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可视化的课堂构建

2023-06-04刘秋坛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技术支持阅读教学

刘秋坛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学生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图片、视频等均给学生提供了可视化的学习思维,阅读教学效果也得到较好的保障。为此,本文将以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分析教学现状,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思维可视化课堂的优势以及策略。

关键词:技术支持;思维可视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9-0088-03

现阶段,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对此,小学语文课堂与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密切,以往的教学模式也实现了较大的创新。如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就會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会阻碍思维发展,促使无法得到更全面的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紧密融合好现代技术,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手段呈现课本知识,变得可视化,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首先,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出单调古板的特点,同时课堂教学也比较封闭,教学方式也比较机械,学生总是在课堂中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方式过于统一,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步伐,对课堂失去兴趣。再者,教学标准不够多样化,教学语言缺乏感情色彩,很少以积极的方式评价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最后,教学方式完全脱离教学规律,多采用讲解、复习、训练等形式,不仅学生对阅读的体验感低,而且其学习思维的发展也受到较大限制。

2.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概述

在现代技术的发展下,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动画、图像等,还能更好地呈现教学方面的重难点,促使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同时教学工作者还能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探索更多的知识,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还能降低重难点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以技术为支撑的思维可视化课堂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制作与教学主体相关的课件、问题设计、点评机制等,不再只是用PPT、投影仪等技术资源呈现相关的阅读教学目标,而是要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和教学主题,实现教学相长。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以往教学的缺陷,课堂的氛围相比以往更加活跃,课文知识以及抽象的思维也均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既能激发学生的潜在热情和学习能力,又能打通学习思维,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可为今后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打好扎实的根基。

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思维可视化课堂的优势

(1)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思维可视化教学具有直观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投入教学过程的精力会越来越充沛,同时学生也会更愿意参与课堂,感受课堂的趣味性。在思维可视化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高,对教学过程也会更加好奇,教师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难度,可为教学效率提供较好的保障。由此可见,直观的思维可视化的课堂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从而可进一步为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保障。这种教学模式的训练下,教师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学生的智力也更容易被挖掘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学生的才能有了发挥的平台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的目标发生重大的改变,即主动对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观察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可视化教学能够指导学生针对性地学习文学作品,并掌握赏析的方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才能。思维可视化情境会给学生创造真实的世界,在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如此学生也会主动认真地思考和探究问题,直至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而就能给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促进思维的发展。

(3)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引领人和组织者,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育和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教师自然要顺应时代的变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可给学生呈现比较直观的教学思路,同时教学风格也会变得独树一帜,教学智慧也会得到一定的升华,进而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会变得更加宽广,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思维可视化教学下的课堂也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够系统完善地完成知识的训练和学习。

4.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创设思维可视化情境

情境教学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是一种推动力,可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多媒体技术可直观地呈现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思维可视化情境。例如,教学《北京的春节》时,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老舍先生通过描述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烘托老北京春节热闹团圆的氛围,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可在上课前到网络上寻找一些老北京春节以及其他城市春节的视频片段以及相关图片,然后在课堂上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给学生展示老北京过春节的视频,同时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重要风俗习惯的图片,让学生真正进入老北京,感受到春节的热闹和美好。

(2)设计思维可视化问题

设计问题是任何学科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不同问题相互结合对教学发展脉络的构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思维,可引导其发现和解决问题。课堂本身就是供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平台,从本质上而言解决问题就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维可视化问题的设计。例如,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可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任务,比如“为什么作者会说土地是神圣的?”“神圣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文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且意义深远的句子或者段落?”等,并借助Flash进度条的原理制作动画,给学生展现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同时用课文中的词句以及段落解决问题。接着,教师可再让学生品读和研读课文内容,同时用Flash进度条展现“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西雅图告诫白人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优美语言的同时,感悟这片土地的神圣,最后再给学生展示文章的中心句,即“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绘制可视化思维导图

