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工科研究生“一中心四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06-04陈新兵陈沛曾京辉

高教学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师范院校培养模式

陈新兵 陈沛 曾京辉

摘  要: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针对当前工科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结合陕西师范大学材料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介绍“一中心四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情况,以期为师范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中心四融合;研究生培养;材料学科;师范院校;培养模式

Abstract: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raining mode is a key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view of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practic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of material science i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 new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 focusing on one center and four integr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hat it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nova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one center and four integration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aterial science; normal universities; training mode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之后,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在新工科建设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背景下,行业产业更加关注研究生的工程应用创新能力,促使国内高校院所不断优化调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2-3]。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群体呈跃进态势,使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与行业产业需求相脱节,这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围绕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从制度保障、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等方面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报道众多[4-6]。然而,由于培养院校特色研究领域的特殊性、生源质量的差异性等,使得各传统工科高校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方案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其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背景和积淀深厚,但是工科研究生培养处于边缘化位置,并且传统工科院校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并不适用于师范院校背景下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以陕西师范大学(下文简称“我校”)材料学科研究生教育为例,其存在如下四方面困境。

1)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内容以传统专业知识为主,传授的知识与行业领域发展不匹配,这不利于研究生专业知识框架的搭建和更新。

2)专业知识广度不够: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范围不宽,科研中遇到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单一专业知识不足以支撑复杂问题的解决,导致能力培养不足。

3)素质教育不足:导师关注科研项目进展和成果产出多于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忽视了品质素质的日常教育。

4)内生动力欠缺:部分学生仅对自己的研究能否毕业感兴趣,对研究成果应用及行业发展认知积极性欠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会导致培养的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与行业产业需求相脱节。因此,创新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欧美等工科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培养模式和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美国的工科研究生培养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自主性很强,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学习[7]。德国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制”为核心,突出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8]。日本研究型大學的工科研究生,通过宽口径的专业基础课来打破专业界限[9]。综合国内外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结果,笔者结合陕西师范大学材料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师范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探索并实践了师范院校背景下工科研究生“一中心四融合”培养模式。

一  “一中心四融合”模式内涵阐释与路径探究

(一)  内涵阐释

“一中心四融合”培养模式中,“一中心”指的是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科学研究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高质量工科研究生为中心,“四融合”指的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深化科教融合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教育、加深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和加强思政与专业融合教育。简而言之,“一中心四融合”模式就是通过“四融合”教育,破解工科研究生培养困境,进而实现“一中心”预期目标。

(二)  路径探究

针对师范院校工科研究生教育中教学内容滞后、专业知识基础不够、素质教育不足和学生内生动力欠缺等培养困境,提出“一中心四融合”培养模式和理念,其具体的路径探究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深化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突破教学内容滞后的难题。专业课堂强调基础知识与前沿领域和先进技术并重,重点关注知识发现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相匹配。

二是拓展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突破内生动力欠缺的难题。改善师范院校背景下材料学科行业背景薄弱的现状,加强并拓展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通过产教融合使学生切身体会科研的应用前景和自身的发展前景,调动学生积极投身学习、科研实践的热情和兴趣。

三是实施跨学科专业学分互认,突破专业知识广度不够的难题。重视材料新工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落实跨专业学分互认举措,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文理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补足研究生培养中跨专业知识不够的短板。

四是探索实践导学思政育人新思路,突破素质教育不足的难题。积极探索制度保障下的导学导研思政育人模式,鼓励导师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实现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价值引领以及家国情怀的行为引导,进而助力提升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二  “一中心四融合”培养模式实践

(一)  制度实践

模式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培养模式本身,更重要的是从保障培养模式的制度层面入手。培养制度既是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养模式得以运行和实践的基础。在材料学科已有研究生培养制度基础上,从教学改革、实践管理、学分互认和导学导研等方面建立制度,实践“一中心四融合”新模式。

1  教学改革资助制度

设立材料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培育资助办法,通过经费支持和年终绩效倾斜两种途径,鼓励教师实施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积极引入前沿领域研究和行业产业技术进展,重点关注知识发现和技术突破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与方法,深化研究生教学中的科教融合,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效果。另一方面,在专业课堂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有效地融合专业课程和思政理念协同育人,提升育人效果。

2  实践实习管理制度

作为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科之一,材料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亟需加强实践实习环节。而在师范院校注重教师教育的大环境下,材料学科研究生培养与行业产业脱钩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实践实习管理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方面,通过制度引导和鼓励特色研究方向在行业领域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实习基地,加强研究生培养中的产教融合效果。另一方面,完善研究生培养中的制度约束作用,落实实践教育过程,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  跨学科学分互认制度

材料学科特色研究方向虽然差异性较大,但是大多会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及信息等学科专业领域,因此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材料学科发展的必须也是必然。建立跨学科学分互认制度,可以充分利用师范院校学科门类齐全、理学积淀深厚的优势,为材料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补齐跨专业知识的短板,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4  导学导研管理制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四有”教师的指导下,建立导学导研管理制度,充分落实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识育人与和谐育人四个育人导向。加强研究生导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效果,推进润物无声的导学思政,以制度奖惩保障导师与学生的导学思政投入,逐渐形成特色的材料学科研究生导学思政文化。同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研制度,营造良好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通过课题组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学术思维、锻炼学术能力,助力研究生的成长。

(二)  “四融合”教育实践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高水平与高素质并重的研究生培养原則,采取重点举措从“学术、产业、团队、导学”四个方面,落实“四融合”教育实践。

1  学术交流深化科教融合教育实践

通过有组织地加强学术交流、定期开展学术专家前沿知识讲座、学术专题沙龙等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帮助研究生拓展学术视野、了解掌握学术前沿,深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科教融合教育,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在促进研究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不断提升学术交流层次,大力倡导、组织和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

