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3-06-04牛士华杨娟陈建琼
牛士华 杨娟 陈建琼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是“十四五”时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的的关键。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2021年10月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协同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指导、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法举办职业学校,积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因此,“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是集聚多方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数量不足。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为例,一方面,对特定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目前,高职院校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的院校数量非常少,只有山东、浙江等地的高职院校开设了知识产权学院和专业。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只是开设了知识产权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这就使得高职教育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能形成系统的、专业的教学体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数量和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对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中能够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数量偏少。知识产权专业教学需要技术、法律、语言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对专业教师的要求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上述多个领域都熟悉掌握并顺利开展教学的教师非常少,影响高职教育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效果。
2.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提升。高职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做法,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探索。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不能对市场专业人才需要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在与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合作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等原因,高职院校不能获得企业前沿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而运用到专业人才培养当中。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基本会滞后于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供给数量增长的同时,却难以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其中的原因很多,譬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不够。企业需要大量的经过专业实践、能够直接运用于生产和经营岗位的专业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在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形式主义,双方虽然共建了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也安排了很多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但是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和实践教学效果考核等方面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不够。即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技术锻炼达不到要求,也会通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
3.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优化。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反映了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的作用不断凸显,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与企业、产业的有效对接,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但是目前高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方面,虽然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多元管理体制,为破解普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管理体制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但是整体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高于其他组织,一是高职院校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要求,要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努力探索与突破,二是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升级迫使高职院校更加主动地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同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健全,使得多方参与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多个环节得不到有效落实和推进。很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在初始规划和实施时,各方都积极履行相关职责。但是随着合作的持续推进,深层次的持续资源投入、合作利益分配等问题不断出现,影响了多方合作的动力。
二、新时期推进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产业的合作,使得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与实际、实践相结合,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产业的社会资源整合、共享,有助于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可以使教育教学与企业、产业的人才实际需求相统一,能够提前熟悉、适应将来工作的环境,在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对将来工作的胜任信心,并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2.有利于企业、产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提升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市场风险防范能力,重要的因素在于加强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传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性缺陷逐渐显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专业性和综合素质方面与企业的真实需求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国家不断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同时,各省市也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做法。很多地区结合自身“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指导高职院校和相关产业、企业进行深度对接,持续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為地区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3.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运用。学校和企业或产业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两个环境、两种资源,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需求、岗位技能需求在方向和目标上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改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为企业和产业输送大批的优秀、专业人才,使教学和实践相统一,解决了学校和企业、产业相分离的问题。既可以解决学校实践环境不真、实操经验不足的难题,又可以解决实践教师短缺、学生训练针对性差、就业不对口的问题;对企业、产业而言:不但能够解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不符合岗位需求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三、深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建议
1.以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增质量。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要因地制宜的推进,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来持续推进。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趋势来看,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规模将持续加大,学校与企业等组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实际需要。因此,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协作关系,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主的导向,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和组织,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协作,联合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要加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社会共识。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创新型企业、产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协作,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在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市场化专业建设、创新课程项目开发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推进。
2.注重产教深度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和技术、管理人员充实到学校师资库。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一般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课程教学水平,但是,企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方面较为欠缺。相比之下,企业负责人、技术以及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实践经验丰富,能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实习、实训等提供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指导和训练。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与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对接,聘请企业负责人、技术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学校的兼职师资库,后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实践课程,由企业兼职师资进行授课。同时,组织学校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优化高校教师赴企业专业实践的管理流程和过程考核。基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每年都会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赴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挂职锻炼,实施由师傅带领,教师直接接触、接手案例,增强教师的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挂职期间,教师要对实践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撰写挂职锻炼报告,进一步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丰富专业教学中的案例运用效果,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3.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与共享。要推进多元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要与企业一道,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研究和规划,制定符合双方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对于双方的教育资源,要向对方开放和共享,使双方都受益。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对企业进行职业素养和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促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各方的互利与共赢。同时,进一步优化高职教学中的专业实践案例运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内容讲授时,在注重理论性知识讲授的基础上,要结合实践,增强实务性的知识,特别是专业技能实践方面的案例运用。在内容的讲解时,要结合特定的产业环境背景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专业教学,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4.探索特色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的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定制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双方可就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岗位特点及其相关的教材、教法、实习等问题,进行详细具体的协调,制定人才定向培养方案,并与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与学生签订定义培养合同,以确保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并使他们都能够到定向企业就业。同时,要加大专业技能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过程中,需要企业、产业有关部门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学校与企业应该相互理解和支持,为共同培养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散、经常的实践。专业教学实践既可以掌握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深化、延伸其工作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借鉴学徒制等教学方式,由企业技能大师作为学生的师傅,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岗位实践场景和平台。持续推进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规模和质量,完善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基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有效支撑作用。
5.实施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建设。一是实施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政府通过制定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扶持政策,强化高职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的转化。建设各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库,对入库项目进行相关支持。对项目库里建设水平高、示范效果好的产教融合项目进行遴选和重点培育,形成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体系。二是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快职业教育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产教融合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深化本科高校对高职院校教师成长支持机制。指导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的结对帮扶,重点指导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项目和社会服务工作,提升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产业人才对高职院校创新团队的支撑。优化高职院校兼职师资库建设,吸纳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加速产业技术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向学校课程教学的输出效率,着力建设产教融合实施效果好、社会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产教融合创新团队。三是凝练产教融合典型案例。由教育主管部门指导,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产教融合典型案例的总结与遴选,旨在促进校际、校企之间的产教融合工作交流与协作,为后续的深化合作提供借鉴参考。重点培育部分产教融合优秀典型案例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产教融合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在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作的引領示范作用。四是树立技术技能人才典型。鼓励各地工匠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参与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当中,对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教学。指导高职院校设立工匠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对参与学校技术技能培训和教学的工匠人才进行补贴和奖励。鼓励工匠人才与高职院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技能竞赛水平。对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企业技术人才和学生进行荣誉表彰。[基金项目: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改革项目《高职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编号:SZDJG -21030),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资助项目(编号:2022GRGDYX085)。]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