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后,学生对阅读理解的目标就变得更为明确。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随后教师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致的阅读,对其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在阅读时,学生要對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文章结构进行梳理,寻找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密切关注,充分预测学生潜在的难题,必要情况下可借助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技术手段将概念知识点、关键知识点列举出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够迅速找到知识点与阅读内容中的关联点,锻炼其主动探究的能力。例如,教学《伯牙绝弦》的内容时,教师让学生预习课文之后,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学生对自主探究课文内容,猜测课文的中心内容以及故事情感,然后通过细读的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细读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绝、弦、善哉、峨峨兮”等这次生字和词语,以及课文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意思,中心句又在哪里等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梳理这些生字词以及文言文的结构,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主动探究这些疑问。同时,教师也要从旁关注每个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表现和状态,及时发现学生不解之处,比如,当学生在阅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时,俨然皱了一下眉头,百思不得其解,甚至非常着急,教师此时就想到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这句的含义或者不理解其中的生字词,待讲解课文时,可专门在电子白板上展示这一句进行细细讲解,包括每个字词的意识以及潜在的含义等等,打通学生受阻的思维通道,让其能不断探究和思考。

(4)开展小组协作思维活动

小组协作是一直是教师用来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进行探究之后,教师可从学生的情况出发,以4~6人为单位开展小组协作思维活动。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相互交换已绘制好的思维导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HiLearning软件展示思维导图,同时共同交流各自的想法和问题,以此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能得到更好的启发。如果小组成员无法统一问题的答案,或者有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时,可再次主动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也可绘制一张图,在图上汇集组员们的想法和意见,最终在探究中得出相对正确的结果。在小组协作过程中,教师可借助LASAD工具等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解决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分歧,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形成相应的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教学《少年闰土》的课文时,教师在学生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问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出来之后,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目的就是让学生相互协作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然后教师用HiLearning软件展示每个小组对课文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有的小组是生字词、段落意思、中心意思等的概述,有的小组是概述了课文中发生的事情,有些小组觉得课文一共有三件事情,其他小组觉得一共发生四件事情,等等,每个小组对课文内容均有不同的想法,思维也受到不同的启发。此时,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在此对课堂内容进行探究,通过仔细阅读思考:“文中到底发生了几件事情?并用四个词语加以概括”“作者到底是如何通过不同的事件表达人物特点的”等。在对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LASAD工具展示问题以及相关答案,并分析其原因,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下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一定的升华。

(5)建立总结评价机制

总结评价对于任何一堂课而言都非常重要,只有不断总结和反思,才能促使思维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总结评价实际上就是监控学生的思维活动,并加以验证和反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基础知识、文章结构、中心思维等内容在脑海中形成一张导图,如此可帮助学生在原本已形成的知识体系中融入新知识,进而有利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全新的知识体系又可引导学生分享所学知识,并加以归纳和总结,在不断总结中又可找出知识之间联系以及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而教师又可及时提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其正确的反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和实践能力。以《詹天佑》这篇课文内容为例,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可出相应的评价和反馈,首先,让学生复读前文,总结学习过课文的基础内容和重难点内容、文章结构和特点等,比如,正确读写“施工、阻挠、勉励、毅然、控制、居庸关、蔑视、赞叹不已”等词语以及辨析形近字;课文讲解的主要事件;小组交流之后记录的疑难扎症;课文有哪些层次,结构和写法又是什么;詹天佑设计的是一条什么样的线路?为什么要设计这种形状的线路等,让学生脑海中对课文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图,然后教师再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师生互动群,并在群内发布结构图,供学生课后复习。接着,教师在群内可引导学生针对课堂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均可在群内作答,教师可针对学生在网络上交流的过程进行观察和回复,正确解答学生的疑惑,并设计课后作业发布于群内,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比如写一篇读后感。针对詹天佑将自己生命化为铁轨的精神,说出自己的感想,又或者写一篇人物纪实,歌颂伟人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出相关的评价,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思维。

总而言之,教育教学改革要将思维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构建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小组协作等方式尝试构建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取得重大的突破,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可以进一步保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仙华.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26).

[2]李春娟.信息技术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吉林教育,2020(09).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技术支持阅读教学
提升技术支持能力, 深化“林肯之道”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思维可视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精准扶贫需要技术支持
iPad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探索*——暨“分式方程”的翻转课例展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