2  校企联合促进产教融合教育实践

一方面,推行企业工程师大讲堂,加强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认知和素养。通过技术专家和行业企业工程师的专题报告和研讨,调动学生热情和兴趣,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研究生工程认知和理论实践应用能力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重构科研实践育人体系,拓展行业企业实践实习基地,落实实践实习管理制度,压实校内学术导师与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充分利用实习中的技术专题讨论和技术难题攻关实践,完善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与行业产业实际的联系。坚持“产、学、研、创”的研究生育人方向,即了解产业需求、知道学术前沿、熟悉研究方法、掌握创新能力,实现研究生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

3  跨专业研究团队加深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实践

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各研究团队利用自身专业领域特色,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和校内团队合作科研攻关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通过团队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助、联合研究等多种形式,促使研究生掌握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系统性知识和技术,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研究生。另一方面,进一步鼓励和加强跨专业研究团队建设,通过不断完善研究团队内部研究生人才培养举措,补足生源专业基础与学术研究需求之间的差异,加深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效果,进而促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4  导学导研推进思政与专业融合教育实践

在陕西师范大学“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引领下,加强与完善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导学导研关系,可助力研究生在为人、做事、做学问方面的价值引导与选择。一方面,加强在学术研究与讨论中对于研究生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导师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加强在日常生活联系与人文情感交流中对于研究生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导师与学生共同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增进导学关系,加深对研究生思想动态和真实需求的了解。此外,加强在生涯发展规划中对于研究生职业规划的价值引领,通过导师自身成才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联系的实践示范,鼓励研究生树立为国家发展建功立业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推进思政与专业融合教育研究生的效果。

(三)  理念实践

1  培养目标高标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结合专业研究特色,在培养方案设置上体现材料学科专业研究特色的同时,充分加强专业思政课程的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方案设置理念上践行高素质、高水平与有特色并重的研究生培养标准,落实高质量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目标。

2  培养环节高质量

在研究生培养的各环节强化要求,以达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育环节鼓励研究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材料专业前沿讲座熟悉前沿领域发展。实验培训环节强调实验设备操作技能与实验安全事项并重的理念,培养研究生树立安全实验的核心意识。课题研究环节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拓展,也要加强相关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宽口径和厚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注重加强材料相关行业企业基地的实践实习见习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能力。毕业设计环节加强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厚植基本科研素质和专业素养。

3  能力考核高要求

通过系列特色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以及学校文理工多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厚植学生跨学科知识储备,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效果,为复合型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奠定基础。从专业课程教育、科研项目实践培养到毕业设计专题锻炼,不断拓展研究生在科研工作实际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以本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或应用技术成果的产出作为创新能力培养是否达标的主要标准之一。

4  日常管理高效能

在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科研管理中,辅导员和导师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能。一方面加强研究生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从研究生的视角发现并用心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遇到的问题,支撑研究生的高素质成长成才。另一方面落实导师的第一责任人地位,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畅通线上线下定期沟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共享研究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里等方面的情况,针对研究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共谋对策,为其成长排忧解难,进而加强专业与思政的融合教育效果。

三  “一中心四融合”模式实践成效

在师范院校背景下,“一中心四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不仅能够助力我校材料学科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培养,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  产教研融合助力工科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学院特色研究的优势,加强与上市企业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彩晶光电科技公司以及事业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的合作与基地建设,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50%以上毕业研究生在企业事单位相关研究领域从事研究工作。此外,充分发挥西安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地域优势和我校文化遗产材料保护与工程的研究特色,设立文物材料国际研究生班,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二)  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质量显著进步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毕业研究生三百余人,获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生科研成果在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494篇,ESI高被引论文27篇,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5件、国际发明专利2件。

研究生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获国家奖学金41项,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1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项,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项,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奖1项,以及陕西省各类创新大赛获奖十余项。

(三)  材料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我校材料科学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球1 079个ESI前1%个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位列第323位,排名从2016年的75.14%上升到2021年11月的29.94%,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及影响力逐年提升。2020年软科排名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等材料学科领域分别进入全球前200名(国内50余名)。同时支撑了国家新型光电转换/储能材料与应用“111引智基地”以及陕西省光电材料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四)  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凸显工程应用学科属性,不断增强服务国防事业、文物事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院液晶材料研究团队与军工研究院所合作,攻关国防用液晶材料技术难题,积极服务国防事业。文物材料保护与工程研究团队,在国内建立多家文物、档案研究示范基地,通過自主转化、授权许可和作价入股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一百余项。以太阳电池材料为特色的光电材料研究团队,积极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推进系列能源新材料技术成果的产业应用。

四  结束语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这一主线,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有助于形成符合工科研究生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结合我校材料学科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就“一中心四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情况作了介绍,通过制度实践、“四融合”教育实践和理念实践等,为师范院校高素质、高水平与有特色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当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旧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胡浩.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EB/OL].(2020-07-30).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7/t20200730_348491.html.

[2] 肖凤翔,邓小华.“中国制造2025”与工科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4):13-18.

[3]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EB/OL].(2015-05-19).http://www.gov.cn/xinwen/2015-05/19/content_2864538.htm.

[4] 薛名山,雷胜,欧军飞,等.新时代理工科研究生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与创新能力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9-60.

[5] 袁凌杰.新工科背景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培养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8(19):165-167.

[6] 陈红鸟,刘建浩.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的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8(7):171-173.

[7] 郑妮娜,杨博,李英明.美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3):66-69.

[8] 邓孔书,李嫒嫒.中德高校工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比较浅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5):131-135.

[9] 林树海.中日大学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对比研究[J].高教论坛,2008(12):54-55.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师范院校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