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叫绰号行为,班主任如何引导?
2023-06-04甄姣
甄姣
“老师,小宗在班里发脾气了,很吓人,您快过去看看吧!” 某天課间,班长小林急匆匆地来找我,说班里一个平时性格开朗大方的学生忽然情绪失控,要和同学打架。一进教室,我就看到小宗怒目圆睁,双手紧攥成拳,正要向身边的同学挥去。
我赶紧过去扶住他的肩膀,问他:“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这么大脾气?”
“他们给我起绰号,没完没了地叫我‘粽子!”
我望向周围学生,试图听听他们的解释。有学生上前为自己辩白:“英语课上,老师问我们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我想到小宗的名字,就回答了‘粽子。下课后觉得好玩,就多喊了两遍。” 起绰号、叫绰号是班级学生交往中常见的矛盾,处理不当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班主任遇到此类事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而要仔细甄别学生叫绰号的情境,区分“恶意绰号”和“昵称”,酌情处理。
“绰号事件”发生后,我并未疾言厉色地批评学生,而是和他们讲起了我的故事。“你们知道老师上小学时,同学们怎么称呼我吗?”这个问题瞬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地盯着我。我顿了顿,说出了答案:“刀螂。”学生们哈哈大笑。我顺势从教室的电脑上搜了一张螳螂的图片给他们看并说道:“就是这个小东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介绍它的——螳螂,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俗呼为刀螂。你们猜猜看,同学们为什么会给我起这个绰号?”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起来,有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凶”“厉害”等词语,我笑着说:“你们猜对了。老师小时候很凶,男生要是把我惹急了,我还会抓他们,简直和螳螂一模一样。”学生们听到我的自嘲,笑得更欢了。
接下来,我话锋一转:“虽然这个绰号很符合我的形象,但我还是高兴不起来,总觉得大家在嘲笑我,不喜欢我。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因为这个绰号变得自卑、厌学。直到后来,有别的班的学生欺负我,我们班的同学都站出来保护我,我才意识到他们没有讨厌我,只是不懂得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才通过起绰号来拉近与我的关系。所以绰号不一定都是恶意的表现,还有可能是表达亲密的方式。”一番话后,学生们若有所思,还有学生积极表态:“没错,我们叫小宗‘粽子的时候也只是想和他开玩笑,并不是讨厌他。”
我顺着学生的话继续引导他们:“老师相信你们本心不坏,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小宗听到这个绰号时的感受?谁还记得刚才小宗的表现?”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应起来:“小宗很生气,一点都没有闹着玩的意思,看起来都想揍我们了。”“小宗肯定觉得我们的绰号有恶意。”“小宗不喜欢被叫‘粽子。”我邀请当事人小宗回忆了他刚刚的感受:“英语老师还没走,他们就围着我喊‘粽子,我又尴尬又生气,觉得他们就是想取笑我。”小宗的语气充满委屈。
结合小宗的情绪表达,我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警示课:“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时机地叫同学绰号,一定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情感体验,严重时甚至会令对方产生自卑、焦虑等消极情绪。所以,每当你想要给同学起绰号或者想叫同学绰号时,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对方的感受。刚刚叫小宗‘粽子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趁此机会给小宗道歉。”
后来,我以“昵称和绰号”为班会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生动的讨论。最后,我们师生达成一致意见:正确运用能够表情达意且对方能接受、所喜爱的昵称,增进同学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坚决杜绝恶意起绰号、叫绰号行为,不以同学的缺点或短处取乐,不能侮辱同学人格,做到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不少学生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绰号风波”,这件班级管理中的“小事”,却能体现出班主任的治班水平。班主任要学会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导学生正确交往,让文明友爱之花开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