键时刻,也是一个敢于提问,敢于表达想法的护士。

2022年年底最纷忙的那半个月的后半程,正是这个姑娘,提了一个问题,“护士长,这个状态我们还要持续多久啊?”

当时,于广荣在带队苦苦坚持之际,也曾想过“张口”向医院寻求援助。王慧敏的这个建议,让她下定了决心。其实医院也早已考虑到了这一点,恰在于广荣提出要求之际,10余位“空降兵”就位,急诊护理的紧张局面得以大大缓解。

王慧敏职业信念坚定到什么程度?2019年,研一的时候,王慧敏就确定了自己日后的方向:老年护理研究。那一年,听说某地有一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以“老年护理”为主题的会议,她买了火车票就杀过去了。因为“穷”,她想省下参会费,于是主动帮助会务组打杂,混进了会场。在会上,她接触到了包括北京老年医院在内,多家医院的护理前辈。其后两年内,她陆续跑遍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多家医院的老年科和护士站。最终,2021年年底,她选定了现今所在的医院工作。

“要研究老年护理,最好的选择是老年专科医院。去别的医院,可能一头扎进‘老干部病房’,会相对轻松,但没有这么集中的研究对象和平台。”王慧敏最开始被分配进医院心内病区。入职的第二周,科室前辈鼓励她申报一个课题,她经过几天思考,确定了“老年患者心理关怀”这一方向。几个夜晚纷忙的资料梳理和主题提炼过后,她拿出申报材料并被递交上去。2021年12月,课题成功获批立项,也成为北京老年医院护理方面近年来少有的、立项经费数额较大的院外课题。

2022年年初,出于培养成为“全面之才”的目的,王慧敏被医院护理部派到急诊历练。时至2022年年中,在实操层面,她已从专业“小白”,转变为熟悉掌握多项技能,迅速适应急诊白、夜班护理大环境,可独当一面的骨干护士。

实战能力出色,科研攻坚是好手。当下和未来,于广荣对团队成员有了更多期待。

猜你喜欢

护士长急诊科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